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杏华;卓慕春;吴静
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又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是卒中常见类型,约占全部脑血管病的70%[1].我国作为脑卒中患者占比大国,因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及高死亡率”等特点,每年的脑血管病直接医疗费用达400亿元,间接费用高达1 000亿元,其对个人、家庭及医疗保健系统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深入研究脑卒中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寻找有效的、特异的、灵敏的、简单可操作的生物学标志去作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评判的靶点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殷培媛;刘学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基于信息知识信念行为(IKAP)模式的健康教育对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效果.方法 采取类实验性研究方法,选取于2015年4月1日-2016年3月31日在本院特需病房住院,符合选入标准的慢性病患者45人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宣教,选取于2016年4月1日-2017年3月31日同病区同类患者45人设为实验组,采用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模式进行健康教育: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提供健康知识宣教、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健康行为.两组干预时间统一为90d,干预前、后采用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AHSMSR S)进行能力测试,结果用SPSS 20.0软件包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各维度及总分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采用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提供慢性病患者的健康信息,提高疾病知晓度,帮助转变观念,建立健康行为,提高健康管理能力,促进康复.
作者:陈雪;郑慧琼;邓冬梅;谢芳;柯小燕;朱建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在肾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60例肾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术后疼痛(VAS)评分、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AS、SDS、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c值分别=4.2738、6.2411、6.4401,P<0.01);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3.33% (x2=5.4545,P<0.05).结论 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在肾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极高,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术后疼痛轻,护理满意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崔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某幼儿园发生的水痘暴发疫情,分析暴发原因和流行病学特征,探索预防控制水痘暴发疫情的对策.方法 对幼儿园32例水痘病例采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描述.结果 幼儿园共有在校儿童380名,2016年5月15日至5月26日共报告32例水痘病例,均无水痘疫苗接种史,罹患率为8.42%.疫情波及5个班级,大1班发病25例,占总发病数的78.13%;发病高峰在5月20日;男女发病比为1.91∶1;5岁组23例,占总发病数的71.88%.结论 本次水痘暴发疫情以班级内接触传播为主,应构建教育和卫生部门相关人员间的联动机制,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
作者:刘君缓;侯宪威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探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不同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患者200例进行研究,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采用常规的单纯麻醉)和试验组(100例采用硬膜外复合麻醉),比较2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定向力和意识回复时间、CRP、血糖值、IL-6值以及麻醉效果的优良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麻醉效果优良率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00%(x2=4.241,P=0.022),试验组患者定向力恢复和意识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t分别=4.247、4.242,P值均<0.05),试验组患者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t=4.240,P=0.023),试验组患者术后CRP、血糖值、IL-6值低于对照组患者(t分别=4.248、4.237、4.253,P值均<0.05).结论 患者行硬膜外复合麻醉的效果优于单纯麻醉,定向力和意识回复时间缩短,疼痛减轻,IL-6、CRP和血糖值明显降低,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付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西北民族大学离退休教职工楔状缺损的发生和分布情况.方法 按照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标准和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506名55 ~ 85岁离退休教职工进行口腔健康调查进行问卷调查及口腔检查,并对牙体楔状缺损情况按年龄、性别、牙位、刷牙方式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牙体楔状缺损在该调查人群中总患病率为32.60%,各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65 ~ 74岁组达到高峰,但≥75岁组反而降低,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人均楔状缺损为2.27颗;楔状缺损充填率为20.03%,充填率女性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牙位分布来看,楔状缺损发生率上颌高于下颌,所有牙住中发生率高的是上颌第1前磨牙,且左右同名牙无差异,不易患楔状缺损的牙为第3磨牙.不同刷牙方法发生牙体楔状缺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竖刷牙式出现楔状缺损的机会低于横刷式和混合刷牙式.结论 高校离退休人群中楔状缺损患病率较高,与牙位及刷牙方法关系密切;楔状缺损治疗及充填情况不乐观,需要加强口腔预防与保健的宣传教育.
作者:聂红永;董红;聂红兵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淄博市小学生意外伤害的发生情况,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淄博市的3个区6所小学共3 00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淄博市小学生的意外伤害率为9.58%,前3位伤害类型依次是跌伤(3.97%)、中毒(3.71%)、车辆刮碰伤(1.91%).伤害的发生率与性别和年龄有关,男生发生率明显高于女生(x2=10.635,P=0.001).各年龄组伤害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587,P<0.0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有性别、收入是否减少、主要养育人、学生年龄.结论 小学生的意外伤害发生率较高,应切实加强安全管理和教育,预防意外伤害的发生,以减少伤残率.
作者:李凤杰;吴业新;杨玉玲;徐宏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对比分析GP方案与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0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观察组接受GP方案治疗,对照组接受NP方案治疗.结果 观察组部分缓解(PR)21例、疾病稳定(SD)19例、疾病进展(PD)5例;对照组PR 19例、SD 20例、PD 6例,2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564,P=0.3240).观察组血小板减少分级显著高于对照组(7=2.7195,P=0.0033),白细胞减少(T=3.0133,P=0.0013)、恶心呕吐(T=1.7051,P=0.0441)分级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患者贫血(T=0.2511,P=0.4008)、肝功能异常(T=1.2266,P=0.1100)、肾功能异常(T=0.5710,P=0.2840)、脱发(T=0.3385,P=0.3675)、过敏反应(T=1.0060,P=0.1572)等不良反应分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GP方案与NP方案治疗晚期NSCLC的近期疗效相当,在治疗安全性方面各有所长.
作者:赵翠芬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本研究主要考察学龄前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现状及家庭主客观环境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并探讨如何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以促进社会适应能力的健康发展.方法 研究对象是从本地区1所小学和中学通过分层整群抽样抽取的共433学生(6~15岁).研究所采用的问卷是由由日本三木安正教授与北京医科大学左启华教授编制而成的《婴儿-初中社会适应能力量表》和由Moss等编制的《家庭环境问卷》(FES)以及自编的《家庭一般情况问卷》.研究采用描述统计的方法对研究对象的基本人口学特征、家庭主客观因素以及社会生活能力的得分概况分年龄分性别进行描述;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考查了家庭主客观环境中各因素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结果 男女生在社会适应能力中纳入回归方程的家庭主观因素不同.亲密度、独立性、情感表达3个因子纳入男生社会适应能力标准分的回归方程.独立性、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4个因子纳入女生社会适应能力标准分回归方程.男女生在社会适应能力中纳入回归方程的家庭客观因素不同.男生的家庭月收入、亲戚数量、每周见面时间3个因子纳入男生社会适应能力标准分的回归方程.女生的家庭月收入、家庭结构2个因子纳入女生社会适应能力标准分回归方程.结论 男女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家庭主客观环境影响因素不同.首先,家长应着力为儿童少年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主观环境;其次,政府相关部门应着力加大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资源投入,采取多种途径减少和消除因为家庭经济不良给儿童适应能力发展带来的阻碍.
作者:杨阳;张建新;陈杨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对1~3岁儿童家长关于儿童保健知识需求现状进行调查,以了解当前家长对儿童保健服务的需求.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1日至2017年3月1日广州市天河区石牌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1~3岁儿童家长1 000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儿童家长关于儿童保健知识的需求.结果 教育程度越高的儿童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掌握程度越好;1 000名儿童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定期体格检查、疾病预防、饮食与营养等,而对其他方面的知识需求则相对较少;1 000名儿童家长主要通过媒体宣传、社区讲座、门诊咨询及网络咨询等方面获得儿童保健知识,其他获取方式选择相对较少.结论 目前1~3岁儿童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的掌握较差,且对体格检查、常见病防治等儿童保健知识需求度较高,应当注重通过媒体、知识讲座及宣传手册等方式增强家长知识掌握程度.
作者:张杏华;卓慕春;吴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从健康老年人群体内寻找较高的降血脂菌种.方法 采集所选人群样本培养、分离、模拟生理环境筛选检测.结果 得到符合要求的菌株2株,对所得到的2菌株进行为期1年的生物观察实验,显示其降脂抗动脉硬化效果明显,不良反应未发现.结论 此种实验方法是一种获取高效益生菌比较有效可行的途径.
作者:李智生;张凤琴;彭香莲;冯永珍;陈秀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在提高儿童的预防接种率、接种及时率,降低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 比较在汕大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预防接种门诊实施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前后的预防接种率、接种及时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未签署预防接种知情同意书的儿童的疫苗接种率、接种及时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9.5%、90.3%和11.9%,签署预防接种知情同意书的儿童的疫苗接种率、接种及时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8.8%、98.2%和4.8%.结论 通过签署预防接种书面知情同意书,规范落实知情同意权,提高了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的重视程度,提高了接种率和接种及时率,确保了接种安全,减少了医疗纠纷.
作者:杨秀珣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11例肺结核误诊原因,为防止肺结核的误诊误治提供经验.方法 对2013年以来误诊的11例肺结核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误诊误治原因进行评价.结果 误诊原因主要归结为(1)医生疫情观念淡薄(2)病人临床表现不典型(3)医生思路局限.结论 要减少肺结核的误诊,临床医生首先要加强防疫观念,加强对肺结核病防治的认识;不断提高鉴别诊断和综合诊断能力.
作者:柴世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在某高校青年教职工健康体检中的特点.方法 选取2017年4月本校979名青年教职工体检血液标本,采用循环酶法测定其血液同型半胱氨酸(HCY)值,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979例受检者中,检测出HCY高于标准值177例,阳性率为18.1%;高HCY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加,高HCY检出率也逐渐增加.结论 在健康体检中,HCY检测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筛查、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应将作为常规检查项目.
作者:曹德飞;刘海艳;崔登峰;谢丽敏;王苏;索涢曼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心理护理干预对人工流产妇女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来本院进行人工流产术的120例妇女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的变化.结果 干预组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93,11.934,P<0.01).干预组患者的镇痛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58,P<0.05).结论 临床护理心理护理干预能缓解人工流产妇女焦虑、抑郁心理情绪,提高手术治疗的配合度.
作者:孔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河南省在校大学生饮酒行为的现状,为制定健康教育措施和进行干预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抽取河南省4所不同类型大学的2 68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尝试饮酒率为82.7%,现在饮酒率为42.2%,重度饮酒率为20.8%,醉酒率为24.2%.13岁前开始饮酒率为24.4.男生高于女生(P<0.05),城市高于农村(P<0.05),饮酒率随着人均月收入的升高而升高(P<0.05).结论 河南省在校大学生饮酒率较高,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促使大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作者:李凤娟;孙经;何健;杨汴生;王旭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郑州地区健康儿童性激素水平正常参考范围,评价健康儿童生长发育情况.方法 收集2016年在本院体检科进行健康体检的1253名健康儿童(年龄0个月~12岁)血清,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其性激素6项,包括雌二醇(E2)、睾酮(T)、孕酮(P)、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垂体泌乳素(PRL)水平,采用秩和检验各年龄组之间激素水平差异,采用百分位数法建立本地区健康儿童性激素水平正常参考范围.结果 婴儿期各项性激素水平高,幼儿期各项性激素水平低,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各项性激素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年龄段间不同性别正常儿童性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检测方法的改进,健康儿童血清性激素水平也在发生变化,建立本市性激素水平正常值能更好地指导临床对性早熟等疾病的诊断.
作者:郭鹏波;周明锦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2007-2016年徐州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规律,为制订学校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信息系统中报告的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徐州市2007-2016年通过网络直报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16年徐州市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9起,以传染病疫情为主,其中水痘、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多发;乡镇中学的报告数多于其他学校;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呈双峰分布,分别出现在1月和6月.结论 加强学校因病缺课监测对控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辛庆 刊期: 2018年第01期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对高校医院的医疗卫生服务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而对应着高校医院人员匮乏、医疗设备落后所提供的有限医疗服务的现状;况且,随着国家医改的深化:药品零加成、分诊医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的进一步落实,对基础医疗卫生机构也提出的更高要求.本文皆就高校医院的现状和功能定位,探讨高校医院面临的困境和挑战,适应深化医改的新要求,寻求高校医院的发展,更好地提供优良的医疗服务.
作者:孙兴权 刊期: 2018年第01期
1 病历摘要患者:女,28岁,从事酒店管理工作,胸闷2月余,2016年10月18日来本院门诊就诊.1个月前发病严重时曾在三甲医院心内科就诊,心电图提示无明显异常,服用过一些药物并无明显好转.患者自述胸闷,且为全面检查不能确诊而烦恼,偶有影响睡眠.现胸闷感觉明显,精神可,血压正常.体检:胸椎T6节段棘突右侧压痛明显,背部肌肉紧张.X线片:胸椎正位片显示胸椎中上段有略微向右侧弯,多处双侧关节突关节不对称,棘突未见明显偏歪.诊断:脊柱源性胸闷,胸椎小关节紊乱.
作者:葛品卿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