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召善;毛新红;王泽申
中医诊病,主要有望、闻、问、切四种方法,简称为“四诊”。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局部的病变可以影响全身,内脏的病变,可以从五官四肢体表各个方面反映出来。中医护理技术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既丰富了中医护理技术的内容,也扩大了中医护理的工作范畴,增加了为患者服务的内容和途径。
作者:李会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评价分析护理干预对提高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500例2011年3月-2012年3月期间在我院产妇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250例)和对照组(250例)。给予试验组产妇护理干预,给予对照组患者产妇常规产后护理,比较两组经过不同护理后的母乳喂养成功率。结果试验组中,67例涨乳产妇成功63(94.02%);47例乳头凹陷或扁平的产妇成功43例(91.49%);31例乳头皲裂的产妇中成功29例(93.59%);13例惧怕哺乳的产妇成功率为100.00%;乳腺炎治疗成功2例(66.67%)。试验组的喂养成功239例(95.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1例(80.40%),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强化母乳喂养的健康宣讲、安抚产妇情绪、对喂乳障碍进行有效处理为喂乳护理的关键,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临床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成素芳;杨美球;陈美林;谭永康;梁水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卡介苗能够更好的成功接种的方法及接种人员和家属的注意事项。方法对10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进行卡介苗规范化接种及对接种人员和新生儿家长进行接种前后的健康教育。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2名,对照组48名。实验组用接种人员和家属双人固定法接种,对照组用接种人员单人固定法接种。结论预防接种人员在接种过程中充分的准备和正确指导家长配合接种是能让卡介苗接种更为成功。
作者:冯彩霞;于慧萍;梁荣;余锦萍;陆海鸿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优先吻合动脉的多手指离断再植的护理;方法术前完善术前相关检查,必要的术前谈话,告知患者手术时间长;再植指存在风险,手术步骤等,消除患者顾虑,以便密切配合手术,术后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术后护理注意患肢保暖,加强基础护理,做好疼痛的护理,密切观察再植指血运的及肢体肿胀程度,早期功能锻炼指导,加强健康教育;结果37例多手指离断患者,两指离断27例54指;三指及以上离断10例,共36指,共再植90指,存活84指,存活率93.33%。
作者:杨媛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放射性肠炎是盆腔、腹腔等肿瘤患者放射治疗过程中的主要并发症,患者自觉痛苦,治疗后生存质量降低,而西药治疗放射性肠炎多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对症治疗,副作用较大,疗效不确切。祖国医学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来在该领域的研究也逐年增多,研究结果表明中药治疗放射性肠炎有明显优势,通过对这些研究进行总结、分析,以期能应用于临床,使中药在放射性肠炎治疗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减轻患者痛苦,提高预后生存质量。
作者:王芳芳;郭华丽;侯华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采用马钱子治疗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共选择10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n=50)与加用中药马钱子治疗(观察组,n=50)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8%,明显高于对照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扩胸度治疗后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指地距、CRP、ESR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直性脊柱炎采用马钱子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症状和体征,保障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王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究痰热清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儿科于2013年1月-2014年2月接收的98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平均49例,实验组施行痰热清注射液+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对照组施行阿奇霉素单一药物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中Ig(免疫球蛋白水平)和CRP(C反应蛋白)的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有效率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中的Ig、CRP水平无显著差异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间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痰热清联合阿奇霉素可以有效的调节血清中Ig、CRP水平,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中。
作者:张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本院高血压病患者治疗情况,总结患者降压药的应用情况和临床血压控制达标率。方法调查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高血压患者治疗情况,统计分析其用药和血压控制情况。结果高血压病人合并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肾功能不全比率为71.27%,2年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钙拮抗剂(CCB)、β-受体阻滞剂(β-RB)的使用率高,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ACEI)是普遍使用的降压药。治疗高血压病以联合用药居多,占94.55%,血压控制率44.36%。结论抗高血压药物中ACEI、CCB和β-RB常用,我院抗高血压药使用情况基本合理。加强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对血压控制会更加理想。
作者:常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21世纪是老龄化的世纪,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国从1999年就进入老龄化社会,到2004年老龄人口达2亿。我国是老年人口多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速度快的国家之一。人口老龄化导致一些新的疾病和各种各样的老年性疾病不断出现,给社会和家庭都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负担。随着健康状态和社会环境的改变,老年人的心理也会或多或少地产生一些变化,出现一些心理健康问题。由于其本身容易产生各种复杂心理问题,加之自身病痛的折磨,生活情绪低落,怕孤独、怕寂寞,精神心理状态也发生较大变化,生活质量逐渐下降。因此,在治疗老年人机体疾病的同时,做好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十分重要,这对促进老年人的早日康复很有帮助。老年人的健康与护理已成为每个医务工作者,尤其是我们老年科护理工作者工作中具挑战性的一个课题。
作者:程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吉妮环的临床应用效果是否优于爱母环。方法研究2001年-2012年在本院自愿要求放置宫内节育器,身体健康而无上环禁忌症者,208例放置吉妮环,225例放置爱母环。放置节育器后定期随访(术后1、3、6、12个月)。结果累计,12个月续用率吉妮环97.1%、爱母环91.1%。结论吉妮环具有脱落率低,不良反应少,累计续用率高的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仝淑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大肠息肉临床病理特点、随访记录进行研究,探讨针对大肠息肉的更加有效的诊治方法。方法对180例大肠息肉的患者的结肠镜表现,临床特点及相关癌变因素的病历资料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80例临床患者当中,共110例腺瘤性息肉,另有炎性息肉43例、增生性息肉27例,3例癌变病历。结论大肠内镜手术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有效的术前检查及术后随访将会降低大肠癌的发生率。
作者:卢群;肖鹏;艾启雄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做为极低出生体重儿中长期静脉通道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25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应用PICC的效果及护理体会。结果25例极低体重新生儿PICC置管成功率100%。结论 PICC置管是极低出生体重儿静脉输液的较好选择,严格的无菌操作技术、正确的封管冲管技术、换药技术等是PICC成功的关键。
作者:潘云;代洁;王艳;嵇亚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结合尿培养对尿路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以便临床快速有效的诊断尿路感染。方法选取280例临床中段尿液标本同时采用UF-1000i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和细菌培养进行检测并且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尿液有形成分分析检测阳性率为29.6%(83/280),尿培养的阳性率为23.6%(66/280),两组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培养中以大肠埃希菌为多见,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尿有形成分检测的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阳性预测值。结论尿液有形成分分析对尿路感染的诊断更为快捷、方便且临床效能与尿液培养接近可作为尿路感染早期筛查的重要检测手法,但不能作为尿路感染的确诊指标,临床上可结合尿培养以提高其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刘建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疝手术治疗中的运用。方法将68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按照护理临床路径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者在住院时间、费用、健康教育掌握程度、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在住院时间、费用上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在满意度、健康教育掌握程度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股沟疝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掌握的程度和术后满意度。
作者:陈小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 HIV/AIDS患者伤口护理方法。方法总结了28例HIV/AIDS患者伤口护理体会,包括心理护理、消毒隔离、伤口护理、疼痛护理及职业暴露。结果28例患者均未出现机会性感染和严重术后并发症,无死亡病例。讨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可降低HIV/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和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风险。
作者:黄连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细菌性咽-扁桃体炎的疗效。方法细菌性咽-扁桃体炎患者1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8例,治疗组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2:1)每次1.125g,每日3次口服,疗程7d;对照组给予乳酸阿奇霉素颗粒0.5g,每日1次口服,疗程7日;观察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实验室结果差异。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4%,对照组有效率为76%(P<0.05),治疗组1例出现皮疹,1例出现轻微腹胀;对照组2例出现不同程度谷草转氨酶升高,3例出现轻微恶心症状。结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细菌性咽-扁桃体炎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李明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咳嗽是临床上以症状命名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金。刘河间《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咳谓无痰而有声,肺气伤而不清也。嗽是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为痰也。咳嗽谓有痰而有声,盖因伤于肺气,动于脾湿,咳而为嗽也;河间六书·咳嗽论》谓:“寒、暑、湿、燥、风、火六气,皆令人咳嗽”。风为六淫之首,其他外邪多随风邪侵袭人体,或挟寒,或挟热,或挟燥,其中风邪挟寒者居多;内伤咳嗽多因饮食、情志及肺脏自病;饮食不当,嗜烟好酒,内生火热,熏灼肺胃,灼津生痰;或生冷不节,肥甘厚味,损伤脾胃,痰浊内生,上储于肺,阻塞气道,肺气上逆而作咳;情志刺激,肝失调达,气郁化火,肝火上逆犯肺,肺失肃降而作咳;肺脏自病者,常由肺系疾病日久,迁延不愈,耗气伤阴,肃降无权致肺气上逆作咳;或肺气虚不能布津而成痰,肺阴虚而虚火灼津为痰,痰浊阻滞,肺气不降上逆作咳;笔者从医20余年,结合病人临床症状、体征以及舌苔脉象等,就咳嗽的中医辨证及治疗体会与大家分享。
作者:吕翠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近年来,静脉留置针在我院临床儿科当中逐渐成为普遍的输液方式,较好地解决了补液用药问题,避免了反复穿刺对新生儿头皮的损伤,减轻了患儿的痛苦,保证了治疗抢救的顺利进行,有较好的实用价值。但是,由于存在穿刺失败、静脉炎等的并发症以及脱落等各种问题,没有充分地发挥出静脉留置针的优势。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我院近年来临床应用,本文提出了合理选择血管以及合理固定等对策,以提高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率。
作者:孙彩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PFNA治疗Evans Ⅴ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揭阳市人民医院2011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3例采用PFNA治疗的Evans Ⅴ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方法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患者置于骨科牵引床上进行复位,C臂透视下证实复位满意,常规消毒、铺巾,利用PFNA(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对骨折进行固定。结果术后第2天指导患者床上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术后3-7天患肢不负重情况下扶拐下地活动。随访13例患者骨折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12~20周,平均15周。1例主钉切出,无髋内翻、骨折不愈合、感染等其他并发症。结论 PFNA在治疗Evans Ⅴ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明显优越性,治疗效果好,易于操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仰丹;刘俊波;郑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应用三维TOF MRA作血管扫描,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方法利用西门子1.5T磁共振三维TOF MRA特殊扫描技术,经过三维后处理,以清楚地显示脑动脉,并加以分析应用。结果脑动脉与静止组织之间形成较好的对比,从而清楚的显示正常和异常的血管;结论 MRA检查技术具有无创、简便、费用低、一般无需对比剂即可清楚显示血管等优点,可以作为常规检查应用于临床。
作者:金水花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