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淑骅;胡剑江;王玉敏;张萌;高俊虹;马琰岩;付卫星;崔海峰;喻晓春
目的:观察夜尿警觉汤治疗小儿遗尿的临床疗效.方法:以中药煎服为主,宣肺补肾,固涩止遗.结果:138例中服药短者5d,长者25d,治愈121例占87.7%,好转10例占7.2%,无效7例占5.1%,总有效率94.9%.结论:中医药治疗小儿遗尿有独到的优势,且安全、简便、经济、有效.
作者:李拥平;皮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辅行诀>中<汤液经法图>保存了早期经方医学的体、用、化味理论.其中体、用理论可以正确理解五脏大小补泻诸汤乃至五脏劳损病诸方的组方规律,而体、用、化味理论可以解析救误治诸五脏泻方的组方规律.体、用、化味理论是<辅行诀>五脏补泻经方系统的独特理论,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吴新明;刘洋;李菲;彭鑫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通过张仲景运用桂枝对药分析,探讨其诸多巧妙之处:与寒药配伍,清上温下;与热药配伍,温通经脉;与辛味药配伍,能散能行;与甘味药配伍,缓急止痛;与酸味药配伍,调营卫,和阴阳;与苦味药配伍,兼具温清;与成味药配伍,涩精止遗;与解表药配伍,发散表邪;与治里药配伍,用治脏腑诸证;与和解药配伍,太少双解;与补益药配伍,补气温阳;与祛邪药配伍,助阳祛邪;与升津药配伍,解肌舒经;与镇降药配伍,交通阴阳;与通络药配伍,外达四肢;与活血药配伍,温阳通经散瘀.
作者:郭延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制作多个中性、愤怒情绪诱发影片片段,通过实脸室标准化评估,选取诱发强度、分化和单一性优良者作为目标情绪诱发材料.以正常在校大学生为被试,采用情绪诱发(观看电影片段)和情绪调节(按语词提示调节对愤怒刺激的反应)动态加工的实验范式,观测愤怒情志调节(宣泄和抑制)的机体生理反应,从而阐释肝疏泄科学内涵的一个侧面.并借助ERP技术,获取情志表达倾向个体差异的神经电生理证据,为中医肝主疏泄理论增添新的认识.
作者:詹向红;乔明琦;张惠云;潘芳;李伟;刘胜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初步评价中医泡洗(药浴)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急性期临床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门诊60例类风湿关节炎急性期患者随机分成2组,中西药结合常规治疗(中药内服+西药内服)+中医外治和中西药结合常规治疗(中药内服十西药内服)治疗,在第0、7、14天分别观察患者关节肿胀数、晨僵、双手握力、病人对疼痛的VAS评分、病人对疾病的全面的评佑、医生对患者的全面评佑、健康评价调查表(HAQ)和中医证候评价及焦虑、抑郁评分.结果:中药治疗组和时照组疲劳VAS评分第7,14天有显著性差异,患者对疾病的总体评价中药治疗组和对照组第14天有显著性差异,中药治疗组和对照组关节疼痛第7天有显著性差异,中药治疗组和对照组关节肿胀程度第3,7天有显著性差异,中药治疗组和对照组焦虑积分第14天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常规中西药联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泡洗可以缓解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乏力、疼痛、肿胀等症状,降低患者的焦虑,提高活动期患者病情的缓解率,提高生活质童.
作者:董宏生;陈誩;王玉明;谢幼红;王北;张秦;陈爱萍;邵培培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通过古籍文献研究对古代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方法进行了探索,认为中医自古就十分重视疗效,涵盖内容丰富,且主要有两种评价疗效的方法.一种是通过治疗前后的证候对比进行评价,另一种为医生根据病机变化判断疗效,是中医所特有的疗效评价方法,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而且这两种评价方法在临床实践中经常紧密结合、综合运用.
作者:李君;刘保延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枳实消痞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气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积实消痞汤,每日1剂,对照组口服枸櫞酸英沙比利,每次10mg,每日3次,2组均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4%,对照组总有效率达74%,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积实消痞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旴江医家黄宫绣文学素养深厚,学识渊博,其光辉学术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黄宫绣代表作<脉理求真>脉学理论切合临床,精练实用,深受后世医家的推崇,至今仍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本草求真>在众多的临床实用类本草著作中,特色鲜明,卓然立世.整理和研究黄宫绣的学说,研究其学术思想及价值,对于发展旴江医学及充实中医学宝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建章;邹来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活血解郁为主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34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双黄连粉针剂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点滴,配以中药肤尔康胶囊口服及中药薰蒸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氯肽素口服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84例中,治愈20例占24.39%,显效40例占48.78%,有效14例占17.07%,无效10例占12.19%,总有效率为88.1%.对照组50例中,痊愈8例占16%,显效12例占24%,有效12例占24%,无效18例占36%,总有效率64%.2组疗效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清热解毒、活血解郁法为主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黎明;姚龙华;陈隆芝;陈静;高正怡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慢性肥厚性咽炎因其发病率高、病情顽固、病程长等原因,现代医学对其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在中医整体观、辫证论治的理论指导下,运用中医药治疗该病,有病变治疗彻底、复发率低、毒副作用小、治疗费用低等优点.
作者:陈魁;王立华;杨国登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收集我院自2006年6月~2009年1月经社区服务的70例老年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中药保留灌肠,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红艳;陈玉梅;王少云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健康大鼠血清中丹参素的血药浓度.方法:采用益肾通络方浸青水溶液健康大鼠灌胃,每日2次,连续3d,制备含药大鼠血清.以反相HPLC法、Kromasil C18:为色谱柱,甲醉-乙腈-0.5%醋酸(4:4:92)为流动相,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79nm.结果:丹参素在46ng~736ng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日内与日间精密度的RSD均小于5%,平均回收率90%.结论:该法稳定、快速、灵敏,精密度好,适用于大鼠血清中丹参素的含量测定.
作者:金红;凌晓;李雅;杨智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通过对孰煌遗书<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中体用味补泻、合化味、不合化味的以味成方法则及阳进为补、阴退为泻理论的系统研究,认为深入研究以味成方法则对于真正正确理解和解释经方组方之原义,对于我们研究<伤寒杂病论>、研究方剂学的源流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者:梁永林;刘稼;李应存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特定穴位针刺治疗减肥功效及对下丘脑ob mRNA表达的影响作用.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特定穴位针刺治疗组、非特定穴位针刺治疗组,每组15只.采用营养肥胖造模方法复制肥胖模型大鼠,实验第4周行干预治疗,13周结束,治疗前后检测各组大鼠体重、肥胖lee's指数,治疗后RT-PCR法检测下丘脑obmRNA表达.结果:治疗前,模型大鼠体重、lee's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特定穴位针刺治疗组体重、lee's指数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和非特定穴位针刺治疗组(P<0.05或P<0.01);治疗后取下丘脑,特定穴位针刺治疗组ob mRNA表达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及非特定穴位针刺治疗组(p<0.01).结论:特定穴位针刺治疗具有较好的减肥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下丘脑ob mRNA表达有关.
作者:李红阳;唐红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中医经典著作<内经>、<伤寒论>对朝医体质学理论形成的影响很大,探讨中医学对朝医体质学理论形成的影响,对进一步完善朝医体质学理论体系具有深远意义.
作者:朴仁范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抑肝调胃方联合西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28例口服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抑肝调胃方治疗,4周1个疗程,各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总有效率71.4%,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抑肝调胃方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王红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养阴疏肝汤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的实验方法,治疗组共105例给予养阴疏肝汤口服,对照组共34例给予益肝灵口服,2组共观察3个月.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59例,显效26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临床治愈11例,显效9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88.33%.Ridit检验,U=0.0382,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临床治愈68例,显效21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临床治愈10例,显效13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为88.33%.Ridit分析,U=0.0132,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对慢性肝炎患者相关肝功能参数如ALT,AST,TBiL等,养阴疏肝汤较益肝灵有更好的改善作用(P<0.05或P<0.01).结论:养阴疏肝汤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肝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温艳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神经干细胞可由多胚层原始细胞分化而来,可自我更新、增殖并能分化为神经系统大部分类型细胞.近年来,中医药介入神经细胞研究作用于微环境和细胞本身,在多靶点、多环节产生效应,诱导神经细胞的生成及增殖分化.本文就近年来中医药诱导间质干细胞生成神经细胞和影响神经细胞的增殖及分化两方面做一综述.
作者:宁友;黄建华;卞琴;吴斌;陈洋;沈自尹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我们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40例,并进行了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符合全国第1次脑血管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首次发病,病程不超过36h,伴有明显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缺损症状和体征,并经过颅脑CT确诊.
作者:王运强;张文科;康根超;张军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健脾化湿清热方治疗脾虚湿热型糖尿病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健脾化湿清热方,并设对照组30例进行比较观察,结果:治疗组有明显降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总有效率86%,与对照组比较其降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和总有效率(76%)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健脾化湿清热方有明显降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并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冯玉萍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