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桥本甲状腺炎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中药治疗临床研究

刘爱武

关键词:桥本氏甲状腺炎, 甲状腺功能减退, 中药, 动物实验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治疗桥本氏甲减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近3年就诊于中医科门诊的357例服用自制中药维菊散结口服液治疗桥本甲状腺炎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病例资料,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甲状腺大小、质地、甲状腺功能(FT3、FT4、TSH)的改变,结合动物实验评价其疗效、安全性和毒副作用.结果: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症状明显改善,其中倦怠乏力、畏寒怕冷、反应迟钝、嗜睡总有效率都超过95%,FT3、FT4、TSH的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治疗桥本甲状腺炎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复发率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加味二仙汤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二仙汤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8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加味二仙汤加钙尔奇D、骨化三醇,对照组给予钙尔奇D加骨化三醇治疗,治疗12周后观察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的缓解程度、L2~L4腰椎BMD水平、股骨颈BMD水平和血液中钙、磷、碱性磷酸酶检查结果改变.结果:治疗组的腰椎(L2~L4)、股骨颈BMD有明显提高(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ALP指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二仙汤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确切.

    作者:刘宇宁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温补肾阳法对COPD呼衰机械通气撤机的理论探讨

    呼吸机治疗是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不少上机患者却面临呼吸机依赖、撤机困难.根据COPD呼衰患者机械通气证候变化规律,发现后期患者多属肺脾肾亏虚,以阳虚尤为突出,探讨采用温补肾阳法对此类患者进行干预,从而有助于撤机的实现,为解决呼吸机依赖难题提供了另一条可行的路径.

    作者:翁燕娜;韩云;赖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大科学时代中医学研究思路

    中医学具有非线性、不确定的特征,呈现出多学科交叉融合、系统集成多元化、综合性的特点,属于大科学研究范畴,应作为科学的依据.高概念强调先进的理念,从事相关性的研究,中医学重视概念,诠释是对中医学基本概念的创新.中医学研究必须弘扬原创思维和原创优势,积极探索未知领域,创立中医学新的科学概念和科学理念,革新技术,诠释新的规律.关注学科发展和民众需求,朝向实施大目标与大团队建设,努力提高国际学术影响力.不仅应重视人文科学,兼通文史,还要把握现代科技的发展趋势,透视组学.在提倡东学、西学兼收并蓄,系统论与还原论融合的同时,在医学领域应倡导中西医学融通共进.

    作者:王永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基于性激素-肿瘤免疫微环境研究两种温阳法抑瘤作用机制区别与联系的理论探讨

    肿瘤患者存在寒积内生和肾阳亏虚的病机特点,温阳法中的温阳散寒和温补肾阳是治疗肿瘤的2种重要方法;肿瘤的发生、发展与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双向调节作用紊乱密切相关,性激素-肿瘤免疫微环境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已有研究表明,温补肾阳能调节性激素水平,温阳散寒能提高抗肿瘤免疫功能,因此温阳散寒法可能通过影响肿瘤免疫微环境发挥抑瘤效应并调节性激素水平,温补肾阳法可能通过调节性激素水平继而影响肿瘤免疫微环境产生抑瘤作用.

    作者:叶峥嵘;杨晓航;吴琳;环诚;张怡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小青龙汤加减治疗老年肺炎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老年肺炎的疗效.方法:120例老年肺炎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给予抗炎、止咳平喘、化痰等治疗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小青龙汤加减应用(水煎服,2次/d,疗程7d,以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86%,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青龙汤能有效改善老年肺炎患者的病程.

    作者:姜蔓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浅谈常见之抑郁性自杀

    就常见抑郁性自杀所属之精神痰病及形成因素,以及不同证候自杀之特点做了浅述.并指出应倡导抑郁性自杀常见之躁狂抑郁性精神病系先天禀赋性体质所形成,非情志因素所致,这对于患者及早得到正规治疗、有效防范和杜绝其自杀将大有裨益.

    作者:丁德正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从脉络学说论治慢性心力衰竭

    从中医脉络学说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的病理机制,提出气阳虚乏、络瘀水停、络息成积是本病的主要病机,“气血水”同治分消为其基本治疗原则,制定“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水消肿”治法与芪苈强心胶囊组方概述辨证分型与处方用药,对提高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防治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袁国强;李彦霞;魏聪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自拟通宁散治疗神经性耳鸣60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中医药疗法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安全性和疗效性.方法:将我院确诊的神经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9例,观察组给予中药方剂自拟通宁散配合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氯嗪胶囊口服.结果:观察组显效21例,有效25例,总有效率为76.67%;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为42.37%,观察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药可有效治疗神经性耳鸣,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作者:张科源;张树林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调摄气血——周铭心治疗崩漏临证经验

    导师周铭心为医崇尚医德,精研医术,常以大医精诚之精神境界自励自勉,至于医案验方,亦取平正稳切,力避虚浮不实.案中处方用药,多于稳健中寄以胜筹,平易内寓以奇制.老师在治疗崩漏病中辨证主次、标本取舍、治法权衡、选方斟酌、遣药多寡、深入浅出,饶有阐发,不乏灼见,未欲面面俱到,却求突出特点.笔者随师多年受益终身,现将老师治疗崩漏的部分临证经验分类归纳整理如下.

    作者:胡永东;任晓红;李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中医心理学“心”的概念剖析

    中医心理学是以“心主神明”、“形与神俱”为其指导思想的,因此“心”是中医心理学重要的概念之一.“心主神明”中“心”的概念具有着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与源于西方的现代医学生理解剖学所说的心有着本质的差别.五行学说是古人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从“心”与五行的配属关系来看,也有助于对“心”的概念的认识.“心”的概念引入《内经》,成为中医藏象学说中的五脏之一,归纳其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即“主神明”和“主血脉”.

    作者:杨秋莉;张伯华;孔军辉;王克勤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三九贴穴位贴敷对哮喘大鼠血清IL-10含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三九贴穴位贴敷对哮喘大鼠IL-10含量的影响并探讨其机理.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灌服地塞米松)、穴位贴敷低、中、高剂量组,用药10d并观察IL-10含量变化.结果:三九贴穴位贴敷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P<0.005).结论:三九贴穴位贴敷能够提高IL-10水平,从而达到抑制气道炎症的发生与发展,降低气道的高反应性,发挥干预气道炎症及气道高反应性的作用.

    作者:郭冬梅;孙德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基于方剂文献的蒲黄生熟异用分析

    目的:基于方剂文献分析蒲黄生品与熟品的使用异同.方法:以《中华医方精选辞典》为据,收集组成含蒲黄的方剂192首,建立Excell数据表,利用Excell的筛选工具,对相关资料进行归类统计.结果:蒲黄熟用包括略炒、微炒、炒、纸隔/包炒、炒赤色、炒黑、炒炭、炙、烧灰等不同炮制处理,蒲黄生品与熟品在“凉血”、“止血”、“化瘀”方剂中均有使用.结论:历代蒲黄主要的炮制方法为炒法,生熟蒲黄的临床应用非拘泥于“生行熟止”之说.

    作者:张晓东;姚映芷;张丽;丁安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桥本甲状腺炎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中药治疗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桥本氏甲减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近3年就诊于中医科门诊的357例服用自制中药维菊散结口服液治疗桥本甲状腺炎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病例资料,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甲状腺大小、质地、甲状腺功能(FT3、FT4、TSH)的改变,结合动物实验评价其疗效、安全性和毒副作用.结果: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症状明显改善,其中倦怠乏力、畏寒怕冷、反应迟钝、嗜睡总有效率都超过95%,FT3、FT4、TSH的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治疗桥本甲状腺炎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复发率低.

    作者:刘爱武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骨质疏松症脾肾两虚型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骨质疏松症脾肾两虚型动物模型,为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提供工具.方法:采用雌性大鼠卵巢切除法建立肾虚型骨质疏松模型,在此基础上灌胃给予200%大黄浓煎液以建立脾肾两虚型骨质疏松模型,并采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方法检测大鼠胫骨的骨量、骨形成及骨吸收情况以对建立的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脾虚模型组和脾肾两虚模型组大鼠均毛色不光、食量减少、体重下降、行为迟缓、喜聚堆、弓背蜷缩、稀便等与临床脾虚证相似的证候特征.与假手术组相比,肾虚及脾肾两虚模型组大鼠胫骨TBV%显著降低,TRS%、TFS%、OSW、MAR和mAR显著增高,而脾虚模型组则无明显差异.与肾虚模型组相比,脾肾两虚模型组TBV%的降低,TRS%和TFS%的升高更为明显.结论:去卵巢能够造成大鼠肾虚型骨质疏松症,而单纯给予大黄浓煎剂可造成大鼠脾虚但不能导致骨质疏松症.若将去卵巢和灌胃给予大黄2种方法合用,可造成大鼠脾肾两虚型骨质疏松症,且发病程度较单纯去卵巢明显加重.该模型有明显的脾虚证候特征,且其骨质疏松的病理过程与人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相似,能反映脾肾两虚型骨质疏松患者的发病特点,具有可行性.

    作者:刘梅洁;李鸿泓;王少君;刘红;于峥;潘静华;赵宏艳;李艳;付小卫;宋长恒;鞠大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食物相克”的研究现状分析

    “食物相克”说法在社会流传很广,影响较大.但既往研究状况较为混乱,争议不断.本文从“食物相克”的现代研究与中医食物搭配禁忌的研究两方面评述“食物相克”的研究现状,为“食物相克”的深入研究提供文献基础.

    作者:严泽;林殷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内经》“壮火、少火”理论在成人斯蒂尔病诊疗中的应用

    《内经》“壮火、少火”理论主要论述了“水、火、气、味”的属性和相互转化关系、运动规律以及对人体的影响.在生理状态时“气”与“火”可以相互转化,在病理状态时“气”与“火”相因为病.本文从“壮火食气”是成人斯蒂尔病病机转化的关键,治疗宜清热泻壮火与补气益少火并举,“壮火食气”是激素产生毒副作用以及对其依赖的主要原因和验案举例等几方面论述了《内经》“壮火、少火”理论在成人斯蒂尔病诊疗中的应用.

    作者:唐先平;王飞;胡悦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道光元年直隶省采用中医疗法治疗疫病经验

    通过收集和对照清代直隶省地方志和《医林改错》等医书中对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大疫的记载,简析了本次疫情的主要临床表现,汇集了直隶省各地对当年疫病的主要治疗方法,认为当时采用的针刺放血疗法和中药辩证治疗方法对疫病的治疗颇有成效,值得今人深入研究和借鉴.

    作者:孔令青;梁峻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142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结合西医常规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确诊患者142例,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进行西医常规治疗与参附注射液中药联合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含量均明显改善(P<0.01),全血高切黏度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好(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显效率、有效率与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讨论:参附注射液能有显著改善西医常规治疗的临床效果,提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有效率,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斌;乔方;刘茂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治未病”对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体质干预探讨

    以“治未病”为纲,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体质及防治思路.本文从治未病与复感儿体质、应用“治未病”学说对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的体质干预及临床应用体会等方面进行探讨,指出“治未病”可有效改善患儿体质,提高免疫功能,减少发病.

    作者:王建玲;罗银河;赵童童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痛泻要方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目的:探讨痛泻要方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175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中药痛泻要方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金双歧治疗,2组治疗4周,随访4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6%,治疗组复发率为12.6%,对照组复发率为43.8%,2组总有效率及复发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痛泻要方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好、复发率低.

    作者:李春颖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