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延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影响.方法:对2014年3月~ 2015年4月期间我院治疗的44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护理方式把患者划分为干预和对照组(各22例),比观察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的分数情况.结果:通过护理干预,干预组SAS评分和SDS评分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在治疗护理过程中配以心理干预,其能够有效缓解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孙翠红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研究依那西普联合非甾体抗炎药治疗强直性眷柱炎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5月~ 2014年7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接受非甾体类药物联合依那西普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非甾体类药物联合抗风湿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及实验室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腰部晨僵时间短于对照组,BASDAI、BASFI评分以及ESR、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结论依那西普联合非甾体抗炎药有助于缩短晨僵时间、减轻病情严重程度,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理想方法.
作者:田岚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了解辖区内腹泻病例中志贺氏菌的感染情况及优势菌型的耐药情况分析.方法选择辖区内2个医院作为监测点,采集粪便标本进行志贺菌培养、血清型鉴定和抗生素耐药性试验.结果:2010 ~ 2014年,本实验室检测3101份腹泻标本,分离志贺氏菌62株(总阳性率为2.0%),涵盖6种不同血清型,常见当属宋内志贺菌48株(占77.42%);其次福氏志贺菌2a(8株占12.90%).48株宋内志贺菌年龄分布以青壮年13-60岁为主,对链霉素、萘啶酸、甲氧嘧啶的耐药率均为100%,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93.75%,对磺胺异恶唑,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均为91.67%.结论:宋内志贺菌是区域内常见的志贺菌,警惕耐药克隆株形成潜在暴发的风险.加强辖区内志贺菌属主动监测对控制细菌性痢疾具有重要公共卫生意义.
作者:沈静;张静;忻郦菁 刊期: 2015年第32期
子宫瘢痕妊娠是指妊娠物在子宫切口瘢痕处种植,完全位在子宫腔外,周围包围子宫肌层和纤维瘢痕组织,是一种特殊的异位妊娠类型.此类患者可出现前置胎盘、子宫破裂、产后出血甚或死亡的发生,是剖宫产和其他子宫手术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近年来子宫瘢痕妊娠发生率明显上升,规范性治疗尚未形成.在临床实践中,应首先明确诊断,之后根据医学理论知识和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治疗子宫瘢痕妊娠.
作者:代淑香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分析讨论对烧伤患者予以综合性治疗的效果.方法: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综合性烧伤患者共计128例,以随机分配法则为依据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64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试验组64例患者接受综合性烧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平均创面愈合时间及感染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均得到明显控制,对照组患者创面愈合平均时间为(22.8±6.54)天、试验组患者创面愈合平均时间为(14.6±3.71)天,且创面感染发生率上,对照组为28.13%、试验组为3.13%,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烧伤患者予以综合性治疗,更有助于患者恢复.
作者:陈锋;张振华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分析脐带血干细胞治疗脑梗塞后遗症近期疗效.方法:将62例脑梗塞后遗症患者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研究组给予脐带血干细胞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和肌张力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Fugl-Meyer评分从(52.2±17.6)升至(69.5±20.4),Ashworth评分从(2.4±1.2)降至(1.3±0.8);对照组治疗后Fugl-Meyer评分从(51.8±18.2)升至(58.2±20.5),Ashworth评分从(2.3±1.0)降至(1.5±1.0),组间差值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联合脐带血干细胞治疗脑梗塞后遗症,效果更为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和肌张力障碍,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作者:杨振兴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49例,对其围手术期的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死亡0例,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针对脑动脉瘤的特点实施护理,护士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和避免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黄华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关于晚期肝癌临终护理特点的探讨.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晚期肝癌患者共80例,对其实施临终护理措施,根据晚期肝癌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况,提供针对性的基础护理、营养支持、心理护理等临终护理.结果:临终护理有利于患者减轻身心痛苦,降低家属悲痛感,促使患者能够安详的逝去,其可获得较好社会效益,以及良好的医疗效果.结论:临终护理在晚期肝癌患者的护理中,是人性化的体现,不但使得患者减轻痛苦,各类要求得以满足,更能维护患者尊严,让患者平静安详的走完一生.
作者:杨文英;张贺菊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研究Ang-1和Ang-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间收治 的68例大肠癌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正常者68例作为对照组,分析Ang-1和Ang-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结果:大肠癌组织Ang-2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组织,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g-2与大肠癌发生相关,Ang-1与大肠癌的发生无明显关联.
作者:李雁青 刊期: 2015年第32期
手足口病是婴幼儿中的常见流行性疾病,主要为肠道病毒所引发,其感染暴发情况在全球范围内均不容忽视,由于手足口病毒不断发生变化,其发病率与治疗预后效果均需给予严密的重视程度.笔者通过分析手足口病的流行 趋势,并探讨临床有效改善措施,旨在为临床预防与控制提供参考性建议.
作者:王建霞;许晓芬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究和分析口腔颌面外科应用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份到2015年5月份接收的颌骨骨折患者30例为主要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颌间固定,实验组给予坚固内固定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的效果.结果:在治疗时间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短,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咬合关系紊乱、口臭发生率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坚固内固定技术对口腔颌面外科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创伤性低,操作简单,值得普及.
作者:宋勇;李想;蔡嫚;王耀辉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以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为切入点,总结如何提升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随机方式选择我院2014年01月~ 2015年02月收取的138例肱骨近端骨折病患,予以分组,A组=B组=69例.其中,A组选择锁定钢板方案,B组选择非手术方案,在观察所有入选病患治疗情况的基础上,对各项数据进行比较.结果:A组入选病患愈合时长(6.21±2.16)星期,B组是(7.68±3.12)星期;A组优良率91.30%,B组是68.12%;A组未出现并发症,B组并发症17.39% (12/69),表明A组在上述指标中均表现出极大优势(P<0.05).结论:就肱骨近端骨折病患而言,选择锁定钢板方案可取得显著成效,还能改善病患临床指征,可推广.
作者:吴俊义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分析2013年奉节县中小学学生的血红蛋白检测结果,探究发生贫血的规律.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之间奉节县中小学学生500名,分析其血红蛋白检测结果,统计低血红蛋白发生率与学生年龄段和性别的关系.结果:共检测出165名贫血学生,发生率为33.0%,大部分为边缘性贫血,没有检测出中、重度血红蛋白.其中各年龄段的低血红蛋白发生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年龄的增长,低血红蛋白发生率有所降低,但是在13岁时又显著升高,之后又有所下降,但仍然较高.在性别分布方面,女生的低血红蛋白发生率高于男生,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血红蛋白对中小学生的发育和生长有着严重影响,且发生率较高,应当加强预防,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使贫血率降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周静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通过对住院精神病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实行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和促进疾病康复,方法:对住院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与患者进行沟通交谈,总结出影响睡眠的因素,并给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问卷了我院96个住院病人中入睡困难50例,早醒31例,不能熟睡11例,睡眠时间缩短4例,失眠与精神症状、环境、心里社会因素、个人问题、家庭问题等因素有关.结论:提高住院精神病患者的睡眠质量,可稳定患者情绪,促进疾病康复,可见睡眠对精神病人尤为重要.
作者:蓝梅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10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以及甲硝唑三联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左氧氟沙星、泮托拉唑以及阿莫西林三联疗法进行治疗,在治疗完成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瓦应的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均有所好转,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0%,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2%,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评分8.52±1.4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程度评分5.03±1.26分.所有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使用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的效果更好患者的满意程度更高,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树君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对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蛋白尿患者采用健脾祛湿和络方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0月~ 2014年12月间我院接诊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蛋白尿患者40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自拟健脾祛湿和络方进行治疗,其中合并高血压患者,加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或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治疗,若患者不耐受则给予钙拮抗剂治疗.观察本组4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40例患者经治疗后,完全缓解13例,基本缓解6例,有效17例,无效4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患者治疗后的24h尿蛋白定量水平(1.59±1.77)g明显低于治疗前(4.20±3.25)g,(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蛋白尿患者采用.健脾祛湿和络方治疗就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寇德发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认识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影像学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至2014年间在本院经活检或纤维支气管镜刷检证实的35例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患者的CT胸部检查资料.其中男28例,女7例,中位年龄43岁,均行64排螺旋CT常规检查,对其图像分别使用肺窗和纵隔窗及薄层重建显示进行观察.结果:35例中,两肺弥漫磨玻璃密度影35例,纵隔淋巴结增大10例,有多个肺气囊15例,合并脑弓形虫感染7例,腹部淋巴瘤2例.结论:艾滋病患者胸部CT表现为双肺弥漫性磨玻璃密度影,有明显的融合成片趋势,早期病变主要在肺门周围,随着病情的进展,病灶向周围肺野辐射状扩展,而肺尖部较清晰或病灶相对较轻应考虑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诊断.
作者:李平 刊期: 2015年第32期
产后盆底肌功能发生障碍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是指女性孕产妇患者由于妊娠使得盆底支持结构发生了异常.严重者会发生功能性障碍并且出现缺陷,在产科中该疾病的发生率较高.盆底肌功能受损后的一般临床症状表现为盆腔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性功能障碍等等.不仅伤害了患者的健康,并且给患者的心理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所以加强对盆底肌康复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余永红 刊期: 2015年第32期
胃癌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始终居高不下,在我国处于恶性肿瘤病死率的第一位.我国大部分患者就诊时胃癌已属中晚期,治疗多以手术为主,放化疗为辅的综合治疗方式,尽管传统治疗方法已有很大提高,但患者整体预后仍不佳.随着肿瘤分子生物治疗研究的不断进展,胃癌分子靶向治疗成为热点,多种靶向药物逐渐进入临床,并取得良好疗效,为进展期胃癌的治疗开启了新的篇章.本文主要就分子靶向治疗在进展期胃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于娇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单侧去骨瓣减压(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DC)术后早期同侧硬膜下积液(subdural effusion,SDE)的治疗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4年6月期间单侧DC术后早期同侧SDE患者6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保守治疗,12例行腰大池引流术,6例腰大池引流无效行硬膜下积液腔置管外引流术,随诊3月,治疗有效率100%.结论:单侧DC术后早期同侧SDE多数可保守观察,在手术治疗的选择上,腰大池引流术及硬膜下积液腔置管引流术序贯治疗方法简易、安全、有效.
作者:金天庭;孔刚;陈进 刊期: 2015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