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川参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32例疗效观察

史宏妍

关键词:脑梗死, 川参通注射液
摘要:目的:观察川参通注射液在治疗脑梗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川参通注射液对32例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并与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30例作为对照,观察其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应用川参通注射液治疗的脑梗死患者显效率为87.5%;而对照组显效率为73.3%.结论:应用川参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无毒,降低患者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207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分析

    目的:探讨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特点.方法:对207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冠脉造影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脉血管狭窄≥50%病变429支,≥90%病变231支(53.85%),左前降支159支(37.06%),右冠脉30支(6.99%),回旋支39支(9.09%)和左主干3支(0.70%).单支血管病变63例(30.43%),两支血管病变66例(31.88%),3支冠脉血管病变75例(36.23%).结论: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以左前支冠脉血管病变为主,可能存在多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并导致下壁心肌梗死.

    作者:艾民;乔玉花;李凌;董建增;付九红;付凤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ING1抑癌基因、c-erbB-2癌基因在血吸虫病并结肠癌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血吸虫病并结肠癌与ING1及c-erbB-2基因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血吸虫病并结肠癌62例、无血吸虫病56例结肠癌中的ING1、c-erbB-2的表达.结果:在血吸虫病并结肠癌组中的ING1阳性表达率(35.5%)明显低于无血吸虫病结肠癌组(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中的c-erbB-2阳性表达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吸虫病的感染对抑癌基因ING1在结肠癌发生中的失活有影响.

    作者:丁厚中;吴鸿业;李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发病率与患病率的区别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链激酶静脉溶栓成功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并猝死2例

    1 病例介绍例1 男,68岁.2002年12月29日下午3时起床后突感剑突后疼痛不适,并逐渐加剧,呈持续性压榨样剧痛,伴大汗淋漓、窒息感,即来院就诊.心电图示STⅡ、Ⅲ、aVF抬高呈单向曲线,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拟诊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作者:林兆恒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阿托伐他汀对大鼠心肌梗死后AngⅡ、TNF-α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大鼠心肌梗死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急性心肌梗死雄性大鼠30只 ,随机分为心肌梗死对照组(AMI)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各15只,另设15只为假手术组,阿托伐他汀治疗组于手术后第2 d起灌胃给药,假手术组及对照组只给予等量清水灌胃,6周后检测心肌AngⅡ、TNF-α及超声心动图,以了解心功能,终获得完整资料大鼠于上述各组分别为10,11,14只.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肌梗死对照组及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心肌AngⅡ、TNF-α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明显升高(P均<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FS)明显降低(P均<0.05).与心肌梗死对照组相比,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心肌AngⅡ、TNF-α和LVEDd明显下降(P均<0.05),LVEF、 FS明显增高(P均<0.05),左室功能改善明显.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降低心肌AngⅡ,TNF-α水平,减轻心室重塑,保护心功能.

    作者:吴帆;孙利强;刘宗芳;张丽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治疗及护理体会

    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是门脉高压征常见的并发症.临床多采用加压素、硬化剂及气囊压迫进行止血,其不良反应常见.我院自2000年7月至今应用奥曲肽(商品名善宁,注射剂,0.1 mg/mL)治疗,收到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玉宝;王新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从细胞、亚细胞、分子水平探讨HIE的发病机理及其临床意义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新生儿常见病,主要是指围生期窒息导致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 HIBD).HIE不仅严重威胁新生儿生命健康,并且是我国伤残儿童重要病因之一,影响到我国优生优育国策和民族素质.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1 800~2 000万活产婴,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为13.6%,在窒息儿中,发生不同程度伤残者为15.6%,每年约有30万残疾儿童出现.重度窒息约有60%~80%发生HIE,虽然轻度者预后良好,但重度窒息并发HIE的病死率和神经系统后遗症仍在30%~40%[1-4].本文参考了国内外文献,从细胞、亚细胞、分子水平对HIE的发病机理进行了较系统的探讨.

    作者:郭铭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辛伐他汀对平滑肌增殖的影响和可能的分子机理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兔腹主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平滑肌增殖和和血管平滑肌(VSMC)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P27kip1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量的变化.方法:45只健康的新西兰雄性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n=15),给予正常饮食;对照组(n=15)和实验组(n=15),采用含1.5%胆固醇的高脂饮食加腹主动脉内皮剥脱术制造兔腹主动脉狭窄模型.内皮剥脱术后第10周实验组和对照组服用阿司匹林25 mg/d,氯吡格雷12.5 mg/d,3 d后,分别行支架植入术.术后实验组继续服用辛伐他汀5 mg/d,服药至第30 d处死动物,取腹主动脉含支架段血管,进行血管组织形态学变化观察和检测P27kip1蛋白、PCNA、α-平滑肌肌动蛋白在各组的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血管造影发现内皮剥脱术后第10周实验组和对照组腹主动脉均可见有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斑块和血管内狭窄(P>0.05).组织形态学观察发现服用辛伐他汀的实验组兔腹主动脉支架段内的血管膜厚度(P<0.01)、新生内膜面积(P<0.01)均明显降低,而残余管腔面积明显增大(P<0.01),且血管的狭窄程度较轻.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对照组腹主动脉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明显比正常组下降55.4%,辛伐他汀治疗组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比对照组进一步降低了约29.7%(P<0.05).实验组兔腹主动脉支架段内的血管新生内膜中的VSMC的胞核P27kip1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而血管新生内膜中VSMC的胞核PCNA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辛伐他汀能明显抑制支架植入术后平滑肌细胞增殖,降低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其机理可能与抑制平滑肌细胞DNA增殖周期的P27kip1蛋白表达量增加和促进DNA增殖标志物PCNA表达量降低有关.

    作者:高传玉;许文克;于洁;张连仲;袁建军;马业心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枢复宁合用氟哌利多预防腹部手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枢复宁与氟哌利多联合应用预防腹部手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144例择期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Ⅰ,Ⅱ,Ⅲ,Ⅳ组,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 mL,枢复宁4 mg,氟哌利多1.25 mg,枢复宁4 mg+氟哌利多1.25 mg,统计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Ⅰ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Ⅳ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Ⅱ组和Ⅲ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枢复宁与氟哌利多单独应用可预防腹部手术后恶心呕吐,联合应用效果优于单独用药.

    作者:宋杰;孙明丽;夏红梅;孙士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2000例膝关节镜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膝关节镜手术后的康复效果,探讨其护理方法.方法:采集我科施行的2000例膝关节镜术,总结该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并阐述采用这些护理方法的机制.结果:本组患者护理效果良好.结论:正确合理的术前术后护理,不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还可缩短康复期,极大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苏秀菊;王玉霞;牛素梅;胡素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川参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32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川参通注射液在治疗脑梗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川参通注射液对32例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并与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30例作为对照,观察其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应用川参通注射液治疗的脑梗死患者显效率为87.5%;而对照组显效率为73.3%.结论:应用川参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无毒,降低患者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史宏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23例子宫肌瘤临床研究

    子宫肌瘤又称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肿瘤,多发生于中年妇女,35岁以上发生率高达20%左右,是导致妇科非急症出血的常见原因[1-2].传统治疗是子宫切除术,平滑肌瘤摘除术,肌瘤溶解术,冷冻和激素治疗,但可造成生理和心理创伤.我们自1998年1月-2004年12月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选择性栓塞双侧子宫动脉治疗23例子宫肌瘤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洪林;王莹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P16在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子宫颈鳞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P16蛋白在子宫颈鳞状上皮病变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诊断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子宫颈鳞癌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16例子宫颈鳞癌、60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12例子宫颈鳞状上皮反应性增生及10例正常子宫颈的P16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子宫颈鳞状上皮及子宫颈鳞状上皮反应性增生P16蛋白阳性表达率为0,(0/22).CIN Ⅰ P16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7.1%(8/14),均表现为弱阳性表达,表达方式主要为胞浆表达;CIN Ⅱ阳性表达率为83.3%(15/18),主要表现为阳性表达,表达方式为胞核/胞浆共同表达;CIN Ⅲ(原位癌)阳性表达率为100%(28/28),主要表现为强阳性表达,表达方式为胞核/胞浆共同表达,以胞浆表达为明显.P16蛋白在CIN中总阳性表达率为80.5%(51/60),与对照组(正常子宫颈及鳞状上皮反应性增生组)阳性率为0(0/2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16蛋白在子宫颈鳞癌阳性表达率为100%,均为强阳性表达,表达方式为胞核/胞浆共同表达,并以胞浆表达为明显,P16蛋白在宫颈鳞癌的表达中,与癌细胞的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P16蛋白的阳性表达情况与CIN的分级关系密切,尤其是高度CIN和鳞状细胞癌,可作为一个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辅助诊断CIN及子宫颈鳞癌.

    作者:吴韩梅;李云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醉酒饱胃患者急症手术全身麻醉时反流误吸的预防

    目的:观察经口盲插气管导管、封闭食管或气管防止反流误吸的临床应用. 方法:急症饱胃手术患者,开放静脉并面罩吸氧几分钟后,自然体位经口腔插入一气管导管,至相应的气管插管深度后封闭气囊,判断导管位置,若在气管内则全麻诱导机械通气,并放置胃管完成手术,术后患者完全清醒后拔出气管导管.若在食管内则用粗胃管充分吸引胃内容物,并平口唇部剪去多余部分导管用纱布封闭管腔,全麻诱导面罩给氧、气管插管后拔出食管导管、机械通气并放置胃管完成手术.结果:3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结论:用此方法防止反流物误吸,操作简单,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赵文香;王耀岐;胡燕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和外周血检查38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和外周血特点,探讨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巨幼样变的鉴别诊断.方法:对38例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进行骨髓和外周血检查,记录红系、粒系、巨核细胞系造血情况.结果:38例均呈大细胞贫血,MCV>100fl,中性粒细胞核分叶过多(>5叶),骨髓中巨幼红细胞>10%,伴有巨幼变粒细胞及核分叶过多的巨核细胞.结论:骨髓出现巨幼红细胞是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诊断关键,但应注意与红血病、红白血病、白血病、MDS等鉴别诊断.

    作者:郑萍;张琳;张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药物性肝炎30例疗效观察

    2003年10月-2005年2月,本科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30例药物性肝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步吉;陈玲玲;游旭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法治疗糖尿病肾病Ⅳ期38例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形成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南京军区总医院对642例DM患者调查显示,DN的总发生率为47.66%[1].据美国肾脏病资料库1996年的统计表明在终末期肾功能不全患者中,DN占首位,约为36%[2].随着DM发病率的逐年升高,对DN的治疗研究已是目前医学界广泛关注的重要命题之一,但时至今日尚无针对性治疗方法.

    作者:李新献;刘海立;杨英武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与急性肾功能衰竭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也指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on,CBP),是近年来在血液透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血液净化技术,是指所有缓慢连续清除水和溶质的治疗方式.CRRT已广泛应用于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和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等多种危重病的救治中,被认为是近年来急救医学治疗中重要的进展之一[1-3].

    作者:邵风民;陈香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在俯卧位腰椎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术中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和术中控制性降压对血液的保护作用,评价其可行性.方法:选择择期行腰椎减压内固定且俯卧位手术的全麻患者3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5例.联合组:术前急性高容血液稀释联合术中控制性降压.对照组:单纯控制性降压组.手术开始前输血浆代用品贺斯(羟乙基淀粉注射液)20 mL/kg和林格氏液20 mL/kg,速率50 mL/min,术中采用微量泵输注硝普钠实施控制性降压,输注速率为0.5~0.6 μg/(kg·min),控制平均动脉压(MAP)在55~65 mmHg.结果:联合组实际失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减少了术中出血量,二者联合应用可以提高节血效果和改善微循环,并且对机体的血液动力学、凝血功能、心功能及氧代谢均无明显影响.

    作者:李育红;刘秋荣;范珂;崔明珠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治疗Pilon骨折

    Pilon骨折是指波及负重关节面和干骺端的胫骨远端骨折,常由高能量损伤所致,约占下肢骨折1%.因其治疗难度大,并发症多,预后不良,病残率高,是临床上的难题之一.本院自1996年以来收治Pilon骨折58例,其中采用开放复位,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治疗23例,经过平均1年11个月的随访,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刘汝银;彭晓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