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录花;李辉;宋利程;王永欣;王彩红;王根民;安国辉;张士舜
目的:探讨从炎症因子角度分析清热化痰法治疗痰热蕴肺型急性肺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1月的68例符合中医痰热蕴肺型急性肺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中34例患者给予常规的西医处理(对照组),另外34例则在西药基础上加用具有清热化痰的痰热清治疗(观察组),从中医疗效、血气分析、炎症指标等方面比较两者的差异性.结果:对照组治愈率26.5%,总有效率58.8%,死亡率20.6%;观察组治愈率52.9%,总有效率82.3%,死亡率5.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在MMP-9、IL-6、TNF-α等炎症指标以及心率、氧合指数、呼吸机使用时间、Murray肺损伤评分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清热化痰法治疗痰热蕴肺型急性肺损伤临床效果显著,可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
作者:张永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以中医气、血、水理论为指导,观察“气血水膜肾方”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将60例患者按就诊时间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方法:试验组给予中药汤剂“气血水膜肾方“,对照组给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ACEI)类药物.比较2组患者组间和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肾动能及其他相关理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在中医证候疗效上相当,试验组总有效率88.6%,对照组总有效率88%;2组患者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及24 h尿蛋白定量均明显下降,血浆白蛋白(ALB)及肾小球滤过率(eGFR)均显著上升.结论: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有很好疗效,具有缓解临床症状、减轻尿蛋白及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作者:韩东彦;赵琛;饶向荣;王丽;张改华;占永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正常人节气脉图模型及其参数变化规律进行认知.文章对夏、秋、冬3个季节6个节气的平人脉图参数进行比较研究.方法:以6个月内的6个节气为时间点,采集231例次平人双手6部脉的脉诊信息,应用余弦函数谐波拟合方法构建脉图模型,并对模型参数进行小二来回归分类分析.结果与结论:①人体随季节的变化可以在脉图上反映出来,说明脉随季节变化的现象是确实存在的;②脉位变化是重要影响因素.古人在认识中医脉象时强调要认清脉的位、数、形、势,且将脉位放在首要位置.研究结果证实脉位是对季节变化明显的参数,且与日照角度、气温等的相关性非常显著.本研究的意义在于:①说明传统中医将脉位列为位数形势的第一位的合理性;②为中医“人与天地相应”的理论,用现代科学数据提供了支持的证据;③对认知四时平脉有所帮助.
作者:闪增郁;陈燕萍;黄大威;逯波;冯淑怡;陈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内经》论肝为将军之官,主生发,其生发之性应有“太过~不及”之虑.唐·孙思邈的《千金方》中载有肝气虚证,治以补肝汤、补肝散,胆虚寒证宜服温胆汤.我们在临床上也数见此类证型,如“肝气不足、肝胆虚寒”型胆囊炎,以温肝理气、散寒定痛之方治疗,效果明显.“肝肾虚寒型”膀胱尿道炎,治以温补下元、通利水道,疗效确切,认为肝气不足证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吕宜民;徐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张士舜主任医师,河北省首届名中医,是第三、四批全国、第四批河北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肿瘤专业50年,专著6部,论文100余篇,发明专利13项.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颇深,兹将其治疗食管癌的经验整理如下.
作者:李录花;李辉;宋利程;王永欣;王彩红;王根民;安国辉;张士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血糖异常的心脑血管事件高危人群对危险因素的控制情况,以及事件发生前的病情变化.方法:对79例高血压合并血糖异常心脑血管事件高危人群的临床资料进行前瞻性分析.结果:高危人群多具备高血压病、血糖异常、高脂血症、超重、脑力劳动、久坐少动、喜食肥甘等多种危险因素.近期出现的头晕昏沉、口干口苦、近事健忘、急躁易怒等症状高度提示病情发生变化.结论:多重危险因素的聚集导致高危人群易发生病情变化.普及危险因素知识,纠正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及时察觉病情变化,并早期进行中医辨证干预,对于缓解症状、截断病情进展、减少终点事件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高兴慧;陈婷婷;谢颖桢;王一战;韦敏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妇科疾病的发生率高、病种繁多、治疗困难,一直受到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自中医药技术得到发展后,涌现出诸多中医药治疗妇科疾病的研究.近段时间有学者指出,妇科疾病与人体的肝、脾、肾三脏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故从肝脾肾的生理病理与妇科疾病的关系、从肝脾肾论治的常见妇科疾病等方面对妇科疾病和肝脾肾的关系进行探讨.
作者:张冰;付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内经》将气病分为气郁、气逆、气乱、气消、气闭、气下六类,在不同篇章论述了其发生机理及表现,认为情志内伤是气病发生的主因,气病关乎五脏与血病常并见,此为后世气病论治奠定了理论基础.
作者:田丙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芪蓟肾康颗粒总多糖对实验性IgA肾病大鼠尿红细胞计数、24 h尿蛋白定量、肾组织MCP-1含量的影响,证明此方治疗实验性IgA肾病的有效性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口服牛血清白蛋白,皮下注射蓖麻油合并四氯化碳混合物,尾静脉注射脂多糖的方法复制实验性IgA肾病模型.将50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总多糖低剂量组,总多糖高剂量组,替米沙坦组,检测各实验组IgA肾病大鼠尿红细胞计数、24 h尿蛋白定量,用ELISA法检测肾组织MCP-1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尿红细胞计数和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肾组织MCP-1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显著增多(P<0.05),连续给予肾康颗粒总多糖后,各治疗组尿红细胞计数和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与模型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肾组织MCP-1含量明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治疗组之间比较无差异.结论:芪蓟肾康颗粒总多糖对实验性IgA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与减少MCP-1在肾组织中的含量,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吕静;杨冠琦;张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自拟除湿凉血解毒汤内服并外敷治疗“痤疮”的疗效.方法:自拟除湿凉血解毒汤内服并外敷,25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368例,治愈266例,显效68例,有效3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9.5%.结论:自拟除湿凉血解毒汤治疗痤疮是有效的.
作者:解春湘;祁芙蓉;慧艳;解滢禾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合并ITP的疗效.方法:纳入妊娠合并ITP患者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糖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疾病疗效、中医证候改善以及对分娩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结果:2组血小板计数及出血情况均得到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药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分娩及新生儿结局亦有改善趋势(P =0.052).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缓解妊娠合并ITP病情,改善中医证候,对本病有较好疗效.
作者:高玉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天星健骨方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IL-1、TNF-a的影响.方法:采用注射弗氏完全佐剂制作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大鼠模型,足容积法测量继发侧足肿胀度;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IL-1、TNF-a.结果:中药中高量组足肿胀度与模型组比较均有下降(P <0.01,P<0.05),且IL-1、TNF-a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天星健骨方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关节炎症状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大鼠血清中的IL-1、TNF-a含量发挥作用.
作者:杨晓军;苗文丽;裴林;于素静;郑惠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清肠宣肺化温方及其衍化方剂辨治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并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观察组给予清肺宣肺化湿方及其衍化方剂辨治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2组治疗前在症状积分和结肠镜积分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2组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效果方面,对照组愈显率60%,总有效率75.6%;观察组愈显率76.4%,总有效率为90.9%;在组织学分级方面,对照组0级和Ⅰ级分别为22.2%和40%,观察组0级和Ⅰ级分别为47.2%和30.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结论:清肠宣肺化湿方及其衍化方剂辩治溃疡性结脑炎可迅速改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梁雅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缺血性中风病机虚实夹杂,证候繁杂多变,治法繁多不一.通过查阅文献及结合现有研究,提出“气虚、阴虚为本,瘀血闭阻脑络为标”的病理基础,研制出具有“益气养阴、化瘀通络”功效的脑心疏方,通过多环节、多靶点的作用机理来抑制血栓形成,防治缺血性中风.
作者:张兰坤;过伟峰;丁彩霞;盛蕾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桂枝茯苓丸及其各单味药对子宫肌瘤的影响.方法:以人子宫肌瘤细胞为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组、桂枝茯苓全方组、各单味药组和米非司酮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采用小鼠雌激素负荷模型,分组同上,以子宫系数、病理形态学、雌孕激素为观察指标.结果:全方及赤芍对子宫肌瘤有抑制作用,病理形态学改善明显,对孕激素有降低作用.结论:桂枝茯苓丸全方和赤芍对子宫肌瘤具有抑制作用.
作者:闵冬雨;魏新智;张立德;王清华;于艳;孙科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柴胡芍药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柴胡芍药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并评价2组疗效.结果:治疗前后临床证候比较,治疗组有效率93.6%,对照组76.6%,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95.2%,对照组有效率75.0%,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柴胡芍药汤为主方随症加减治疗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凯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以金花清感颗粒为代表方评价治疗流行性感冒风热犯肺证中药的临床合适剂量.方法:在6个中心选取流感风热犯肺证患者,随机给予金花清感颗粒高剂量、常规剂量或安慰剂治疗5d,进行双盲对照评价.结果:观察有效病例136例,统计显示金花清感颗粒常规剂量组(n=45)的退热时间短于安慰剂组(n=47);中医综合疗效在用药3d、5d后常规剂量组都优于安慰剂组;高剂量组(n=44)疗效与常规剂量组近似,在部分疗效指标方面略差.3组间不良事件与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金花清感颗粒所推荐的常规剂量是其合适剂量,增大剂量并不提高疗效.
作者:刘志国;刘丽;李国勤;李磊;金在艳;赵婷;胡镜清;边永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抑郁症是一种长期困扰人类健康的精神、心理疾患,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患者群体逐年增加.目前抑郁症的治疗方法总体上可分为三大类,即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具体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治疗、心理治疗、电休克疗法、跨颅磁刺激治疗及迷走神经刺激治疗等[1].本文重点综述抑郁症流行病学特点、中医临床治疗抑郁症的常用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作者:周杰;苏芮;范吉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糖尿病与恶性肿瘤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两大常见痰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许多研究表明,糖尿病与恶性肿瘤存在一定相关性.糖尿病导致肿瘤的主要机制包括胰岛素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以及一些降糖药物.糖尿病对不同肿瘤的影响程度具有差异性,对胰腺癌、肝癌、大肠癌影响大,而恶性肿瘤也会对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作者:李黎;崔丁鹿;李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探讨并论述经典医籍记述奔豚所属之疾病与证候及其治疗,认为奔豚是见于神经精神系统疾病的1组症状群,临床上宜全面审析其所属之疾病与证候而治之.除《金匮要略》外,还应重视《内经》、《难经》、《诸病源候论》对奔豚的记述,这样方能全面认识奔豚.同时对奔豚提出了治疗方药与针灸疗法,对奔豚之防复亦提出了个人见解及巩固治疗方法.
作者:丁德正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