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观察解郁活血法对伴焦虑抑郁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

莫薇;张留超

关键词:疏肝解郁, 活血通络, 焦虑抑郁症状, 冠心病心绞痛
摘要:目的:探讨疏肝解郁、活血通络法对伴焦虑抑郁症状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伴焦虑抑郁症状的患者62例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冠心病心绞痛治疗方法加黛力新抗焦虑,观察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加疏肝解郁、活血通络的方剂治疗,均治疗3个月.结果:观察组在改善心绞痛、心电图、焦虑抑郁症状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疏肝解郁、活血通络法对伴焦虑抑郁症状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疗效较好,既可减轻心绞痛症状又可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为临床提供了科学依据.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合并ITP的疗效.方法:纳入妊娠合并ITP患者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糖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疾病疗效、中医证候改善以及对分娩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结果:2组血小板计数及出血情况均得到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药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分娩及新生儿结局亦有改善趋势(P =0.052).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缓解妊娠合并ITP病情,改善中医证候,对本病有较好疗效.

    作者:高玉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张士舜辨证辨病治疗癌症经验

    张士舜主任医师,河北省首届名中医,是第三、四批全国、第四批河北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肿瘤专业50年,专著6部,论文100余篇,发明专利13项.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颇深,兹将其治疗食管癌的经验整理如下.

    作者:李录花;李辉;宋利程;王永欣;王彩红;王根民;安国辉;张士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熏洗1号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熏洗1号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间入院治疗的风湿寒性关节痛患者16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84例)和对照组(84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中药熏洗1号方,治疗期结束后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安全性及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显效18例,好转64例,总有效82例(97.62%);对照组显效10例,好转56例,总有效66例(78.57%).实验组恶心1例,头痛1例,总发生率2.38%;对照组恶心4例、消化道出血3例、头痛3例等,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5.47%(13例).治疗后实验组总体健康、积极感受等生活质量均相对于对照组得到一定的提高.结论:熏洗1号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患者生活质量得到一定提高,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治疗依据.

    作者:王福祖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糖尿病与肿瘤的相关性机制

    糖尿病与恶性肿瘤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两大常见痰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许多研究表明,糖尿病与恶性肿瘤存在一定相关性.糖尿病导致肿瘤的主要机制包括胰岛素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以及一些降糖药物.糖尿病对不同肿瘤的影响程度具有差异性,对胰腺癌、肝癌、大肠癌影响大,而恶性肿瘤也会对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作者:李黎;崔丁鹿;李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及对血浆CCK、神经肽Y的影响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胆囊收缩素(CCK)、神经肽Y的影响.方法:100例FD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电刺激足三里穴和内关穴,每周5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对照组口服雷贝拉唑(10 mg bid)、盐酸依托必利(50 mg tid)治疗共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后1月由受试者填写尼平消化不良指数(NDI,Nepean Dyspepsia Index)、消化不良症状积分(FDI,FD Symptom Index),同时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浆CCK、神经肽Y水平.结果:疗程结束时及治疗后1月随访,电针治疗组症状指数NDSI(Nepean Dyspepsia Symptom Index)与FDI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生活质量指数NDLQI(Nepean Dyspepsia Life Quality Index)积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浆CCK均显著降低(P<0.05),但治疗组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神经肽Y出现明显的上升(P<0.05),而对照组神经肽Y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对足三里穴和内关穴进行电针治疗,能明显提高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疗效可能与电针刺激能降低血浆CCK水平、同时提高血浆神经肽Y水平有关.

    作者:盛建文;范惠珍;尹卫华;杨小芹;易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华传统文化视域下古代名医的学术懿行

    中华传统文化累计了千百代人的创造,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富赡深邃.探讨从古代名医的道德追求和学术研究两方面,论述中华传统文化对于古代名医的重要意义.中华传统文化赋予古代名医深厚的人文素养,他们敬德修业,重视伦理道德,笃守仁爱,修身克已,追求至善至美的道德理想人格,为天地立心的道德境界,他们的学术思想受到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和启发,促进了中医学研究的发展和深化.

    作者:周路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低场磁共振对筋伤中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分析低场强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urance Imaging,MRI)对筋断裂伤中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ment,ACL)损伤(完全断裂和部分撕裂)中各征象的诊断敏感性和准确性,提高低场MRI对ACL损伤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关节镜检查确诊的ACL损伤病例43例43膝.放射科医生采用单盲法分析、记录低场MRI图像中ACL损伤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的出现率,对其在ACL完全断裂及部分撕裂中的诊断价值分别进行评价.结果:ACL断裂时,在评价的直接征象中ACL信号中断、ACL信号全部或部分缺失,ACL走行异常,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间接征象中PCL角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胫骨前移及外侧半月板后角裸露征敏感性虽不高但特异性很高.ACL部分撕裂时,直接征象中ACL信号增高、ACL形态异常(增粗或变细)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间接征象中,股骨远端和(或)胫骨近端骨折、骨挫伤敏感性低,但具有较高特异性.结论:低场磁共振对完全断裂和不完全ACL损伤的直接征象可作为诊断依据,间接征象可作为辅助诊断依据,诊断准确性较高,能够满足临床需求.

    作者:赵书英;耿进朝;程桯;周宇;崔莹;王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抑郁症中医治疗进展

    抑郁症是一种长期困扰人类健康的精神、心理疾患,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患者群体逐年增加.目前抑郁症的治疗方法总体上可分为三大类,即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具体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治疗、心理治疗、电休克疗法、跨颅磁刺激治疗及迷走神经刺激治疗等[1].本文重点综述抑郁症流行病学特点、中医临床治疗抑郁症的常用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作者:周杰;苏芮;范吉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基于动态标准化技术的平人夏秋冬6节气脉图参数比较研究

    目的:对正常人节气脉图模型及其参数变化规律进行认知.文章对夏、秋、冬3个季节6个节气的平人脉图参数进行比较研究.方法:以6个月内的6个节气为时间点,采集231例次平人双手6部脉的脉诊信息,应用余弦函数谐波拟合方法构建脉图模型,并对模型参数进行小二来回归分类分析.结果与结论:①人体随季节的变化可以在脉图上反映出来,说明脉随季节变化的现象是确实存在的;②脉位变化是重要影响因素.古人在认识中医脉象时强调要认清脉的位、数、形、势,且将脉位放在首要位置.研究结果证实脉位是对季节变化明显的参数,且与日照角度、气温等的相关性非常显著.本研究的意义在于:①说明传统中医将脉位列为位数形势的第一位的合理性;②为中医“人与天地相应”的理论,用现代科学数据提供了支持的证据;③对认知四时平脉有所帮助.

    作者:闪增郁;陈燕萍;黄大威;逯波;冯淑怡;陈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补益肺肾、化饮通络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补益肺肾、化饮通络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支气管哮喘病人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益肺肾、化饮通络中药口服治疗,每日1剂,2组治疗3个月后对中医症状积分、体征积分、血气指标、肺功能、治疗有效率、急性发作次数、再次住院率和不良反应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体征、症状积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血气指标和肺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8.00%)明显高于对照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和再住院比例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补益肺肾、化饮通络法治疗支气管哮喘可显著改善患者生命体征,改善血气和肺功能,并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宿英豪;苏奎国;马蕴蕾;杨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千金方》之肝气不足证与胆虚寒证之我见

    《内经》论肝为将军之官,主生发,其生发之性应有“太过~不及”之虑.唐·孙思邈的《千金方》中载有肝气虚证,治以补肝汤、补肝散,胆虚寒证宜服温胆汤.我们在临床上也数见此类证型,如“肝气不足、肝胆虚寒”型胆囊炎,以温肝理气、散寒定痛之方治疗,效果明显.“肝肾虚寒型”膀胱尿道炎,治以温补下元、通利水道,疗效确切,认为肝气不足证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吕宜民;徐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宁肝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代谢综合征56例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宁肝汤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SH)合并代谢综合征(MS)的疗效.方法:将112例符合NASH合并MS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宁肝组用宁肝汤治疗,对照组用益肝灵、二甲双胍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压(BP)、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臀围比(WHR)、C-反应蛋白(C-RP)、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肝功能、血脂和肝脏超声积分.结果:治疗后2组上述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且宁肝组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1%Vs 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宁肝汤对NASH合并MS有良好疗效.

    作者:李松花;蒋安平;焦金森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解读“在卫汗之可也”之“卫”、“汗”

    “卫”、“汗”为卫分证治疗的关键词,常与《伤寒论》中表证、发汗等同,通过对《伤寒论》、《黄帝内经》类似词句对比研究,认为“在卫汗之可也”之“卫”应释为温邪初犯人体、肺卫功能失调所出现的证候类型,“汗”应解为辛凉、清解疏卫法.

    作者:杨晓慧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柴胡芍药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柴胡芍药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柴胡芍药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并评价2组疗效.结果:治疗前后临床证候比较,治疗组有效率93.6%,对照组76.6%,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95.2%,对照组有效率75.0%,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柴胡芍药汤为主方随症加减治疗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凯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流行性感冒风热证中药剂量-效应关系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目的:以金花清感颗粒为代表方评价治疗流行性感冒风热犯肺证中药的临床合适剂量.方法:在6个中心选取流感风热犯肺证患者,随机给予金花清感颗粒高剂量、常规剂量或安慰剂治疗5d,进行双盲对照评价.结果:观察有效病例136例,统计显示金花清感颗粒常规剂量组(n=45)的退热时间短于安慰剂组(n=47);中医综合疗效在用药3d、5d后常规剂量组都优于安慰剂组;高剂量组(n=44)疗效与常规剂量组近似,在部分疗效指标方面略差.3组间不良事件与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金花清感颗粒所推荐的常规剂量是其合适剂量,增大剂量并不提高疗效.

    作者:刘志国;刘丽;李国勤;李磊;金在艳;赵婷;胡镜清;边永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药灌肠治愈顽固性疳积1例

    疳积是小儿常见病,严重影响患儿健康和生长发育,并给家庭带来很大负担.我们采用中药灌肠治愈顽固性疳积1例,其中有可资临床借鉴的经验,现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患儿,男,11月龄,来诊时肋骨凹陷,胸骨突起如鸡胸,腹部膨隆如蛙腹,皮肤光亮,青筋暴露,头发枯黄稀疏,不能取坐姿,项软头倾;食量少,精神差,每夜哭闹多次,每日排便4~5次,大便呈红油状或片状,体质量一直停留在满月时的4 kg水平.

    作者:黄亚林;杨志秀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天星健骨方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白介素-1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目的:观察天星健骨方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IL-1、TNF-a的影响.方法:采用注射弗氏完全佐剂制作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大鼠模型,足容积法测量继发侧足肿胀度;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IL-1、TNF-a.结果:中药中高量组足肿胀度与模型组比较均有下降(P <0.01,P<0.05),且IL-1、TNF-a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天星健骨方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关节炎症状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大鼠血清中的IL-1、TNF-a含量发挥作用.

    作者:杨晓军;苗文丽;裴林;于素静;郑惠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从医案辨析王执中针灸诊疗思想

    通过分析王执中医素以探讨其针灸诊疗思想,主要体现为诊断时重视运用按诊法以找寻受病处,受病处多为相应脏腑的背俞穴、病证局部或经验穴;治疗过程中,选穴一方面重视受病处的选取,另一方面重视类证腧穴相应,同时强调辨别疾病本质如先病后病、病位及新病久病等因素,随证治之.

    作者:岗卫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不同辨证方法论糖耐量减低的中医病因病机

    糖耐量减低(IGT)是糖尿病的前期阶段,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高危因素,对于IGT进行早期干预属于中医“治未病”理论范畴.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色和精华,采用不同辨证方法综述IGT的中医病因病机,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对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作者:赵进东;方朝晖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试论象思维在探索脾藏象现代物质基础中的应用

    象思维是中医学的原创性思维,对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试从象思维的功能象着手,由“意象”反推“物象”,即从中医脾的功能象来探索其现代物质基础并得出结论:中医脾藏象的现代物质基础应该包括参与一切撮入体内的外源性物质(包括食物、水、药物等)在体内代谢的全过程的物质总和,即与之密切相关的消化和吸收系统以及物质和能量代谢系统.

    作者:曹继刚;邹小娟;刘娇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