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镍钛合金环抱器对肋骨骨折临床应用价值探析

吕占赟

关键词:镍钛合金环抱器, 肋骨骨折, 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研究对肋骨骨折患者应用镍钛合金环抱器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选取我院80例肋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40例,对观察组采取镍钛合金环抱器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非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康复指标及呼吸支持、肺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19.8±5.7)d VS (21.5±5.4)d,下床时间(6.8±2.0)d VS (12.5±2.9)d、呼吸支持时间(3.1±2.5) d VS (8.4±2.6)d、止痛剂使用时间(4.8±2.6)d VS (10.3±2.7)d、骨折愈合时间(31.8±4.3)d VS (48.3±4.6)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支持率12.5% VS 32.5%,肺感染25.0% VS 52.5%,较对照组显著较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镍钛合金环抱器治疗肋骨骨折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对IgA肾病患者焦虑情绪的变化及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IgA肾病患者焦虑情绪的变化及影响。方法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诊治的IgA肾病患者120例,大学78例,大中专22例,高中及以下20例,观察各组护理干预前和护理干预后焦虑自评表(S A S)评分比较,观察护理干预对焦虑情绪的变化及影响。结果各组护理干预前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性;各组护理干预前与护理干预后评分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护理干预对IgA肾病患者进行及时的疾病讲解、并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答疑解惑,耐心的指导,以及完备的出院用药饮食指导,制定康复计划,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配合治疗护理,提高治疗护理效果,延缓病情的发展。

    作者:万晓燕;刘孝德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卵巢囊肿手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卵巢囊肿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进行卵巢囊肿手术的48例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术后采取常规的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心理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进行不良情绪、抑郁、焦虑量表评分比较。结果:护理前观察组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效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卵巢囊肿患者的不良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柳青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脑梗死的预防及家庭护理的新进展

    由于社会的发展,我国民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正在明显加快,脑梗死作为常见病和多发病已成为危害健康和生命的重大社会问题,脑梗死对中老年人的威胁与危害显得日趋严重。脑梗死的致残率很高,其病死率10%,是目前人类疾病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约有50%-70%的脑梗死留有瘫痪,失语等严重的后遗症[1]。它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和生活不便,而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和不良影响,已经成为一个很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努力降低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已是当务之急。

    作者:唐容容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糖尿病人中药浴足的护理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因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而引起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电解质等代谢紊乱,随着病程延长可出现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多系统损害[1]。糖尿病足是因糖尿病神经病变引起患处感觉障碍和末梢血管病变,导致患处微循环障碍引起的足部疾病。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危险的慢性并发症,同时也是造成糖尿病患者伤残率、病死率增加的主要原因,其病情发生和发展极大地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2]。因此,糖尿病人在日常生活中,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中药浴足预防糖尿病足在临床中广泛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王春莉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进展性脑梗死行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进展性脑梗死行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本院收治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156例,随机分成两组,78例对照组予依达拉奉治疗,78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尤瑞克林治疗,比较两组疗效、NIHSS和ADL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78.21%(P<0.05);观察组治疗后NHISS与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例面红、轻微头痛等输液不良反应,对照组1例轻微头痛,输液完成症状自行好转,且两组均无肝肾功能、血压与血尿常规等异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进展性脑梗死行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的效果显著,能促进患者脑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毛明立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婴儿罂粟中毒急救成功1例

    病例患儿男,生后52天,因反应差,呼吸不规则5小时来院就诊。患儿为第1胎第1产,足月顺产出生,出生后母乳喂养,吃奶好,无呕奶,大便每2~3次/日。患儿一天前始出现腹泻,呈黄色稀水样便,无黏液脓血及腥臭味,每日7-8次,家长自行用罂粟壳1/3枚煮水约70m l给患儿饮用,约1小时后患儿出现少哭少动,反应差,不进奶,嗜睡,呼吸不规则,呼吸浅慢,时有喉喘鸣,发作时口唇略青紫,约3-5分钟后可自行缓解,家长未在意,服用6小时后患儿仍嗜睡,呼吸浅慢不规则渐加重,遂于我院急诊就诊。体检:体温36.2℃、脉搏130次/分、呼吸15次/分,体重5kg。足月儿貌,嗜睡,口周稍发绀,四肢末端皮肤温度稍低,前囟1.5 cm ×1.5 cm,平坦,双侧瞳孔约1m m,对光反应弱,呼吸慢而不规则,时有喉喘鸣,喉喘鸣发作时氧饱和度降至75%,口唇发绀,无双吸气,双肺呼吸音清,无?音,心率约130次/分,心音有力,无杂音,腹平软,肝脾不大,吸吮反射、拥抱反射、腱反射减弱,病理反射未引出,四肢肌力、肌张力减弱。

    作者:张沂洁;姜红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气管切开术是在呼吸道阻塞的紧急施救下解决呼吸道阻塞,有效改善通气功能的重要措施。气管切开术是将颈部气管前壁切开,通过切口将适当大小的套管插入气管,患者可以直接经套管呼吸。其术后护理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1]。术后的有效护理可以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是一种抢救重危患者的急救手术。

    作者:赵辉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术中低体温的预防及护理

    分析术中低体温发生的原因及产生的危害,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预防低体温及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揭国丽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浅谈小儿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护理要点

    静脉给药是小儿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由于小儿天性好动,血管偏细,又不能配合治疗,给护士静脉穿刺带来一定困难,静脉留置针是一项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新技术,现已逐步成为儿科输液的主要工具。我科运用静脉留置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将在我科应用情况及相关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王丽霞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热电药透理疗联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护理及疗效

    目的:探讨热电药透理疗联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护理及疗效。方法:将91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及常规护理,实验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热电药透理疗联合治疗及综合护理。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给予热电药透理疗联合治疗及综合护理,可提高疗效,降低疼痛评分,护理满意度高。

    作者:张婉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LEEP术与CKC术治疗CINII-III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宫颈冷刀锥切术(CKC)和宫颈环形电切除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I-I I级(CINI-I I)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对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8月颈病专科门收治的198例CINI-I 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CKC和LEEP两种手术方法治疗CINI-I I的临床疗效。结果(1)CKC组手术时间长于LEEP组,术中出血量多于LEEP组,治疗费用多于LEE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CKC组在术后病变复发率和术后高危HPV持续感染率低于上均低于LEEP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治疗CINI-I I,LEEP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治疗费用低,易于被患者接受,但CKC在减少复发及高危HPV持续感染方面优于LEEP。

    作者:原杰彦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腹腔镜下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的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上消化道穿孔修补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间,行腹腔镜下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8例中76例顺利完成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术后恢复良好,无肠瘘、肠梗阻、腹腔残余脓肿等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结合术后系统抗溃疡治疗,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有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王伟;沈巍;李洁吉;胡娟英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神经内镜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神经内镜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1月行内镜手术治疗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2例行完全内镜下手术(EN),其余行内镜辅助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结果40例患者均出现了好转,其中9例慢性硬膜患者血肿消失,硬膜下腔恢复正常;14例阻塞性脑积水患者造瘘均获得成功,仅2例出现少量硬膜下积液;5例脑瘫患者无误切情况;桥小脑角区巨大表皮样囊肿4例患者的肿瘤被完全切除;三叉神经痛8例患者无出现对小脑组织的过度牵拉的现象。结论神经内镜技术可有效减少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并能够促进手术治疗的彻底性,从而提高手术治疗疗效。

    作者:陈长兵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105例平板运动试验与冠脉造影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与冠脉造影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05例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将平板运动试验与冠脉造影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比较两种方法对冠心病的阳性检出率。结果: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90.3%,敏感性65.7%,特异度70%,阳性似然比2.19,阴性似然比0.49,误诊率30%,漏诊率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平板运动试验简便实用,安全无创,较易被患者接受,且其准确性高,目前成为无创诊断冠心病的方法之一。

    作者:丁琳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妊娠期-闭合性肾损伤病人的护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工具作为代步,已成为现代生活的时尚,造成意外在所难免,特别是怀孕妇女,因为她们在怀孕期间虽然尽力保护自己避免受到伤害。但由于怀孕的一些生理变化,会增加潜在伤害的机会,王丹报道约有6%-7%在怀孕期间发生意外[1]。2010年1月-2014年8月,我科收治妊娠期闭合性肾损伤(车祸伤)病人19例,现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子丹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硬麻手术后排尿困难病人的中医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讨外科临床上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对硬麻手术后排尿困难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临床上收治的56例硬麻手术后排尿困难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表的方法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常规组28例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方法进行护理,中医组28例患者在常规组患者护理方法的基础上联合采用中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的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临床护理后,常规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为75.00%(21/28),中医组患者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为96.43%(27/28),两组患者在护理总有效率方面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外科临床上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对硬麻手术后排尿困难病人的临床疗效显著,该方法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疾病的预后,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益秀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外来器械集中管理的难点及应对策略

    外来器械是由医疗器械生产厂家,公司租借或免费提供给医院可重复使用的器械[1]。这类器械常在各个医院之间频繁流动使用,管理难度大,往往难以保证器械的质量,易发生交叉感染等潜在隐患。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W S310.1-2009中第4.1.2条:外来医疗器械应按照W S310.2的规定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清洗、消毒、灭菌[2]。我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自2010年3月以来将外来器械完全实行了集中管理。对处理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和管理难点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并不断完善,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红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沙棘对血液的作用

    本文综述了民间传统草药沙棘对血液系统的作用。现代的临床药理研究发现沙棘对红细胞系统、粒细胞系统及血小板系统均有促进造血活性作用,并有增强血液免疫功能、抗辐射和抑制白血病细胞的作用。

    作者:张莉莉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喉罩通气全麻下经纤支镜介入治疗严重气道狭窄的护理

    气道狭窄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咳嗽、咯血、呼吸困难、憋气等,狭窄严重者随时可发生窒息死亡[1],需紧急处理。此时快速解决气道的急性梗阻是治疗的关键措施。此类患者多为老年人、气道阻塞明显、心肺功能差且气道阻塞原因尚未明确,限制了外科手术切除的应用。随着呼吸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纤支镜下介入治疗技术如氩等离子凝固术、冷冻、电刀、支架植入、球囊扩张等已经取代外科手术,成为治疗气道病的重要手段。2013年03月-2014年04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8例严重气管狭窄患者,采用喉罩通气全麻下经纤支镜介入治疗的严重气道狭窄,通过对患者做好充分的治疗前护理评估及健康教育、治疗中积极配合和治疗后密切观察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俭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心脏性猝死临床治疗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心脏性猝死的相关危险因素,得出其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56例心脏性猝死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表征、既往病史、猝死诱发因素、猝死时间、相关辅助检查和治疗结果。结果引发心脏病猝死的基础病因主要有冠心病、糖尿病以及高血压,其中冠心病者多(46.4%)。患者死亡时间集中在冬春两季,以中午至凌晨多见。猝死前23例(41.1%)患者出现心电图异常,16例(28.6%)患者出现心室率加快,血氧饱合度下降5例(8.9%),血压下降5例(8.9%),意识丧失7例(21.4%)。低钾患者49例,高钾7例。

    作者:项春艳 刊期: 2014年第25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