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内经》营卫运行理论与失眠的关系

欧阳波;白俊杰;李蔓荻;翟双庆

关键词:黄帝内经, 营卫运行理论, 失眠
摘要:依据《内经》营卫运行理论,系统梳理了营卫的生理功能、运行规律及与睡眠的关系,分析了卫气偏盛、卫气不足、运行不畅等引起营卫失和而致失眠的各种原因,阐述了针灸和方药治疗失眠的基本原理,并进一步探讨了营卫运行理论与失眠发生机制的内在关系.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加味定心汤治疗室性早搏46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定心汤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辨证为心脾两虚兼有血瘀证的室性早搏患者76例,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加味定心汤治疗,对照组进行原发病基础治疗,2组均30d为1个疗程.结果:(1)2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3.5%,优于对照组76.7%,2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2)2组室性早搏改善情况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89.1%,稍高于对照组73.3%,但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味定心汤治疗心脾两虚兼有血瘀证的室性早搏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减少早搏次数且副作用小,依从性好,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范红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内经》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

    《黄帝内经》中有大量饮食养生的原理和方法,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有关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马作峰;姜瑞雪;王平;张六通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四妙勇安汤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内血管新生的影响

    目的:探讨四妙勇安汤对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内血管新生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方法:随机将40只日本大耳白兔分为对照组10只,实验组30只.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实验组利用复合因素制备AS易损斑块模型,8周时实验组随机分为模型组、辛伐他汀组、四妙勇安汤组,第24周取材.主动脉切片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测量内膜厚度(IT)、纤维帽厚度(FCT)、纤维帽厚度与内中膜厚度比(FCT/IMT)、脂核与斑块面积比(LCA/PA);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D3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P38 MAPK水平;RT-PCR方法检测VEGF 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四妙勇安组IT降低,FCT、FCT/IMT增加;CD31、VEGF、P38MAPK水平及VEGF mRNA表达显著下降.结论:四妙勇安汤可稳定AS斑块,抑制斑块内血管新生,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斑块内VEGF和P38MAPK表达有关.

    作者:许颖智;张军平;李明;李良军;彭立;张光银;杨萃;周亚男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针刺治疗中风疗效的系统评价概况

    探讨近5年针刺治疗中风疗效的系统评价概况,为中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系统评价结果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应慎重对待系统评价的结果,期待通过借鉴循证医学、系统评价,推进针灸的现代化与国际化进程.

    作者:张旭东;杨然;宋成军;苗光新;杨志新;石学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脉象均匀度探析

    均匀度是“位、数、形、势”脉象分类纲领下八种脉象要素之一,脉象均匀度可分为节律均匀度和力度均匀度两类.促、结、代等11种脉象有均匀度的变化,这些变化有现代医学的临床意义,辨识均匀度有非常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现代脉诊研究已经有能力对均匀度进行有效辩识,并可以对它进一步探索,发现更多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张治国;郭思媛;向丽华;陈彦静;王筠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的机遇与挑战

    艾滋病是一种极其复杂的难治性疾病,尽管目前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要充分发挥其治疗艾滋病的优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建立中西医互补的艾滋病治疗模式,将是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作者:刘颖;王燕;王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痰瘀论治为重点介入中晚期类风湿关节炎西药规范化治疗中的价值

    目的:观察痰瘀论治为重点介入中晚期类风湿关节炎西药规范化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7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西药规范化治疗)42例,治疗组(痰瘀论治为重点加西药规范化治疗)45例,观察2组临床疗效、平均用非甾类抗炎药的天数、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高,关节压痛数、肿胀数、晨僵时间、双手平均握力、ESR的改善明显,用非甾类抗炎药的天数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0.01,P<0.05).结论:以痰瘀论治为重点介入中晚期类风湿关节炎西药规范化治疗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许善霖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不同时间点施眼针对大鼠海马组织BDNF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眼针治疗CIRI的时间-效果关系以及可能机制.方法:应用线栓法复制CIRI大鼠模型,于再灌注后3h、24h及72h进行眼针刺激,检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同时检测大脑海马组织BDNF蛋白及基因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眼针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同时海马组织BDNF表达呈时间依赖性上调(P<0.01).结论:眼针能够改善CIRI神经功能损伤,并具有时间-效果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对抗损伤脑组织BDNF表达进行性下调有关.

    作者:王德山;王哲;王守岩;马贤德;高原;赵金茹;关洪全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子宫腺肌病发病相关因素及中医证候探讨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发病相关因素、中医证候分布及易感体制.方法:对2007~2010年在我院就诊的子宫腺肌病患者350例及健康女性35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调查提示子宫腺肌病好发于30岁~44岁妇女占78%;宫腔操作史、经期长短、避孕措施、妊娠次数、原发性痛经史、职业分布及情志变化等是子宫腺肌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气滞血瘀证是子宫腺肌病普遍多见的中医证候;以瘀血质多占子宫腺肌病调查人数的34.7%.结论:当前开展子宫腺肌病发病相关因素、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的流调工作对指导临床有一定实际意义.

    作者:叶青;侯晓;张福霞;蔚方燕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辨证录》中的痛症治疗思想

    从清代医家陈士铎所著《辨证录》中治疗各种疼痛的篇章中进行研究,综合分析痛症的病机、治法、方药等,以总结其学术思想.研究认为,陈士铎所论导致病症的病理因素主要有风、火、寒、虫、食积、气滞、瘀血、气血阴阳亏虚等,其在治法上常详辩病因、病位、病性,针对性组方用药,并有自己独特的药物认识和运用原则.

    作者:李志更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头面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8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头面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65岁以上老年头面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38例,采用口服膈下逐瘀汤每日1剂分3次口服,三叉神经分支阻滞和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6周,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睡眠质量评分(QS)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第1周~第6周VAS和QS均显著下降(P<0.01).患者治疗6周后显效35例(92.10%),好转3例(7.89%),总有效率10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头面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迅速缓解疼痛,改善睡眠质量,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段小素;王育勤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疲劳安口服液对CFS模型大鼠血浆IL-1β、IL-6水平的影响

    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疾病,是以虚弱性疲劳为特征的复杂的症候群.目前国内外对CFS的病因及发病机理尚处于研究探索阶段,普遍认为单一因素很难解释CFS的发生但均无定论[1].临床治疗上中医药疗法较现代医学疗法显示出明显的特色和优势[2].本实验旨在进一步探索CFS的发病机制以及疲劳安口服液对其治疗的实验依据.

    作者:付小卫;闫平慧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苗族医药歌诀文化探究

    苗族医药是苗族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苗医和苗族人民总结出很多关于苗族医药源流、苗医诊断与治疗疾病、苗药制作及功效等方面的医药歌诀文化,这些歌诀文化在苗族医药的传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汤建容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神门、三阴交治疗失眠作用探析

    神门乃心经之输穴、原穴,具有调理心经气血、宁心安神的功效.三阴交是足三阴经的交会穴,能调理肝、脾、肾经之气机.本文通过分析失眠的中医病因病机,结合经络腧穴理论,阐释神门、三阴交治疗失眠的作用特点,为临床治疗失眠证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范丹;诸毅晖;贺智倩;袁权;裴钰;马文彬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外用白脉软膏对家兔桡骨骨折模型愈合过程及骨痂组织结构的影响

    目的:观察白脉软膏影响家兔骨折愈合过程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机械法建立家兔桡骨骨折动物模型,步态测试系统分析动物患肢着地力;软组织张力测试仪记录动物骨折处软组织张力;X线摄片观察骨折线形成;骨病理切片观察骨折处骨组织结构.结果:外用白脉软膏可增加模型动物患肢着地力,升高模型动物骨痂处X射线扫描评分,促进骨折后新骨生长.结论:外用白脉软膏对骨折模型动物骨伤愈合过程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张万强;杨丽平;宋庆慧;朱嘉;王震;马渊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风病痰热腑实证的涌现及其特征

    涌现(Emergence)从字义上讲是指事物从无到有、从下而上、整体甚至喷薄地出现、呈现、显现、浮现、凸现.涌现的思想源远流长,亚里士多德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与老子的“有生于无”是古代朴素的“涌现”论.随着近代系统科学的发展,涌现性与复杂性在多学科研究中不断深入.特别是从上世纪中叶随着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哈肯的协同论等自组织理论的建立,到上世纪80年代美国圣塔菲研究所(简称SFI)在多学科综合和复杂性科学研究的发展中明确地提出“复杂性,实质上就是一门关于涌现的科学,就是如何发展涌现的基本规律”.至此,涌现才成为复杂性研究的科学主题[1、2].

    作者:谢颖桢;任晋婷;高兴慧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近百年《内经》学术体系研究之历程

    《黄帝内经》创建了中医学术体系,两千年来始终指导着中医理论的发展和临床实践,是中医学生存发展的理论基础.近百年来,对于这个学术体系的研究从未间断过,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民国时期主要是反对《内经》理论体系与捍卫此体系的两股思潮对垒.近60年来,随着中医事业的发展,尤其是近30年来研究趋于深入,主要表现在对于学术体系的架构、内容、特征、发展等方面的探讨.

    作者:周国琪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基于倾向性评分的中医复杂干预临床疗效评价

    临床研究的成功与否,与是否有效控制偏倚有关.在非随机化的观察性研究中,倾向性评分能减少对比组间的差异,缩小偏倚.与试验设计阶段进行配比控制偏倚相比,倾向性分析法不受试验设计(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方法的限制,无须在试验设计阶段进行随机,其结果更接近“真实世界”的实际干预效果而非临床试验的效果.因此,倾向性分析应用于中医个性化治疗的复杂干预疗效评价是适合的,具有重要的研究前景和使用价值.

    作者:叶晓勤;杨伟;谢雁鸣;王永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温阳行气膏外治治疗骨转移疼痛4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温阳行气膏外敷阿是穴对骨转移癌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骨转移癌40例,随机分为温阳行气膏敷贴治疗组20例和布桂嗪片30mg口服对照组20例治疗1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在疼痛完全缓解率、持续止痛时间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温阳行气膏对骨转移癌具有较好的止痛功效.

    作者:肖俐;韩蕊珠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萎胃消对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PTEN和ERK2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萎胃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或/和不完全型结肠上皮化生的治疗效果及PTEN和ERK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萎胃消颗粒,对照组给予维酶素,疗程3个月.观察临床症状和体征、胃镜和病理组织学变化及PTEN和ERK2的表达.结果:治疗前后症状缓解总有效率:治疗组90.00%,对照组55.67%;胃镜和病理改变总有效率:治疗组70%,对照组33.33%;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PTEN和ERK2表达:治疗组治疗前后PTEN和ERK2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PTEN和ERK2表达水平变化不明显.结论:萎胃消具有良好的胃癌前病变逆转治疗效应,其上调抑癌基因蛋白PTEN的表达和有效抑制ERK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可能是萎胃消治疗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部分作用机理.

    作者:钟毅;赵自明;饶梅冰;戈焰;范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