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15年-2017年桐庐县食源性特定病原菌监测结果分析

叶倩;钟康义;陆震宇;王秋英;郑卢萍;郑伟

关键词:食源性, 特定病原菌, 监测, 分析
摘要:目的 通过对本县2015年-2017年食源性疾病特定病原菌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和掌握本县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情况,提出针对措施.方法 收集3年共1 258例食源性特定病原菌感染病例信息和实验室病原学检验结果,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都有腹泻腹痛症状,里急后重较少;以男性较多,男、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1.626,P<0.05);20岁~30岁和60岁以上人群为主要发病人群;1月-3月和6月-10月这2个时间段出现疾病高发状态的特点;职业类别为农民的病例数高;水果及其制品(包括果脯和蜜饯)、肉及其制品、蔬菜及其制品这3类为主要的致病食品;家庭为主要进食场所;检出51株阳性菌,分别为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志贺菌;沙门菌中主要是鼠伤寒沙门菌.结论 根据本县食源性特定病原菌监测结果特点,提出针对措施,加强食品安全卫生的管理和相关知识的宣传,积极开展防控手段.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相关文献
  • 浓缩血小板保存过程代谢及体外特性变化研究

    近年来从全血中分离采集的手工浓缩血小板应用越来越得到临床的重视,成为外科、儿科、骨科等患者血小板输注的一个重要来源.由于浓缩血小板分离于全血,具备量少,分装简便等特点,可根据临床需要量制备相应的规格制品,有利于充分利用血液资源.在欧美国家及中国香港红十字会输血服务中心,手工制备的血小板始终占临床血小板用量的大多数.

    作者:周斌;纪勇平;黄艳;黄萃;麻海勇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混合型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肉样中特布他林、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和克伦特罗残留

    目的 建立一种灵敏和准确地检测肉制品中特布他林、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和克伦特罗4种β2-受体激动剂残留的快速分析方法.方法 肉制品经2%磷酸甲醇-水溶液(80∶20,V/V)涡旋提取10 min,离心,上清液经乙酸酸化后采用混合型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小柱(MCX)净化,以乙腈和0.1%(V/V)甲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在反相C18柱上进行梯度洗脱与色谱分离,以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MS/MS)进行检测,内标法定量.结果 4种β2-受体激动剂在0.2μg/L ~100.0μg/L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r≥0.999 2),方法的检出限(LODs)为0.03 μg/kg ~0.08 μg/kg.当加标水平为1.0 μg/kg、40.0 μg/kg和80.0 μg/kg时,肉制品中4种β2-受体激动剂的加标回收率为86.2% ~ 101.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1% ~8.3%.结论 本法可用于猪肉、猪肝、牛肉和牛肝等肉制品中常见β2-受体激动剂残留检测与分析.

    作者:潘胜东;叶美君;王立;陈晓红;金米聪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抗缪勒管激素与游离睾酮指数在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抗缪勒管激素(AMH)与游离睾酮指数(FAJ)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113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为PCOS组,55例健康育龄妇女为对照组,分别检测AMH、促卵泡激素(FSH)、黄体激素(LH)、睾酮(T)、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并计算出游离睾酮指数(FAI).结果 PCOS患者血清AMH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H、LH/FSH比值、T、DHEAS、FAI、SHB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FS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FAI与AMH、LH、LH/FSH比值、T、DHEAS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20、0.366、0.318、0.999、0.312,P<0.05),与SHBG呈负相关(r=-0.268,P<0.05).ROC曲线AMH、FAI、AMH+ FAI的AUC分别为0.752、0.693、0.764,其中AMH+ FAI的AUC面积大,其优截断点对应的诊断灵敏度为81.8%,特异度为64.9%.结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AMH水平显著升高,其升高与AFI及总睾酮激素水平密切相关.

    作者:沈涌海;施新颜;王智毅;陈忠宝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活禽市场环境新型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鉴定及其基因特征分析

    目的 对活禽市场环境中的新型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进行测序鉴定和基因分析,为防控人感染H5N6亚型AIV提供依据.方法 对活禽市场环境中检出的1份H5亚型AIV核酸阳性标本进行红细胞凝集素(hemagglutinin,HA)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基因通用引物RT-PCR扩增和测序,经BLAST比对和Mega 6.0软件构建进化树来分析病毒基因特征.结果 1份H5亚型AIV核酸阳性标本经测序鉴定为新型H5N6亚型AIV,进化分析显示该病毒HA和NA均与分离自越南的禽源H5N6亚型AIV株亲缘关系近;HA连接肽出现6个碱性氨基酸(amino acids,HA);HA受体结合区域aa为QRG,受体特征为禽源;NA蛋白第69~73位点aa出现茎缺失.结论 环境中1份H5亚型AIV核酸阳性病毒鉴定为新型H5N6亚型AIV,该病毒对禽表现为高致病性的分子特征,但具有不容易感染人的受体结合特征.

    作者:陈腊梅;吕君;唐勇军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高龄患者气管插管全麻术后肺部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高龄患者气管插管全麻术后肺部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为临床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7年6月在本院全麻手术的高龄患者(年龄≥65周岁)486例,收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采用细菌自动分析仪对所培养细菌进行分离鉴定,对全麻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干预措施.结果 486例高龄患者全身麻醉术后52例发生肺部感染,感染发生率为10.70%.52例肺部感染患者共培养出5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14例,占24.14%,革兰阴性菌42株,占72.41%,真菌感染2例,占3.45%.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麻醉插管时间≥120 min、经口气管插管、有肺部疾病史、术后使用呼吸机是气管插管全麻术后高龄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龄患者气管插管全麻术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针对相关危险因素临床应改进和完善控制方法,可以预防肺部感染发生.

    作者:陈晓丽;徐珊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哮喘大鼠肺组织Bid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检测的意义

    目的 通过检测Bid在哮喘大鼠肺组织中表达的变化,探讨Bid在哮喘炎症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卵白蛋白致敏复制哮喘大鼠模型,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及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肺组织Bid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哮喘组Bid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地塞米松组Bid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哮喘组(P<0.05),而地塞米松组Bid mRNA的表达量与哮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组织Bid mRNA与蛋白的表达水平无显著相关性(n=24,r=0.39,P>0.05).结论 哮喘大鼠急性发作期肺组织Bid的表达升高,可能在哮喘的炎症机制中起着促进气道炎症的作用,这种促炎的功能可以被地塞米松所抑制.

    作者:蒋珍凤;范广民;罗冬娇;童夏生;王恩智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子宫压迫缝合术对患者凝血功能和创伤应激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患者中运用对患者凝血功能和创伤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本院出现产后出血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内科保守治疗无效后采用的子宫压迫缝合止血,检测子宫压迫缝合止血后患者凝血功能、氧化应激指标及炎症反应水平的影响.结果 术后12 h患者PT、APTT、TT、D-二聚体水平明显下降,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PT、APTT、TT、D-二聚体水平持续下降;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MDA、AOPP水平进一步下降;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GSH-PX、SOD水平进一步升高,术后12 h患者CRP、IL-6、TNF-α水平明显降低,且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CRP、IL-6、TNF-α进一步下降.结论 子宫压迫缝合有助于改善创伤出血患者凝血功能和创伤应激指标.

    作者:顾荣华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一个遗传性凝血因子Ⅴ缺陷症家系表型与基因分析

    目的 对1个由近亲结婚引起的遗传性凝血因子Ⅴ(FⅤ)缺陷症家系进行表型与基因分析,探讨其分子发病机制.方法 检测先证者及家系成员(三代6名成员)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浆FⅤ活性(FⅤ∶C)和血浆FⅤ抗原(FⅤ∶Ag)等指标进行表型诊断;用DNA直接测序法分析先证者F5基因的全部外显子、侧翼、5'和3'非翻译区及家系成员相应的突变位点区域,发现突变位点用反向测序予以证实,并用医学生物软件对该突变进行分析.结果 先证者PT和APTT均明显延长,分别为20.5 s和51.7s,其FⅤ∶C和FⅤ∶Ag分别为11.0%和12.0%.先证者F5基因第5号外显子上发现c.653T>C纯合突变,导致Phe190Ser;其父亲、母亲、女儿为Phe190Ser杂合子,FⅤ∶C和FⅤ∶Ag也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分别为54%、47%、60%和61.4%、52.1%、56.5%),丈夫和姐姐为正常野生型,其FⅤ∶C和FⅤ∶Ag均在正常水平.生物软件分析均显示该突变对FⅤ蛋白产生危害.结论 F5基因第5号外显子上c.653T>C的纯合突变是导致先证者携带Phe190Ser原因,且该Phe190Ser突变与先证者FⅤ水平减低有关.

    作者:杜长宝;杨婷;祝进;杨丽红;程晓丽;王明山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沈阳市2011年-2015年食源性致病菌监测沙门菌多位点可变数量串联重复序列分型

    目的 建立沙门菌监测的多位点可变数量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分子分型数据库,提高沙门菌的检测和防控能力.方法 筛选针对沈阳本地食源性致病菌具有高度多态性的VNTR位点,选择STTR7、STTR3、SE6、2628542、3629542、SE10共6个VNTR位点进行MLVA分型.结果 917份样品检出沙门菌11株,检出率为1.2%.11株沙门菌共分成A和B两大聚类,分别占比36.4%和63.6%,A聚类可分为1个亚聚类,B聚类又可细分为3个亚聚类.表明沈阳地区流行的沙门菌是多克隆的,大部分菌株属于一个亲缘关系很近的克隆系.结论 沈阳地区沙门菌MLVA分型呈较好的多态性.

    作者:连英姿;刘虎生;郝富智;侯元;赵常智;魏夺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六安市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原学研究

    目的 通过对六安地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病原学研究及流行病学分析,为做好该菌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腹泻患者、动物粪便、冷冻冷藏食品、苍蝇等样本,进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以及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总检出率为7.35%,腹泻患者粪便检出率低,仅为0.81%,动物粪便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猪、鸭、鹅、狗、鸡,但只有猪粪标本和鸭粪标本检出致病菌株.冷冻冷藏食品检出率为16.05%.致病菌株O∶3型毒力基因分布为ail+ystA+ystB-yadA+virF+ RFBC+.结论 该菌在本地区腹泻患者和动物粪便、食品、苍蝇中普遍存在.主要致病型为O∶3型,动物宿主主要是家猪.

    作者:张凤;高大维;常宏伟;马功燕;廖仙梅;景怀琦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义乌市入境发热人群传染病分析

    目的 了解和分析义乌入境发热人员的情况,探讨更全面、科学的入境卫生检疫防控措施.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2月义乌市口岸入境发热人群(体温≥37.5℃)的信息,同时采集咽拭子和/或血清标本、尿液标本,进行传染病检测分析.结果 对送检的359例发热患者进行主要常见呼吸道病毒和虫媒病毒检测,共检出阳性96例,阳性率为26.74%(96/359).检出的病毒种类包括流感、副流感、肺炎支原体、登革热、寨卡和疟疾等.结论 义乌口岸发热患者体征各有特点,来自非洲的人员以携带感染疟疾的风险大,来自东南亚的旅客以携带感染登革热的风险大,而来自中国港澳台的旅客主要以流感为主.检验检疫部门应大力加强口岸重点人员的监测力度.

    作者:王莹;朱列波;王利健;朱胜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南通市流感病毒监测结果质量评价探讨

    目的 分析南通市流感病毒监测结果,找出存在问题,提高流感监测水平.方法 对南通市1个流感自然监测年期间采集的咽拭子样品病毒核酸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5年由哨点医院采集的ILI咽拭子标本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为8.90% (282/3 168),病毒亚型以季节性H3为主;暴发疫情报告2起,病毒亚型为乙型Victoria流感型和季节性H3型;2015年流行高峰月在秋冬季与夏季.结论 南通市流感监测系统总体运行正常,病毒核酸阳性标本的检出率与样品采集、送检、保存、实验室检测等多因素相关,建议加强专业人员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工作技能;聚集性疫情的监测存在局限性,应加大媒体相关知识宣传,增强公众疫情敏感性;将病例监测和病原学监测有效结合,有利于提高流感监测质量.

    作者:陆娟;张宏萍;熊海平;朱平;练维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活动性结核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2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通过检测活动性结核(TB)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2(TLR2)表达及其活化后单核细胞功能的变化,探讨单核细胞TLR2样受体在机体感染结核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32例活动性TB患者和32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流式细胞术检测单核细胞TLR2表达;体外分离培养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通过脂阿拉伯甘露糖(LAM)活化TLR2,流式细胞术检测LAM诱导的巨噬细胞比例及细胞凋亡.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TB患者外周血TLR2阳性细胞比例和平均荧光强度均显著上升(P<0.05).体外分离培养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与对照组相比,LAM诱导的巨噬细胞CD86阳性细胞比例和凋亡细胞比例均增加(P<0.05),抗TLR2封闭型抗体可抑制LAM诱导的巨噬细胞分化和凋亡.结论 单核细胞TLR2在结核疾病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绪山;李静;王敏;陈开勇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肠道双歧杆菌、肠球菌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肠道双歧杆菌、肠球菌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粪便中的表达变化.方法 选择2017年2月-12月杭州市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确诊的200例老年COPD患者和50例健康居民为对象,根据是否服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分为空白研究组和药物研究组,每组100例,采用光冈法检测肠道双歧杆菌、肠球菌.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肠道双歧杆菌、肠球菌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肠道双歧杆菌、肠球菌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药物研究组显著高于空白研究组(P<0.05).肠道双歧杆菌与肠球菌水平呈正相关(r =0.836,P=0.004).肠道双歧杆菌和肠球菌水平与年发作次数和营养状态有关(P<0.05).ROC曲线显示,肠道双歧杆菌、肠球菌及联合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23、0.657和0.726.结论 老年COPD患者粪便肠道双歧杆菌与肠球菌水平降低,肠道双歧杆菌与肠球菌水平呈正相关,与年发作次数和营养状态密切相关.

    作者:朱建俊;陆洪国;胡志伟;高建峰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六味地黄丸加减对2型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及临床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六味地黄丸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运用对患者免疫功能、IL-6、TNF-α水平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2型糖尿病的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六味地黄丸进行治疗,采用放射性免疫法检测患者血清中免疫相关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中TNF-α、IL-6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外周血T细胞CD3+、CD4+、CD4+/CD8+比值均较治疗前升高,治疗后观察组CRP、IL-6、TNF-α降低,治疗后观察组患者GLU、HOMA-IR、HbA1c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FIN则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六味地黄丸有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加强血糖的控制.

    作者:吴玉兰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妊娠期女性外周血红细胞参数参考区间的调查

    目的 调查孕妇在不同孕期外周血红细胞参数的变化,建立参考区间.方法 选择2016年1月-9月在本院定期接受产前检查的200例健康妊娠女性,分别记录其孕早期(13周前)、孕中期(13周~ 28周)、孕晚期(28周后)外周血红细胞参数的检测结果,同时收集非妊娠育龄女性186例为对照组.并另取早、中、晚各40例妊娠期女性外周血红细胞检测结果,用不同诊断标准对妊娠期贫血发生情况进行验证.结果 正常妊娠组孕早、中、晚各期参考范围Hb为105 g/L~ 144 g/L、99 g/L~ 132 g/L、98 g/L ~ 140 g/L,RBC为(3.5 ~4.8) ×1012/L、(3.2~ 4.4)×1012/L、(3.2~4.8)×1012/L,HCT为0.31 L/L~0.41 L/L、0.30 L/L~0.39 L/L、0.28 L/L~0.41 L/L,RDW-CV为12.0%~14.8%、11.2% ~15.3%、11.9% ~15.6%.妊娠组的Hb、RBC、HCT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孕中期低.结论 本地孕妇妊娠期贫血的诊断参考值低于WHO标准及美国CDC标准,建立妊娠女性参考区间可更好地评估孕妇的健康水平.

    作者:宓恬;陈碎朋;杜兵;陈晓晴;缪祥祥;李宝青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血流感染中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特征及基因分型

    目的 通过检测血流感染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特征及基因型特征,探讨产ESBLs菌株的流行病学情况,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浙江萧山医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血流感染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进行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对ESBLs阳性菌株进行PCR扩增,明确基因分型.结果 共分离到大肠埃希菌62株,肺炎克雷伯菌46株;产ESBLs检出率分别为48.4%和32.6%.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吡肟耐药率较高(>50%),对磷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及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20%).基因筛查结果显示,血流感染流行的ESBLs基因型主要为CTX-M型,排在前3位的基因型为CTX-M-14、CTX-M-15和CTX-M-55.结论 血流感染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比率较高,流行的基因型以CTX-M型为主.

    作者:郭亮;张传领;王白永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鱼、虾中18种抗生素药物残留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同时测定鱼、虾中氯霉素、金霉素、土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培氟沙星、依诺沙星、氟甲喹、恶喹酸、恩诺沙星、二氟沙星、斯帕沙星、氧氟沙星、丹诺沙星、奥比沙星、沙拉沙星、氟罗沙星等18种抗生素的检测方法.方法 样品经EDTA-Mcllvaine缓冲溶液超声提取,高速离心,滤液经正己烷脱脂,HLB固相萃取柱净化,氮气吹至近干.Poroshell 120 C18柱色谱分离,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l/min,进样量为5μl,柱温为40℃.电喷雾正负离子ESI(+/-)扫描;动态多反应(DMRM)质谱监测;基质匹配内标法定量.结果 18种抗生素线性良好,相关系数>0.998;方法检出限为0.1 μg/L~2.5 μg/L,3个加标水平的回收率在70.52%~ 127.45%,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48% ~ 15.93%.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可靠,适用于水产品中18种抗生素药物残留的同时测定.

    作者:李颖;孙珏;李峰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heartfailure,CHF)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心内科收治的CHF患者169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39例和未感染组130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CHF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169例CHF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为39例,感染率为23.1%;肺部感染患者痰液培养55株病原菌.有COPD病史、卧床时间、心功能Ⅲ级~Ⅳ级和糖尿病史是CHF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OPD病史患者表现出更高的肺部感染风险[OR =6.749,95% CI(3.029 ~ 15.040),P<0.05],而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为保护性因素.结论 CHF患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应针对感染病原菌种类及相关危险因素,采取预防和处理措施,以降低CHF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风险.

    作者:陈婉婉;葛可法;任栋兵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妊娠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素、抵抗素、脑钠肽水平与患者病情及妊娠结局的关系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患者血清中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抵抗素(Resistin)、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与患者病情及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诊断为妊娠高血压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检测血清中ET-1、Resistin、BNP水平,探讨其与妊娠高血压患者病情及妊娠结局的关系,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ET-1、Resistin、BNP水平与患者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 重度妊娠组患者血清中ET-1、Resistin、BNP水平均明显高于中度妊娠组和轻度妊娠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不良组ET-1、Resistin、BNP水平均明显高于妊娠结局良好组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指数、ET-1、重度妊娠高血压、Resistin、BNP是妊娠高血压患者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妊娠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素、抵抗素、脑钠肽水平是妊娠结局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牟丹 刊期: 2018年第23期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