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物相克”的研究现状分析

严泽;林殷

关键词:食物相克, 食物搭配禁忌, 研究现状分析
摘要:“食物相克”说法在社会流传很广,影响较大.但既往研究状况较为混乱,争议不断.本文从“食物相克”的现代研究与中医食物搭配禁忌的研究两方面评述“食物相克”的研究现状,为“食物相克”的深入研究提供文献基础.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林兰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对药应用

    林兰教授是我国著名糖尿病专家,行医40余载,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治疗糖尿病各种并发症.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提倡益气养阴活血化瘀通脉为法,酌情用温经通阳药物,效果显著,对其常用9对药物进行浅析与同仁分享.

    作者:李光善;任志雄;倪青;林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自拟通宁散治疗神经性耳鸣60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中医药疗法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安全性和疗效性.方法:将我院确诊的神经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9例,观察组给予中药方剂自拟通宁散配合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氯嗪胶囊口服.结果:观察组显效21例,有效25例,总有效率为76.67%;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为42.37%,观察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药可有效治疗神经性耳鸣,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作者:张科源;张树林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针刺不同腧穴对失眠模型大鼠脑内神经递质5-HT、DA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比较针刺不同腧穴对失眠大鼠脑内5-HT、DA阳性表达的影响.方法:将70只大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分别为模型对照组、空白对照组、神门组、内关组、三阴交组、足三里组、申脉、照海组.大鼠腹腔注射PCPA造模成功后,于次日进行针刺治疗,各治疗组针刺相应腧穴.结果:针刺各组与模型组相比,大鼠脑内5-HT免疫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空白组相比,神门组、申脉、照海组、三阴交组大鼠脑内5-HT免疫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有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大鼠脑内DA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提示针刺各组可能通过提高大鼠脑内5-HT含量促进睡眠,而非抑制DA合成.

    作者:周艳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道光元年直隶省采用中医疗法治疗疫病经验

    通过收集和对照清代直隶省地方志和《医林改错》等医书中对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大疫的记载,简析了本次疫情的主要临床表现,汇集了直隶省各地对当年疫病的主要治疗方法,认为当时采用的针刺放血疗法和中药辩证治疗方法对疫病的治疗颇有成效,值得今人深入研究和借鉴.

    作者:孔令青;梁峻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治未病”对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体质干预探讨

    以“治未病”为纲,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体质及防治思路.本文从治未病与复感儿体质、应用“治未病”学说对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的体质干预及临床应用体会等方面进行探讨,指出“治未病”可有效改善患儿体质,提高免疫功能,减少发病.

    作者:王建玲;罗银河;赵童童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中医温熨疗法治疗肩凝症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中医温熨疗法治疗肩凝症的疗效.方法:对2011年6月至2012年3月门诊肩凝症33例患者进行病例观察,采用中医温熨疗法进行治疗,通过Constant评分系统对其治疗前后患者疼痛、关节活动度进行对比分析及疗效评价.结果:本组患者术后获得随访,术后随访时间4~9个月,平均随访时间7.1个月.术后Constant总分为88.47±4.43分,比术前54.74±7.80分明显提高(P<0.05).结论:中医温熨疗法治疗肩凝症方法简便易行,疗效满意.

    作者:陈思;林新晓;温建民;封一平;蒋科卫;程桯;孙卫东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清代名医周学海籍贯辨析

    周学海是《清史稿》中寥寥有传的医家之一,作为近代安徽中医的杰出代表,对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其籍贯开始产生误解并不断增多,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作者:程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大科学时代中医学研究思路

    中医学具有非线性、不确定的特征,呈现出多学科交叉融合、系统集成多元化、综合性的特点,属于大科学研究范畴,应作为科学的依据.高概念强调先进的理念,从事相关性的研究,中医学重视概念,诠释是对中医学基本概念的创新.中医学研究必须弘扬原创思维和原创优势,积极探索未知领域,创立中医学新的科学概念和科学理念,革新技术,诠释新的规律.关注学科发展和民众需求,朝向实施大目标与大团队建设,努力提高国际学术影响力.不仅应重视人文科学,兼通文史,还要把握现代科技的发展趋势,透视组学.在提倡东学、西学兼收并蓄,系统论与还原论融合的同时,在医学领域应倡导中西医学融通共进.

    作者:王永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防己黄芪汤加减结合西药治疗高血压肾损害水肿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防己黄芪汤加减结合西药治疗高血压肾损害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基础上运用加减防己黄芪汤,10d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水肿改善有效率92%,对照组水肿改善有效率60%;治疗组血肌酐、尿素氮、血尿酸水平较治疗前略有下降,利尿剂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防己黄芪汤加减结合西药治疗对高血压病肾损害水肿有显著疗效.

    作者:马界;陈学忠;王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痛泻要方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目的:探讨痛泻要方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175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中药痛泻要方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金双歧治疗,2组治疗4周,随访4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6%,治疗组复发率为12.6%,对照组复发率为43.8%,2组总有效率及复发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痛泻要方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好、复发率低.

    作者:李春颖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桥本甲状腺炎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中药治疗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桥本氏甲减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近3年就诊于中医科门诊的357例服用自制中药维菊散结口服液治疗桥本甲状腺炎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病例资料,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甲状腺大小、质地、甲状腺功能(FT3、FT4、TSH)的改变,结合动物实验评价其疗效、安全性和毒副作用.结果: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症状明显改善,其中倦怠乏力、畏寒怕冷、反应迟钝、嗜睡总有效率都超过95%,FT3、FT4、TSH的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治疗桥本甲状腺炎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复发率低.

    作者:刘爱武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骨质疏松症脾肾两虚型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骨质疏松症脾肾两虚型动物模型,为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提供工具.方法:采用雌性大鼠卵巢切除法建立肾虚型骨质疏松模型,在此基础上灌胃给予200%大黄浓煎液以建立脾肾两虚型骨质疏松模型,并采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方法检测大鼠胫骨的骨量、骨形成及骨吸收情况以对建立的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脾虚模型组和脾肾两虚模型组大鼠均毛色不光、食量减少、体重下降、行为迟缓、喜聚堆、弓背蜷缩、稀便等与临床脾虚证相似的证候特征.与假手术组相比,肾虚及脾肾两虚模型组大鼠胫骨TBV%显著降低,TRS%、TFS%、OSW、MAR和mAR显著增高,而脾虚模型组则无明显差异.与肾虚模型组相比,脾肾两虚模型组TBV%的降低,TRS%和TFS%的升高更为明显.结论:去卵巢能够造成大鼠肾虚型骨质疏松症,而单纯给予大黄浓煎剂可造成大鼠脾虚但不能导致骨质疏松症.若将去卵巢和灌胃给予大黄2种方法合用,可造成大鼠脾肾两虚型骨质疏松症,且发病程度较单纯去卵巢明显加重.该模型有明显的脾虚证候特征,且其骨质疏松的病理过程与人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相似,能反映脾肾两虚型骨质疏松患者的发病特点,具有可行性.

    作者:刘梅洁;李鸿泓;王少君;刘红;于峥;潘静华;赵宏艳;李艳;付小卫;宋长恒;鞠大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古代中医评价疗效的患者报告

    患者报告是中医间诊的主要内容,也是中医评价疗效的重要依据.本文通过古籍文献研究展示了古代中医评价疗效的患者报告情况,其内容具有目标性且涵盖患者的生存质量状况并已有粗略量化以及具有医惠报告相结合等特点.

    作者:李君;刘强;刘保延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内经》“壮火、少火”理论在成人斯蒂尔病诊疗中的应用

    《内经》“壮火、少火”理论主要论述了“水、火、气、味”的属性和相互转化关系、运动规律以及对人体的影响.在生理状态时“气”与“火”可以相互转化,在病理状态时“气”与“火”相因为病.本文从“壮火食气”是成人斯蒂尔病病机转化的关键,治疗宜清热泻壮火与补气益少火并举,“壮火食气”是激素产生毒副作用以及对其依赖的主要原因和验案举例等几方面论述了《内经》“壮火、少火”理论在成人斯蒂尔病诊疗中的应用.

    作者:唐先平;王飞;胡悦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从叶天士“久病入络”思想辨治类风湿关节炎痰瘀痹阻证

    叶天士的“久病入络”学术思想,其理论揭示了一般疾病发展的共同规律和邪气入深的共同通路,并指出其主要病理机转为络中气滞,血瘀或痰阻,在治疗上主用清络宣通、虫蚁搜剔之法,形成了系统的“久病入络”体系.笔者根据多年临证,体会到痹症日久迁延不愈,痰浊、瘀浊相互搏结,蕴结成毒,浊毒流注全身,导致恶性循环.故在从毒论治痹病的基础上,宗叶氏之法,以涤痰祛瘀,搜剔经络,解毒排毒为治法,运用涤痰蠲痹汤加减治疗类风温关节炎痰瘀痹阻证.

    作者:刘维;王朝旭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清心开窍方多糖对AD大鼠脑组织凋亡信号传导分子Caspase-3及凋亡相关基因Bax、 Bcl-2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清心开窍方多糖成分对Aβ25-35杏仁核注射诱导AD大鼠脑组织凋亡信号传导分子Caspase-3及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安理申组、清心开窍方组和多糖组,每组8只.采用双侧杏仁核注射Aβ25-35制造AD大鼠模型,造模后第2天起及灌胃给药2周后,观察大鼠水迷宫空间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方法研究脑组织Caspase-3、Bax、Bcl-2及βAPP的表达.结果:中药各组能明显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P <0.05,P<0.01);清心开窍方组、多糖组大鼠大脑皮层、海马区Bax、Caspase-3、3APP表达水平降低(P<0.05,P<0.01).结论:清心开窍方能显著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的能力,可能是通过降低皮质、海马Bax、Caspase-3、βAPP表达而发挥作用.

    作者:楚生辉;胡海燕;陈翔;王文花;张晓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十一五”期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情况分析——以某研究所为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我国支持基础研究的主渠道之一,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ISIS系统)提供的历年基金项目申报及资助数据,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为例,对其2006~ 2010年间获得国家自然基金资助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所内“十一五”期间进行基金项目管理的成功经验、存在问题进行了总结归纳并给出了合理化建议,以便为提升该所今后基金管理工作水平奠定基础,也为广大基金管理同仁提供参考.

    作者:陈畅;杨洪军;林娜;刘盈;李韶菁;朱晓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浅谈常见之抑郁性自杀

    就常见抑郁性自杀所属之精神痰病及形成因素,以及不同证候自杀之特点做了浅述.并指出应倡导抑郁性自杀常见之躁狂抑郁性精神病系先天禀赋性体质所形成,非情志因素所致,这对于患者及早得到正规治疗、有效防范和杜绝其自杀将大有裨益.

    作者:丁德正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吴茱萸汤治证及功效探讨

    吴茱萸汤出自《伤寒论》,原治阳明寒呕、厥阴头痛、少阴吐利.虽一方三治,但其主要病机为肝寒犯胃、浊阴上逆,而不仅是胃中虚寒;因吴茱萸既可温肝又可暖胃,决定了本方功效为温肝暖胃、降逆止呕,而不仅是温中祛寒.

    作者:韩红伟;曹秀梅;彭红;张尊如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补肾活血健脾化痰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观察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妇科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是以持续性无排卵、高雄激素或胰岛素抵抗为特征的内分泌紊乱的证候群,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疾病,西药治疗该病副作用较大且停药后易复发.我们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运用补肾活血健脾化痰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作者:李亚俐;杨智杰;李薇;黄欲晓;胡景琨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