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流感染中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特征及基因分型

郭亮;张传领;王白永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 耐药性, 血流感染, 基因型
摘要:目的 通过检测血流感染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特征及基因型特征,探讨产ESBLs菌株的流行病学情况,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浙江萧山医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血流感染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进行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对ESBLs阳性菌株进行PCR扩增,明确基因分型.结果 共分离到大肠埃希菌62株,肺炎克雷伯菌46株;产ESBLs检出率分别为48.4%和32.6%.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吡肟耐药率较高(>50%),对磷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及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20%).基因筛查结果显示,血流感染流行的ESBLs基因型主要为CTX-M型,排在前3位的基因型为CTX-M-14、CTX-M-15和CTX-M-55.结论 血流感染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比率较高,流行的基因型以CTX-M型为主.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相关文献
  • 高龄患者气管插管全麻术后肺部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高龄患者气管插管全麻术后肺部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为临床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7年6月在本院全麻手术的高龄患者(年龄≥65周岁)486例,收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采用细菌自动分析仪对所培养细菌进行分离鉴定,对全麻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干预措施.结果 486例高龄患者全身麻醉术后52例发生肺部感染,感染发生率为10.70%.52例肺部感染患者共培养出5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14例,占24.14%,革兰阴性菌42株,占72.41%,真菌感染2例,占3.45%.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麻醉插管时间≥120 min、经口气管插管、有肺部疾病史、术后使用呼吸机是气管插管全麻术后高龄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龄患者气管插管全麻术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针对相关危险因素临床应改进和完善控制方法,可以预防肺部感染发生.

    作者:陈晓丽;徐珊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ABO血型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ABO血型与冠心病的发病率及冠脉狭窄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年于本院进行过冠状动脉造影的住院患者共121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74例及非冠心病组47例,用Gensini评分系统评价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严重程度,同时收集患者的血型、血糖、血脂及心肌酶结果.按血型将入选者分为A型、B型、O型、AB型4组来探讨每组冠心病发病率,再比较冠心病患者各血型组的实验室指标及Gensini积分,分析ABO血型与冠心病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A型组患者的冠心病检出率较高(74.4%),O型组较低(47.5%);在冠心病患者中,A型组的LDL-C、TC及TG较非A型组高;O型组的LDL-C、TC及TG较非O型组低,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型组的Gensini积分较非A型组高,O型组的Gensini积分较非O型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1.981、-2.290,P<0.05).结论 A型血患者易患冠心病且冠脉狭窄程度较重,O型血患者不易患冠心病且冠脉狭窄程度较轻,可能与患者体内血脂水平有关.

    作者:王丽阳;许亚亚;张颖;李婉红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2015年-2017年桐庐县食源性特定病原菌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对本县2015年-2017年食源性疾病特定病原菌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和掌握本县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情况,提出针对措施.方法 收集3年共1 258例食源性特定病原菌感染病例信息和实验室病原学检验结果,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都有腹泻腹痛症状,里急后重较少;以男性较多,男、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1.626,P<0.05);20岁~30岁和60岁以上人群为主要发病人群;1月-3月和6月-10月这2个时间段出现疾病高发状态的特点;职业类别为农民的病例数高;水果及其制品(包括果脯和蜜饯)、肉及其制品、蔬菜及其制品这3类为主要的致病食品;家庭为主要进食场所;检出51株阳性菌,分别为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志贺菌;沙门菌中主要是鼠伤寒沙门菌.结论 根据本县食源性特定病原菌监测结果特点,提出针对措施,加强食品安全卫生的管理和相关知识的宣传,积极开展防控手段.

    作者:叶倩;钟康义;陆震宇;王秋英;郑卢萍;郑伟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血流感染中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特征及基因分型

    目的 通过检测血流感染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特征及基因型特征,探讨产ESBLs菌株的流行病学情况,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浙江萧山医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血流感染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进行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对ESBLs阳性菌株进行PCR扩增,明确基因分型.结果 共分离到大肠埃希菌62株,肺炎克雷伯菌46株;产ESBLs检出率分别为48.4%和32.6%.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吡肟耐药率较高(>50%),对磷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及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20%).基因筛查结果显示,血流感染流行的ESBLs基因型主要为CTX-M型,排在前3位的基因型为CTX-M-14、CTX-M-15和CTX-M-55.结论 血流感染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比率较高,流行的基因型以CTX-M型为主.

    作者:郭亮;张传领;王白永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快速湿法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紫菜中铅、砷、汞、镉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紫菜中的铅、砷、汞、镉含量的快速湿法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方法.方法 紫菜样品用硝酸在石墨消解仪上120℃消解30 min,冷却后用去离子水定容.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紫菜样品中的铅、砷、汞、镉的含量.结果 将紫菜标准物质(GBW 10023)和实际样品用快速湿法消解和微波消解法进行消解,检测结果基本一致,均与证书参考值吻合.本实验铅、砷、镉在0 μg/L~ 30μg/L,汞在0μg/L~5μg/L时,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6~1.0000),检出限为0.0026mg/kg~0.047mg/kg,相对标准偏差为2.5% ~7.3%.结论 快速湿法消解简化了前处理操作流程,大程度上提高了前处理的工作效率,更适合于大批量样品的前处理.快速湿法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可靠等优点,适合于紫菜中铅、砷、汞、镉的快速检测.

    作者:王欣美;吴思霖;杨仁康;王柯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妊娠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素、抵抗素、脑钠肽水平与患者病情及妊娠结局的关系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患者血清中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抵抗素(Resistin)、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与患者病情及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诊断为妊娠高血压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检测血清中ET-1、Resistin、BNP水平,探讨其与妊娠高血压患者病情及妊娠结局的关系,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ET-1、Resistin、BNP水平与患者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 重度妊娠组患者血清中ET-1、Resistin、BNP水平均明显高于中度妊娠组和轻度妊娠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不良组ET-1、Resistin、BNP水平均明显高于妊娠结局良好组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指数、ET-1、重度妊娠高血压、Resistin、BNP是妊娠高血压患者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妊娠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素、抵抗素、脑钠肽水平是妊娠结局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牟丹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heartfailure,CHF)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心内科收治的CHF患者169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39例和未感染组130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CHF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169例CHF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为39例,感染率为23.1%;肺部感染患者痰液培养55株病原菌.有COPD病史、卧床时间、心功能Ⅲ级~Ⅳ级和糖尿病史是CHF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OPD病史患者表现出更高的肺部感染风险[OR =6.749,95% CI(3.029 ~ 15.040),P<0.05],而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为保护性因素.结论 CHF患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应针对感染病原菌种类及相关危险因素,采取预防和处理措施,以降低CHF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风险.

    作者:陈婉婉;葛可法;任栋兵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miR-155在喉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miR-155在喉鳞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转移及预后等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用qRT-PCR检测miR-155在94例喉鳞癌组织(喉鳞癌组)和35例癌旁正常喉黏膜上皮组织(对照组)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法与Log-rank检验分析生存情况.结果 miR-155在喉鳞癌组和对照组的表达量平均值分别为4.28±1.65、1.21±0.32,其表达分别在不同的临床分期、T分期及淋巴转移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性别、年龄、吸烟、分化程度及分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喉鳞癌患者miR-155高表达组比miR-155低表达组的生存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155高表达可能是影响喉鳞癌预后的重要因素;miR-155可能是肿瘤生物轴重要的靶点,为喉鳞癌早期浸润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实验依据.

    作者:马志超;江波;陶宝鸿;张朝晖;金巧智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妊娠期女性外周血红细胞参数参考区间的调查

    目的 调查孕妇在不同孕期外周血红细胞参数的变化,建立参考区间.方法 选择2016年1月-9月在本院定期接受产前检查的200例健康妊娠女性,分别记录其孕早期(13周前)、孕中期(13周~ 28周)、孕晚期(28周后)外周血红细胞参数的检测结果,同时收集非妊娠育龄女性186例为对照组.并另取早、中、晚各40例妊娠期女性外周血红细胞检测结果,用不同诊断标准对妊娠期贫血发生情况进行验证.结果 正常妊娠组孕早、中、晚各期参考范围Hb为105 g/L~ 144 g/L、99 g/L~ 132 g/L、98 g/L ~ 140 g/L,RBC为(3.5 ~4.8) ×1012/L、(3.2~ 4.4)×1012/L、(3.2~4.8)×1012/L,HCT为0.31 L/L~0.41 L/L、0.30 L/L~0.39 L/L、0.28 L/L~0.41 L/L,RDW-CV为12.0%~14.8%、11.2% ~15.3%、11.9% ~15.6%.妊娠组的Hb、RBC、HCT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孕中期低.结论 本地孕妇妊娠期贫血的诊断参考值低于WHO标准及美国CDC标准,建立妊娠女性参考区间可更好地评估孕妇的健康水平.

    作者:宓恬;陈碎朋;杜兵;陈晓晴;缪祥祥;李宝青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浓缩血小板保存过程代谢及体外特性变化研究

    近年来从全血中分离采集的手工浓缩血小板应用越来越得到临床的重视,成为外科、儿科、骨科等患者血小板输注的一个重要来源.由于浓缩血小板分离于全血,具备量少,分装简便等特点,可根据临床需要量制备相应的规格制品,有利于充分利用血液资源.在欧美国家及中国香港红十字会输血服务中心,手工制备的血小板始终占临床血小板用量的大多数.

    作者:周斌;纪勇平;黄艳;黄萃;麻海勇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六安市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原学研究

    目的 通过对六安地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病原学研究及流行病学分析,为做好该菌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腹泻患者、动物粪便、冷冻冷藏食品、苍蝇等样本,进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以及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总检出率为7.35%,腹泻患者粪便检出率低,仅为0.81%,动物粪便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猪、鸭、鹅、狗、鸡,但只有猪粪标本和鸭粪标本检出致病菌株.冷冻冷藏食品检出率为16.05%.致病菌株O∶3型毒力基因分布为ail+ystA+ystB-yadA+virF+ RFBC+.结论 该菌在本地区腹泻患者和动物粪便、食品、苍蝇中普遍存在.主要致病型为O∶3型,动物宿主主要是家猪.

    作者:张凤;高大维;常宏伟;马功燕;廖仙梅;景怀琦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某市竹林食用笋中百草枯残留的动态分析研究

    目的 建立食用笋中百草枯残留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并对某市竹林食用笋中百草枯残留进行动态分析研究,掌握竹林中百草枯的使用和污染现状.方法 以某竹林为研究对象,划定出实验组和对照组,于每年4月和12月采集食用笋样品,连续监测2年,进行年内和年间动态分析.结果 实验组2016年4月和12月食用笋中百草枯残留检出率为10.0%和16.7%,平均含量分别为0.017 mg/kg和0.044 mg/kg,大检出值为12月的0.067 mg/kg;2017年4月和12月食用笋中百草枯残留检出率均为10.0%,平均含量分别为0.015 mg/kg和0.022 mg/kg,大检出值为12月的0.032 mg/kg.对照组食用笋中百草枯残留2年内检出率均为6.7%,平均含量为0.014 mg/kg.结论 竹林中使用百草枯除草会在食用笋中残留,冬季残留较多,第二年春季有所下降,但无法在短时间内完全消除.目前百草枯在竹林中仍有使用,建议对其进行日常监测,保障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

    作者:雷永良;李启;陈燕飞;徐峻卿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六味地黄丸加减对2型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及临床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六味地黄丸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运用对患者免疫功能、IL-6、TNF-α水平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2型糖尿病的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六味地黄丸进行治疗,采用放射性免疫法检测患者血清中免疫相关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中TNF-α、IL-6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外周血T细胞CD3+、CD4+、CD4+/CD8+比值均较治疗前升高,治疗后观察组CRP、IL-6、TNF-α降低,治疗后观察组患者GLU、HOMA-IR、HbA1c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FIN则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六味地黄丸有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加强血糖的控制.

    作者:吴玉兰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义乌市入境发热人群传染病分析

    目的 了解和分析义乌入境发热人员的情况,探讨更全面、科学的入境卫生检疫防控措施.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2月义乌市口岸入境发热人群(体温≥37.5℃)的信息,同时采集咽拭子和/或血清标本、尿液标本,进行传染病检测分析.结果 对送检的359例发热患者进行主要常见呼吸道病毒和虫媒病毒检测,共检出阳性96例,阳性率为26.74%(96/359).检出的病毒种类包括流感、副流感、肺炎支原体、登革热、寨卡和疟疾等.结论 义乌口岸发热患者体征各有特点,来自非洲的人员以携带感染疟疾的风险大,来自东南亚的旅客以携带感染登革热的风险大,而来自中国港澳台的旅客主要以流感为主.检验检疫部门应大力加强口岸重点人员的监测力度.

    作者:王莹;朱列波;王利健;朱胜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活禽市场环境新型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鉴定及其基因特征分析

    目的 对活禽市场环境中的新型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进行测序鉴定和基因分析,为防控人感染H5N6亚型AIV提供依据.方法 对活禽市场环境中检出的1份H5亚型AIV核酸阳性标本进行红细胞凝集素(hemagglutinin,HA)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基因通用引物RT-PCR扩增和测序,经BLAST比对和Mega 6.0软件构建进化树来分析病毒基因特征.结果 1份H5亚型AIV核酸阳性标本经测序鉴定为新型H5N6亚型AIV,进化分析显示该病毒HA和NA均与分离自越南的禽源H5N6亚型AIV株亲缘关系近;HA连接肽出现6个碱性氨基酸(amino acids,HA);HA受体结合区域aa为QRG,受体特征为禽源;NA蛋白第69~73位点aa出现茎缺失.结论 环境中1份H5亚型AIV核酸阳性病毒鉴定为新型H5N6亚型AIV,该病毒对禽表现为高致病性的分子特征,但具有不容易感染人的受体结合特征.

    作者:陈腊梅;吕君;唐勇军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浆非酶类抗氧化物水平的研究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以进行性认知障碍、记忆力减退、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精神人格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退行性疾病[1],其病程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认知功能进行性下降是痴呆的核心症状,而氧化应激损伤在老年性痴呆的病理学中担当重要角色.研究表明,AD的发病与患者体内氧化应激有关[2].血浆白蛋白、尿酸、胆红素和铜蓝蛋白作为常见的血浆非酶类抗氧化剂,临床上常检测血浆白蛋白、尿酸、胆红素和铜蓝蛋白水平可间接反映机体是否存在氧化应激损伤[3,4].目前,国内有关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体内抗氧化能力的研究报道尚少.本研究探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血浆非酶类抗氧化物水平,进一步验证氧化应激损失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病理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查显友;周燕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降钙素原免疫层析定量检测系统的性能验证和评价

    目的 对降钙素原(PCT)免疫层析定量检测系统进行性能验证和评价.方法 收集医学决定水平相近,浓度不同且包含整个系统的线性范围的PCT血清标本50份,其中16例标本浓度<0.99 ng/ml、11例标本浓度在1.00 ng/ml~1.99 ng/ml、13例标本浓度在2.00 ng/ml~9.99 ng/ml、10例标本浓度>10.00 ng/ml.统计出收集到的标本的结果区间,并把区间均分为6H+ 0L、5H+1L、4H +2L、3H +3L、2H+ 4L、1H +5L和0H+ 6L 7个浓度样品.结果 利用POCT检测系统验证的批内不精密度变异系数分别为7.48%、3.25%、4.22%,批间不精密度变异系数分别为7.11%、5.08%,都符合试剂给出的要求;运用POCT检测系统验证的各批号相对偏差分别为-5.43%、-3.12%、-7.57%、-4.12%(相对偏差<10%)均符合该试剂给出的要求.结论 经过验证,所使用的POCT检测系统的精密度、准确性、阳性与阴性预测值、检测限和参考区间等性能指均与实验室的质量要求相匹配,降钙素原免疫层析定量检测系统的性能验证能够为临床应用提供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

    作者:黄彩虹;吕岩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沈阳市2011年-2015年食源性致病菌监测沙门菌多位点可变数量串联重复序列分型

    目的 建立沙门菌监测的多位点可变数量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分子分型数据库,提高沙门菌的检测和防控能力.方法 筛选针对沈阳本地食源性致病菌具有高度多态性的VNTR位点,选择STTR7、STTR3、SE6、2628542、3629542、SE10共6个VNTR位点进行MLVA分型.结果 917份样品检出沙门菌11株,检出率为1.2%.11株沙门菌共分成A和B两大聚类,分别占比36.4%和63.6%,A聚类可分为1个亚聚类,B聚类又可细分为3个亚聚类.表明沈阳地区流行的沙门菌是多克隆的,大部分菌株属于一个亲缘关系很近的克隆系.结论 沈阳地区沙门菌MLVA分型呈较好的多态性.

    作者:连英姿;刘虎生;郝富智;侯元;赵常智;魏夺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子宫压迫缝合术对患者凝血功能和创伤应激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患者中运用对患者凝血功能和创伤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本院出现产后出血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内科保守治疗无效后采用的子宫压迫缝合止血,检测子宫压迫缝合止血后患者凝血功能、氧化应激指标及炎症反应水平的影响.结果 术后12 h患者PT、APTT、TT、D-二聚体水平明显下降,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PT、APTT、TT、D-二聚体水平持续下降;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MDA、AOPP水平进一步下降;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GSH-PX、SOD水平进一步升高,术后12 h患者CRP、IL-6、TNF-α水平明显降低,且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CRP、IL-6、TNF-α进一步下降.结论 子宫压迫缝合有助于改善创伤出血患者凝血功能和创伤应激指标.

    作者:顾荣华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2017年重庆市渝北区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调查2017年渝北区生活饮用水中碘含量以及居民尿碘和家中食用盐碘水平,了解全区居民碘营养状况,为政府部门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全区30个镇、街饮用水样进行水碘测定;采集部分8岁~10岁儿童及孕妇的尿样进行尿碘的测定,并采集家中食盐进行盐碘的测定;对儿童进行甲状腺容积的测定,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共采集并检测水样170份,尿样和盐样各320份(8岁~10岁儿童各220份,孕妇各100份).水碘检测结果均< 10 μg/L;儿童尿碘中位数为196.1 μg/L,孕妇尿碘中位数为150.2 μg/L;合格碘盐294份(8岁~10岁儿童199份,孕妇95份),合格率为94.2%,非碘盐8份,比例占2.5%;甲状腺肿大率为2.27%.结论 居民碘营养状况总体处于适宜水平,但是儿童和孕妇这类特殊人群存在碘摄入不足或摄入过高的情况,应当加强这部分人群的健康教育工作,指导其科学合理的补碘.

    作者:杨婧;龚志华;黄顺利;董璐;赵清婷;胡迪 刊期: 2018年第23期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