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翔;扈瑞平;邓秀玲;孙计桃;叶书梅;李存保
太极阴阳的演变有一定的规则,它在两仪四象八卦及六十四卦演变的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不同凡响的意义.两仪阴阳互根和四象阴阳互用的模式是我们自然界结构与运动的理论模型,八卦的三爻是我们宇宙万物三联体遗传密码的理论模型,六爻的六十四卦是我们宇宙万物六十四个遗传密码的高境界.在宇空,太阳和地球这个阴阳对立统一体存在着阴阳互根互用的结构模式和运动模式.在人体,命门与五脏也存在着太极阴阳互根互用的结构模式和运动模式.
作者:贾耿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传统讲授式教学(LBL)结合小组讨论式教学(CBL)教学模式在神经病学临床规培学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LBL与CBL教学优势和不足、LBL教学实施、CBL教学实施及培训效果等多方面的探讨.结果与结论 LBL与CBL教学法进行优化结合,应用于神经病学规培生的临床带教,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不断加强规培生教育的理念,根据学科的实际情况,注重创新,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多层次、多方位的教学策略,积极探索规培生教育的新方法,为规培生教育培训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王伟民;刘志勇;孟毅;常学辉;张娟;赵彩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基于中医特色健康教育的协同护理模式(CCM)对阴虚热盛型T2DM(2型糖尿病)患者出院后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84例于2017年4月-2017年9月在河南省中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阴虚热盛型T2DM患者进行观察,每组各42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基于中医特色健康教育的协同护理模式,干预3个月后,分别评估2组患者的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能力、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糖尿病知识测评及相关生理指标,探讨基于中医特色健康教育的协同护理模式对出院后阴虚热盛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 试验组在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能力、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糖尿病知识测评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FPG、2hFBG与HbA1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患者出院后,协同护理干预小组成员继续运用协同护理模式随访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帮助患者在院外持续改善其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及血糖控制情况.基于中医特色健康教育的协同护理模式的干预效果明显优常规宣教和护理,值得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为中医慢病管理模式提供依据.
作者:张琰;夏梦婷;刘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对高职中药学专业综合实训中药制剂及检测部分进行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文章就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实施中的创新点、教学改革的收获及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与今后需改进的方向进行阐述.这次教学改革对于师生均是一次有益的探索,对高职中药学专业综合实训教学改革有所启示和帮助.
作者:武莹;于慧;王志霜;王法宇;肖然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同病异治是中医辨证论治的重要原则之一,同一病症,因地、因人、因时不同,或由于病机变化,病情进展程度,以及用药过程中邪正消长等差异,治疗上也应相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在消渴病(糖尿病)肾病的治疗过程中,据其主要病因病机相同,均为气阴两虚,瘀浊热内停,故主要治则为益气补肾,清热活血降浊,兼夹证不同,治疗方法各有差异,且均收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雅坤;高颜华;王万庆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朱丹溪在五郁理论的基础上,首倡“六郁”学说.其将郁证分为气郁、湿郁、痰郁、热郁、血郁、食郁六种类型分别施治,郁证的脉象多沉,病因与情志因素、外感六淫、饮食不节(洁)等有关,其病机为气血怫郁,治疗上以调畅气机为主,兼以除湿、化痰、清热、行血、消食,并独创名方“越鞠丸”“六郁汤”.其“六郁”学说对后世影响极大,至今指导临床实践.
作者:王庆谚;郑洪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提高专科中药学专业中药炮制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着重培养学生的炮制技能,适应现代中药炮制生产岗位需求.方法 深入行业企业调研,根据实际工作岗位中药生产情境,将课程内容进行项目化设计,并改革教学方法(模式)、考核方式,项目实施时,充分运用超星、慕课等先进教学媒体,改善教学效果.结果 通过项目化教学改革的设计和实施,学生的技能水平明显提高,课堂参与度、学习兴趣、主动性明显增加,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考试合格率达100%、中药炮制与配制工、中药药剂员等资格证书考试通过率达80%以上.结论 中药炮制技术课程项目化改革,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课程教学体现了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实现了课程教学目标,获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作者:代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和分析滋肾活血方加减治疗肾虚血瘀型卵巢早衰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4月接收治疗的76例肾虚兼血瘀型卵巢早衰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应用激素替代疗法(结合雌激素片+醋酸甲羟孕酮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滋肾活血方进行治疗,治疗3个疗程之后,对比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中黄体生成素(LH)、抑制素(INH-B)、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水平的变化,治疗后症状改善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试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84%,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5.79%,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2组患者在治疗后血清中LH、FSH水平都呈下降趋势,但试验组水平要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E2、INH-B都呈上升趋势,但试验组水平要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在治疗后症状改善评分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滋肾活血方联合激素治疗肾虚兼血瘀型卵巢早衰效果显著,能有效调节性激素水平,安全性高,改善了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素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针刺肾俞足三里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5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肾俞足三里组和非经非穴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复制骨质疏松模型.肾俞足三里组、非经非穴组每天针刺1次,留针30 min,10次1疗程,疗程间期5天,6个疗程后同时处死5组大鼠,取右侧胫骨测量胫骨、胫骨上端骨密度;RT-PCR法检测大鼠腰椎c-myc、Cyclin D1和Runx2 mRNA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胫骨、胫骨上端骨密度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肾俞足三里组胫骨、胫骨上端骨密度升高(P<0.05),非经非穴组胫骨、胫骨上端骨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myc mRNA表达:肾俞足三里组c-myc mRNA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实验组CyclinD1灰度值均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unx2 mRNA表达: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Runx2 mRNA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肾俞足三里组与非经非穴组的表达升高(P<0.05).结论 针刺肾俞、足三里穴可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骨密度降低,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腰椎c-myc、Cyclin D1和Runx2 mRNA表达有关.
作者:李俐;郑旭仙;曾雅芬;余晓雯;吴明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酸枣仁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更年期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更年期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予酸枣仁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25例予以阿普唑仑片口服治疗,疗程为4周,对比2组治疗后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为9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症状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酸枣仁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更年期失眠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惠君;权国昌;吴清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镇肝息风汤和血府逐瘀汤治疗主动脉夹层的疗效.方法 将确诊为主动脉夹层需保守治疗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中药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主动脉夹层的方法,中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在急性期和亚急性期加服中汤药镇肝息风汤,慢性期加服血府逐瘀汤,疗程为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病人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含量,用主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检测病人主动脉大内径和假腔的大内径.结果 治疗后,中药组血浆MMP-2含量低于对照组,中药组主动脉大内径和假腔大内径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中汤药治疗主动脉夹层,能够增加疗效,改善预后.
作者:胡欣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中药自拟方穴位贴敷配合护理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 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将8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几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接受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接受中药自拟方穴位贴敷与人性化护理,比较2组疗程结束后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疗程结束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发热消失、咳嗽消失、气喘消失、肺部哆音消失以及总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中药自拟方穴位贴敷配合护理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显著,可缩短康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金华;徐娟;彭娟文;何贞;李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熊果酸属于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生物活性及药理作用相对广泛,如抗炎与抗变态反应、抗癌、抗氧化、镇静、降压、免疫调节、促进造血等.细胞因子作为免疫反应的调节者和炎症反应的中介者,在众多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将综述熊果酸作为具有抗炎作用的天然产物,对细胞因子IFN-γ、TGF-β1、IL-10、IL-6调节作用的研究,为研究开发新药和扩大熊果酸的临床应用范围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陈维维;张小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通过构建微信平台辅助教学与临床教学相互结合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对神经内科理论及临床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医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利于神经内科专业知识的熟练掌握及运用,提高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质量,有利于临床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及优秀住院医师的培养.
作者:周印廷;周洋;阮红芬;张秋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人表现为亚健康状态,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本文以《素问·上古天真论》为基础,探讨古人在“治未病”的思想下对于养生护理的基本观念及做法,明确养生的原则、要求,为现代养生护理提供理论参考及实践准则.
作者:黄若玫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应用艾条灸配合膀胱功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并发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0例脑卒中并发尿潴留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护理下加用艾条灸配合膀胱功能障碍治疗仪;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护理.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条灸配合膀胱功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并发尿潴留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护理,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秦璇;黄芳;喻春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小针刀定点松解配合牵引治疗寰枢椎半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11月36例寰枢椎半脱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例.治疗组行小针刀松解及坐位牵引;对照组行针灸、理疗、手法等传统治疗.观察及随访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后随访6个月、12个月、18个月,治疗组在缓解头颈部症状、减小寰齿前间隙及齿状突轴线与寰椎轴线偏移距离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2组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小针刀定点松解配合牵引治疗寰枢椎半脱位优于传统疗法.结论 小针刀定点松解配合牵引治疗寰枢椎半脱位疗效确切,优于传统治疗,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袁凤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小儿外感发热无论在儿科门诊或住院患儿中均占有重要比例,大多数由病毒感染所致.西医对于病毒感染尚缺乏特效药,主要以非甾体类药物退热为主,若应用不当可有严重不良反应.中医则认为小儿外感发热常为六淫之邪侵袭为病,目前中药对小儿外感发热的治疗效果显著,农志飞对于本病的治疗有独到的见解,特别是对于平素体弱易患外感发热的患儿,临床常应用桂枝二越婢一汤治疗,临床疗效颇佳.
作者:李崇进;冯智琼;杨振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长蛇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寒型)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1月-2018年1月因脾胃虚寒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于我院就诊的9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5例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片,观察组45例联合长蛇灸,4周为1疗程,比较2组症状改善及临床疗效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畏寒肢冷、神疲乏力、食欲减退、腹泻等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中酪神经肽(NPY)水平高于对照组,胃肠肽(VIP)更低(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56%(43/45),高于对照组的77.78%(35/4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蛇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腹泻型IBS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症状及胃肠激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余希婧;华水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温病学是中医“四大经典”课程之一,具有中医基础与临床双重性质.在温病学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分组管理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图表演示法、联系对比法、模拟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及策略的综合运用,能更好的促进学生掌握中医知识、提高辨证能力,更充分的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作者:曾兰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