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十一五”期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情况分析——以某研究所为例

陈畅;杨洪军;林娜;刘盈;李韶菁;朱晓新

关键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药, 统计分析
摘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我国支持基础研究的主渠道之一,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ISIS系统)提供的历年基金项目申报及资助数据,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为例,对其2006~ 2010年间获得国家自然基金资助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所内“十一五”期间进行基金项目管理的成功经验、存在问题进行了总结归纳并给出了合理化建议,以便为提升该所今后基金管理工作水平奠定基础,也为广大基金管理同仁提供参考.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从叶天士“久病入络”思想辨治类风湿关节炎痰瘀痹阻证

    叶天士的“久病入络”学术思想,其理论揭示了一般疾病发展的共同规律和邪气入深的共同通路,并指出其主要病理机转为络中气滞,血瘀或痰阻,在治疗上主用清络宣通、虫蚁搜剔之法,形成了系统的“久病入络”体系.笔者根据多年临证,体会到痹症日久迁延不愈,痰浊、瘀浊相互搏结,蕴结成毒,浊毒流注全身,导致恶性循环.故在从毒论治痹病的基础上,宗叶氏之法,以涤痰祛瘀,搜剔经络,解毒排毒为治法,运用涤痰蠲痹汤加减治疗类风温关节炎痰瘀痹阻证.

    作者:刘维;王朝旭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针刺不同腧穴对失眠模型大鼠脑内神经递质5-HT、DA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比较针刺不同腧穴对失眠大鼠脑内5-HT、DA阳性表达的影响.方法:将70只大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分别为模型对照组、空白对照组、神门组、内关组、三阴交组、足三里组、申脉、照海组.大鼠腹腔注射PCPA造模成功后,于次日进行针刺治疗,各治疗组针刺相应腧穴.结果:针刺各组与模型组相比,大鼠脑内5-HT免疫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空白组相比,神门组、申脉、照海组、三阴交组大鼠脑内5-HT免疫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有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大鼠脑内DA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提示针刺各组可能通过提高大鼠脑内5-HT含量促进睡眠,而非抑制DA合成.

    作者:周艳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郭军辨治精索静脉曲张经验

    郭军教授认为精索静脉曲张的病机是肾虚、肝郁、血瘀,肾虚为本,肝郁血瘀为标.本文对郭军教授以补肾疏肝活血法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思路和方法加以分析和总结.

    作者:赵家有;张强;王福;周雷;郭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治未病”对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体质干预探讨

    以“治未病”为纲,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体质及防治思路.本文从治未病与复感儿体质、应用“治未病”学说对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的体质干预及临床应用体会等方面进行探讨,指出“治未病”可有效改善患儿体质,提高免疫功能,减少发病.

    作者:王建玲;罗银河;赵童童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大科学时代中医学研究思路

    中医学具有非线性、不确定的特征,呈现出多学科交叉融合、系统集成多元化、综合性的特点,属于大科学研究范畴,应作为科学的依据.高概念强调先进的理念,从事相关性的研究,中医学重视概念,诠释是对中医学基本概念的创新.中医学研究必须弘扬原创思维和原创优势,积极探索未知领域,创立中医学新的科学概念和科学理念,革新技术,诠释新的规律.关注学科发展和民众需求,朝向实施大目标与大团队建设,努力提高国际学术影响力.不仅应重视人文科学,兼通文史,还要把握现代科技的发展趋势,透视组学.在提倡东学、西学兼收并蓄,系统论与还原论融合的同时,在医学领域应倡导中西医学融通共进.

    作者:王永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中医康复疗法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的应用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疗法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临床对照研究,连续18个月随访45例我院骨科患者,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髋关节功能康复效果及进程.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2周院内感染、下肢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术后18个月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2组优良率比较无显著差异,但研究组患者康复进程明显加快.结论:中医康复疗法更有利于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治疗.

    作者:赵仲伟;施新革;孔涛;李学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十一五”期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情况分析——以某研究所为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我国支持基础研究的主渠道之一,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ISIS系统)提供的历年基金项目申报及资助数据,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为例,对其2006~ 2010年间获得国家自然基金资助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所内“十一五”期间进行基金项目管理的成功经验、存在问题进行了总结归纳并给出了合理化建议,以便为提升该所今后基金管理工作水平奠定基础,也为广大基金管理同仁提供参考.

    作者:陈畅;杨洪军;林娜;刘盈;李韶菁;朱晓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中医温熨疗法治疗肩凝症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中医温熨疗法治疗肩凝症的疗效.方法:对2011年6月至2012年3月门诊肩凝症33例患者进行病例观察,采用中医温熨疗法进行治疗,通过Constant评分系统对其治疗前后患者疼痛、关节活动度进行对比分析及疗效评价.结果:本组患者术后获得随访,术后随访时间4~9个月,平均随访时间7.1个月.术后Constant总分为88.47±4.43分,比术前54.74±7.80分明显提高(P<0.05).结论:中医温熨疗法治疗肩凝症方法简便易行,疗效满意.

    作者:陈思;林新晓;温建民;封一平;蒋科卫;程桯;孙卫东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加味二仙汤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二仙汤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8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加味二仙汤加钙尔奇D、骨化三醇,对照组给予钙尔奇D加骨化三醇治疗,治疗12周后观察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的缓解程度、L2~L4腰椎BMD水平、股骨颈BMD水平和血液中钙、磷、碱性磷酸酶检查结果改变.结果:治疗组的腰椎(L2~L4)、股骨颈BMD有明显提高(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ALP指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二仙汤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确切.

    作者:刘宇宁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调摄气血——周铭心治疗崩漏临证经验

    导师周铭心为医崇尚医德,精研医术,常以大医精诚之精神境界自励自勉,至于医案验方,亦取平正稳切,力避虚浮不实.案中处方用药,多于稳健中寄以胜筹,平易内寓以奇制.老师在治疗崩漏病中辨证主次、标本取舍、治法权衡、选方斟酌、遣药多寡、深入浅出,饶有阐发,不乏灼见,未欲面面俱到,却求突出特点.笔者随师多年受益终身,现将老师治疗崩漏的部分临证经验分类归纳整理如下.

    作者:胡永东;任晓红;李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柴新鼻敏康对大鼠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作用

    目的:观察柴新鼻敏康对大鼠变应性鼻炎( allergic rhinitis,AR)的治疗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采用卵清蛋白(OVA)诱导大鼠变应性鼻炎模型,于末次滴鼻发敏后即刻(0h)、1h、2h观察动物模型行为学变化,并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IgE及IL-5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大鼠相比,柴新鼻敏康组大鼠鼻痒、打喷嚏等行为有所缓解,行为学特征叠加量化记分统计结果有统计学差异,ELISA方法检测结果显示柴新鼻敏康组大鼠血清中IgE和IL-5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柴新鼻敏康对大鼠变应性鼻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抑制IgE及炎性因子IL-5的产生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柴江平;刘仁平;葛海生;王晓飞;侯琦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142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结合西医常规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确诊患者142例,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进行西医常规治疗与参附注射液中药联合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含量均明显改善(P<0.01),全血高切黏度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好(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显效率、有效率与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讨论:参附注射液能有显著改善西医常规治疗的临床效果,提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有效率,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斌;乔方;刘茂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浅谈常见之抑郁性自杀

    就常见抑郁性自杀所属之精神痰病及形成因素,以及不同证候自杀之特点做了浅述.并指出应倡导抑郁性自杀常见之躁狂抑郁性精神病系先天禀赋性体质所形成,非情志因素所致,这对于患者及早得到正规治疗、有效防范和杜绝其自杀将大有裨益.

    作者:丁德正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304篇糖尿病中医证候文献分析

    采用计算机检索和人工检索相结合方法,对1994 ~2011年糖尿病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共收集合格文献304篇,其中中医治疗糖尿病140篇,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164篇.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文献进行分析,中医治疗糖尿病出现频率较多的证型依次为血瘀证(44.29%)、气阴两虚证(39.29%)、阴虚燥热证(25.00%)、肾阴虚证(11.43%)、脾气虚弱证(11.43%)、阴阳两虚证(9.29%)、肾气亏虚证(7.86%)、阴虚火旺证(7.14%)、痰湿证(5.00%),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出现频率较多的证型依次是血瘀证(53.05%)、气阴两虚证(31.10%)、阴虚燥热证(17.07%)、阴阳两虚证(10.37%)、气虚证(8.54%)、脾肾两虚证(7.93%)、痰湿证(5.49%),初步总结出糖尿病证候分布情况,即血瘀证、气阴两虚证、阴虚燥热证为糖尿病的主要证型,治疗应益气养阴、清热润燥、活血化瘀为主.由于现代糖尿病血瘀证明显增多,在发病中所占的比例高,其预防应注意调整身心状态、饮食清淡、保精养津.

    作者:赵红霞;白文静;贾海骅;尹俊县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明清笔记中瘴病概念及病因病机

    选取明清时期近50本史料笔记,发掘其中关于瘴病的文献记载,从定义、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等几方面进行分析.发现明清时期民间对瘴病已经有了较为完整和系统的认识,对瘴病的概念、症状、病因、病机、预防及治疗都有丰富的记载和讨论.梳理笔记里的瘴病概念及病因病机,为中医学界关于瘴病的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史料.

    作者:张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内经》“壮火、少火”理论在成人斯蒂尔病诊疗中的应用

    《内经》“壮火、少火”理论主要论述了“水、火、气、味”的属性和相互转化关系、运动规律以及对人体的影响.在生理状态时“气”与“火”可以相互转化,在病理状态时“气”与“火”相因为病.本文从“壮火食气”是成人斯蒂尔病病机转化的关键,治疗宜清热泻壮火与补气益少火并举,“壮火食气”是激素产生毒副作用以及对其依赖的主要原因和验案举例等几方面论述了《内经》“壮火、少火”理论在成人斯蒂尔病诊疗中的应用.

    作者:唐先平;王飞;胡悦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古代中医评价疗效的患者报告

    患者报告是中医间诊的主要内容,也是中医评价疗效的重要依据.本文通过古籍文献研究展示了古代中医评价疗效的患者报告情况,其内容具有目标性且涵盖患者的生存质量状况并已有粗略量化以及具有医惠报告相结合等特点.

    作者:李君;刘强;刘保延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护场源流初探

    护场是中医外科学的重要概念,而众多中医外科古籍中只是提出了关于护场形成的一些现象,对于其理论阐述尚欠完善.临床中发现,在治疗许多疾病尤其是外科疮疡类疾患中,通过中医中药的干预,能够使得“邪”得到固定而丧失扩散功能,从而促使疾病向愈.本文试从中医古典医籍中点滴撷菁,从而对护场的源流及其形成发展进行浅显阐述.

    作者:徐强;张朝晖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毒损脑络”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病机关系探讨

    目的:研究证实中医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中药及针刺治疗及动物实验研究,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与“毒损脑络”学说的内在相关性.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基本病机为毒邪内生,损伤脑络,脑神失养,神机失守.

    作者:韩经丹;王珏;富苏;范吉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健脾理气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上腹疼痛综合征的研究

    观察健脾理气汤加减治疗上腹痛综合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EPS-FD)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EPS-FD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用健脾理气汤加减,对照组60例服用奥美拉唑10mg,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在缓解上腹痛和餐后饱胀不适症状上,优于对照组(P<0.05),在总体症状和证候评价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间证候积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评价方面治疗组在社会功能、身体疼痛、精神健康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理气法是治疗EPS-FD的良好方法,机理可能在于调节运动功能和改善内脏敏感性.

    作者:朱培一;张琳;汪红兵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