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情绪障碍临床观察

高丽;张玄

关键词:儿童, 情绪障碍, 焦虑, 恐怖, 抑郁
摘要:目的:研究儿童情绪障碍的临床特征,诱因,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方法:对6年间诊治的95例情绪障碍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独生子女家庭发病率高于多子女家庭,其比值为2.5:1,城市占70%,农村30%.诊断为焦虑症23(24.2%)例、学校恐怖症12(12.6%)例、分离性焦虑8(8.4%)例、抑郁症9(9.5%)例、恐怖症7(7.4%)例、强迫症5(5.3%)例、癔病16(16.8%)例,以及混合型者15(15.8%)例.经治疗57(60.0%)例症状消失,30(31.6%)例好转,8(8.4%)例有好转-复发现象.结论:情绪障碍是儿童常见精神心理行为疾病,早期正确治疗可以完全恢复正常.临床医生在诊治疾病时要考虑是否有情绪障碍存在.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697例报告

    目的:探索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后,心脑肾并发疾病的变化情况.方法:回顾2005年1月-2006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的资料进行整理和统计.结果: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总发病率为71.9%.高血压合并与未合并代谢综合征各并发疾病的发病率比较,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随病程和年龄的增加而上升.高血压合并与未合并代谢综合征各并发疾病比较:血脂异常、糖尿病、冠心病、肾脏损害的发病率极度上升(P<0.001);而心肌梗死、脑梗死、脑出血、病死率上升幅度不如以上并发疾病,但也有显著上升(P<0.05).高血压患者病程15~19年,50~59岁阶段合并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与总发病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程越短、年龄越低,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越低于总发病率;反之则越高.

    作者:周立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肌袢代瓣术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27例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血液反流肌袢代瓣术操作要点及技巧.方法:利用患肢大腿屈肌肌腱,在腘静脉处形成肌袢,使屈肌在收缩时发挥瓣膜样作用阻止血液反流.结果:27例患肢术后近期随访效果好,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结论:对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肌袢代瓣术只要掌握好操作要点效果良好,值得基层医院重视和推广使用.

    作者:韩学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缬沙坦联合氟伐他汀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缬沙坦与氟伐他汀联合应用对慢性尿酸性肾病的疗效.方法:3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6例,在高尿酸血症肾病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缬沙坦80 mg 1次/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氟伐他汀40 mg 1次/d口服,疗程8周.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压、血尿酸、24 h尿蛋白均显著下降,肾功能明显改善,治疗组血脂较对照组下降,两者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缬沙坦与氟伐他汀联合应用能有效减轻尿酸性肾病的肾损害.

    作者:郭义恒;于改革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治疗难治及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治疗难治性及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三氧化二砷联合米托蒽醌及足叶乙甙治疗难治性及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28例.结果:28例,部分缓解10例,进步13例,无效5例,总有率82.2%.结论: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治疗难治及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顾惠慈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他汀类药物对心肌保护的研究进展

    他汀类药物(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是降脂治疗的一线药物.已有大量的临床实验证明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可预防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生,减少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心血管病事件的发生率,局限心血管病事件的发病范围及严重程度,具有对心脏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琼;陈书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检测意义

    目的:探讨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与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浓度的关系.方法:10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检测血、尿β2-MG及尿白蛋白同时检测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浓度,根据有无肾损分组检验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浓度差异;根据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浓度分组检测血、尿β2-MG及尿白蛋白.结果:血、尿β2-MG及尿白蛋白正常及增高的患者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分别为:(2.48±0.51)mg/L VS(1.16±0.46)mg/L、(2.58士0.47)mg/L VS(1.26±0.33)mg/L、(2.61±0.72)mg/L VS(1.21士0.49)mg/L(P<0.05).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浓度>1.6 mg/L与<1.6 mg/L患者血、尿β2-MG及尿白蛋白分别为:(4.28±1.14)mg/L VS(2.56±1.44)mg/L、(1.2±0.74)mg/L VS(0.54±0.11)mg/L、(27.9±9.3)mg/L VS(18.4±6.6)mg/L(P<0.05).结论:血胱蛋白酶抑制剂C能检出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

    作者:刘晓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气囊扩张与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疗效分析

    目的:分别观察气囊扩张和肉毒杆菌毒素局部注射两种方法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方法:20例采用SY-哑铃型气囊导管贲门失弛缓扩张器进行扩张治疗,20例应用肉毒杆菌毒素在内镜下用硬化剂针分点注射.结果:气囊扩张1个月的治疗有效率99.50%,6个月的有效率96.00%;12个月的有效率90.00%;24个月后有效率85.00%;75%的患者1次扩张疗效可维持5年以上.肉毒杆菌毒素局部注射1个月有效率为95.00%,6个月后有效率为70.00%;12个月后有效率为65.00%;24个月后有效率50.00%.结论:扩张治疗是一种较满意的治疗方法,其复发率及治疗费用低,在内镜直视下由富有经验的医师操作完全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而肉毒杆菌毒素治疗操作简单、安全,但治疗费用及复发率高,对不适于进行扩张治疗的患者可选择该治疗方法.

    作者:钱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带状疱疹所致腹痛的临床鉴别诊断

    带状疱疹在前驱期(又称无疹期)未出现皮损前,一些患者常以腹痛为主诉就诊,涉及诸多科室.临床医师在遇腹痛患者时,应注意详细了解病史,进行全面细致的体格检查,包括对皮肤的检查,全面分析病情,注意进行鉴别诊断.

    作者:邵忠福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126例声带息肉伴慢性肥厚性喉炎不同术式的临床分析

    目的:寻找治疗声带息肉伴慢性肥厚性喉炎的佳治疗方案.方法:126例声带息肉伴慢性肥厚性喉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66例选用手术摘除息肉加双侧声带注射激素类药物得宝松的治疗;60例患者行单纯的息肉摘除术,术后不行声带注射.结果:行声带息肉摘除加声带注射术的患者,术后2周及术后3个月复诊时声嘶情况消失或明显缓解,检查可见声带水肿充血情况明显减轻,声带边缘变薄;行单纯声带息肉摘除术的患者,术后2周及术后3个月复诊时声嘶情况无明显缓解或症状改善不明显,检查时发现声带水肿充血明显存在,声带边缘肥厚.结论:声带息肉伴慢性肥厚性喉炎患者的术式选择,以手术摘除声带息肉加声带注射激素类药物的治疗方法疗效好,而单纯行手术摘除声带息肉,未行声带注射的方法疗效差,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作者:王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骨样骨瘤的X线与CT诊断

    目的:分析骨样骨瘤的X线及CT表现,提高其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样骨瘤16例.所有病例均行X线检查,同时有CT扫描6例.分析X线和CT对瘤巢及瘤巢周围改变的显示能力.结果:X线和CT检查分别有13例和6例表现为一圆形或卵圆形<2 cm瘤巢,周围可有程度不一的骨质硬化、骨膜反应、软组织肿胀,X线和CT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1%和100%.结论:大多数骨样骨瘤有X线特征表现,通过X线检查可得到诊断,CT对瘤巢定位更准确对提高本病诊断准确率有一定价值.

    作者:黄勇;黄耀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锐器伤致心脏破裂12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锐器伤所致心脏破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锐器伤所致心脏破裂患者的诊断、治疗及治疗结果.结果:本组10例经手术治疗后痊愈,麻醉诱导及心包切开减压时各发生心脏骤停1例,均经胸内心脏按压后复跳,死于急诊室1例,死于手术室1例.结论:锐器伤所致心脏破裂早期诊断、尽早开胸手术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楚社录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多帕菲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

    多帕菲为紫杉醇类抗肿瘤药,主要成分为多西他赛,适用于先期化疗失败的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和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常易引起骨髓抑制、过敏反应、体液潴留等不良反应[1].

    作者:贾喜梅;李娜;朱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特异性IgG4检测及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特异性IgG4在老年皮肤瘙痒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选择26例(实验组)无原发皮肤损害的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及10例(健康组)健康老人,分别检测血清中吸入与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4,并在回避、禁食过敏物6个月后再次测定患者血清中特异性IgG4,比较各项结果.结果:实验组16例检出特异性IgG4;健康组1例检出特异性IgG4,两组相比P<0.01,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检出食物特异性IgG4 16例,检出吸入特异性IgG4 5例,两者相比P<0.01.回避、禁食过敏物6月个后,检出特异性食物与吸入过敏原IgG4分别为8例、4例,禁食过敏食物前后相比P<0.01;回避吸入过敏原前后无差别.结论:特异性IgG4可能参与老年皮肤瘙痒症的发病,老年皮肤瘙痒症可能与IgG4介导的食物性过敏原关系更密切.特异性IgG4检测可作为补充检查.回避、禁食过敏物对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有效.

    作者:陈载融;孙春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时86例出现喂养不耐受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常规处理;治疗组4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小剂量红霉素静脉注射3~5 mg/(kg·d),1次/d,用药至能耐受肠道营养3 d后.结果:治疗组喂养不耐受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有显著疗效,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张蕾;冯自威;马素丽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被动吸烟对健康青年人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被动吸烟对健康青年人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超声肱动脉内径测量法,观察被动吸烟、主动吸烟及正常对照者各30例血流介导的和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内径变化.结果:三组肱动脉内径基础值及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舒张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被动吸烟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吸烟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被动吸烟与健康青年人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损伤有关,预示有早期动脉硬化损害.

    作者:刘爱玲;马红;王志凯;田鹏;王旺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与自发性胎膜早破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在自发性胎膜早破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确诊为胎膜早破的病例39例,同期正常妊娠50例,择期剖宫产5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情况.结果: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胎膜早破产妇胎膜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和剖宫产组(均P<0.01);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择期剖宫产产妇的胎膜中未见表达,而在胎膜早破组则高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产妇(P<0.01).结论: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在自发性胎膜早破组的高表达导致胎膜组织细胞间基质的降解,胎膜细胞间的连接强度减弱,终发生胎膜破裂.

    作者:满冬梅;孔灵玲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儿童情绪障碍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儿童情绪障碍的临床特征,诱因,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方法:对6年间诊治的95例情绪障碍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独生子女家庭发病率高于多子女家庭,其比值为2.5:1,城市占70%,农村30%.诊断为焦虑症23(24.2%)例、学校恐怖症12(12.6%)例、分离性焦虑8(8.4%)例、抑郁症9(9.5%)例、恐怖症7(7.4%)例、强迫症5(5.3%)例、癔病16(16.8%)例,以及混合型者15(15.8%)例.经治疗57(60.0%)例症状消失,30(31.6%)例好转,8(8.4%)例有好转-复发现象.结论:情绪障碍是儿童常见精神心理行为疾病,早期正确治疗可以完全恢复正常.临床医生在诊治疾病时要考虑是否有情绪障碍存在.

    作者:高丽;张玄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6例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采用表面遮盖成像和表面透视技术分别对血肿三维重建,在血肿三维空间里定位和体积测量,然后确定靶点进行穿刺.结果:三维重建技术可以清晰显示血肿的立体解剖关系,穿刺定位准确,血肿清除率高.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在指导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朝晖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小细胞肺癌8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在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作用及提高小细胞肺癌生存期的重要因素.方法:对经手术治疗的80例小细胞肺癌进行回顾性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术前化疗一疗程能提高切除率.结论:外科手术可作为治疗小细胞肺癌的重要手段,并且应和化放疗联合应用.

    作者:陈凯;张玮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24例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超声检查与病理对照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24例经甲状腺穿刺病理学检查,确诊为亚急性甲状腺炎,使用彩超诊断仪,探头频率7.5~13 MHz,进行甲状腺常规检查,测量甲状腺长、宽、厚,彩色多普勒观察甲状腺内血供情况.结果:24例超声提示亚急性甲状腺炎1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5例,超声与病理检查符合率为79.1%.结论:超声在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中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武若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