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速尿治疗小儿哮喘疗效观察

张逢博;刘光磊;许秀荣

关键词:儿童, 哮喘
摘要:我科自1998年1月~2001年1月,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速尿治疗小儿哮喘70例,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抗生素在院内感染中降阶梯治疗的新概念

    2001年,在荷兰召开的第22届国际化学疗法会议上,一些专家强调指出,ICU中院内获得性感染的高病死率是起始治疗不当的结果[1-2],故主张起始治疗即使用足够广谱的抗生素,以覆盖所有可能的致病菌,待细菌培养、药敏结果出来后,再有针对性地换用窄谱抗生素,称之为降阶梯治疗(De-EscalationTherapy).

    作者:秦玉花;赵红卫;梁新亮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急性四亚甲基二砜四胺中毒致癫痫发作的临床分析

    四亚甲基二砜四胺(毒鼠强)属强烈的神经毒杀鼠剂.我院于1997年2月~2001年10月共收治急性毒鼠强中毒46例,其中出现抽搐者28例,现将诊疗经过分析如下.

    作者:薛海英;王志建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肺动脉栓塞的腔内旋切消融术介入治疗

    目的:探讨经导管肺动脉腔内旋切消融术介入治疗肺动脉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经右侧股静脉穿刺,行选择性左、右肺动脉插管造影的右侧肺动脉栓塞4例,其中右肺动脉主干不规则充盈缺损1例,右肺动脉主干及右下肺动脉不规则充盈缺损2例,右上、下肺动脉均不规则充盈缺损1例;双侧肺动脉多发性栓塞1例,造影见右肺动脉主干及左下肺动脉不规则充盈缺损.5例病人均行肺动脉血栓旋切消融术并于下腔静脉内肾静脉以下各放置滤器1只.结果:本组病例经导管行血栓旋切消融术后,肺动脉栓塞明显好转,各栓塞肺动脉及其分支重新显示,患者术中临床症状即刻明显减轻,血气明显改善,血氧饱和度及PaO2明显回升,基本恢复正常.有3例患者出现轻微胸痛.结论:对肺动脉栓塞病人实施经导管肺动脉腔内旋切消融术疗效肯定、安全、有效,能延长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中华;尹亭斌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人类血清在精子体外培养中对精子活力影响的观察分析

    1材料与方法1.1受试对象1999年3月~2001年3月在我院生殖医学专科行宫腔内人工授精(IUI)不育症患者共179例,年龄在25~38岁,不育年限2~10a,男方精子密度≥20×109/L,活率≥30%,正常形态精子≥50%.

    作者:张婷;张丽;黎少琴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鼻内窥镜的术后处理

    鼻内窥镜技术应用于鼻腔和鼻窦外科手术,它直观视野清晰,效果可靠,使病变得到彻底清除,并保留鼻腔、鼻窦生理功能,术后反应轻,在临床上已得到充分肯定.手术技巧不断得到提高和改进,临床普及面越来越广.但鼻腔解剖结构、病变范围、术中切除范围及术后处理不同将会直接影响疗效.本文对由于术后处理不当对手术疗效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作者:杜铁流;姜莹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Nd:YAP激光内镜下治疗消化道疾病的健康教育

    Nd:YAP激光是一种新型的内镜下治疗用激光,因其具有良好的组织凝固、气化功能,且机体组织穿透力适中,术中术后引起潜在并发症较少,是当前内镜下实施腔内激光手术相对比较理想的光源.

    作者:吴洁;贾新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明胶酶、IV型胶原、CD44v6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明胶酶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IV型胶原和CD44v6在结直肠癌侵袭转移过程中的关系.方法:采用明胶酶谱和S-P免疫组化对50例结直肠癌癌组织和相应正常组织中的明胶酶、IV型胶原和CD44v6进行检测.结果:明胶酶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明胶酶与结直肠癌的Dukes分期呈同步的正相关(P<0.05);基底膜中IV型胶原表达减少,明胶酶表达显著增加(P<0.05);明胶酶在CD44v6强阳性组中表达量升高显著(P<0.05).结论:明胶酶与结直肠癌的侵袭转移性有着密切的关系,不仅在癌细胞的酶解,而且在癌细胞的粘附、运动过程中都有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栗超跃;银平章;孔令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常温体外循环下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

    我科自1996年1月~2001年12月,采用常温体外循环下动脉导管未闭(PDA)结扎术治疗PDA合并其他心内畸形30例,方法简单、效果满意,无并发症.现将其转流、手术方法报道如下.

    作者:陈重;杨光煜;张志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我院1 999年6月~2002年6月,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failure,CHF)57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张海勋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对系列血液增菌培养基培养效果的比较

    目的:为提高临床标本中血液培养的阳性率,研制系列血液增菌液.方法:配制不同成分的系列血液增菌液,对248份标本进行同步培养,与普通常规细菌培养方法对照.结果:共检出35份阳性,阳性检出率为14.11%.其中1号脑心浸液肉汤:共检出33株各类细菌,阳性检出率为13.30%;2号胰酶大豆肉汤:共检出26株各类细菌,阳性检出率为10.48%;3号对氨基苯甲酸肉汤(常规对照组):共检出18株各类细菌,阳性检出率为7.26%;4号葡萄糖肉汤:共检出29株各类细菌,阳性检出率为11.70%;5号L型肉汤:共检出14株各类细菌,占5.65%.结论:使用系列血液增菌液培养基,能提高阳性检出可靠性,缩短培养时间,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作者:马珍;赵瑞钦;王山梅;李青青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2~20周妊娠效果分析

    由于一些特殊原因造成错过早期终止妊娠时机,采用钳刮术难度大、出血多、副损伤大.羊膜腔穿刺注入利凡诺尔引产,由于月份小、羊水少,穿刺不易成功,特别是胎死宫内无羊水者,采用口服米非司酮加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成功率高,痛苦小,失血少.

    作者:贾克英;崔爱珍;过慧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预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

    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预后的估计,是家长和儿科医生都非常关心的问题,我院应用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方法,对138例HIE患儿进行评定,并对预后进行随访,现报道如下.

    作者:牛玉红;郭长根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食道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健康教育

    食道曲张静脉套扎术(EVL)是经内窥镜,用橡皮圈将正在出血或曲张的食道静脉结扎,使正在出血或曲张的静脉闭塞,以后逐渐坏死、脱落形成溃疡,成为疤痕愈合,血管闭合而达到阻断血流、减少或避免食道静脉破裂出血的目的.

    作者:董旭静;董旭红;吴洁;贾新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胆囊癌致梗阻性黄疸手术治疗分析

    我们自1999年6月~2001年1 2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胆囊癌18例致梗阻性黄疸,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结实;苏如海;刘文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心律失常124例分析

    目的:探讨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1 68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再通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124例(73.8%)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其中69例(55.6%)为室性心律失常,7例(5.6%)发生室颤或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36例(29%)发生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51例(41.1%)发生缓慢性心律失常,且均发生在下/后壁梗死患者.结论: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高,应引起警惕.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和缓慢性心律失常为予示再灌注的较可靠的临床指征.

    作者:李广明;王建华;王明生;杨新春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食管拔脱术的手术配合

    我院胸外科自1983年1月~2001年12月,采用食管拔脱术(包括内翻拔脱及钝性剥脱)治疗食管癌共80例,收到满意效果,现将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晓霞;秦莹;郝艾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超选择动脉插管栓塞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研究

    大咯血通常指每日咯血量超过400ml,急性大咯血每日可达2000ml.大咯血是内科急症,病死率很高,文献报道大咯血病死率达50%~85%[1].大咯血内科治疗棘手,外科治疗创伤大,手术并发症多,且部分病人不能耐受手术.本组应用微导管超选择插管栓塞支气管动脉治疗大咯血13例,效果好.

    作者:张耀勇;宋太民;楚贵堂;马会军;曹永新;牛松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保留幽门的胃大部切除间置顺蠕动空肠治疗贲门癌

    目的:减少贲门癌行胃次全切除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对21例贲门癌,行保留幽门的胃次全切除术,在食管与残胃之间,间置顺蠕动空肠,并在食管空肠吻合口下方3cm左右重叠缝合空肠浆肌层重建人工贲门.结果:随访患者的胃排空时间为2.0士0.5h,无贫血、倾倒综合征发生;食管及吻合口炎症1例.结论:本术式术后并发症少,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低,病人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于鹏;刘学亮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冠心病心肌缺血时动态心电图检测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1992年1月~2001年12月期间,经临床确诊为冠心病(CHD)的日常生活中心肌缺血(MIS)患者1104例(均符合1997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和WHO诊断标准),其中住院患者828例,门诊随访患者276例;年龄36~78岁,平均54.6岁,60岁以上者702例,占63.6%;男658例,女446例.

    作者:赵海梅;王静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窦性期前收缩1例报告

    窦性期前收缩(SPB)是少见的心律失常现象,我们收治1例报道分析如下.

    作者:王志建;薛海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