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俞静;姚原;周仁华;夏士安;吴国华
目的:观察鸟司他丁对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急性胰腺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2例,对照组24例.治疗组采用乌司他丁,对照组给予奥曲肽,两组其他治疗相同.按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四级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轻、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总有效率和两组其他各项指标均相近,经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鸟司他丁也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有效药物之一,且价格低廉.
作者:王照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MRI在颈椎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36例颈椎外伤患者行MRI检查,所有患者均行X线检查,其中18例行CT检查.结果:36例中伤及C5-7椎体的有26例,占72.2%.根据MRI表现,将颈椎外伤分为4类:单纯压缩性骨折,爆裂骨折,骨折脱位,无骨折脱位.全部病例中32例伴有脊髓信号异常:脊髓肿胀12例,水肿12例,脊髓出血3例,脊髓横断2例,脊髓萎缩1例,脊髓空洞2例.结论:MRI可以对颈椎损伤形态及脊髓、韧带、间盘等软组织损伤做出准确的评价,并可明确颈椎外伤后稳定性的预后.所以,MRI应作为颈椎损伤的常规检查.
作者:张荣恒;张维博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评价不同化疗方案加放射治疗不能手术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57例不能手术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9例接受紫杉醇210 mg,第1 d;顺铂20 mg,第1~5 d联合化疗(PP方案)两周期,同时给予放疗.对照组28例患者采用足叶乙甙100 mg,第1~5 d;顺铂20 mg,第1~5 d化疗两周期(EP方案),同时予以放疗.两组放疗方式和剂量相同,常规分割照射,每次2 Gy,每周5次,原发灶和淋巴结受累部位的总剂量为60~70 Gy,淋巴引流区40 Gy.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8%,完全缓解率10.4%;对照组总有效率53.6%,完全缓解率17.9%.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结论:PP方案加放疗治疗无法手术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不良反应可耐受,疗效明显优于EP方案加放疗.
作者:尹先哲;蔡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将超声引导穿刺引流与传统手术治疗乳腺脓肿的疗效进行比较,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7例乳腺脓肿患者首先应用超声根据不同声像图分类,然后自愿随机分组采用超声引导穿刺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结果:对于单个大脓肿及多房性脓肿的治疗效果两组无明显差别.对于多发性乳腺脓肿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效果优于传统的手术治疗.结论:超声引导穿刺治疗乳腺脓肿具有不低于传统手术治疗的效果,同时能大程度降低患者身心损害,不失为乳腺脓肿的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
作者:张斌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检测细胞凋亡、Fas/FasL mRNA及其蛋白在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肺泡/支气管上皮细胞的表达,探讨细胞凋亡和促凋亡信号在此疾病中的意义.方法:应用末端原位杂交(TUNEL)、原位杂交、免疫组化技术,对12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肺活检组织(IPF组)及10例正常肺组织(对照组)检测了细胞凋亡、Fas/FasL 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特发性肺纤维化组肺泡/支气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上调,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IPF组肺泡/支气管上皮细胞中Fas/FasL mRNA及其蛋白表达上调,高于对照组(P<0.01);IPF组肺泡/支气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与其Fas/FasL mRNA及蛋白表达之间均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肺纤维化时肺泡/支气管上皮细胞凋亡上调,Fas/FasL mRNA及其蛋白表达增强,在肺纤维化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王彦蕊;马希涛;王思勤;孔令非;杨志刚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多巴胺佐治婴幼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的婴幼儿重症肺炎8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9例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辅以小剂量多巴胺应用微泵注射仪控制速度静脉注射.对照组41例进行常规治疗.结果:两组疗效比较经卡方检验,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多巴胺佐治婴幼儿重症肺炎疗效佳,可在临床观察应用.
作者:彭健;周远茜;江秀清;吕少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采用Protaper系统结合冠根向深入法预备根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牙髓炎和根尖周炎需做根管治疗的患者260例(524颗牙),随机分成两组Protaper手用组和Protaper机用组,均采用冠根向深入法预备根管,侧向加压充填法充填根管,根据治疗前、中、后的X线片及术后疼痛情况评价根管预备和充填的效果.结果:Protaper手用组和机用组均无根管偏移,根尖阻塞,台阶形成等并发症发生,能较好地保持根管的解剖初形.超充率Protaper机用组明显高于手用组.结论:手用Protaper结合冠根向深入法预备根管安全,根管成形理想,经济适用.
作者:王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自发性结肠破裂的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8例患者病因,诊断,治疗方法,术前术后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便秘18例(100%)、糖尿病6例次(33%)、高血压8例次(44%)、高脂血症7例次(39%)是自发性结肠破裂的高危因子.18例均手术,治愈12例(67%),死亡6例(33%),死亡6例就诊时超过20 h.所有病例围手术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结论:对于合并老年便秘、糖尿病及高血压、高血脂的患者早诊断、早手术,纠正休克,积极加强对围手术期的监护和综合治疗是改善其预后的关键.
作者:李树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微波治疗变应性鼻炎新的有效方法.方法:内镜下微波热凝蝶腭神经节处黏膜、筛前神经鼻中隔支及下鼻甲、鼻丘黏膜.同时降低蝶腭神经及筛前神经的兴奋性.结果:1年后复查总有效率达90%.结论:同时降低蝶腭神经及筛前神经的兴奋性,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一种安全、高效的方法.
作者:高青;张红云;王钧镖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索他洛尔治疗剂量和华法令药效的相关性,为临床安全规范地应用华法令抗凝治疗提供预测依据,以期能增强抗凝疗效并减少其不良反应.方法:年龄60~75岁门诊和住院心房颤动患者46例,均应用索他洛尔、华法令和单用华法令两阶段,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治疗剂量索他洛尔对达到标准抗凝强度所需华法令剂量的影响.结果:治疗剂量索他洛尔不影响达标抗凝强度的华法令所需量,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房颤动患者加用或停用索他洛尔无需对凝血酶原时间的国际标准化率(INR)值重新评估监测.
作者:刘辉;张彦周;郝静;邹汇菲;康瑜;毛家亮;何奔 刊期: 2007年第06期
1 病例介绍患者,男,55岁,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的出现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丝,经气管镜取病理检查未找到癌细胞,行右肺中叶切除术.
作者:王清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河南省林州市人口宫颈癌流行情况及死亡率变化趋势.方法:利用林州市居民全死因和河南省1/10人口登记报告资料,以宫颈癌病死率为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和描述性研究.结果:近20多年来,林州市居民宫颈癌由女性死亡的第六位下降至第八位,下降趋势明显.居民宫颈癌死亡率从70年代初期的7.69/10万下降到90年代末期的1.39/10万;占恶性肿瘤死亡的比例也由80年代的2.68%下降到90年代的1.63%,宫颈癌死亡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林州宫颈癌的死亡率低于河南省农村与城市死亡率相近,并且林州市近20年宫颈癌一直呈下降趋势,有别于河南省90年代后宫颈癌死亡率有增高势头.结论:林州市居民宫颈癌是女性死亡的主要疾病,从70年代至今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作者:刘曙正;戴涤新;张建营;王凯娟;刘志才;程兰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比较使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与使用预混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差并.方法:将50例血糖控制差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组(A组)和预混胰岛素组(B组).A组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B组采用预混胰岛素2 次/d,皮下注射.观察治疗后两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日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在血糖达标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在胰岛素日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方面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方法简单易行.
作者:赵向晖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围手术期的麻醉处理,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提高救治率.方法:对144例骨盆骨折患者13例实施硬膜外麻醉,131例实施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加强围麻醉期管理.结果:129例全麻术毕清醒拔管.拔管时间5~20 min.2例带管ICU.平均2 h后拔管.126例输异体血200~1400 mL,3例死亡.无1例因麻醉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全面评估,积极治疗伴发病,使患者在佳状态下实施手术,保证手术顺利,麻醉安全.
作者:梁亚霞;魏小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并存的临床特点,诊治原则,提高对该病诊断和治疗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06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切除病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病例中,病理类型以乳头状癌为主,占70.3%;微小癌占21.8%.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中常见,但并发甲状腺癌诊断较困难,应放宽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指征,重视术中可疑结节的探查,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有利于手术方式的选择.
作者:王晶;赵瑾;冯燕;罗斌;石彦彦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氯丙嗪对人肺巨细胞癌高低转移株(PLA801D,PLA801C)的作用.方法:应用MTT法检测氯丙嗪对PLA801D,PLA801C的增殖抑制率,用药组设6个浓度,作用时间为24,48 h.结果:除4 μg/mL浓度氯丙嗪对PLA801D,PLA801C增殖无明显影响外(P>0.05),其余各浓度对两种细胞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P<0.05).氯丙嗪对PLA801D细胞的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效应;而4,8 μg/mL的氯丙嗪对PLA801C细胞仅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氯丙嗪对PLA801D,PLA801C细胞增殖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作者:安继红;杨俊玲;王媛;陈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氟脲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方法:25例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晚期胃癌,接受奥沙利铂、亚叶酸钙和氟脲嘧啶治疗.具体治疗方案按常规进行.应用4周期后按照WHO标准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全组25例均可评价,总有效率为44%.完全缓解(2/25),部分缓解(9/25),疾病进展时间5.6个月,中位生存时间8.3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感觉神经毒性,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均较轻微.结论: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氟脲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
作者:张大悦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肺炎衣原体感染在外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研究4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和44例正常体检者对照组血清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体IgG水平,并检测周围血高敏C反应蛋白、血沉和血白细胞计数.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炎症指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体IgG阳性组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血沉和白细胞计数均高于阴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衣原体感染作为危险标志可能参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炎症反应,并且与其它致冠状动脉缺血因素共同引起急性期周围血液炎症指标水平增高.
作者:陈伟;孙卫东;胡琼;周明成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健择+顺铂(简称GP)化疗联合适形放疗对局部晚期胰腺癌的疗效.方法:54例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中25例采用GP化疗结合适形放疗(治疗组),29例单纯应用GP化疗(对照组),对比两者的疗效.结果:(1)治疗组有效率为68.0%,对照组有效率为37.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23,P<0.05);(2)治疗组和对照组的6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4.0%和55.2%(χ2=5.1725,P<0.05);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64.0%和34.5%(χ2=4.6855,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的临床获益率和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P化疗联合适形放射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在提高生存率、延长生存期方面优于单纯GP化疗,但在临床获益率和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二者无明显差异.
作者:孙衍伟;周嘉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血管狭窄节段的显示能力.方法:入选15例临床疑似冠心病的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记录患者12导联静息心电图,根据ST-T有改变的导联推测相关狭窄的冠状动脉.患者于螺旋CT检查后1周内行冠状动脉造影,以之为标准,观察16层螺旋CT和心电图对于狭窄程度≥50%的冠脉血管诊断的准确性.结果: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于≥50%狭窄的血管分支检出的敏感度为71.43%,特异度为97.69%,阳性预测值为83.33%,阴性预测值为96%,与冠脉造影的一致性较好.CT和心电图联合应用对冠脉狭窄节段的检出能力无提高.结论: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于冠状动脉有较好的显示能力;对于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的识别能力可靠,但与心电图联合应用对冠脉狭窄的诊断无进一步帮助.
作者:尹萍;吴士尧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