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培一;张琳;汪红兵
目的:建立骨质疏松症脾肾两虚型动物模型,为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提供工具.方法:采用雌性大鼠卵巢切除法建立肾虚型骨质疏松模型,在此基础上灌胃给予200%大黄浓煎液以建立脾肾两虚型骨质疏松模型,并采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方法检测大鼠胫骨的骨量、骨形成及骨吸收情况以对建立的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脾虚模型组和脾肾两虚模型组大鼠均毛色不光、食量减少、体重下降、行为迟缓、喜聚堆、弓背蜷缩、稀便等与临床脾虚证相似的证候特征.与假手术组相比,肾虚及脾肾两虚模型组大鼠胫骨TBV%显著降低,TRS%、TFS%、OSW、MAR和mAR显著增高,而脾虚模型组则无明显差异.与肾虚模型组相比,脾肾两虚模型组TBV%的降低,TRS%和TFS%的升高更为明显.结论:去卵巢能够造成大鼠肾虚型骨质疏松症,而单纯给予大黄浓煎剂可造成大鼠脾虚但不能导致骨质疏松症.若将去卵巢和灌胃给予大黄2种方法合用,可造成大鼠脾肾两虚型骨质疏松症,且发病程度较单纯去卵巢明显加重.该模型有明显的脾虚证候特征,且其骨质疏松的病理过程与人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相似,能反映脾肾两虚型骨质疏松患者的发病特点,具有可行性.
作者:刘梅洁;李鸿泓;王少君;刘红;于峥;潘静华;赵宏艳;李艳;付小卫;宋长恒;鞠大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护场是中医外科学的重要概念,而众多中医外科古籍中只是提出了关于护场形成的一些现象,对于其理论阐述尚欠完善.临床中发现,在治疗许多疾病尤其是外科疮疡类疾患中,通过中医中药的干预,能够使得“邪”得到固定而丧失扩散功能,从而促使疾病向愈.本文试从中医古典医籍中点滴撷菁,从而对护场的源流及其形成发展进行浅显阐述.
作者:徐强;张朝晖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研究证实中医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中药及针刺治疗及动物实验研究,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与“毒损脑络”学说的内在相关性.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基本病机为毒邪内生,损伤脑络,脑神失养,神机失守.
作者:韩经丹;王珏;富苏;范吉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是后世医家所遵循的治疗法则.本文通过对中风病的剖析,揭示了中风病的发病机理主要是气血逆乱,因此,治风先治血未必适合中风病的治疗,并提出治疗中风病的新观点“治风先调气,气调风易息.”
作者:祝建材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食物相克”说法在社会流传很广,影响较大.但既往研究状况较为混乱,争议不断.本文从“食物相克”的现代研究与中医食物搭配禁忌的研究两方面评述“食物相克”的研究现状,为“食物相克”的深入研究提供文献基础.
作者:严泽;林殷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成药药典,对后世临床用药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宋代时期对张仲景时期药物剂量的折算以“古之三两,准今之一两”为主导.分析《局方》处理《伤寒论》方剂的处理方法,可以从侧面了解当时官方医药界对古方剂量的折算考量,如何把握“古之三两,准今之一两”及散剂与汤剂之间换算方式.分析可以得出“古之三两,准今之一两”是针对每方量,而不是针对每日量、每服量.其对《伤寒论》方剂量的处理有一定的规范性,又有一定的灵活性,这肯定有其合理之处,这也为我们当今研究、使用古方提供了一种参照思路.
作者:丁毅;傅延龄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黄帝内经》为我国现存早的医学经典著作之一,其创立的中医理论是在古代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本文阐述了《黄帝内经》阴阳学说对中医眼科的指导意义.
作者:张丽霞;高健生;侯乐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肿瘤患者存在寒积内生和肾阳亏虚的病机特点,温阳法中的温阳散寒和温补肾阳是治疗肿瘤的2种重要方法;肿瘤的发生、发展与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双向调节作用紊乱密切相关,性激素-肿瘤免疫微环境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已有研究表明,温补肾阳能调节性激素水平,温阳散寒能提高抗肿瘤免疫功能,因此温阳散寒法可能通过影响肿瘤免疫微环境发挥抑瘤效应并调节性激素水平,温补肾阳法可能通过调节性激素水平继而影响肿瘤免疫微环境产生抑瘤作用.
作者:叶峥嵘;杨晓航;吴琳;环诚;张怡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导师周铭心为医崇尚医德,精研医术,常以大医精诚之精神境界自励自勉,至于医案验方,亦取平正稳切,力避虚浮不实.案中处方用药,多于稳健中寄以胜筹,平易内寓以奇制.老师在治疗崩漏病中辨证主次、标本取舍、治法权衡、选方斟酌、遣药多寡、深入浅出,饶有阐发,不乏灼见,未欲面面俱到,却求突出特点.笔者随师多年受益终身,现将老师治疗崩漏的部分临证经验分类归纳整理如下.
作者:胡永东;任晓红;李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基于方剂文献分析蒲黄生品与熟品的使用异同.方法:以《中华医方精选辞典》为据,收集组成含蒲黄的方剂192首,建立Excell数据表,利用Excell的筛选工具,对相关资料进行归类统计.结果:蒲黄熟用包括略炒、微炒、炒、纸隔/包炒、炒赤色、炒黑、炒炭、炙、烧灰等不同炮制处理,蒲黄生品与熟品在“凉血”、“止血”、“化瘀”方剂中均有使用.结论:历代蒲黄主要的炮制方法为炒法,生熟蒲黄的临床应用非拘泥于“生行熟止”之说.
作者:张晓东;姚映芷;张丽;丁安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以“治未病”为纲,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体质及防治思路.本文从治未病与复感儿体质、应用“治未病”学说对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的体质干预及临床应用体会等方面进行探讨,指出“治未病”可有效改善患儿体质,提高免疫功能,减少发病.
作者:王建玲;罗银河;赵童童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疗法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临床对照研究,连续18个月随访45例我院骨科患者,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髋关节功能康复效果及进程.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2周院内感染、下肢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术后18个月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2组优良率比较无显著差异,但研究组患者康复进程明显加快.结论:中医康复疗法更有利于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治疗.
作者:赵仲伟;施新革;孔涛;李学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我国支持基础研究的主渠道之一,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ISIS系统)提供的历年基金项目申报及资助数据,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为例,对其2006~ 2010年间获得国家自然基金资助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所内“十一五”期间进行基金项目管理的成功经验、存在问题进行了总结归纳并给出了合理化建议,以便为提升该所今后基金管理工作水平奠定基础,也为广大基金管理同仁提供参考.
作者:陈畅;杨洪军;林娜;刘盈;李韶菁;朱晓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中医心理学是以“心主神明”、“形与神俱”为其指导思想的,因此“心”是中医心理学重要的概念之一.“心主神明”中“心”的概念具有着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与源于西方的现代医学生理解剖学所说的心有着本质的差别.五行学说是古人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从“心”与五行的配属关系来看,也有助于对“心”的概念的认识.“心”的概念引入《内经》,成为中医藏象学说中的五脏之一,归纳其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即“主神明”和“主血脉”.
作者:杨秋莉;张伯华;孔军辉;王克勤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观察健脾理气汤加减治疗上腹痛综合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EPS-FD)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EPS-FD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用健脾理气汤加减,对照组60例服用奥美拉唑10mg,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在缓解上腹痛和餐后饱胀不适症状上,优于对照组(P<0.05),在总体症状和证候评价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间证候积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评价方面治疗组在社会功能、身体疼痛、精神健康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理气法是治疗EPS-FD的良好方法,机理可能在于调节运动功能和改善内脏敏感性.
作者:朱培一;张琳;汪红兵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桥本氏甲减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近3年就诊于中医科门诊的357例服用自制中药维菊散结口服液治疗桥本甲状腺炎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病例资料,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甲状腺大小、质地、甲状腺功能(FT3、FT4、TSH)的改变,结合动物实验评价其疗效、安全性和毒副作用.结果: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症状明显改善,其中倦怠乏力、畏寒怕冷、反应迟钝、嗜睡总有效率都超过95%,FT3、FT4、TSH的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治疗桥本甲状腺炎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复发率低.
作者:刘爱武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叶天士的“久病入络”学术思想,其理论揭示了一般疾病发展的共同规律和邪气入深的共同通路,并指出其主要病理机转为络中气滞,血瘀或痰阻,在治疗上主用清络宣通、虫蚁搜剔之法,形成了系统的“久病入络”体系.笔者根据多年临证,体会到痹症日久迁延不愈,痰浊、瘀浊相互搏结,蕴结成毒,浊毒流注全身,导致恶性循环.故在从毒论治痹病的基础上,宗叶氏之法,以涤痰祛瘀,搜剔经络,解毒排毒为治法,运用涤痰蠲痹汤加减治疗类风温关节炎痰瘀痹阻证.
作者:刘维;王朝旭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从中医脉络学说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的病理机制,提出气阳虚乏、络瘀水停、络息成积是本病的主要病机,“气血水”同治分消为其基本治疗原则,制定“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水消肿”治法与芪苈强心胶囊组方概述辨证分型与处方用药,对提高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防治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袁国强;李彦霞;魏聪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索建立一种更年期肾阴虚证病证结合模型大鼠.方法:运用去卵巢手术加灌服耗阴中药复方制备更年期肾阴虚大鼠模型,观察其雌二醇、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及垂体、子宫组织病理的变化.结果:发现阴虚模型组垂体分泌的卵泡刺激素含量明显高于去卵巢模型组,垂体中各内分泌细胞肿胀肥大明显;阴虚模型组血液中皮质酮含量明显高于去卵巢模型组,接近正常组,其肾上腺皮质病理检查发现有轻微增生现象,提示在灌服耗阴中药后,模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与同期去卵巢组相比处于高水平.结论:通过去卵巢手术诱发更年期肾虚病变,在此基础上加用灌服耗阴中药复方,造成阴虚内热病变状态,从而可复合成肾阴虚证动物模型.
作者:王剑;徐志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复方当归注射液对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原代培养心肌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复方当归注射液干预组(高、中、低剂量),每组8个样本;采用过氧化氢( H2O2)制备心肌细胞凋亡模型;运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心肌细胞凋亡率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的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水平与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结果:模型组的细胞凋亡率、[Ca2+]i及LDH、MD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SOD活性别显著降低(P<0.01);复方当归注射液干预组的细胞凋亡率、[Ca2+]i及LDH、MDA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SOD活性则显著提高(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复方当归注射液对H2O2所致心肌细胞凋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有效清除氧自由基及抑制细胞内钙超载相关.
作者:冉亚军;陈继红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