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院校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教学改革探讨

宋军营;徐华明;段文慧;仝岩;任伟宏;宫洪涛;张振强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 检验技术, 教学改革
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中医院校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探讨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合理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重视实验教学,理论联系实践、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改革考核方式等教学改革措施,以期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为社会培养医学高素质人才.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胡小芳运用补肾活血法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的经验总结

    本文总结胡小芳运用补肾活血法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的经验.胡小芳认为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的主要病因病机为肾虚血瘀.故对于此类患者,胡小芳主张在月经周期之始即结合中西医疗法,采用补肾活血之法,调理冲任,疏经通络,鼓舞肾阳,改善卵巢血流状态,促进盆腔微循环,诱导卵子排出,调高排卵率和妊娠率.

    作者:王瑞;胡小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中国穴位埋线疗法系列讲座(74)穴位埋线等中医药治疗荨麻疹的研究进展

    本文总结近几年来中医药疗法诊治荨麻疹的临床研究,从中医辨证、中药方剂、针灸疗法、穴位埋线疗法等角度综述中医药治疗荨麻疹新进展,资料表明中医药疗法治疗荨麻疹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及副作用小,长期疗效肯定,但对中医药治疗荨麻疹的研究尚需进一步深入.

    作者:马婷雪;杨才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伤寒论》辨治心理障碍概述

    目的 分析六经与心理障碍的关系,整理总结《伤寒沦》方在心理障碍中的研究与应用,从而指导临床对于心理障碍的辨治.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探索心理障碍与六经辨证的关系,论述心理障碍的六经辨治,归纳《伤寒论》方在心理障碍治疗上的概况.结果 六经与心理障碍的发生存在内在联系, 《伤寒论》方治疗心理障碍已有较多的临床观察与实验基础.结论 对于心理障碍的患者,我们可以运用六经辨证作为指导,抓住主症、辨证论治,触类旁通、灵活运用.

    作者:吕梦奕;叶海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中草药浸泡治疗CapeOX化疗相关性手足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草药浸泡治疗CapeOX化疗导致手足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选取70例病理诊断结、直肠癌且术后第4周接受CapeOX化疗方案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化疗联合中草药浸泡治疗,对比2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手足综合征发生率为:观察组42.85% (15/35),对照组62.85% (22/35),2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应用中草药浸泡防治CapeOX化疗相关性的手足综合征,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毛文娟;么杨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中医理论的兴趣——通过落枕医案初探留学生针灸学的全英教学

    中医学的理论讲授,难度大在于众多专业名词的解释,以理论解释理论是现今常用的方法.对于不具备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的留学生,以字面直译方法“生搬硬套”来解释理论概念,理解起来更为吃力,教学效果不尽人意.中医学是源于生活且以人为本的医学,针灸学是其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在教学中不妨从生活常见问题出发,让学生有感性体验,从而激发其认知和学习兴趣,不失为以人为本的理念践行.文章讲述通过“落枕”病例作为引子来引导留学生学习、理解治疗原则背后所隐含的中医学基本概念.

    作者:何颖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刺血疗法治疗丹毒1例

    丹毒为感染性皮肤病,一般发病前有局部外伤,多见于颜面部及下肢,容易反复发病.耳部丹毒极为少见,没有明确外伤感染史,仅有耳部发病者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该患者第一次仅有左侧耳部红肿,第二次高热伴同侧面部红肿,结合上述病史,诊断丹毒,第一次经单纯放血治疗而愈,第二次放血治疗后高热消退,面部红肿明显缓解,证明刺血疗法在丹毒治疗中的良好疗效.

    作者:马培锋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医学院校医德教育实施途径的探讨

    通过分析医德教育的重要性及现状,探讨医德教育在医学院校实施的途径.医德教育对于培养医学生的职业素养非常重要,通过改进医德教育的实施途径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肖玉洁;宋炜熙;曾光;田莎;罗银河;黄立中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卢跃卿辨治IgA肾病经验

    IgA肾病是一种以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卢跃卿教授提出本病的病因病机为“邪”“郁”“瘀”“虚”相互错杂,虚实夹杂,外感与正虚结合,五脏不安,三焦失调,中伤于肾,发为本病,治以清热解毒、疏肝健脾、活血利水、补肾固精、中西并用的辨治思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贾剑威;张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黄芩经不同方式处理黄芩苷保留量的差异

    目的 比较黄芩药材经各种工艺处理后,黄芩苷保留量的差异.方法 按《药典》中含有黄芩的中药制剂成型过程,将黄芩药材经适当方式处理,包括煎煮法、温浸法、水提酸沉法、水提醇沉法、乙醇提取法、乙醇加热回流法、活性炭吸附法,以黄芩苷的转移率为指标,比较各种提取方法之间的差异.结果 各处理方法的提取率分别为:水煎煮法为34.75%、温浸法为3.70%、水提酸沉法为8.55%、水提醇沉法为35.45%、乙醇提取法为24.10%、乙醇加热回流法为51.30%、活性炭吸附提取法为0.85%;转移率分别为:水煎煮法为51.98%、温浸法为6.90%、水提酸沉法为50.59%、水提醇沉法为37.66%、乙醇提取法为2.84%、乙醇加热回流法为63.56%、活性炭吸附提取法为4.68%.结论 黄芩的这些提取工艺中乙醇加热回流法提取黄芩苷的提取率高,转移率也高;水提酸沉法提取黄芩苷的纯度高.活性炭吸附提取法提取黄芩苷的提取率低,乙醇提取法提取黄芩苷的纯度低,转移率也低.

    作者:陈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开心片治疗ACS对ERK1/2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 通过观察开心片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内脂素(Visfatin)、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等相关炎性指标的影响,探讨其对ERK1/2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选择ACS患者120例,按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对照组(以西医规范化治疗方案)和开心片组(西医规范化治疗和中成药开心片口服),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检测Visfatin、MAPK、MMP-9、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CP-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并观察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开心片能明显降低MAPK、MCP-1、MMP-9、IL-6、hs-CRP浓度,但对Visfatin水平无明显改变.结论 推断开心片可通过影响ERK1/2MAPK信号转导通路而调控炎症因子,同时改善ACS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张瑶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PBL教学模式在中医骨伤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比较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在中医骨伤科临床教学中的差别,探索PBL教学模式在中医骨伤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将84名学生随机分为PBL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各42名,分别采用PBL教学和传统教学后,采用考核和调查问卷的方法分析教学效果.结果 PBL教学组的病例分析得分、总分、满意度和专业兴趣的帮助程度均高于传统教学组(P<0 05),二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PBL教学模式在中医骨伤科临床教学中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教学中应用.

    作者:周驰;张庆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李雪瑞辨治偏头痛临床经验总结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属于中医学“头风”“头痛”范畴,其病机要点为:风火上扰,气血逆乱,痰浊瘀血阻络,不通则痛.临证多见肝阳头痛,治以疏肝理气止痛或平肝熄风止痛,方用柴胡疏肝散或天麻钩藤汤加减;痰浊头痛,治以健脾燥湿,化痰通络,方用化痰通络汤加减;瘀血头痛,治以活血化瘀,通窍止痛,方用通窍活血汤加减;常配合引经药及虫类药,对临床辨治偏头痛起到良好疗效.

    作者:张美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王振涛运用瓜蒌薤白半夏汤疗胸痹心痛经验

    瓜蒌薤白半夏汤出自于张仲景《金匮要略》,具有通阳散结、降气化痰、运转胸中气机的作用,主要用于痰浊壅盛、闭阻心脉所致胸痹心痛.胸痹心痛是现代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主要与西医学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关系密切,现代研究表明痰瘀痹阻是动脉粥样硬化病理机制关键,本文主要探讨王振涛从痰、瘀论治胸痹心痛的方法,总结分析王振涛从痰论治胸痹心痛的经验.

    作者:杨令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中药外敷联合红外线治疗麻痹性肠梗阻疗效及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中药外敷联合红外线治疗麻痹性肠梗阻疗效及护理效果.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接诊的60例术后及其他原因引起麻痹性肠梗阻的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中药外敷联合红外线治疗.观察患者疗效、再次手术率、并发症发生率、肛门排便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腹胀腹痛缓解时间.结果 观察组肛门排便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腹胀腹痛缓解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 (28/30)高于对照组53.33% (16/30) (Z=-3.435,P< 0.05),观察组再次手术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外敷联合红外线治疗麻痹性肠梗阻疗效显著,患者再次手术率、并发症发生率低,肛门排便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腹胀腹痛缓解时间短,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陈艳;张春兰;朱玉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循证医学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提高中医院校医学生临床综合实践能力.方法 针对2016-2017年在云南省中医医院风湿病科进行临床实习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生,引入循证医学教学法,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以问题为导向、构建自主学习模式、强化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等手段,将学生临床综合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习惯培养贯穿于本科临床教学中,并纳入出科考核内容.结果 经过2年的实践研究,医学生人文素质、表达与沟通能力、自主学习及临床综合技能均得到提高,该带教方法得到医学生认可.结论 应用循证医学教学法对提高中医院校医学生临床综合实践能力有积极作用.

    作者:王燕;吴洋;吴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活血利湿汤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40例

    目的 观察活血利湿汤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80例门诊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控制血压、控制血糖、稳定斑块等基础治疗,治疗组服用活血利湿汤,对照组服用桃红四物汤,均连续治疗3周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统计效果.结果 经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92.5% (37/40)明显高于对照组82.5% (33/40) (P<0.05).结论 活血利湿汤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有较好疗效,有效改善肢体循环及缺血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一定推广性.

    作者:张静云;何春红;宋群路;郭兴蕊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电针廉泉、率谷穴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研究

    目的 旨在通过平行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观察电针廉泉、率谷穴对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提供适宜的针刺方案.方法 将120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内科治疗及语言功能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电针廉泉、率谷穴治疗,疗程为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法(CRRCAE)评定患者的语言功能,以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标准(BDAE)评定患者失语的严重程度.结果 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BDAE及RRCAE中的听理解、复述、命名3项指标均有显著性意义的提高(P<0.05).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试验组BDAE及RRCAE中的听理解、复述、命名3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针廉泉、率谷穴能明显降低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失语严重程度,提高患者听理解、复述、命名的语言功能.

    作者:郑约保;林淑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从六经病欲解时浅议经前期综合征的中医治疗思路

    本文以六经辨证为纲,结合女性生理周期特点,运用“六经病欲解时”理论,对经前期综合征(PMS)的治疗做进一步探讨,为PMS辨证治疗提供一个中医治疗思路.首先从六经病欲解时理论对PMS进行辨证-辨时;其次从月经周期新解理论认识PMS,后对PMS辨时握机,提出PMS病机特点“实则阳明,虚则太阴”.通过导师杨洪艳治疗的两个临床病案,初步介绍用六经病欲解时理论治疗PMS的辨治思路及特点.

    作者:曹东东;杨洪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教学实践与探索

    中医学是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受西医思维模式影响,学生在理解和学习中医学知识上有一定困难,本人从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动手能力和学习效率3个方面进行教学实践和探索,以此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翟佳丽;肖晓飞;宫健伟;马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师生课堂互动的教学设计——以灸法课为例

    “互动式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由“浅层学习模式”向“深层学习模式”靠拢,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学习质量.本文以灸法课堂教学为例,介绍了师-生互动的设计与实施,强调师-生互动的“放”“导”“收”环节,举例说明了具体的实施步骤,并提出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需注意课堂环境的精心营造、课堂话题的认真设计以及课堂的进一步延伸.

    作者:王亚南;梁洁仪;黄泳;曲姗姗;张继苹;姚锃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