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张玮
目的:寻找治疗声带息肉伴慢性肥厚性喉炎的佳治疗方案.方法:126例声带息肉伴慢性肥厚性喉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66例选用手术摘除息肉加双侧声带注射激素类药物得宝松的治疗;60例患者行单纯的息肉摘除术,术后不行声带注射.结果:行声带息肉摘除加声带注射术的患者,术后2周及术后3个月复诊时声嘶情况消失或明显缓解,检查可见声带水肿充血情况明显减轻,声带边缘变薄;行单纯声带息肉摘除术的患者,术后2周及术后3个月复诊时声嘶情况无明显缓解或症状改善不明显,检查时发现声带水肿充血明显存在,声带边缘肥厚.结论:声带息肉伴慢性肥厚性喉炎患者的术式选择,以手术摘除声带息肉加声带注射激素类药物的治疗方法疗效好,而单纯行手术摘除声带息肉,未行声带注射的方法疗效差,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作者:王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与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浓度的关系.方法:10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检测血、尿β2-MG及尿白蛋白同时检测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浓度,根据有无肾损分组检验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浓度差异;根据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浓度分组检测血、尿β2-MG及尿白蛋白.结果:血、尿β2-MG及尿白蛋白正常及增高的患者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分别为:(2.48±0.51)mg/L VS(1.16±0.46)mg/L、(2.58士0.47)mg/L VS(1.26±0.33)mg/L、(2.61±0.72)mg/L VS(1.21士0.49)mg/L(P<0.05).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浓度>1.6 mg/L与<1.6 mg/L患者血、尿β2-MG及尿白蛋白分别为:(4.28±1.14)mg/L VS(2.56±1.44)mg/L、(1.2±0.74)mg/L VS(0.54±0.11)mg/L、(27.9±9.3)mg/L VS(18.4±6.6)mg/L(P<0.05).结论:血胱蛋白酶抑制剂C能检出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
作者:刘晓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多帕菲为紫杉醇类抗肿瘤药,主要成分为多西他赛,适用于先期化疗失败的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和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常易引起骨髓抑制、过敏反应、体液潴留等不良反应[1].
作者:贾喜梅;李娜;朱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探索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后,心脑肾并发疾病的变化情况.方法:回顾2005年1月-2006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的资料进行整理和统计.结果: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总发病率为71.9%.高血压合并与未合并代谢综合征各并发疾病的发病率比较,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随病程和年龄的增加而上升.高血压合并与未合并代谢综合征各并发疾病比较:血脂异常、糖尿病、冠心病、肾脏损害的发病率极度上升(P<0.001);而心肌梗死、脑梗死、脑出血、病死率上升幅度不如以上并发疾病,但也有显著上升(P<0.05).高血压患者病程15~19年,50~59岁阶段合并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与总发病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程越短、年龄越低,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越低于总发病率;反之则越高.
作者:周立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锐器伤所致心脏破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锐器伤所致心脏破裂患者的诊断、治疗及治疗结果.结果:本组10例经手术治疗后痊愈,麻醉诱导及心包切开减压时各发生心脏骤停1例,均经胸内心脏按压后复跳,死于急诊室1例,死于手术室1例.结论:锐器伤所致心脏破裂早期诊断、尽早开胸手术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楚社录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低场MRI在诊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作用及价值.方法:对20例临床诊断为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新生儿行低场MRI检查,并对其低场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脑损害,其中广泛脑水肿5例,颅内出血10例,皮质下及脑室旁白质损害9例,丘脑、基底节区和脑干背侧异常信号7例.结论:低场MRI能准确的反映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脑损害程度.
作者:付立平;陈道文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快速准确评估创伤严重程度的新方法.方法:以院前指数为基础,将收缩压、脉搏、呼吸频率、意识状态及皮肤颜色、温度等指标分为四个等级,分别计为1~4分.5~7分为轻中度伤,8~10分为重伤,≥10分为极重伤.结果:校正院前指数评分方法与损伤严重度记分法间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存活者平均住院日在三个等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校正院前指数可作为院前急救时评估创伤严重程度的方法之一.
作者:王瑞玲;刘章锁;张文顺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特异性IgG4在老年皮肤瘙痒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选择26例(实验组)无原发皮肤损害的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及10例(健康组)健康老人,分别检测血清中吸入与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4,并在回避、禁食过敏物6个月后再次测定患者血清中特异性IgG4,比较各项结果.结果:实验组16例检出特异性IgG4;健康组1例检出特异性IgG4,两组相比P<0.01,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检出食物特异性IgG4 16例,检出吸入特异性IgG4 5例,两者相比P<0.01.回避、禁食过敏物6月个后,检出特异性食物与吸入过敏原IgG4分别为8例、4例,禁食过敏食物前后相比P<0.01;回避吸入过敏原前后无差别.结论:特异性IgG4可能参与老年皮肤瘙痒症的发病,老年皮肤瘙痒症可能与IgG4介导的食物性过敏原关系更密切.特异性IgG4检测可作为补充检查.回避、禁食过敏物对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有效.
作者:陈载融;孙春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时86例出现喂养不耐受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常规处理;治疗组4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小剂量红霉素静脉注射3~5 mg/(kg·d),1次/d,用药至能耐受肠道营养3 d后.结果:治疗组喂养不耐受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有显著疗效,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张蕾;冯自威;马素丽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总结老年戊型肝炎临床特点.方法:对本院近4年来收治的75例老年戊型肝炎患者与66例中青年戊型肝炎患者进行临床对比分析.结果:老年组纳差、乏力、恶心、呕吐等临床表现发生率明显低于中青年组,其黄疸程度深,低蛋白血症及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发生率显著高于中青年组.结论:老年戊型肝炎临床表现轻、黄疸重、低蛋白血症及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的发生率高、并发症多、住院时间长.
作者:王家猛;周付成;朱艺艺;李志龙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肾实质切开取石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对25例残余结石患者采用软性膀胱镜和套石篮在肾实质切开取石术后经肾盂造瘘取肾内残余结石的方法和疗效.结果:共治疗肾实质切开取石术后患者25例,20例取净残石,其中4例残石较大者经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分次取净较大残石,其余小残石排石成功;5例患者残石未完全取净.结论:软性膀胱镜可安全、有效的处理肾实质切开取石术后的残石.
作者:刘学锋;吴斌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电针与常规治疗中风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B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电针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B组比A组肢体神经功能恢复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B组疗效明显优于A组,提示电针应用于中风病的治疗时,对肢体神经功能的恢复有明显疗效.
作者:邢青霞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被动吸烟对健康青年人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超声肱动脉内径测量法,观察被动吸烟、主动吸烟及正常对照者各30例血流介导的和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内径变化.结果:三组肱动脉内径基础值及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舒张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被动吸烟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吸烟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被动吸烟与健康青年人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损伤有关,预示有早期动脉硬化损害.
作者:刘爱玲;马红;王志凯;田鹏;王旺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了解ICU内革兰氏阴性杆菌菌种分布情况及耐药性.方法:对ICU病房2004年2月-2005年4月所有临床标本分离的革兰氏阴性杆菌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检测.结果:ICU内革兰氏阴性杆菌以为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占37%.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占23%.嗜麦芽窄食菌占13%,不动杆菌占11%.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占革兰氏阴性杆菌的29%,占肠杆菌科总数的85%.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定的耐药率为69%,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为81%,对亚安培南的耐药率为57%,肺炎克雷伯菌时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为60%,对亚安培南的耐药率为0%,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为27%,对亚安培南的耐药率为7.1%,嗜麦芽窄食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为88%,ESBLs肠杆菌科细菌时亚安培南的耐药率为0%.结论:ICU内革兰阴性菌耐药性较高,产ESBLs情况严重,临床医生应尽量在确立了病原学诊断后参考细菌药敏报告用药,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何理;吴松远;孔祥骞;张楠;赵亚娟;付亚玲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应用快速活检枪进行肝活检的可行性以及对临床诊疗工作的意义.方法:选择符合穿刺指征的58例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利用快速活检枪进行肝脏穿刺活检.结果:58例均穿刺成功,作出病理诊断.术后2例出现穿刺部位明显疼痛,另2例出现一过性休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在超声引导下利用快速活检枪进行肝活检安全可行,并发症少,对临床诊疗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贾长河;靳秀;于静;张昊;赵玉琴;孙洁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变化与肝病患者的关系及其临床价值.方法:运用SYSMEX XT-18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85例慢性肝炎、68例肝硬化患者和10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小板四项检测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肝病患者的血小板四项检测参数均较正常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改变.结论:分析血小板四项检测参数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了解肝病患者血小板数量和功能,为临床评价病情及疗效观察提供较好的参考价值.
作者:张正国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三叶因子1在不同胃黏膜病变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三叶因子1与不同胃黏膜病变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在正常及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癌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通过图像分析软件分析其阳性信号平均吸光度值.结果:慢性胃炎患者表达三叶因子(0.48±0.04)较正常(0.47±0.07)为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溃疡(0.54±0.07)及中高分化胃腺癌组织(0.41±0.05)与正常胃黏膜表达三叶因子1的程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溃疡明显升高而中高分化胃癌明显降低;低分化胃癌不表达三叶因子1.结论:胃黏膜损伤愈重,三叶因子1表达上调愈明显,而在胃癌组织中三叶因子1表达减少或缺如.
作者:计敏;邹辉建;陈茜;王建蔚;蓝显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在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作用及提高小细胞肺癌生存期的重要因素.方法:对经手术治疗的80例小细胞肺癌进行回顾性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术前化疗一疗程能提高切除率.结论:外科手术可作为治疗小细胞肺癌的重要手段,并且应和化放疗联合应用.
作者:陈凯;张玮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脑干梗死的病理机理及MR表现特点.方法:本组72例,男42例,女30例,年龄21~86岁,平均66岁.采用GE 2.O T超导型磁共振仪.SE序列,T1加权,轴位;FSE序列,T2加权,轴位和冠状位.结果:72例中,中脑梗死16例,脑桥梗死52例(合并中脑梗死13例),延髓梗死4例.梗死灶在T1WI上表现为低信号、低~等信号或等信号,在T2WI上表现为高信号,随着病程的发展,T1和T2的延长愈明显,T2WI对脑干梗死灶敏感.结论:MRI是诊断脑干梗死的好检查方法,能够显示脑干梗死的部位、数目和大小.
作者:季洪兵;郑春雨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提高囊性肾癌诊治水平的方法.方法:对11例囊性肾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CT诊断囊性肾癌9例,复杂性肾囊肿1例,单纯性肾囊肿1例.11例均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结果:术后病理检查均为囊性肾透明胞癌,其中肾癌囊性坏死6例.多房性囊性肾癌2例,单纯性囊肿恶变3例.随访9例,8例术后生存至今,1例术后6个月死于心肌梗死.结论:囊性肾癌有其独特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确诊者宜行根治性肾切除.
作者:郭昭辉;李启忠 刊期: 200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