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论治溯源

张正利;蔡淦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 泄泻, 大肠泄
摘要:从3个方面对肠易激综合征中医相关论述予以总结归纳。首先认为肠易激综合征属于中医“泄泻”、“便秘”病证范畴,与“大肠泄”、“气秘”、“痛泄”关系为密切;肝郁脾虚是其病因病机的关键。在治疗中,除了提倡药物治疗外,精神情志调理也是治疗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BDNF的影响

    目的:探讨电针“百会”、“三阴交”穴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BDNF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BDNF阳性神经元进行染色,并用图像分析仪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BDNF阳性神经元显著减少,形态以空泡为主,而电针对其有明显改善作用。结论:电针对海马BDNF的保护作用,是电针对抗慢性应激引起大鼠抑郁的机制之一。

    作者:韩毳;李学武;李晓泓;郭顺根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应用时振声教授经验方治疗肾炎血尿的体会

    笔者曾进修于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跟随中医肾脏病专家时振声教授学习,收益颇深。为缅怀恩师教诲,现将学习时振声教授经验方治疗肾炎血尿的体会介绍如下。 1 时振声老师经验方 滋肾化瘀清利汤:女贞子9g,旱莲草9g,生侧柏30g,马鞭草30g,白花蛇舌草30g,石苇15g ,益母草30g,白茅根30g,大、小蓟各15g。本方以二至丸(女贞子、旱莲草)滋养肝肾为主,侧柏叶、马鞭草、白茅根、大小蓟、益母草活血凉血为辅,再合清热利湿之白花蛇舌草、石苇,共奏滋肾化瘀、清热凉血之效。凡肾炎血尿,不论肉眼或镜下,中医辨证属肝肾阴虚、阴虚内热、血热妄行者,皆可用本方治之。

    作者:傅文录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李东垣论治心下痞之学术思想

    归纳整理了李东垣论治心下痞的学术思想、宝贵经验和特色方药,分析了心下痞的病名意义、病证归属、病因、病机和证候特点。

    作者:何永明;高原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非平衡是有序之源”与《内经》中的阴阳平衡

    运用离散结构理论和自组织理论中“系统开放”原理、“非线性相互作用”原理和“涨落突变”原理,结合《内经》中的阴阳非平衡观点,分析了《内经》中的“阴阳平衡”,认为《内经》所说的阴阳平衡是动态平衡,人的生命过程是一种非平衡的有序。因此《内经》的阴阳平衡与离散结构理论关于“非平衡是有序之源”的论点是一致的。

    作者:庞文斌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论中医外科辨病论治

    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一样,都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特点,对临床实践有着重要的和规范性的指导作用。中医外科学和临床其他学科一样,历来重视辨病论治,而且由于研究对象不同,中医外科辨病论治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和优势,同时也还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和不足,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中医外科学的发展,需要通过不断地理论探讨和临床实践去完善、规范和发展,建立一个新的辨病论治体系,并与辨证论治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提高中医外科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毅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千金方》用脏器疗法治疗消渴特色掬萃

    孙恩邈,唐代大医药学家。《千金方*消渴》篇中,用脏器疗法治疗消渴特色独具。孙氏认为消渴成因,皆因虚热阴亏所为,用药以柔润清养为主,配伍动物脏器有益处。一是分辨病情轻重:对于消渴轻症及恢复期,选用除热养阴中药,配伍乳、酪、酥、脂等以柔润调补。对于消渴危重沉疴,遣方用药中选取牛羊髓、阿胶、鸡子黄、卵白汁、鹿角、鹿茸等血肉有情之品,厚味填精补髓,固本护元。二是分析病位:针对上消(消渴)用动物肺脏,“补肺止嗽,止渴,补不足。”针对中消(胃渴)”,用猪肚“补中益气,止渴利”。针对下消( 肾消),用猪羊肾“补肾气,益精髓”,共达“以脏补脏”、“以形补形”同气相求之意境。孙氏不愧是灵活应用脏器疗法之始祖。

    作者:王存芬;朱强;田雪峰;文志琦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环磷酰胺所致血虚证小鼠骨髓CD34+细胞的变化

    目的:研究环磷酰胺(CTX)诱发的血虚证小鼠骨髓中干祖细胞的数量和骨髓细胞周期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CTX大小两个剂量分别对两组小鼠进行腹腔注射制作小鼠血虚证模型。在不同时相点,双荧光标记测定CD34+细胞在骨髓有核细胞中的比例,骨髓细胞固定后PI染色测定细胞周期。结果:①注射CTX后CD34+细胞在骨髓有核细胞中的比例下降后迅速上升,然后又下降。②注射CTX后骨髓细胞增殖受抑,然后动员骨髓细胞增殖,但药后10d细胞增殖又受抑。与CD34+细胞在骨髓有核细胞中比例的变化规律有一致性。结论:CTX可以动员骨髓造血干祖细胞进入细胞周期而增殖,增加了骨髓中造血干祖细胞的数量,但此过程加速了干祖细胞池的耗竭,从而对骨髓造成更大损伤,这可能是CTX诱发小鼠血虚证的机理之一。

    作者:马增春;高月;刘永学;谭洪玲;张立;陈鹏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论《素问.宝命全形论》“治神”的概念

    《素问.宝命全形论》中的“治神”,是专门论述思维方式的特定概念。“治神”可以分为递进的三个层次,随着学习与实践的深入及品格的陶冶可以逐步提高。“治神”与形象思维关系密切,其特点不是在“想”,而是在“看”;不是用肉眼看,而是在用心看。研究它对研究中医的思维方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津生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浅谈更年期忧郁症的辨证治疗

    更年期忧郁症,属中医学的郁症范畴,其辨证治疗分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因素的强烈刺激,在更年期特定环境下,使之精神过度紧张或压抑,超越其耐受力和心理承受力,致使肝气郁结,精血耗伤;二是机体阴阳失调,人至更年期,生理功能渐亏,肝肾精血不足,脑府失养,神机紊乱。病初在肝,治以疏郁涤痰,兼以养血益阴。病久则肝肾皆损,肝郁久化热,相火旺盛,肾阴亏精少,虚火内生。治宜疏肝郁之热制相火之旺盛;滋肾阴之亏降虚火之内生。

    作者:张兰柱;张宝忠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肾阳虚证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概况

    自从1959年上海医科大学脏象研究组从肾阳虚入手,开始了肾虚、肾本质的研究以来,人们对肾阳虚证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从功能到形态,从宏观到微观,从组织细胞水平到分子水平,应用了多种现代的研究手段或技术,包括同位素、光镜、电镜、生物化学、免疫、药理、激光等技术。各方面的研究表明,肾阳虚证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功能改变密切相关,中医的肾不同于解剖学上的肾,远远超出了西医肾脏的范畴,涉及的范围很广,是多系统和器官功能的综合表现。 1 肾阳虚证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 用动物模型进行证的中医药研究,可以弥补中医单靠临床研究的不足,从形态和功能等多方面阐述中药治疗的效果和原理,揭示中医理论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新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因此建立相应的中医证的动物模型是很有必要的。

    作者:宋春风;尹桂山;吕佩源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多发性肌炎、皮肤炎从脾湿论治

    概述多发性肌炎(PM)、皮肤炎(DM)。从中医角度定位论治PM/D M。PM/DM证属中医之痹痿,早期为痹,后期为痿。脏腑辨证以脾为主,病因辨证以湿为主。

    作者:蒋福斌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等经方治疗抑郁症的动物行为学研究

    目的:在抑郁症动物模型的基础上,研究经方治疗抑郁症的动物行为学改变。方法:根据临床采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甘麦大枣汤、百合地黄汤等经方治疗抑郁症的实践,观察其对小鼠强迫游泳的不动时间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又采用慢性应激的大鼠模型,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进行了行为学研究。结果:(1)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大、小剂量,甘麦大枣汤小剂量,百合地黄汤大剂量,盐酸氯丙咪嗪等均能明显缩短小鼠强迫游泳的不动时间,其中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小剂量作用为显著。而甘麦大枣汤大剂量、百合地黄汤小剂量,对小鼠强迫游泳的不动时间无显著影响。(2)慢性应激模型组大鼠与正常组比较,水平运动次数与垂直运动次数均明显减少,差异极显著;柴胡加龙骨牡蛎组的水平运动、氯丙咪嗪组的垂直运动同模型空白组比较,均有极显著差异;柴胡加龙骨牡蛎组的垂直运动、氯丙咪嗪组的水平运动同模型空白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小鼠强迫游泳试验表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甘麦大枣汤、百合地黄汤等经方均有抗抑郁作用,其中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作用更为显著。采用慢性应激的大鼠模型进一步证实,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具有抗抑郁作用。结合以上经方的临床作用,说明在抑郁症动物模型基础上的动物试验,是筛选和证实中药复方抗抑郁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张有志;聂惠民;付延龄;张德昌;何维;胡愉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纳米中药——中药现代化的新思路之一

    介绍了纳米技术的现状及运用纳米技术研究院中药的新思路,阐明了纳米中药的特点,展望了纳米中药的发展前景。

    作者:刘毅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慢肾消对家兔实验性膜性肾炎的影响

    目的:探讨慢肾消对膜性肾炎治疗作用的机理。方法:用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复制家兔膜性肾炎模型,分为慢肾消组、雷公藤组、模型组和正常组。每2周检测1次蛋白尿,实验结束时检测血浆白蛋白、总蛋白和胆固醇以及血栓素B2 (TxB2)、6-酮-前列腺素(6-keto-PGF1a)。并进行光镜、电镜和免疫荧光的观察。结果:慢肾消组和雷公藤组从第4周开始24h尿蛋白定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 ),而且血浆白蛋白、总蛋白以及胆固醇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 P<0.01)。其中慢肾消提高血浆白蛋白、降低血浆胆固醇及TxB2的作用明显优于雷公藤 (P<0.05),光镜、电镜和免疫荧光均发现两个用药组均较模型组病理损害减轻,尤以慢肾消组更为明显。结论:慢肾消能减少尿蛋白,提高血浆总蛋白和白蛋白,降低血浆胆固醇,以及防治肾小球的病理损害。

    作者:赵玉庸;陈志强;董尚朴;朱立;孙中成;白云静;朱小棣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论情志致病中的意志因素

    人的意志特征,决定着来自内外各方面的刺激对人体的影响,所以意志对七情的发生具有调控作用。七情发生后是否致病,则首先取决于机体耐受力的大小,而机体的耐受力又与人的意志力有着直接关系。因此,意志又能对七情致病起到制约作用。所以,加强意志力的锻炼,对于提高心理免疫力和预防疾病具有意要意义。

    作者:董少萍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论阳盛体质的形成原因及养生措施

    通过对中医古代文献的研究,并结合现代学者的研究成果,对阳盛质的概念、形成原因及养生措施进行论述,认为遗传、母妊时的调养状况等先天因素是形成阳盛质的基础,饮食习惯、地理环境、精神情志、药物影响等后天因素是阳盛质形成的重要条件。阳盛质个体养生主要是为了改善体质,使机体不向疾病方向发展,为此要做好精神调摄、饮食调节,亦可适当服用某些药物。

    作者:朱世杰;山晓梅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以瘀阻气虚论治前列腺增生症的思路与方法

    前列腺增生是指前列腺间质与上皮增生导致以前列腺进行性增生引起膀胱尿液排出受阻为特点的疾病。前列腺增生病程进展缓慢,发病率很高,与年龄的增长成正比。在组织学角度上,50岁以上发生率为50%,80岁以上为100%。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患病率呈上升趋向。 对前列腺增生所致的症状,中医辨证治疗的报道甚多,但临床分型涉及五脏六腑,应用时不易掌握其要领。在多年的临床研究中,我体会到,肾气虚是前列腺增生症发病的基础病因;瘀滞造成膀胱出口梗阻,引起排尿困难或尿潴留,是前列腺增生症的局部有形病变;而脾气虚既是前列腺增生症排尿不畅,日久导致中气下陷的结果,又是加重排尿困难的继发因素。因此,肾气虚、脾气弱与瘀阻是前列腺增生发生膀胱激惹与下尿路梗阻症的三个关键的中医病因病机。

    作者:崔学教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独辟蹊径探“命门”

    目的:探究命门的实质。方法:从古元气学说与中医元气学说对比入手。结果:发现中医元气学说存在着“三代不分”的错误。结论:命门实际指人体内天地阴阳这两极。

    作者:杜国平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治风先治血”与“治风先治气”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是后世医家所遵循的治疗法则。本文通过对风病的剖析,揭示了风病的发病机理主要是气血失调,而气血失调又是瘀血形成的重要因素,因“气行血则行”,调理气血应以治气为先。

    作者:苗后清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关于炙甘草汤中清酒问题的探讨

    炙甘草汤为《伤寒论》方,是治疗各种心律失常病症的有效方剂。但该方煎药方法为“清酒七升,水八升,……煮取三升”,基本上为水酒各半,其用清酒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但清酒究为何物,一直是学习本方和临床使用本方的一个障碍。作者以为,清酒不是今日之烈性白酒,也不是常做药用的黄酒,而应是糯米所酿之糯米酒。

    作者:张尊如;王永梅 刊期: 2001年第07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