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试析奔豚及其治疗

丁德正

关键词:奔豚, 病因病机, 中医药疗法, 针灸疗法
摘要:探讨并论述经典医籍记述奔豚所属之疾病与证候及其治疗,认为奔豚是见于神经精神系统疾病的1组症状群,临床上宜全面审析其所属之疾病与证候而治之.除《金匮要略》外,还应重视《内经》、《难经》、《诸病源候论》对奔豚的记述,这样方能全面认识奔豚.同时对奔豚提出了治疗方药与针灸疗法,对奔豚之防复亦提出了个人见解及巩固治疗方法.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涤痰汤加减联合针刺辨治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涤痰汤加减联合针刺辨治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收入的缺血性中风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共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涤痰汤加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辨证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效果情况.结果: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血流变学指标和氧自由基在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比较改善更加明显,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血流变学指标和氧自由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显愈率62.8%,总有效率82.8%;观察组显愈率80%,总有效率94.3%,2组临床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涤痰汤加减联合针刺辩治缺血性中风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冯雪瑾;王正心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张仲景脉学特色探讨

    以张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为依据,阐述了其脉学精华,包括诊脉当取太过不及、以脉辨证、凭脉用药,以脉言病机、病证,以脉定六经、脏腑,以脉断预后、难易,脉有真假等内容.

    作者:杨运高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试论妇科疾病与肝脾肾的关系

    妇科疾病的发生率高、病种繁多、治疗困难,一直受到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自中医药技术得到发展后,涌现出诸多中医药治疗妇科疾病的研究.近段时间有学者指出,妇科疾病与人体的肝、脾、肾三脏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故从肝脾肾的生理病理与妇科疾病的关系、从肝脾肾论治的常见妇科疾病等方面对妇科疾病和肝脾肾的关系进行探讨.

    作者:张冰;付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观察解郁活血法对伴焦虑抑郁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疏肝解郁、活血通络法对伴焦虑抑郁症状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伴焦虑抑郁症状的患者62例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冠心病心绞痛治疗方法加黛力新抗焦虑,观察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加疏肝解郁、活血通络的方剂治疗,均治疗3个月.结果:观察组在改善心绞痛、心电图、焦虑抑郁症状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疏肝解郁、活血通络法对伴焦虑抑郁症状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疗效较好,既可减轻心绞痛症状又可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为临床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莫薇;张留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药灌肠治愈顽固性疳积1例

    疳积是小儿常见病,严重影响患儿健康和生长发育,并给家庭带来很大负担.我们采用中药灌肠治愈顽固性疳积1例,其中有可资临床借鉴的经验,现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患儿,男,11月龄,来诊时肋骨凹陷,胸骨突起如鸡胸,腹部膨隆如蛙腹,皮肤光亮,青筋暴露,头发枯黄稀疏,不能取坐姿,项软头倾;食量少,精神差,每夜哭闹多次,每日排便4~5次,大便呈红油状或片状,体质量一直停留在满月时的4 kg水平.

    作者:黄亚林;杨志秀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张士舜辨证辨病治疗癌症经验

    张士舜主任医师,河北省首届名中医,是第三、四批全国、第四批河北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肿瘤专业50年,专著6部,论文100余篇,发明专利13项.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颇深,兹将其治疗食管癌的经验整理如下.

    作者:李录花;李辉;宋利程;王永欣;王彩红;王根民;安国辉;张士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不同辨证方法论糖耐量减低的中医病因病机

    糖耐量减低(IGT)是糖尿病的前期阶段,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高危因素,对于IGT进行早期干预属于中医“治未病”理论范畴.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色和精华,采用不同辨证方法综述IGT的中医病因病机,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对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作者:赵进东;方朝晖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桂枝茯苓丸及其组方药抗子宫肌瘤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桂枝茯苓丸及其各单味药对子宫肌瘤的影响.方法:以人子宫肌瘤细胞为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组、桂枝茯苓全方组、各单味药组和米非司酮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采用小鼠雌激素负荷模型,分组同上,以子宫系数、病理形态学、雌孕激素为观察指标.结果:全方及赤芍对子宫肌瘤有抑制作用,病理形态学改善明显,对孕激素有降低作用.结论:桂枝茯苓丸全方和赤芍对子宫肌瘤具有抑制作用.

    作者:闵冬雨;魏新智;张立德;王清华;于艳;孙科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张锡纯“大气下陷”理论探析

    张锡纯为中西医汇通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张氏宗经典之旨,结合临床经验完善了“大气”理论体系,从中西医汇通角度阐述大气生理功能,详细分析大气下陷证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和类证鉴别,并提出大气下陷证的治疗方法和常用方药,为指导后世治疗多种内科痰病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开拓新的治疗思路.

    作者:张玉辉;杜松;尹玉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9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13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益气养阴化瘀方加减中药汤剂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2组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症状疗效总有效率95.65%,优于对照组85.51%,观察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85.51%,优于对照组7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5%,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1.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同时显著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充分体现中西医结合的互补优势.

    作者:申保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痰迷心窍”证的病机及治法探析

    “痰迷心窍”即痰浊内蕴、蒙蔽心神而致神志昏蒙的病理变化,常见于癫、狂、痫、痴呆、健忘、中风等病证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基于对“痰迷心窍”含义的考证,探讨“痰迷心窍”证的病机及治法.认为其病机为心之气血不足,心神不守,痰浊乘心,闭阻神机;治疗以祛痰开窍、补虚安神为基本法则,临证时须根据病势缓急、标本虚实情况,祛痰开窍以救其急,顺气清火以平其势,补虚安神以固其本.

    作者:李瑶;潘桂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天星健骨方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白介素-1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目的:观察天星健骨方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IL-1、TNF-a的影响.方法:采用注射弗氏完全佐剂制作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大鼠模型,足容积法测量继发侧足肿胀度;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IL-1、TNF-a.结果:中药中高量组足肿胀度与模型组比较均有下降(P <0.01,P<0.05),且IL-1、TNF-a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天星健骨方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关节炎症状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大鼠血清中的IL-1、TNF-a含量发挥作用.

    作者:杨晓军;苗文丽;裴林;于素静;郑惠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益气解毒软肝法治疗肝硬化疗效及对肝功能指标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益气解毒软肝法治疗肝硬化疗效及对患者肝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从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我院诊治的肝硬化患者中选取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根据2组患者病情均给予对症治疗,其中对照组给予复方鳖甲软肝片,观察组采取益气解毒软肝法进行治疗,观察2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前后2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白球比值(A/G)的变化.结果:经过3个月治疗后,2组患者均有一定的临床疗效,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ALT、AST和TBiL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A/G均较治疗前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以上指标变化较对照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解毒软肝法可以明显改善肝功能,在治疗肝硬化方面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普遍推广与应用.

    作者:吴松柏;艾素玲;暴宏伶;刘金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试论象思维在探索脾藏象现代物质基础中的应用

    象思维是中医学的原创性思维,对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试从象思维的功能象着手,由“意象”反推“物象”,即从中医脾的功能象来探索其现代物质基础并得出结论:中医脾藏象的现代物质基础应该包括参与一切撮入体内的外源性物质(包括食物、水、药物等)在体内代谢的全过程的物质总和,即与之密切相关的消化和吸收系统以及物质和能量代谢系统.

    作者:曹继刚;邹小娟;刘娇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低场磁共振对筋伤中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分析低场强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urance Imaging,MRI)对筋断裂伤中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ment,ACL)损伤(完全断裂和部分撕裂)中各征象的诊断敏感性和准确性,提高低场MRI对ACL损伤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关节镜检查确诊的ACL损伤病例43例43膝.放射科医生采用单盲法分析、记录低场MRI图像中ACL损伤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的出现率,对其在ACL完全断裂及部分撕裂中的诊断价值分别进行评价.结果:ACL断裂时,在评价的直接征象中ACL信号中断、ACL信号全部或部分缺失,ACL走行异常,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间接征象中PCL角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胫骨前移及外侧半月板后角裸露征敏感性虽不高但特异性很高.ACL部分撕裂时,直接征象中ACL信号增高、ACL形态异常(增粗或变细)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间接征象中,股骨远端和(或)胫骨近端骨折、骨挫伤敏感性低,但具有较高特异性.结论:低场磁共振对完全断裂和不完全ACL损伤的直接征象可作为诊断依据,间接征象可作为辅助诊断依据,诊断准确性较高,能够满足临床需求.

    作者:赵书英;耿进朝;程桯;周宇;崔莹;王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及对血浆CCK、神经肽Y的影响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胆囊收缩素(CCK)、神经肽Y的影响.方法:100例FD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电刺激足三里穴和内关穴,每周5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对照组口服雷贝拉唑(10 mg bid)、盐酸依托必利(50 mg tid)治疗共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后1月由受试者填写尼平消化不良指数(NDI,Nepean Dyspepsia Index)、消化不良症状积分(FDI,FD Symptom Index),同时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浆CCK、神经肽Y水平.结果:疗程结束时及治疗后1月随访,电针治疗组症状指数NDSI(Nepean Dyspepsia Symptom Index)与FDI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生活质量指数NDLQI(Nepean Dyspepsia Life Quality Index)积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浆CCK均显著降低(P<0.05),但治疗组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神经肽Y出现明显的上升(P<0.05),而对照组神经肽Y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对足三里穴和内关穴进行电针治疗,能明显提高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疗效可能与电针刺激能降低血浆CCK水平、同时提高血浆神经肽Y水平有关.

    作者:盛建文;范惠珍;尹卫华;杨小芹;易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合并ITP的疗效.方法:纳入妊娠合并ITP患者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糖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疾病疗效、中医证候改善以及对分娩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结果:2组血小板计数及出血情况均得到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药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分娩及新生儿结局亦有改善趋势(P =0.052).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缓解妊娠合并ITP病情,改善中医证候,对本病有较好疗效.

    作者:高玉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熏洗1号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熏洗1号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间入院治疗的风湿寒性关节痛患者16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84例)和对照组(84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中药熏洗1号方,治疗期结束后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安全性及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显效18例,好转64例,总有效82例(97.62%);对照组显效10例,好转56例,总有效66例(78.57%).实验组恶心1例,头痛1例,总发生率2.38%;对照组恶心4例、消化道出血3例、头痛3例等,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5.47%(13例).治疗后实验组总体健康、积极感受等生活质量均相对于对照组得到一定的提高.结论:熏洗1号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患者生活质量得到一定提高,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治疗依据.

    作者:王福祖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试析奔豚及其治疗

    探讨并论述经典医籍记述奔豚所属之疾病与证候及其治疗,认为奔豚是见于神经精神系统疾病的1组症状群,临床上宜全面审析其所属之疾病与证候而治之.除《金匮要略》外,还应重视《内经》、《难经》、《诸病源候论》对奔豚的记述,这样方能全面认识奔豚.同时对奔豚提出了治疗方药与针灸疗法,对奔豚之防复亦提出了个人见解及巩固治疗方法.

    作者:丁德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糖尿病与肿瘤的相关性机制

    糖尿病与恶性肿瘤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两大常见痰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许多研究表明,糖尿病与恶性肿瘤存在一定相关性.糖尿病导致肿瘤的主要机制包括胰岛素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以及一些降糖药物.糖尿病对不同肿瘤的影响程度具有差异性,对胰腺癌、肝癌、大肠癌影响大,而恶性肿瘤也会对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作者:李黎;崔丁鹿;李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