谢晓玮;文仲光
米非司酮,一种孕激素拮抗剂,临床广泛应用于避孕、终止妊娠等.他的很多临床应用取决于对卵巢的影响,包括抑制卵泡生长、抑制排卵、诱导黄体溶解、影响卵巢内分泌功能等.
作者:朱俊彦;李卫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对晚期直肠癌新辅助化疗(即术前化疗)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对62例晚期直肠癌行术前化疗,术前全身化疗2个疗程,CF+5-Fu方案:CF 200 mg/m2·d,静脉滴注,持续30 min以上,随后5-Fu 500 mg/m2·d,静脉滴注,持续6 h以上,连用5 d.完成后4~6周采取手术治疗.手术后2~4周开始追加2~4个疗程化疗,根据患者毒副反应程度,5-Fu剂量控制在在300~500 mg/m2·d范围内.结果:经术前辅助化疗,肿瘤侵犯深度(T)得到明显改善.T分期下降37例,下降率59.68%.N分期下降25例,下降率40.32%.降低临床分期率36例(58.06%).根治性手术的保肛率36例(58.06%).51例随访病例至今未发现局部复发、远处转移、未发现直肠狭窄、直肠炎、排尿障碍以及肠梗阻等.36例保肛术患者肛门括约肌功能正常.结论:新辅助化疗在直肠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已得到广泛认可,尤其对于进展期、复发和远处转移患者,在降低肿瘤分期,缩小原发肿瘤体积,减少局部淋巴结转移率,提高手术切除率方面已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作者:董晓锋;樊青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围术期血小板减少症产妇的麻醉管理具有特殊性,观察血小板减少症产妇剖宫产术采用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患者麻醉效果满意,镇痛完善,无术中知晓,但有梦幻,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结论:对血小板减少症产妇应用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是可行的.
作者:严为民;吕志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微型腹腔镜二孔法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总结微型腹腔镜二孔法缝扎内环口治疗26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结果:手术全部在腹腔镜下完成,单侧疝手术时间约为13~20 mm,平均16 min,伤口不需要缝合.近期并发症3例,阴囊积气2例,脐戳孔网膜疝1例,均得到及时处理后痊愈.术后2~3 d出院.术后随访246例患儿,随访率94.6%.随访1周~24个月.复发3例,1例经腹腔镜,2例经开腹治愈,无阴囊水肿、切口下积血积液及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微型腹腔镜二孔法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安全性高,创伤小,无需伤口拆线,可同时用于处理腹股沟隐性疝和双侧腹股沟疝,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江涛;黄新辉;罗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总结老年人腹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27例老年人腹部手术的临床资料,治疗组285例术后给予一定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措施,对照组242例未给予任何预防措施.结果:治疗组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例,占1.1%,对照组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7例,占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方法可明显降低老年人腹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
作者:杨大业;陈静;张德巍;谢强;孙玉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CK34βE12、P63和PSA、P504S在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CK34βE12、P63、PSA、P504S在前列腺癌与增生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前列腺癌CK34βE12、P63、PSA、P504S的表达率分别为9%、9%、100%、97.7%;前列腺增生CK34βE12、P63、PSA、P504S的表达率分别为88.9%、94%、97%、5.6%.前列腺癌与增生比较,CK34βE12、P63S、P504的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PSA的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K34βE1 2、P63、PSA、P504S联合标记,可以鉴别前列腺的良、恶性病变,提高前列腺癌的正确诊断率.
作者:张子杰;李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阴道彩超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为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帮助临床选择治疗方式(手术或保守).方法:对保守治疗或手术病理证实的56例异位妊娠患者,临床症状,附件区包块二维及彩色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患者,超声发现附件区孕囊4例,孕囊四周有彩环状或局灶性血流丰富区;附件区包块52例,49例在包块处探及局灶性血流丰富区;53例在局灶血流丰富区探及低阻力动脉血流频谱,32例探及盆腔无回声区.结论:经阴道彩超是目前早期诊断异位妊娠有价值的检测手段,滋养层周围性血流对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特异性.
作者:王剑平;刘文波;赵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了解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疾病的流行状况,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被调查人数1967例,对全部受检者体检时进行临床各科检查,使用统一标准调查询问、统计、分析.结果:高血压患病率男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96,P<0.05),而超重、肥胖、高血糖、血脂紊乱、MS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2种代谢异常的328例,占调查总人群的16.68%,3种代谢异常的201例,占调查总人群的10.22%.1种代谢异常以超重、肥胖多见,2种代谢异常以超重、肥胖、高血压多见.不同类型代谢异常男女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结论:常见代谢病患病率很高,加大代谢综合征等相关疾病知识的普及宣传工作,加强疾病的一二级预防工作.
作者:刘红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1 临床资料女,6岁,因发现心脏杂音5年入院.其母亲怀孕3个月时因上呼吸道感染曾服用氯霉素治疗,患儿出生后10个月因发热、咳嗽于当地妇幼医院就诊时发现心脏杂音,未予诊疗.5年来患儿发育相对滞后,体质差,时有发热、咳嗽,但无头晕、晕厥、蹲踞现象,无胸痛、咯血及发绀等症状,活动无明显受限.
作者:廉秋芳;朱继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总结大肠平坦型病变的临床特征,以探讨对大肠腺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肠隆起型和平坦型病变,对其好发年龄、发生部位、直径、病理进行比较.结果:2966例患者中检出大肠病变939例,隆起型病变占58.68%(551/939),平坦型病变占11.29%(106/939).平坦型病变的平均年龄为(51±13.65)岁,隆起型病变平均年龄为(47±16.41)岁.平坦型病变直肠占33.96%,隆起型病变的直肠占21.786%.平坦型病变直径为(1 7±9.7)mm,隆起型为(28±7.3)mm.平坦型病变癌变率为4.72%,隆起型为3.09%.结论:大肠平坦型病变有恶变潜能,对其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势必会降低大肠癌的发生率.
作者:陶珊;卢青;姜泊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评估综合使用经电子支气管镜肺活检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经皮肺穿刺活检对疑为周围性肺癌的肺外周孤立性肿块的诊断价值,评估其安全性.方法:对136例经无创检查未能确诊的肺外周孤立性肿块患者,根据病变部位、距胸膜距离及患者病情,对其中62例患者进行了经电子支气管镜肺活检,对另外74例患者使用精细针进行了经皮肺穿刺活检.评估各自诊断准确率、恶性病变诊断敏感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电子支气管镜肺活检和经皮肺穿刺活检均能获取组织标本.病理结果显示经电子支气管镜肺活检组有29例为恶性病变,6例为良性病变,27例无明确病理诊断结果,诊断准确率为71%;恶性病变诊断敏感度为69.0%;经皮肺穿刺活检组有59例恶性病变,7例为良性病变,8例无明确病理诊断结果,诊断准确率为94.6%;恶性病变诊断敏感度为95.2%(P<0.01).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经电子支气管镜肺活检并发气胸1例,痰中带血10例.经皮肺穿刺活检组并发气胸11例,痰中带血1例,肺内出血4例.结论:综合使用经电子支气管镜肺活检、经皮肺穿刺活检对疑为周围性肺癌的肺外周孤立性肿块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安全性高.
作者:朱大庆;何炳文;黄玉晖;李帜观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重组人p53腺病毒增加胃癌细胞对顺铂敏感性的作用.方法:重组人p53腺病毒感染胃癌细胞BGC-823,Westcrn blot法检测p53蛋白在胃癌细胞中高表达;MTT法测定重组人p53腺病毒单独及联合顺铂用药的不同浓度处理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率.结果:重组人p53腺病毒感染BGC-823 48 h,p53蛋白在BGC-823中高表达,并产生G2/M期阻滞和细胞凋亡.重组人p53腺病毒联合顺铂用药增加顺铂的敏感性,有剂量时间的依赖性.结论:腺病毒介导p53基因感染BGC-823细胞诱导凋亡并增加胃癌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为p53基因治疗与胃癌化疗临床结合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作者:王晚萍;周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游离脂肪酸、肿瘤坏死因子-α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合并大血管病变,分为非大血管病变组29例和大血管病变组31例,与28名正常对照组比较,采用比色法测血清游离脂肪酸,ELISA法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对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组较正常对照组血清游离脂肪酸、肿瘤坏死因子-α显著增高(P<0.01),大血管病变组血清游离脂肪酸、肿瘤坏死因子-α与非大血管病变组、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型糖尿病组为整体,有无大血管病变为因变量Y(有=1,无=0),以肿瘤坏死因子-α、游离脂肪酸及其他危险因素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病程、收缩压、肿瘤坏死因子-α、游离脂肪酸进入回归方程.结论:游离脂肪酸、肿瘤坏死因子-α是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重要的危险因素.
作者:虎子颖;李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氯吡格雷在冠心病中对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降低血脂幅度方面的影响.方法:126位冠心病患者,入院后随机服用阿托伐他汀10 mg/d和20 mg/d,其中入院后行PCI治疗者同时服用氯吡格雷,稳定型心绞痛未行PCI治疗者不服用氯吡格雷,按服用阿托伐他汀剂量和氯吡格雷分为四组,A组为阿托伐他汀10 mg/d+氯吡格雷,共43例,B组为阿托伐他汀20 mg/d+氯吡格雷,共29例,C组为单用阿托伐他汀10 mg/d,共37例,D组为单用阿托伐他汀20mg/d,共17例,分别在入院24 h内和服用氯吡格雷后1个月测定患者血脂,比较A组和C组,B组和D组患者血脂变化幅度.结果:治疗1个月后A组和C组、B组和D组血脂,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脂,LDL C,HDL-C,ApoA,ApoB,Lpa下降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1个月后氯吡格雷对阿托伐他汀在降脂方面的作用无影响.
作者:陈书艳;桑震池;李月华;王长谦;李毅刚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在抢救COPD合并呼吸衰竭中的作用和意义,建立一种有效的人工气道技术.方法:对52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重症患者采用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并进行人工机械通气.结果:在纤维支气管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56次例均一次成功,插管时间为30 s~2min,无喉痉挛、心跳、呼吸骤停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术是一种安全、准确、有效、迅速建立人工气道的技术.
作者:李永华;厉为良;杨玉波;吕丽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放射性脑病影像学改变及其与诸多相关因素的发生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放射治疗的154例患者脑部病灶的低场MRI征象,分析其表现与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放射性脑病异常影像学表现与照射面积、照射剂量、照射疗程以及联合应用化疗有相关性.结论:低场MRI能够为临床放射性脑病的影像诊断及综合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陈颖;李娜;贾守强;王永秀;孙慧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前C区变异的乙型肝炎患者基因型与拉米夫定疗效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80例HbeAg阴性、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氨酶异常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检测其HBV基因分型,并给予拉米夫定治疗.于治疗后第1,3,6,9,12个月分别检测患者肝功能及乙肝病毒定量变化,治疗9个月后再次检测乙肝病毒基因分型.结果:前C区变异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分型:B型6.25%,C型26.25%,D型52.5%,E型8.75%,CD混合型5%,F型1.25%.HbeAg阴性乙型肝炎患者口服拉米夫定HBVYMDD突变株(YIDD/YVDD)多发生于HBV基因型D型、C型.前C区变异多发生于HBV基因型D型.结论:前C区变异多发生于HBV基因型D型,C型、D型对拉米夫定疗效依次降低.
作者:吴晓荫;张洋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解决晚期食管癌梗阻或穿孔患者的进食与营养问题.方法:对69例晚期食管癌梗阻及9例气管食管瘘患者进行了胃造瘘术.结果:78例患者皆营养改善,体重增加,提高了生存率及生存质量.结论:对晚期食管癌患者进行胃造瘘术,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田新庆;王文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总结恶性组织细胞病的临床特点,提高早期诊断水平,减少病死率.方法:回顾分析1 6例恶性组织细胞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进行总结.结果:临床表现为发热16例(100%)、肝脾肿大15例(94%)、黄疸13例(81%);14例(88%)通过骨髓象、病理确诊,2例(13%)经过尸检后确诊;8例给予CHOP方案化疗,其余仅对症治疗或放弃治疗,全部病例13例(81%)死亡,3例失访.结论:骨髓形态学、病理是确诊恶性组织细胞的主要诊断手段,但在MH不同病期有多样性表现,容易误诊.临床医生应该重视病理、骨髓象的意义,提高诊断率,减少病死率.
作者:郭智;张波;刘坚;楼金星;谭晓华;阮新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无水乙醇治疗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临床病理证实的肝癌43例,48个病灶,在彩超引导下据瘤体大小注入不同量的无水乙醇进行介入治疗,通过对比分析治疗前后彩超、化验等情况,判断其疗效.结果:经彩超引导下注射无水乙醇的肝癌患者,在肿块大小、回声、血流状态及AFP等方面均取得不同程度的疗效,总有效率达96%.结论:彩超引导下无水乙醇治疗肝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时贵阁;郑兰兰;于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