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肠道穿孔临床与X线检查结果对比分析

杨建松;李华宁;刘建华;宋晖

关键词:胃肠道穿孔, 气腹征, X线摄影术
摘要:目的:了解胃肠道穿孔X线检查阴性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方法:112例经手术证实的胃肠道穿孔,对所摄腹平片或工作站存图回顾性判读,并与手术结果相比较.结果:71例显示气腹征(63.4%),41例X线检查阴性(36.6%).结论:不同脏器的穿孔,穿孔距检查时间长短,腹腔组织的黏连,穿孔大小,检查方法对气腹征的显示率均有影响.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药物性肝炎30例疗效观察

    2003年10月-2005年2月,本科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30例药物性肝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步吉;陈玲玲;游旭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剖宫产术3360例指征的探讨

    目的:探讨近年来高剖宫产率的原因,分析剖宫产各指征的合理性,寻找降低剖宫产率的方法对策.方法:对于1992年1月-2004年12月近12年间我院3 360例剖宫产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近12年平均剖宫产率28.1%,明显高于WHO提出的目标,且是逐年递增.胎儿宫内窘迫、头位难产、妊娠合并症、疤痕子宫、臀位、社会因素为前6位主要手术指征.结论:剖宫产率的原因与医患双方有关,因此,应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并对孕妇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呼吁社会的关注和支持,以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廖珍;陈光松;欧桂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胃肠道穿孔临床与X线检查结果对比分析

    目的:了解胃肠道穿孔X线检查阴性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方法:112例经手术证实的胃肠道穿孔,对所摄腹平片或工作站存图回顾性判读,并与手术结果相比较.结果:71例显示气腹征(63.4%),41例X线检查阴性(36.6%).结论:不同脏器的穿孔,穿孔距检查时间长短,腹腔组织的黏连,穿孔大小,检查方法对气腹征的显示率均有影响.

    作者:杨建松;李华宁;刘建华;宋晖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经股静脉或颈静脉途径成功置入下腔静脉滤器,随访4~36个月.结果:无致死性肺动脉栓塞发生,无滤器移位,1例患者术后2个月时出现下腔静脉血栓形成.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方法简单,安全,可有效防止肺动脉栓塞的发生,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作者:邱福轩;裴明祥;张文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379例早产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早产的主要相关因素,分析早产与干预性早产的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79例早产发生的主要因素,将其分为自然早产和干预性早产并进行相关的分析.结果:胎膜早破、多胎妊娠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早产的主要危险因素.干预性早产的剖宫产率高,主要与多胎妊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前置胎盘和胎盘早剥有关;自然早产者主要与胎膜早破、不明原因的早产相关.结论:早产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自然早产和干预性早产有着不同的危险因素.

    作者:李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低血糖反应误诊为脑梗死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低血糖反应误诊为急性脑梗死的原因.方法:20例患者急查血糖,做颅脑螺旋CT,采取静脉注射50%葡萄糖及停用降糖药物.结果:均于治疗0.5~2 h症状缓解.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易出现低血糖反应,多表现为急性脑血管病样症状.主要进食少,用降糖药不当,感染、腹泻引起.加强糖尿病教育,提高医生及患者对糖尿病认识,及时测血糖,早期治疗.

    作者:于新果;赵将勇;王明芬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法治疗糖尿病肾病Ⅳ期38例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形成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南京军区总医院对642例DM患者调查显示,DN的总发生率为47.66%[1].据美国肾脏病资料库1996年的统计表明在终末期肾功能不全患者中,DN占首位,约为36%[2].随着DM发病率的逐年升高,对DN的治疗研究已是目前医学界广泛关注的重要命题之一,但时至今日尚无针对性治疗方法.

    作者:李新献;刘海立;杨英武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在俯卧位腰椎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术中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和术中控制性降压对血液的保护作用,评价其可行性.方法:选择择期行腰椎减压内固定且俯卧位手术的全麻患者3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5例.联合组:术前急性高容血液稀释联合术中控制性降压.对照组:单纯控制性降压组.手术开始前输血浆代用品贺斯(羟乙基淀粉注射液)20 mL/kg和林格氏液20 mL/kg,速率50 mL/min,术中采用微量泵输注硝普钠实施控制性降压,输注速率为0.5~0.6 μg/(kg·min),控制平均动脉压(MAP)在55~65 mmHg.结果:联合组实际失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减少了术中出血量,二者联合应用可以提高节血效果和改善微循环,并且对机体的血液动力学、凝血功能、心功能及氧代谢均无明显影响.

    作者:李育红;刘秋荣;范珂;崔明珠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双倍剂量奥曲肽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观察双倍剂量奥曲肽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其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03年1月-2005年1月我院住院患者37例,分为两组,常规剂量组18例,给予奥曲肽25 μg/h总量600 μg/d,双倍剂量组19例,奥曲肽50 μg/h,总量1200 μg/d.结果:6,12,24,48和72 h止血率双倍剂量组分别为47.4%,63.1%,67.9%,78.9%,89.4%;常规剂量组分别为33.3%,50.0%,55.6%,61.1%,77.8%,各时间止血率双倍剂量组均高于常规剂量.平均止血时间双倍剂量组为(11.9±10.8) h,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的(18.5±17.6) h(P<0.01).平均输血量:双倍剂量组(282±386)mL,明显少于常规治疗组(376±489)mL,有统计学意义(P<0.01).3 d内再出血率:双倍剂量组为4.7%(1/19),较常规治疗组22.2%(4/18)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奥曲肽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有较好的疗效,双倍剂量止血速度快,止血率高,再出血率低,减少了输血量,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凌峰;朱炳良;张卫群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揭盖法治疗鼻前庭囊肿56例分析

    鼻前庭囊肿是发生于鼻前庭底部皮下上颌齿槽突之骨面上的一种良性肿瘤,传统术式为唇龈沟进路手术切除.我科于1999年1月-2004年12月经采用揭盖法治疗鼻前庭囊肿56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伍保均;扬红;钟惠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经阴道超声介入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探讨

    目的:为早期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患者提供一种治疗手段.方法:选择17例患者在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直接注入5-氟尿嘧啶(5-FU).结果:17例患者全部穿刺成功,14例患者治愈,治愈率82%,3例改作手术治疗.全部无并发症产生.结论:经阴道超声注入5-氟尿嘧啶治疗输卵管妊娠,适用于早期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患者,其定位准确,且用药量小.

    作者:杨春梅;柴喜荣;常桂荣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和外周血检查38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和外周血特点,探讨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巨幼样变的鉴别诊断.方法:对38例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进行骨髓和外周血检查,记录红系、粒系、巨核细胞系造血情况.结果:38例均呈大细胞贫血,MCV>100fl,中性粒细胞核分叶过多(>5叶),骨髓中巨幼红细胞>10%,伴有巨幼变粒细胞及核分叶过多的巨核细胞.结论:骨髓出现巨幼红细胞是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诊断关键,但应注意与红血病、红白血病、白血病、MDS等鉴别诊断.

    作者:郑萍;张琳;张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婴幼儿法洛四联症的外科治疗

    1998年8月-2005年5月,我们共为102例婴幼儿(≤3岁)施行一期法洛四联症(TOF)矫治术.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鹏高;何强;翟波;陈忠建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2000例膝关节镜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膝关节镜手术后的康复效果,探讨其护理方法.方法:采集我科施行的2000例膝关节镜术,总结该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并阐述采用这些护理方法的机制.结果:本组患者护理效果良好.结论:正确合理的术前术后护理,不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还可缩短康复期,极大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苏秀菊;王玉霞;牛素梅;胡素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气分析与血浆纤维蛋白原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及与血气分析相关性.方法:对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血浆纤维蛋白原及30例对照组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分别进行测定.结果: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患者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血浆纤维蛋白原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血浆纤维蛋白原与动脉血氧分压(PaO2)呈负相关.血浆纤维蛋白原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呈正相关.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增高,可导致血液高凝状态,并易导致肺小动脉血栓形成、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临床应改善缺氧、通气及适当的抗凝治疗对控制病情有益.

    作者:姜正华;吕元文;朱慕云;朱湘平;丁平;汤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链激酶静脉溶栓成功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并猝死2例

    1 病例介绍例1 男,68岁.2002年12月29日下午3时起床后突感剑突后疼痛不适,并逐渐加剧,呈持续性压榨样剧痛,伴大汗淋漓、窒息感,即来院就诊.心电图示STⅡ、Ⅲ、aVF抬高呈单向曲线,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拟诊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作者:林兆恒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颈内静脉留置永久导管血透并发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颈内静脉留置永久性导管血透并发感染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3例颈内留置永久导管血透者中并发导管相关感染8例临床资料并与20例自体内瘘组对照.结果:8例发生导管相关感染的原因:考虑选择留置病例不严格、操作不规范及患者自身条件限制.自体内瘘组无1例并发相关感染.结论:自体内瘘应当首选,对于无法或不能实行内瘘手术的血透患者留置永久导管无疑是一种理想的选择,但务必合理应用,规范操作.

    作者:蒋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与急性肾功能衰竭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也指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on,CBP),是近年来在血液透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血液净化技术,是指所有缓慢连续清除水和溶质的治疗方式.CRRT已广泛应用于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和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等多种危重病的救治中,被认为是近年来急救医学治疗中重要的进展之一[1-3].

    作者:邵风民;陈香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23例子宫肌瘤临床研究

    子宫肌瘤又称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肿瘤,多发生于中年妇女,35岁以上发生率高达20%左右,是导致妇科非急症出血的常见原因[1-2].传统治疗是子宫切除术,平滑肌瘤摘除术,肌瘤溶解术,冷冻和激素治疗,但可造成生理和心理创伤.我们自1998年1月-2004年12月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选择性栓塞双侧子宫动脉治疗23例子宫肌瘤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洪林;王莹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发病率与患病率的区别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