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利强;吴帆;刘宗芳;张丽华
肺叶切除术是外科治疗肺癌的重要方法之一.由于患者心理压力大,手术危险性高,通常术后恢复缓慢.常常影响患者的康复与生活质量.2001年7月-2004年7月,我们对32例肺叶切除术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以探讨肺叶切除术患者的康复情况与生活质量,取得了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宝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形成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南京军区总医院对642例DM患者调查显示,DN的总发生率为47.66%[1].据美国肾脏病资料库1996年的统计表明在终末期肾功能不全患者中,DN占首位,约为36%[2].随着DM发病率的逐年升高,对DN的治疗研究已是目前医学界广泛关注的重要命题之一,但时至今日尚无针对性治疗方法.
作者:李新献;刘海立;杨英武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终止妊娠后导致月经异常的原因.方法:采用Olympus宫腔镜检查61例妇女,了解宫腔内形态及结构.结果:不全流产者13例,子宫内膜息肉1例,子宫内膜损伤16例,子宫内膜炎9例,宫腔黏连22例.结论:宫腔镜检查可以直观地看到宫腔内的情况,对于月经异常可以正确诊断和指导治疗.
作者:徐俊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了解胃肠道穿孔X线检查阴性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方法:112例经手术证实的胃肠道穿孔,对所摄腹平片或工作站存图回顾性判读,并与手术结果相比较.结果:71例显示气腹征(63.4%),41例X线检查阴性(36.6%).结论:不同脏器的穿孔,穿孔距检查时间长短,腹腔组织的黏连,穿孔大小,检查方法对气腹征的显示率均有影响.
作者:杨建松;李华宁;刘建华;宋晖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颈内静脉留置永久性导管血透并发感染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3例颈内留置永久导管血透者中并发导管相关感染8例临床资料并与20例自体内瘘组对照.结果:8例发生导管相关感染的原因:考虑选择留置病例不严格、操作不规范及患者自身条件限制.自体内瘘组无1例并发相关感染.结论:自体内瘘应当首选,对于无法或不能实行内瘘手术的血透患者留置永久导管无疑是一种理想的选择,但务必合理应用,规范操作.
作者:蒋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1998年8月-2005年5月,我们共为102例婴幼儿(≤3岁)施行一期法洛四联症(TOF)矫治术.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鹏高;何强;翟波;陈忠建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睾丸扭转的特点,提高睾丸扭转诊断率,降低睾丸切除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睾丸扭转的病历资料.结果:28例左侧扭转19例占67.9%,右侧9例占32.1%,其中左侧顺时针扭转13例,右侧逆时针扭转7例,即睾丸向外侧扭转20例占71.4%;彩色多普勒血流检查及彩色B超检查有助于诊断,前者确诊率87.5%,后者为75%;年龄<25岁者21例,占75%;冬季发病者16例,占57.1%;睾丸切除21例,占75%. 结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睾丸切除率;手法复位应向内侧旋转成功率高;早期手术探查挽救缺血睾丸.
作者:韩文献;钟进营;张俊强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膝关节镜手术后的康复效果,探讨其护理方法.方法:采集我科施行的2000例膝关节镜术,总结该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并阐述采用这些护理方法的机制.结果:本组患者护理效果良好.结论:正确合理的术前术后护理,不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还可缩短康复期,极大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苏秀菊;王玉霞;牛素梅;胡素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中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信息.方法:对108例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岁以上老人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占构成比51.3%;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多表现为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及皮肤过敏反应.结论:本类药物抗菌活性强,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关注其治疗作用的同时,不可忽视其不良反应,以达到以便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目的.
作者:王丽;朱珊;刘彩虹 刊期: 2006年第01期
1 病例介绍例1 男,68岁.2002年12月29日下午3时起床后突感剑突后疼痛不适,并逐渐加剧,呈持续性压榨样剧痛,伴大汗淋漓、窒息感,即来院就诊.心电图示STⅡ、Ⅲ、aVF抬高呈单向曲线,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拟诊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作者:林兆恒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报道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下肢皮肤缺损的方法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19例下肢皮肤缺损合并骨、肌腱外露的病例,皮瓣大面积18 cm×10 cm,小4.5 cm×3 cm,其中逆行皮瓣13例,顺行皮瓣6例.结果:12例完全成活,伤口一期愈合,7例因静脉回流障碍,5例及时拆线皮瓣成活,伤口二期缝合,2例静脉回流障碍未及时解除,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愈合.其中,静脉回流障碍7例中有6例为逆行皮瓣.结论:该皮瓣血供可靠,外观及质地好,应用方便,但静脉回流障碍需严密观察并及时处理.
作者:胡洪良;佘恒;沈卫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Pilon骨折是指波及负重关节面和干骺端的胫骨远端骨折,常由高能量损伤所致,约占下肢骨折1%.因其治疗难度大,并发症多,预后不良,病残率高,是临床上的难题之一.本院自1996年以来收治Pilon骨折58例,其中采用开放复位,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治疗23例,经过平均1年11个月的随访,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刘汝银;彭晓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术中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和术中控制性降压对血液的保护作用,评价其可行性.方法:选择择期行腰椎减压内固定且俯卧位手术的全麻患者3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5例.联合组:术前急性高容血液稀释联合术中控制性降压.对照组:单纯控制性降压组.手术开始前输血浆代用品贺斯(羟乙基淀粉注射液)20 mL/kg和林格氏液20 mL/kg,速率50 mL/min,术中采用微量泵输注硝普钠实施控制性降压,输注速率为0.5~0.6 μg/(kg·min),控制平均动脉压(MAP)在55~65 mmHg.结果:联合组实际失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减少了术中出血量,二者联合应用可以提高节血效果和改善微循环,并且对机体的血液动力学、凝血功能、心功能及氧代谢均无明显影响.
作者:李育红;刘秋荣;范珂;崔明珠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早产的主要相关因素,分析早产与干预性早产的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79例早产发生的主要因素,将其分为自然早产和干预性早产并进行相关的分析.结果:胎膜早破、多胎妊娠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早产的主要危险因素.干预性早产的剖宫产率高,主要与多胎妊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前置胎盘和胎盘早剥有关;自然早产者主要与胎膜早破、不明原因的早产相关.结论:早产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自然早产和干预性早产有着不同的危险因素.
作者:李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特点.方法:对207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冠脉造影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脉血管狭窄≥50%病变429支,≥90%病变231支(53.85%),左前降支159支(37.06%),右冠脉30支(6.99%),回旋支39支(9.09%)和左主干3支(0.70%).单支血管病变63例(30.43%),两支血管病变66例(31.88%),3支冠脉血管病变75例(36.23%).结论: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以左前支冠脉血管病变为主,可能存在多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并导致下壁心肌梗死.
作者:艾民;乔玉花;李凌;董建增;付九红;付凤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及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测定对捂热综合征患儿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价值. 方法:选择捂热综合征患儿(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于入院后1,7 d测定血清cTnI及CK-MB水平. 结果:观察组入院后1d血清cTnI及CK-MB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呈逐渐下降趋势.血清cTnI及CK-MB对心肌损害诊断的敏感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血清cTnI及CK-MB可用于捂热综合征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进而对于捂热史不清的捂热综合征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亚彬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低钠血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方法:对3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低钠血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合并低钠血症时,肺、脑等重要器官系统的功能失常,使病情复杂、加重.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低钠血症病因复杂,控制原发病,预防并及早治疗低钠血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怀荣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川参通注射液在治疗脑梗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川参通注射液对32例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并与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30例作为对照,观察其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应用川参通注射液治疗的脑梗死患者显效率为87.5%;而对照组显效率为73.3%.结论:应用川参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无毒,降低患者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史宏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留置导尿是预防手术患者尿潴留,观察尿量,了解病情的重要措施[1].术中常规留置导尿可以了解患者的循环功能、输液量、肾功能,以及患者的酸碱平衡.以往手术患者留置导尿由病房护士在术前准备中进行,往往给患者带来恐惧、痉挛不适,负性心理等不良影响,严重者延期手术.为此我科从2004年5月开始在全身麻醉后给患者常规留置尿管,结果发现术后清醒期许多患者烦躁不安,甚至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苏醒,延长患者在手术室滞留时间.为寻求解决方法,我们在全身麻醉后给予适当的尿道黏膜表面麻醉后行留置尿管,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秋荣;陈莎莉;杜书明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