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氨基酸分析仪测定功能性饮料中游离氨基酸

姜荷;王红青;孙岚;林赛君;潘向荣

关键词:氨基酸分析仪, 功能性饮料, 牛磺酸, 赖氨酸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功能性饮料中游离牛磺酸和赖氨酸的定量测定方法.方法:氨基酸分析仪定量测定.结果:同时测定功能性饮料中游离牛磺酸和赖氨酸的含量,牛磺酸和赖氨酸的低检出限都为2 nmol/ml,线性范围都为6~100 nmol/ml,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7,RSD均小于5%,回收率在98.7%~100.2%.结论:此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切实可行.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相关文献
  • 2007~2009年丽水市外来婚嫁女艾滋病病毒感染监测

    目的:了解丽水市外来婚嫁女艾滋病病毒感染情况,为全市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丽水市9个县的9560名外来婚嫁女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2759名外来婚嫁女进行问卷调查,用EPIinfo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名外来婚嫁女艾滋病病毒抗体确证阳性,所调查的外来婚嫁女9项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48.4%,整体艾滋病知晓率有待提高,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了解不够.结论:外来婚嫁女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率达0.15%,对艾滋病虽有一定的认识,但艾滋病知识知晓水平较低,应加强婚前检查宣传,提高居民艾滋病防护意识.

    作者:梅少林;雷永良;刘晓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利用MPN-PCR法对国内8个沿海城市零售贝类中副溶血弧菌污染情况研究

    目的:对国内8个沿海城市大型水产批发市场内零售贝类产品中的副溶血弧菌状况进行定量监测,为进一步的风险评估提供科学数据.方法:利用针对tlh、tdh基因的PCR方法进行副溶血弧菌的快速检测,根据阳性结果进行MPN判定.结果:525份样品中有329份样品中的副溶血弧菌呈tlh阳性,只有一个青岛市九月份缢蛏样品中的副溶血性弧菌同时具备tlh、tdh基因.总的副溶血弧菌(tlh阳性)检出率为62.67%,阳性样品的平均浓度为244.23 MPN/g.贝类样品中以缢蛏中副溶血弧菌的检出率与平均浓度高分别为80%(48/60)和481.11 MPN/g;夏季(6月至9月)检出率及副溶血弧菌浓度高,冬季(11月至次年2月)低.结论:对所得数据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副溶血弧菌在不同城市贝类样品中的分布不存在显著差异(χ2=11.107,P>0.05);除缢蛏外,其它贝类中副溶血弧菌的检出率与平均浓度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副溶血弧菌在贝类样品中的分布呈现季节性差异(χ2=24.207,P<0.05).

    作者:曹慧慧;赵峰;于维森;周德庆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生物样品中吗啡GC和GC/MS测定方法

    目的:优化生物样品中吗啡的衍生化条件及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定性定量分析条件.方法:吗啡中毒犬血液和肝脏酸水解后,三氯甲烷-异丙醇(9:1)萃取,丙酸酐-吡啶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定性分析、气相色谱内标法定量检测生物样品中吗啡.结果:吗啡与丙酸酐-吡啶以1:3:2比例、在微波80火力3 min能够完全衍生.心血和肝脏中吗啡气相色谱检测的回归方程、线性检测范围、相关系数、回收率、低检出浓度分别为Y=0.0796X+0.0821、0.2~120 μg/ml、0.9976、92.6%±0.55%、0.02 μg/ml(S/N>3)和Y=0.0457X+0.0656、0.2~120 μg/ml、0.9955、90.07%±0.67%、0.02 μg/ml(S/N>3).结论:建立的生物样品中吗啡的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气相色谱定量分析结果准确,可用于吸毒者中毒的临床快速检验和吸毒者中毒死亡案件的法医学鉴定.

    作者:董镧;尉志文;贠克明;王玉瑾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2009年白银市碘缺乏病高危地区学龄儿童尿碘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白银市碘缺乏病高危地区学龄儿童尿碘水平.方法:在5个县区监测点随机抽取15所小学的8~10岁儿童1060例进行尿样检测.结果:白银碘缺乏病高危地区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MUI)为188.3 μg/L,儿童缺碘率为26.4%,适宜占64.6%,摄入过量为9.0%.结论:白银市碘缺乏病高危地区部分儿童仍处于碘缺乏状态,应提高碘盐覆盖率,继续科学补碘.

    作者:尚立成;王友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乳粉检验中大肠菌群不确定度的评定

    测量不确定度是评定测量水平的指标,是判定测量结果质量的依据,一切测量结果都不可避免地具有不确定度,不确定度是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而导致被测量值不能肯定的程度,大肠菌群的检测也不例外.

    作者:徐淳行;郑丽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双流县面制食品中铝污染的情况调查

    目的:全面了解双流县面制食品中铝的污染情况,为食品卫生安全监督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双流县面制食品中铝按改进的铬天青S比色法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再依据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05)面制食品中铝≤100 mg/kg进行判定.结果:抽检的32份面制食品样铝的合格率为68.8%,其中油条的合格率仅为25.0%,白馒头为63.6%,且油条的高检出含量达到991.7 mg/kg,超出标准近10倍.结论:本县面制食品中铝含量超标情况严重,为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有关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监管力度.

    作者:杨红兵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外排泵MexAB-OprM在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的耐药机制及其耐药性与外排泵表达水平关系.方法:PCR法对30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MexB基因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MexAB-OprM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采用琼脂对倍稀释法进行外排泵抑制剂的抑制试验,观察抗菌药物的MIC变化.结果:联合外排泵抑制剂后,庆大霉素(GEN)和环丙沙星(CIP)MIC值与之前相比大部分有2个折点的变化,有4株Mea的MIC值有4个折点以上的变化,但总体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株多重耐药Pa株中,均存在外排泵MexAB-OprM的高表达,多重耐药菌组外排泵表达量达敏感组的36.5倍.当外排泵抑制剂CCCP浓度为7.5 μg/ml时,庆大霉素(GEN)、环丙沙星(CIP)、四环素(TET)MIC值不变或增加的菌株(≥1MIC组)与MIC值减小的菌株(≤1/2MIC组)的外排泵相对表达量之间有着显著性的差异(P<0.05),而头孢噻肟(CTX)MIC值不变或增加的菌株(≥1MIC组)与MIC值减小的菌株(≤1/2MIC组)的外排泵相对表达量之间无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外排泵MexAB-OprM在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中起着十分莺要的作用,MexAB-OprM的高表达与多重耐药Pa菌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的耐药性有着密切关系,可能起着基础性耐药作用,但其对头孢噻肟的耐药性影响较小.其高表达还与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四环素的耐药有着直接的量的关系,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刘洋;李方去;蒋伟燕;杨爱平;杨锦红;王金文;张颖;赵飞;李向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石家庄市售国产配方奶粉和婴幼儿食品中阪崎肠杆菌污染调查

    目的:了解石家庄市场上国产配方奶粉及婴幼儿食品中的阪崎肠杆菌污染状况.方法:参照GB/T4789.40-2008规定的阪崎肠杆菌的检验方法进行,同时利用16s rDNA基因序列对可疑菌进行了鉴定,并对检测出的阪崎肠杆菌进行药敏检测.结果:在122份样品中,共检出18株阪崎肠杆菌,且18株菌均对常用抗生素敏感.结论:配方奶粉及婴幼儿食品中阪崎肠杆菌污染问题严重,存在严重潜在危险,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作者:李秀娟;李丽婕;高伟利;田会方;宋红梅;徐保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河北省2004~2008年流感病原学监测分析

    目的:分析河北省2004~2008年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特点和流感病毒优势毒株的情况,为流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流感流行季节,采集流感样病例(Influenza Like Illness,ILI)咽拭子标本,用MDCK(Madin Darby Canine Kidney)细胞培养分离流感病毒,经血凝抑制(Hemasslutination Inhibition,HI)试验鉴定病毒型别.结果:2004年10月一2008年3月共采集ILI咽拭子标本3179份,分离到流感病毒288株,血清学鉴定结果A(H1N1)亚型78株,占27.08%,A(H3N2)亚型113株,占39.24%,B-Victoria系36株,占12.50%,B-Yamagata系61株,占21.18%.在2004~2005年流行期和2006~2007年流行期均以A(H3N2)亚型流感病毒占优势;2005~2006年流行期以A(H1N1)亚型流感病毒占优势;2007~2008年流行期优势流行株为B-Yamagata系流感病毒.除2005~2006年流行期外,我省流感病毒流行高峰期均在1月份.结论:河北省流感病毒流行有明显季节性,1月为发病高峰,感染人群中流感毒株A(H1N1)、A(H3N2)亚型和B-Victoria、B-Yamagata系交替出现,流行优势毒株不断发生变化.

    作者:彭世强;刘艳芳;韩光跃;高伟;齐顺祥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保健食品中有机硒和无机硒的分析探讨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保健食品中有机硒和无机硒含量的方法.方法:用硝酸-高氯酸混合酸体系将样品中的有机硒氧化成无机硒后测定总硒含鼍,同时用酸提取样品中的无机硒,再通过差减法获得有机硒的含量.结果:经回收实验和实际样品检测,方法的回收率为95.0%~105.6%,RSD为2.5%~4.9%.结论:该方法线性范围宽,相关性好,精密度和准确度好,可操作性强,应用范围广,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作者:卢岚;鲁兵;王春娥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保健食品中原花青素的研究

    目的:建立保健食品中原花青素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的测定方法.方法:葡萄原花青素能在热酸性条件下可醇解产生花色素,利用其还原性在铁盐的催化反应下产生特征性的红色,其显色灵敏而稳定,比色测定样品溶液在550 nm波长处的吸光度.结果:对照品原花青素的检测浓度在10.71~160.66 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1,平均回收率为95.03%,RSD为1.67%.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灵敏、快速、准确、成本低,适用于保健食品中原花青素的测定.

    作者:蔡晓;杨长晓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公共场所中央空调系统军团菌污染环节的调查

    目的:探索中央空调系统中各环节军团菌的污染情况和可能的污染环节.方法:对17家商场、车站、宾馆、办公楼、医院等公共场所中央空调系统的冷却塔水、冷凝水、生物膜、淤泥、冷却塔水中原虫、空调送风末端积尘六环节样品进行军团菌检测.结果:80份中央空调系统各环节样品,军团菌总检出率20%,共分离到16株嗜肺军团菌,血清型有Lp1、LP6和Lp9三种.冷却塔水检出率高52.9%,冷凝水检出率5.9%,生物膜检出率20.0%,淤泥检出率12.5%,冷却塔水中原虫检出率20%,空调送风末端积尘中均未检出嗜肺军团菌.88.9%冷却塔水每ml水样中军团数均小于100个.结论:中央空调系统的多个环节存在军团菌污染,受军团菌污染的各环节相互作用,如果不进行定期清洗消毒,将可能增大军团菌传播的危险性.

    作者:胡元玮;徐卸佐;朱淑英;方琼楼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沈阳市一起学校群体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调查分析

    学校学生集体发病所导致的突发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对社会影响巨大,也特别受到卫生行政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杜绝在校学生集体性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和发生集体性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时候如何进行快速处理,快速准确查找原因排除隐患,已经是时刻面临的严峻课题,近年沈阳市某学校发生一起群体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该校共有3000多名学生,住宿制,分为小学部,初中部和高中部,陆续有400多名学生发病,随即学校第二天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调查人员前往调查处理,现场情况是全校仅有一个学生食堂向全校学生供餐,统一有一个二次供水设施向全校供应自来水,头一天午餐后开始陆续有学生发病,第二天发病人数猛增,症状主要以腹泻、呕吐、发热为主,就诊诊断多为细菌性肠炎,经抗菌治疗,病情均得到控制,调查人员立即关闭了学校食堂(食堂在前一天已经关闭)和统一的二次供水设施,实行了行政控制,综合在校学生发病情况,初步判定是一起经粪口传播生物性污染导致的群体发病.

    作者:王磊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171对不育症夫妇支原体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支原体在夫妻间通过性接触的传染性、致病性以及对男性生精功能的影响.方法:对不育症的夫妇双方进行阴道分泌物检验、精液分析及支原体培养.结果:双方均检出支原体24.6%,均未检出40.3%,男或女单方检出35.1%;男女双方支原体阳性组与阴性组的精液WBC异常、白带清洁度异常检出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原体阳性组与阴性组的各项精液分析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支原体在夫妻间通过性接触的传染性较低,与生殖或泌尿道感染无相关性,通常不引起精液质量的降低.

    作者:陶红;朱卫中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嵊泗列岛县5814份市售食品卫生抽检结果分析

    目的:为了追踪观察嵊泗县市售食品卫生质量,了解生产加工食品与销售食品的质量差异.方法:运用统计学χ2显著性检验方法[1],对嵊泗县2004~2008年间17类食品卫生质量的随机抽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监测食品样品17类5814件,检验合格5127件,抽样总合格率为88.18%;其中销售食品17类2888件,合格率为91.90%;生产加工食品12类2926件,合格率为84.52%.12类销售类食品质量显著高于同类生产加工类食品(χ2=42.92,P<0.01);其中销售类的冷冻饮品、饮料和糕点质量高于生产加工类(χ2=11.98,59.46,9.06;P<0.01);生产加工类水产品质量显著高于销售类水产品质量(χ2=28.17,P<0.001).结论:要进一步提高食品卫生质量,卫生执法部门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和深度.

    作者:倪惠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沙门菌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沙门菌(Salmonella)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重要病原之一,可致多种感染,轻者为自愈性胃肠炎,重者可引起致死性伤寒,全球每年约有1600万感染病例,其中60万例死亡[1].

    作者:吴静怡;董路宁;任立松;王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一起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病原学分析

    目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病原学检测,进一步了解本次食物中毒的原因.方法:参照GB/T 4789-2008,WS 271-2007,WS287-2008,WS/T 9-1996方法[1],分别对剩余食物,食物加工环节涂抹物及粪便肛拭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采集26份标本,其中4份剩余食物标本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2株,20份粪便肛拭标本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5株,2份食物加工环节涂抹物未检出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29%.

    作者:高克勇;何剑锋;叶金奶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扬通徐镇泰疾控系统实验室间比对的组织和设计

    为进一步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和质量管理水平,加强实验室问合作与交流,从2006年起扬通徐镇泰五市疾控系统建立实验室能力建设联合工作网,组织开展理化、微生物检验实验室问比对试验.

    作者:殷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生化检验质量控制

    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检验科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生化检验.如何进一步提高生化检验质量,保证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并将其纳入标准化、科学化的统一管理轨道,已成为检验工作者急需思考和解决的主要课题之一.

    作者:刘凤春;齐春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西北地区葡萄酒国家监督抽查检测结果与分析

    目的:了解我国西北地区葡萄酒产品质量状况,为完善葡萄酒行业的监管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2008年至2009年,共对西北3个省的葡萄酒产品质量状况进行国家监督抽查,按照<葡萄酒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规范>要求进行检验并评价分析.结果:连续两年的国家监督抽检促进了葡萄酒行业产品稳步提高,2008年葡萄酒产品质量的合格率为82.6%,2009年合格率上升至90.0%.不合格项目主要是甜味剂和酒精度.结论:葡萄酒产品质量同质化现象应引起重视,加强监管并保护有地方特色的葡萄酒品牌,推动我国葡萄酒行业发展.

    作者:易新萍;许东滨;周文革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