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脂肪液化的防治

张秀英;王传忠

关键词:脂肪液化, b-FGF, 愈合时间, 疤痕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脂肪液化的病因及防治.方法:2001年1月-2006年8月79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脂肪液化患者以两种不同方法进行治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两组在切口愈合时间及有无疤痕方面的差别.结果:对照组患者切口于脂肪液化后(1 3±3)d愈合,17例出现疤痕;观察组切口于脂肪液化后(6±2)d愈合,3例出现疤痕,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正确的治疗方法可缩短切口愈合时间且较少出现疤痕.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16例恶性组织细胞病的诊断分析

    目的:总结恶性组织细胞病的临床特点,提高早期诊断水平,减少病死率.方法:回顾分析1 6例恶性组织细胞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进行总结.结果:临床表现为发热16例(100%)、肝脾肿大15例(94%)、黄疸13例(81%);14例(88%)通过骨髓象、病理确诊,2例(13%)经过尸检后确诊;8例给予CHOP方案化疗,其余仅对症治疗或放弃治疗,全部病例13例(81%)死亡,3例失访.结论:骨髓形态学、病理是确诊恶性组织细胞的主要诊断手段,但在MH不同病期有多样性表现,容易误诊.临床医生应该重视病理、骨髓象的意义,提高诊断率,减少病死率.

    作者:郭智;张波;刘坚;楼金星;谭晓华;阮新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榄香烯乳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榄香烯乳和顺铂治疗恶性胸水的疗效、生存质量和不良反应.方法:治疗组(A组)25例用榄香烯乳300mg/m2,对照组(B组)25例用顺铂50 mg/m2胸腔注射.结果:A组控制胸水有效率为88%,B组为60%(P<0.05),A组和B组的生存质量好转率分别为72%和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榄香烯乳胸腔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作者:师国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玫瑰糠疹患者皮损中CD45RA与CD45RO的表达

    目的:观察玫瑰糠疹患者皮损中CD45RA与CD45RO的表达情况,探讨玫瑰糠疹的发病机制.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玫瑰糠疹患者皮损中CD45RA与CD45RO的表达,取10例正常人躯干部皮肤作对照.结果:玫瑰糠疹患者皮损中CD45RO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D45RA的表达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玫瑰糠疹患者皮损真皮中浸润的淋巴细胞以记忆性T淋巴细胞为主,推测细胞免疫在玫瑰糠疹的发病中起主要作用.

    作者:张杰;钟绮丽;于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肝硬化合并胆囊病变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胆囊病变的相关因素与临床特点.方法:对134例肝硬化中95例合并胆囊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发生率70.9%;无性别差异;老年及肝功能差、门静脉内径≥13 mm、血浆白蛋白<35 g/L、存在腹水发生率高;肝硬化合并胆囊病变组死亡率高.结论:肝硬化合并胆囊病变发生率高;与肝功能损害、胆汁成分改变、脾功能亢进、内分泌及胆囊功能紊乱等有关;症状隐匿缺乏特异性;是肝硬化的继发表现;可作为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一项观察指标,宜采用内科保守治疗.

    作者:孙雅君;陈建荣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老年人腹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

    目的:总结老年人腹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27例老年人腹部手术的临床资料,治疗组285例术后给予一定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措施,对照组242例未给予任何预防措施.结果:治疗组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例,占1.1%,对照组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7例,占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方法可明显降低老年人腹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

    作者:杨大业;陈静;张德巍;谢强;孙玉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氯吡格雷在冠心病患者中对阿托伐他汀降脂的影响

    目的:研究氯吡格雷在冠心病中对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降低血脂幅度方面的影响.方法:126位冠心病患者,入院后随机服用阿托伐他汀10 mg/d和20 mg/d,其中入院后行PCI治疗者同时服用氯吡格雷,稳定型心绞痛未行PCI治疗者不服用氯吡格雷,按服用阿托伐他汀剂量和氯吡格雷分为四组,A组为阿托伐他汀10 mg/d+氯吡格雷,共43例,B组为阿托伐他汀20 mg/d+氯吡格雷,共29例,C组为单用阿托伐他汀10 mg/d,共37例,D组为单用阿托伐他汀20mg/d,共17例,分别在入院24 h内和服用氯吡格雷后1个月测定患者血脂,比较A组和C组,B组和D组患者血脂变化幅度.结果:治疗1个月后A组和C组、B组和D组血脂,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脂,LDL C,HDL-C,ApoA,ApoB,Lpa下降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1个月后氯吡格雷对阿托伐他汀在降脂方面的作用无影响.

    作者:陈书艳;桑震池;李月华;王长谦;李毅刚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56例肝外伤的诊断和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肝外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56例肝外伤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56例中治愈48例,治愈率为85.7%.死亡8例:因肝粉碎性破裂,术中大出血致休克死亡2例;因累及右肝静脉及下腔静脉出血量大,术后死亡2例;因合并脑外伤,死于脑疝3例;因合并脾破裂,膈肌破裂,门静脉撕裂,术后死于呼吸、循环衰竭1例.结论:肝外伤患者往往因多脏器合并损伤,严重者止血困难,病死率高,故应以抢救生命,降低病死率为原则,综合分析和评估,使患者有一个佳治疗方案.

    作者:梁家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抢救COPD合并呼吸衰竭中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的应用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在抢救COPD合并呼吸衰竭中的作用和意义,建立一种有效的人工气道技术.方法:对52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重症患者采用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并进行人工机械通气.结果:在纤维支气管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56次例均一次成功,插管时间为30 s~2min,无喉痉挛、心跳、呼吸骤停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术是一种安全、准确、有效、迅速建立人工气道的技术.

    作者:李永华;厉为良;杨玉波;吕丽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彩超引导下无水乙醇治疗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无水乙醇治疗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临床病理证实的肝癌43例,48个病灶,在彩超引导下据瘤体大小注入不同量的无水乙醇进行介入治疗,通过对比分析治疗前后彩超、化验等情况,判断其疗效.结果:经彩超引导下注射无水乙醇的肝癌患者,在肿块大小、回声、血流状态及AFP等方面均取得不同程度的疗效,总有效率达96%.结论:彩超引导下无水乙醇治疗肝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时贵阁;郑兰兰;于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106例大肠平坦型病变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大肠平坦型病变的临床特征,以探讨对大肠腺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肠隆起型和平坦型病变,对其好发年龄、发生部位、直径、病理进行比较.结果:2966例患者中检出大肠病变939例,隆起型病变占58.68%(551/939),平坦型病变占11.29%(106/939).平坦型病变的平均年龄为(51±13.65)岁,隆起型病变平均年龄为(47±16.41)岁.平坦型病变直肠占33.96%,隆起型病变的直肠占21.786%.平坦型病变直径为(1 7±9.7)mm,隆起型为(28±7.3)mm.平坦型病变癌变率为4.72%,隆起型为3.09%.结论:大肠平坦型病变有恶变潜能,对其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势必会降低大肠癌的发生率.

    作者:陶珊;卢青;姜泊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重要炎症因子与冠心病的关系

    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等是体内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重要致炎细胞因子,其基因多态性影响着转录和表达调控,与包括冠心病在内的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研究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等细胞因子的基因多态性有助于筛选发生冠心病的高危人群,在基因水平上为冠心病的早期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梁皓;赵文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瑞格列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瑞格列奈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58例初诊未经降糖药物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瑞格列奈(诺和龙)0.5~1.0 mg/次,3次/d,共16周.测定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血清胰岛素、计算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58例经瑞格列奈治疗的患者其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降低(P<0.05),空腹胰岛素水平亦略有降低,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明显增加,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下降(P<0.05).结论:瑞格列奈可显著降低血糖,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缓解胰岛素抵抗.

    作者:宁小方;郭辉;邵振翔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少年儿童脑内单发炎性肉芽肿的MRI及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少年儿童脑内单发炎性肉芽肿的MRI成像特征及临床特征.方法:采用0.2 T安科OPEN MARKⅡ扫描机,选择SE序列,对所有经MRI首次检查的脑内球形或团状病变(病变径线界定≥2 cm者)的<18岁的少年儿童患者,采用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查和治疗后复查的方法.共筛选认定102例脑内单发炎性肉芽肿患者,并对其MRI成像和临床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结果:102例患者的首发症状均为癫癎发作(大发作或小发作),无发热及其他临床体征;病变呈球形或团状,均位于皮层区或皮髓质交界区,病变信号均匀,T1WI与T2WI病变径线基本吻合,有72例于平扫时显示病变内囊泡,多为单发脑囊虫退变死亡期炎症所致;经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抗炎治疗1个月后,病变均有吸收、缩小,无脓肿形成趋势.结论:少年儿童脑内单发炎性肉芽肿有特征性MRI表现,有良好的临床转归.

    作者:孙晓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胃造瘘术对晚期食管癌的应用价值

    目的:解决晚期食管癌梗阻或穿孔患者的进食与营养问题.方法:对69例晚期食管癌梗阻及9例气管食管瘘患者进行了胃造瘘术.结果:78例患者皆营养改善,体重增加,提高了生存率及生存质量.结论:对晚期食管癌患者进行胃造瘘术,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田新庆;王文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代谢综合征及有关疾病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了解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疾病的流行状况,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被调查人数1967例,对全部受检者体检时进行临床各科检查,使用统一标准调查询问、统计、分析.结果:高血压患病率男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96,P<0.05),而超重、肥胖、高血糖、血脂紊乱、MS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2种代谢异常的328例,占调查总人群的16.68%,3种代谢异常的201例,占调查总人群的10.22%.1种代谢异常以超重、肥胖多见,2种代谢异常以超重、肥胖、高血压多见.不同类型代谢异常男女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结论:常见代谢病患病率很高,加大代谢综合征等相关疾病知识的普及宣传工作,加强疾病的一二级预防工作.

    作者:刘红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气道内激光消融技术的应用

    激光意指光的受激幅射放大(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Laser).激光器的种类很多,一般按工作物质或工作方式来分类.按工作物质分类可分为气体激光器,如He-Ne、CO2、N2、Ar+、He-Cd激光器;液体激光器,如染料激光器及Ar+激光器;固体激光器,如红宝石激光器、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器(简称Nd:YAG激光器)、钕玻激光器.

    作者:陈正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米非司酮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米非司酮,一种孕激素拮抗剂,临床广泛应用于避孕、终止妊娠等.他的很多临床应用取决于对卵巢的影响,包括抑制卵泡生长、抑制排卵、诱导黄体溶解、影响卵巢内分泌功能等.

    作者:朱俊彦;李卫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用于血小板减少症产妇剖宫产术的麻醉

    目的:围术期血小板减少症产妇的麻醉管理具有特殊性,观察血小板减少症产妇剖宫产术采用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患者麻醉效果满意,镇痛完善,无术中知晓,但有梦幻,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结论:对血小板减少症产妇应用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是可行的.

    作者:严为民;吕志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大咯血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大咯血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0例大咯血患者用明胶海绵颗粒或PVA栓塞支气管动脉,其中支气管扩张9例、肺癌5例、结核4例、支气管动脉畸形1例、手术损伤支气管动脉1例.行动脉造影确定出血血管后,用明胶海绵或PVA栓塞支气管动脉致其闭塞为止.结果:即时止血17例,3例明显减少,随访6个月~5年,再出血3例.术后有5例患者出现胸痛、胸闷栓塞后反应,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治疗大咯血的有效方法,效果确切,止血迅速.

    作者:顾洪;李立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经电子支气管镜和经皮肺活检诊断肺外周孤立性肿块

    目的:评估综合使用经电子支气管镜肺活检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经皮肺穿刺活检对疑为周围性肺癌的肺外周孤立性肿块的诊断价值,评估其安全性.方法:对136例经无创检查未能确诊的肺外周孤立性肿块患者,根据病变部位、距胸膜距离及患者病情,对其中62例患者进行了经电子支气管镜肺活检,对另外74例患者使用精细针进行了经皮肺穿刺活检.评估各自诊断准确率、恶性病变诊断敏感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电子支气管镜肺活检和经皮肺穿刺活检均能获取组织标本.病理结果显示经电子支气管镜肺活检组有29例为恶性病变,6例为良性病变,27例无明确病理诊断结果,诊断准确率为71%;恶性病变诊断敏感度为69.0%;经皮肺穿刺活检组有59例恶性病变,7例为良性病变,8例无明确病理诊断结果,诊断准确率为94.6%;恶性病变诊断敏感度为95.2%(P<0.01).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经电子支气管镜肺活检并发气胸1例,痰中带血10例.经皮肺穿刺活检组并发气胸11例,痰中带血1例,肺内出血4例.结论:综合使用经电子支气管镜肺活检、经皮肺穿刺活检对疑为周围性肺癌的肺外周孤立性肿块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安全性高.

    作者:朱大庆;何炳文;黄玉晖;李帜观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