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国;任文杰;王明君;孟伟正;袁奇亮;王斌;王义生
目的:研究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和增殖因子Mcm5在食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表达的意义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2例食管正常黏膜、19例不典型增生、7例原位癌及139例浸润癌活检标本中survivin和Mcm5的表达情况.结果:①食管活检组织中,survivin和Mcm5蛋白在由正常向癌转变的过程中,表达逐渐增高,二者在正常黏膜中的表达均明显低于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及浸润癌(P<0.05);②survivin蛋白表达与Mcm5蛋白表达之间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涉及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的激活及增殖因子Mcm5功能的增强,二者联合应用有助于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的诊断.
作者:张红燕;李珊珊;任秀花;闫爱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1 结核病分类1.1 中国分类法按我国卫生部2001年标准.(1)分型:分为原发性肺结核、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其他肺外结核.
作者:周为鸿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第二磨牙萌出状况在用钟摆矫治器远移上颌磨牙矫治过程的影响,以及对拔除上颌第二磨牙及拔除时机.方法:随机选择适应钟摆矫治器推上颌磨牙远移的病例,根据临床资料将上颌第二磨牙萌出状况分为三组:未萌、已萌及拔除.三组用钟摆矫治器推上颌第一磨牙远移,观察三组在治疗前后上颌磨牙及支抗单元的变化.结果:未萌组及拔除组的上颌磨牙远中倾斜移动量较已萌组大,磨牙的远中倾斜及腭向旋转拔除组明显小于另外两组.三组中第一前磨牙均有不同程度的近中倾斜,但拔除组近中倾斜量显著小于另外两组;在未萌及已萌组上颌第二磨牙均表现为远中倾斜;磨牙远移后有打开前牙咬合的趋势.结论:钟摆矫治器对于Ⅱ类错合畸形面型较好,且拥挤主要集中在后牙段的低角或均角的患者是较好的远移上磨牙的选择.
作者:李慧良;钱红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与左室功能的关系,探讨血浆脑钠肽在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病情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3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F组,NYHA心功能Ⅱ~Ⅳ级)及102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脑钠肽水平,应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并将CHF组的血浆脑钠肽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作相关性分析.结果:CHF组血浆脑钠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HF组血浆脑钠肽水平随NYHA心功能分级程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加(P<0.01),其与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呈负相关(P<0.05).CHF组患者经正规治疗后,随着心功能改善,血浆脑钠肽水平明显降低(P<0.05);NYHA心功能无改善的患者出院时血浆脑钠肽水平明显高于心功能至少改善一级的患者(P<0.01).结论:血浆脑钠肽水平能较好地反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功能状态,其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病情评估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付海霞;张嘉莹;李庚山;许家俐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口服降糖药继发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脂分布特征.方法:统计分析口服降糖药继发失效的43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身高、体重、腰围(WC)及胰岛素抵抗的体质指数.结果:发现男性WC≥85 cm、女性≥80 cm的占79.07%(34/43), 体重指数(BMI) ≥24.0占55.81%,WC、BMI增大者的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低于WC、BMI正常者.结论:腰围增大是口服降糖药继发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的重要临床体征.
作者:谢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腹腔镜联合诊治女性不明原因不孕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宫腔镜、腹腔镜联合诊治不孕症患者89例.结果:89例中盆腔黏连36例(36/89,40.44%),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28例(28/89,31.46%),多囊卵巢综合征11例(11/89,12.36%),子宫内膜息肉 5例(5/89,5.62%),子宫腺肌病3例(3/89,3.37%),子宫腔轻度黏连3例(3/89,3.37%),子宫纵膈1例(1/89,1.12%),输卵管发育不良2例(2/89,2.25%).经过治疗后,45例怀孕,妊娠率50.56%. 结论:宫腔镜、腹腔镜联合诊治术是不孕症的有效诊治方法.
作者:罗穗豫;王瑜;张菊新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内镜治疗方法.方法:42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鼻胆管引流治疗均成功.结果:42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经内镜治疗后均得到缓解,其中2例胰腺假性囊肿形成.结论: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是一种有效、简便、安全的方法,也是临床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发展趋势.
作者:吴慧丽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提高妇科急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对52例妇科急症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有腹腔内出血的45例.结果:异位妊娠和卵巢囊肿蒂扭转的术前和病理的诊断符合率100%,4例卵巢破裂中有2例术前误诊为异位妊娠,1例出血性输卵管炎,误诊为卵巢破裂.结论:在妇科炎症中,异位妊娠的发病率占首位,其次是卵巢破裂、卵巢囊肿蒂扭转等.应进行正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杨素云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缬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糖尿病模型组(n=40),糖尿病模型组给予一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造糖尿病模型,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糖尿病组(n=20)和缬沙坦组(n=20);缬沙坦组每日给予缬沙坦30 mg/kg的剂量灌胃;第8周测定各组大鼠尿蛋白,处死大鼠取肾组织石蜡包埋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糖尿病大鼠尿蛋白排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肾间质损害明显,糖尿病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阳性表达相对面积分别为0.2209±0.0405和 0.1835±0.0611,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上调 (P<0.01);缬沙坦组大鼠尿蛋白排泄较糖尿病组显著下降,其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阳性表达相对面积分别为0.1435±0.0322和0.1183±0.0376,较糖尿病组显著下调(P<0.01).结论:缬沙坦能显著下调糖尿病大鼠肾小管上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
作者:刘伦志;姜莉鸣 刊期: 2006年第10期
2002年9月-2004年10月采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经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失败的输尿管结石65例(72侧),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杨青丽;张秋玲;师红玲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在2型糖尿病并微血管病变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76例2型糖尿病患者(包括有微血管病变者42例,无微血管病变者34例)及34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较对照组有明显增高(P<0.01),糖尿病有微血管病变组较无微血管病变组其表达亦有明显增高(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合并微血管病变者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水平明显增高,糖尿病患者体内高水平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可能参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李雪锋;孙明谨;胡清;王芳;朱大菊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力尔凡与放疗合并应用对多发脑转移瘤的疗效.方法:30例多发脑转移瘤患者根据病情有无青霉素过敏史及其他条件分为综合组(力尔凡加放疗),单纯放疗组.综合组肌注力尔凡3 d开始放疗,同时改为力尔凡10 mg 静脉滴注,1次/d,用药15 d以上.两组放疗方法,剂量相同.结果:根据治疗的有效率(CR+PR),不良反应、免疫指标测定、体能情况等几项指标观察,认为综合组治疗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小,体能改善明显.结论:力尔凡与放疗结合能增强放疗的抗肿瘤作用,与放疗有一定协同作用,并能改善细胞的免疫功能.
作者:雒建超;韩倩;王伟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临床肺结核误诊的各种原因.方法:对248例误诊病例从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误诊病种及特点逐一比较、分析.结果:认为对肺结核的病理生理、辅助检查、临床思维的了解、认识尚不够全面、深入,加之有些患者的症状不典型或伴发其他合并症造成误诊.结论:从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充分利用各种检查手段,避免单向思维.
作者:孙元杰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头发在人的美容中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瘢痕性秃发给患者的社交、恋爱等造成影响,使其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2003年4月-2005年10月应用头皮扩张术治疗瘢痕性秃发患者21例,效果满意.
作者:黄超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纳洛酮抢救复方苯乙哌啶中毒的疗效.方法:将25例中毒患儿,按有无呼吸衰竭、昏迷、抽搐分为轻度中毒和重度中毒,前者纳洛酮静脉注射剂量每次0.01~0.02 mg/kg,后者每次0.02~0.05 mg/kg,均每0.5~1 h重复应用2~6次,至神志清醒后改为以上剂量的2/3维持静脉滴注,观察纳洛酮改善中毒症状,消除嗜睡、昏迷、呼吸抑制等疗效.结果:轻重度患儿应用纳洛酮治疗后,其中毒症状均有所改善,神志在用药后不同时间内恢复,呼吸抑制、抽搐等危及患儿生命的重要症状亦在用药后不同时间内消除.结论:纳洛酮是复方苯乙哌啶中毒的特效解毒剂.
作者:刘宇 刊期: 2006年第10期
2000年1月-2005年1月鼻中隔偏曲伴鼻出血患者210例,发现鼻中隔偏曲的凸面或者棘与距状突的出血机会并不多于凹面.现将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陈才盛;万龙;许回生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TGF-β1水平测定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膀胱癌患者血清、尿液中TGF-β1浓度.结果:膀胱癌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随病理分期、分级提高和肿瘤进展,膀胱癌患者血清TGF-β1水平呈下降趋势.患者尿液TGF-β1浓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不同病理分期、分级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血清TGF-β1水平增高可能是膀胱癌患者免疫功能受损的原因;尿液TGF-β1浓度降低可能导致肿瘤细胞增殖加速,成为膀胱癌复发的危险因素.
作者:羊继平;姚立欣;童强;陈玉石;刘军;邱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早期干预治疗对非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sCD40L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非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为常规治疗组(20例)予以常规治疗但不用降脂药物;B组(20例)为20 mg辛伐他汀治疗组;C组为40 mg辛伐他汀治疗组(20例);2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为对照组.60例非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治疗2周前后分别测定血清sCD40L及血脂水平.结果:60例非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清sCD40L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P<0.05),B、C组治疗2周后血清sCD40L平均有明显下降(P<0.05),而以C组作用更明显.结论:非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sCD40L水平增高,早期辛伐他汀治疗可降低非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清sCD40L水平,且呈剂量依赖性.早期他汀类药物强化治疗可能使非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获益更大.
作者:李锦祥;刘晓红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用彩色多普勒对不同孕周脐带绕颈胎儿大脑中动脉的阻力指标进行检测,判断孕周与脑血流阻力指标的关系.方法:选择60例脐带绕颈组(其中28~36周30例,37~42周30例)和60例正常对照组,测量大脑中动脉的PI,RI和S/D值.结果:28~36周内脐带绕颈组大脑中动脉的PI,RI和S/D值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37~42周内脐带绕颈组大脑中动脉的PI,RI和S/D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晚孕晚期脐带绕颈对胎儿子宫内缺氧的影响更明显.
作者:韩巍;鲁树坤;袁红;陈立新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治疗咽异感症的新方法.方法:对300例确诊为咽异感症的患者给予谷维素片40 mg,安定片2.5 mg,胃复安片10 mg,饭前30 min口服,3次/d,两周为一疗程;同时用2%利多卡因针2 mL,庆大霉素针4万u,维生素B12针500 μg混合液天突穴封闭,隔日一次,每周3次,两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愈173例,106例有效,21例无效,总有效率93%.结论:该方法为治疗咽异感症较有效的方法.
作者:梁维杰;张秀丽 刊期: 200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