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冬梅;孙德昱
选取明清时期近50本史料笔记,发掘其中关于瘴病的文献记载,从定义、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等几方面进行分析.发现明清时期民间对瘴病已经有了较为完整和系统的认识,对瘴病的概念、症状、病因、病机、预防及治疗都有丰富的记载和讨论.梳理笔记里的瘴病概念及病因病机,为中医学界关于瘴病的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史料.
作者:张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医药疗法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安全性和疗效性.方法:将我院确诊的神经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9例,观察组给予中药方剂自拟通宁散配合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氯嗪胶囊口服.结果:观察组显效21例,有效25例,总有效率为76.67%;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为42.37%,观察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药可有效治疗神经性耳鸣,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作者:张科源;张树林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食物相克”说法在社会流传很广,影响较大.但既往研究状况较为混乱,争议不断.本文从“食物相克”的现代研究与中医食物搭配禁忌的研究两方面评述“食物相克”的研究现状,为“食物相克”的深入研究提供文献基础.
作者:严泽;林殷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中医目诊理论是中医望诊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黄帝内经》中即有详细记载且颇受重视,其中虽无目诊专篇,但从散见于该书各篇中有关目诊的内容来看,其论述甚为全面而精辟.本文试从目诊理论基础、目诊诊法内容、目诊临床意义三方面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黄帝内经》目诊理论,认为《黄帝内经》目诊理论,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其哲学基础,充分体现了中医诊法中见微知著、司外揣内的整体诊断思维模式,具体内容包括目神、目色、目态、瞳子、目下、目之赤脉、目之功能等,其临床意义在于通过目诊来判断不同的病位,反映不同的病因病机,推断疾病的性质和预后,因此有着很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杜松;张玉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呼吸机治疗是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不少上机患者却面临呼吸机依赖、撤机困难.根据COPD呼衰患者机械通气证候变化规律,发现后期患者多属肺脾肾亏虚,以阳虚尤为突出,探讨采用温补肾阳法对此类患者进行干预,从而有助于撤机的实现,为解决呼吸机依赖难题提供了另一条可行的路径.
作者:翁燕娜;韩云;赖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清心开窍方多糖成分对Aβ25-35杏仁核注射诱导AD大鼠脑组织凋亡信号传导分子Caspase-3及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安理申组、清心开窍方组和多糖组,每组8只.采用双侧杏仁核注射Aβ25-35制造AD大鼠模型,造模后第2天起及灌胃给药2周后,观察大鼠水迷宫空间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方法研究脑组织Caspase-3、Bax、Bcl-2及βAPP的表达.结果:中药各组能明显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P <0.05,P<0.01);清心开窍方组、多糖组大鼠大脑皮层、海马区Bax、Caspase-3、3APP表达水平降低(P<0.05,P<0.01).结论:清心开窍方能显著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的能力,可能是通过降低皮质、海马Bax、Caspase-3、βAPP表达而发挥作用.
作者:楚生辉;胡海燕;陈翔;王文花;张晓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加味二仙汤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8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加味二仙汤加钙尔奇D、骨化三醇,对照组给予钙尔奇D加骨化三醇治疗,治疗12周后观察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的缓解程度、L2~L4腰椎BMD水平、股骨颈BMD水平和血液中钙、磷、碱性磷酸酶检查结果改变.结果:治疗组的腰椎(L2~L4)、股骨颈BMD有明显提高(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ALP指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二仙汤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确切.
作者:刘宇宁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观察健脾理气汤加减治疗上腹痛综合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EPS-FD)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EPS-FD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用健脾理气汤加减,对照组60例服用奥美拉唑10mg,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在缓解上腹痛和餐后饱胀不适症状上,优于对照组(P<0.05),在总体症状和证候评价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间证候积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评价方面治疗组在社会功能、身体疼痛、精神健康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理气法是治疗EPS-FD的良好方法,机理可能在于调节运动功能和改善内脏敏感性.
作者:朱培一;张琳;汪红兵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我国支持基础研究的主渠道之一,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ISIS系统)提供的历年基金项目申报及资助数据,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为例,对其2006~ 2010年间获得国家自然基金资助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所内“十一五”期间进行基金项目管理的成功经验、存在问题进行了总结归纳并给出了合理化建议,以便为提升该所今后基金管理工作水平奠定基础,也为广大基金管理同仁提供参考.
作者:陈畅;杨洪军;林娜;刘盈;李韶菁;朱晓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以“治未病”为纲,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体质及防治思路.本文从治未病与复感儿体质、应用“治未病”学说对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的体质干预及临床应用体会等方面进行探讨,指出“治未病”可有效改善患儿体质,提高免疫功能,减少发病.
作者:王建玲;罗银河;赵童童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老年肺炎的疗效.方法:120例老年肺炎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给予抗炎、止咳平喘、化痰等治疗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小青龙汤加减应用(水煎服,2次/d,疗程7d,以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86%,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青龙汤能有效改善老年肺炎患者的病程.
作者:姜蔓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研究中医温熨疗法治疗肩凝症的疗效.方法:对2011年6月至2012年3月门诊肩凝症33例患者进行病例观察,采用中医温熨疗法进行治疗,通过Constant评分系统对其治疗前后患者疼痛、关节活动度进行对比分析及疗效评价.结果:本组患者术后获得随访,术后随访时间4~9个月,平均随访时间7.1个月.术后Constant总分为88.47±4.43分,比术前54.74±7.80分明显提高(P<0.05).结论:中医温熨疗法治疗肩凝症方法简便易行,疗效满意.
作者:陈思;林新晓;温建民;封一平;蒋科卫;程桯;孙卫东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基于方剂文献分析蒲黄生品与熟品的使用异同.方法:以《中华医方精选辞典》为据,收集组成含蒲黄的方剂192首,建立Excell数据表,利用Excell的筛选工具,对相关资料进行归类统计.结果:蒲黄熟用包括略炒、微炒、炒、纸隔/包炒、炒赤色、炒黑、炒炭、炙、烧灰等不同炮制处理,蒲黄生品与熟品在“凉血”、“止血”、“化瘀”方剂中均有使用.结论:历代蒲黄主要的炮制方法为炒法,生熟蒲黄的临床应用非拘泥于“生行熟止”之说.
作者:张晓东;姚映芷;张丽;丁安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结合西医常规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确诊患者142例,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进行西医常规治疗与参附注射液中药联合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含量均明显改善(P<0.01),全血高切黏度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好(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显效率、有效率与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讨论:参附注射液能有显著改善西医常规治疗的临床效果,提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有效率,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斌;乔方;刘茂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疗法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临床对照研究,连续18个月随访45例我院骨科患者,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髋关节功能康复效果及进程.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2周院内感染、下肢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术后18个月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2组优良率比较无显著差异,但研究组患者康复进程明显加快.结论:中医康复疗法更有利于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治疗.
作者:赵仲伟;施新革;孔涛;李学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林兰教授是我国著名糖尿病专家,行医40余载,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治疗糖尿病各种并发症.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提倡益气养阴活血化瘀通脉为法,酌情用温经通阳药物,效果显著,对其常用9对药物进行浅析与同仁分享.
作者:李光善;任志雄;倪青;林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中国中医科学院李维贤教授从医近50年,对儿科病的诊治独具匠心.在诊断方面,重视探察病因并提出“停食着凉”儿科四字箴言.在治疗方面,顾护脾胃,重视后天之本;治疗小儿痘疹,恒遵古训“发毒而莫郁毒,清毒而莫冰毒”;治疗哺乳中的患儿,采用“子病治其母”,“药从乳传,其效便捷”的独特方法.在预防和护理方面,强调“若要小儿安,常受三分饥与寒”.
作者:武晓冬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桥本氏甲减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近3年就诊于中医科门诊的357例服用自制中药维菊散结口服液治疗桥本甲状腺炎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病例资料,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甲状腺大小、质地、甲状腺功能(FT3、FT4、TSH)的改变,结合动物实验评价其疗效、安全性和毒副作用.结果: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症状明显改善,其中倦怠乏力、畏寒怕冷、反应迟钝、嗜睡总有效率都超过95%,FT3、FT4、TSH的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治疗桥本甲状腺炎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复发率低.
作者:刘爱武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通过收集和对照清代直隶省地方志和《医林改错》等医书中对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大疫的记载,简析了本次疫情的主要临床表现,汇集了直隶省各地对当年疫病的主要治疗方法,认为当时采用的针刺放血疗法和中药辩证治疗方法对疫病的治疗颇有成效,值得今人深入研究和借鉴.
作者:孔令青;梁峻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分析桃红四物汤合逍遥散加减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5月到2011年5月在我院治疗高脂血症患者12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辛他伐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桃红四物汤合逍遥散加减治疗.分别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治疗效果、脂血变化情况、症状缓解情况及安全性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升高,TG、TC、LDL-C水平明显下降,HDL-C水平明显升高,头痛、耳鸣、心悸、不寐等症状改善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桃红四物汤合逍遥散加减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或改善高脂血症症状,且安全性高,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士金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