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楚梅;王艳;李穗湘
目的 探讨无痛人流手术中的配合措施和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 通过回顾我院2010 年126 例无痛人流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取得较好的手术效果,术后恢复状况良好.结论 无痛人流风险小、手术时间段、能大大减轻患者的痛苦,只要做好术中配合和护理措施,即可取得很好的手术效果.
作者:李淑蓉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细胞毒性药物是医院配置必不可少的环节,其药物本身对人员的伤害不少,故建立配置中心、培训熟悉操作的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于洁净区统一配置,能把风险尽可能降低,保护医护工作者.
作者:周炎仪;李静玲;黄蔚绮;黄捷仪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病案质量是医院医疗质量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医疗统计数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该医院的医疗状况,同时也是医院领导做出科学决策及实施有效管理的重要依据.本文将对医院管理达标考核项目、考核方法以及考核结果等内容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谈一下自己的分析,以供参考.
作者:马金火;何凯平;刘丽珍 刊期: 2012年第13期
随着进入老龄化社会,门诊老年人静脉输液的越来越多.由于老年人独特的生理特点,静脉输液的风险随之增加.做好老年人心理护理,合理选择血管及穿刺方法,注意针头固定及拔针技术,加强巡视,严防差错发生,及时处理意外事故及不良反应.
作者:郭建红 刊期: 2012年第13期
随着医学的发展,医院感染越来越受到重视.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感染的重点科室,加强无菌物品储存、发放环节的质量监控,是预防和控制医疗感染的重要手段.1 无菌物品储存环节的质量控制1.1 无菌物品存放区要清洁、通风,温度<24℃,相对湿度<70%.1.2 无菌物品或消毒物品存放架必须离地≥ 20cm,离墙≥ 5cm,距天花板≥ 50cm.1.3 储存无菌物品或消毒物品前应洗手或手消毒.
作者:谭琳;斯宏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复方氨基比林是儿科常用退热药物,2005 年~ 2011 年我科共发现5 例用复方氨基比林肌注退热处理后出现过敏反应患儿,其年龄1 岁~13 岁.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介绍咳嗽、流涕,无头痛、呕吐,4 小时前测体温39℃,曾口服布洛芬混悬液7m l 1 小时后体温下降至38℃,此后体温维持在37.5 ~ 38℃度,就诊前测体温39.4℃,未予退热处理急来诊,测体温39.5℃,精神尚可,无寒颤、抽搐,立即给予复方氨基比林针1.7m l 肌注,门诊随诊.
作者:肖飞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本文将对重症肺血栓栓塞患者进行治疗,以确定对于重症肺血栓栓塞疾病有效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为临床诊断和治疗重症肺血栓栓塞疾病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从而提高重症肺血栓栓塞患者的生活与生存质量.方法 应用抗生素对患者下肢血栓性静脉炎进行控制,并起到预防肺血栓栓塞合并感染的作用.对患者给予补液支持,并保持大便通畅.对于重症肺血栓栓塞患者的临床治疗,多采用重组组织性先溶酶原激溶剂溶栓,之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抗凝治疗.在对患者进行溶栓、抗凝治疗期间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出血现象.结果 36 例重症肺血栓栓塞患者进行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得到有效好转.在进行溶栓治疗过程中,有1 例患者出现牙龈出血副作用,其余患者均无任何副作用.经抗凝联合华法林治疗时,1 例患者出现皮下出血症状,经对其华法林减量给药时病情好转.结论 利用静脉溶栓措施可以更为迅速的改善患者体内血流动力学,速度优于凝血治疗,但对重症肺血栓栓塞患者的及时诊断以及正确治疗仍然是降低肺血栓栓塞患者的死亡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以及生存质量的关键.
作者:李健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感染的因素及对策.方法 对医院手术室感染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制定与落实了手术室控制感染对策,使各项监控指标在正常范围,降低了医院感染率.结论 强化对医院感染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手术物品管理,控制进出手术室人员数量,严格手术室环境管理等,是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的有效方法.
作者:涂瑾 刊期: 2012年第13期
总结了颈外静脉留置针在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对34 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进行颈外静脉导管针留置,观察穿刺成功率和抢救效果.颈外静脉留置针易穿刺,效果显著,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抢救中成功率高,值得推广.
作者:易香莲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通过辛温凉解法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观察,客观的评价该法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利采用随机单盲对照临床试验设计.采用治疗组(30 例):利咽止咳汤每日一剂,共7 天;对照组(30 例):常规西医抗病毒、抗炎、止咳×7 天.结果 使用该方法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均缓解较快,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副作用较少,解决了常规西医治疗出现的较为明显的嗜睡副作用.结论 该方法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胡勇刚;李娟;高银;黄芹;李罗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随着医院不断引进和应用先进医疗设备,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院诊断和治疗水平,促进了医院发展,也提高了医院竞争力.然而,医院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问题,一旦设备出现问题,就会使医院无法正常运行.不仅会给医院带来经济损失,同时也会给社会带来一定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加大对医疗设备维修重视力度,在采取维修设备服务的时候,好从医院实际出发并结合医院设备维修服务模式相关性.本文主要从影响医院设备维修工作顺利进行的因素、医院设备维修服务模式相关性策略等方面出发,对医院设备维修服务模式的相关性进行相应分析.
作者:刘汝军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在蓝光疗法(光疗)中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用双面光疗暖箱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6-24 小时光疗照射.结果 通过光疗与护理,患儿血清胆红素浓度明显下降,减少了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结论 光疗效果的好坏与光疗时的护理有重要的关系,加强光疗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敏 刊期: 2012年第13期
针对电子医嘱管理易出现疏漏的薄弱环节,传统方法已经不能满足计算机管理下的医嘱查对,故此我们借鉴呼应查对方法,将医嘱查对方法进行细化,创新了一套新的医嘱查对方法.结果 表明新的查对方法漏洞检出率显著高于传统方法.
作者:岳昳;张小玲;郭丽萍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索慢性精神病患者住院健康教育新思维.方法 在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中开展新的健康教育模式.结果 与结论对住院的长期住院患者采用新模式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
作者:尹竹芳;汪云芳;文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2012 年5 月31 日上午9:30 分我中心接到自治区疾控中心电话通报,自治区人民医院报告有一例疟疾死亡病例.我中心即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前往调查处理.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病例基本情况病例×××, 男,58 岁, 职业:农民, 住址:上林县巷贤镇××村.2 发病情况2.1 病例于2012 年5 月21 日从缅甸经云南腾冲返回上林,5 月22日开始出现类似感冒症状,有全身酸痛、乏力、发冷、发热等症状,自行到当地个体诊所打吊针治疗1 天,具体治疗情况不详.当时个体医生曾考虑其患疟疾,建议其到当地疾控中心核实诊断、治疗,但病例未听医生建议到当地疾控中心诊治.
作者:潘利花;李少凡;汤洪洋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在诊治幼少女阴道与子宫疾病中的的护理配合,以使患儿安全、舒适地接受检查.方法 自1998 年以来因反复阴道分泌物异常增多就诊患儿12 例、阴道出血患儿9 例、阴道异物置入史患儿4 例,在氯胺酮+ 咪唑安定分离麻醉下行宫腔镜检查及治疗.重点对小儿及家属进行心理护理、做好各种术前准备;术中仔细观察病情变化及医护密切配合;术后加强观察和护理、积极预防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结果 本组患儿心理状况稳定,无任何并发症发生,检查效果满意.认为加强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严防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纤维宫腔镜用于诊治小儿妇科疾病水平的重要保证.结论 应用宫腔镜诊治幼少女阴道与子宫疾病,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的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石喜妹;黄小明;李荣明;蒋妮娜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对麻醉病人护理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方法:以我院2011 年1 月~ 2012 年1 月所涉及的200 例全身麻醉下手术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平均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接受如文中所述的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而言,护理组患者出现各类并发症的数量显著降低.结论:在对麻醉病人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在建立高度的工作责任心的基础上,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开展体位设置等具体的工作,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全面监测,从而将各类并发症的发生降到低水平.
作者:姚晓旋;高锦萍;郑丹华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患者90 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2 例,观察组48 例,两组患者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积极而全面的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舒适度及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感到舒适者占81.25%,无感觉不舒适者,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感到非常满意及满意者分别高达60.42%和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40.48% 和85.71% 的比例,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前列腺摘除术后发生膀胱痉挛的患者实施积极而全面的护理,无论对患者本人,还是对护患关系均是有利的.
作者:王蕊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临床指标及P 的影响物质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及海医附院普外科收治的直肠癌患者78 例,随机分为行腹腔镜术和开腹术各39 例,观察两组术后临床指标,两组术前和术后第3 天、第10 天抽取外周静脉血5ml,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中P 物质.结果 腹腔镜术后排气时间、应用镇痛剂数、术后并发症等指标均好于传统处理组( P <0.01);两组患者随着术后时间延长,P 物质的水平均升高,腹腔镜组P 物质的水平升高幅度大;两组3 天、10 天P 物质的水平与术前分别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 < 0.01);同组3 天与10 天P 物质的水平分别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 < 0.01);3 天、10 天P 物质的水平两组对应分别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 < 0.01).结论 腹腔镜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术后综合指标优,P 物质可作为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判定其恢复情况的指征.
作者:吴健芬;史南 刊期: 2012年第13期
中心静脉置管是血液透析常见的血管通路之一.而血栓形成是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为避免血栓脱落导致栓塞,上机前用注射器将管腔内残存液体抽出,严禁向导管内推注液体,是临床上标准的操作规程.然而,某些患者在导管的动脉或静脉腔抽出2m l 血液和封管液后也可见血栓.为了抽吸干净,不得不抽吸丢弃更多的血液.长期失血可进一步加重患者的贫血.对此,我们血透中心自2012 年1 月起改进了中心静脉导管的上机操作流程,效果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廖红;余秀峰;吴云霞 刊期: 2012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