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慧敏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由增多的甲状腺激素进入血液循环中,作用于全身组织和器官,造成机体的各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总称[1].临床表现为多食、消瘦、畏热、多汗、心悸、激动等高代谢症候群,甲状腺肿大、突眼症、神经及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为特征.现将近年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流行病学特征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彭力科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早期语言激发配合辅食添加方法对促进高危儿语言发育的影响. 方法 选取本院新生儿科NICU出院的高危儿200例,随机分成干预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干预组高危儿家长就语言激发和添加辅食的时间和方法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对照组仅对其辅食添加方法和时间进行一般性登记.用婴幼儿语言发育筛查量表定期评定2组高危儿语言发育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2组高危儿语言发育评分在9个月以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24个月干预组词汇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35个月干预组语言表达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早期积极的语言激发配合正确的辅食添加方法和时间对高危儿语言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为指导高危儿家长进行早期语言激发并合理添加辅食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陈学珍;刘智妹;魏蓉美;胡海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针刺背俞穴配合电针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8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取背俞穴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40例常规取穴配合电针治疗,治疗10次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针刺背俞穴配合电针减肥疗效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卢长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流循环障碍性疾病,又称脑血管意外,它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出血和蛛网膜下隙出血等.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因各种诱发因素的发生,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血脂代谢紊乱、吸烟酗酒及全血黏度的增加等等,均可引起脑内动脉的狭窄、闭塞或破裂,终则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
作者:钟秀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索用有限的健康教育时间,提高非医学类高职学生健康教育中现场救护培训的效果. 方法 随机选定2届一年级学生,分别采用传统的教师直观培训考核方法和依据评分标准培训考核方法. 结果 2种方法考核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用直观培训考核组,不同教师评定的结果差异较大;而采用评分标准培训考核组,不同教师评定的结果趋于一致. 结论 依据评分标准培训考核组,培训效果不易受教师主观判定差异或其它外界因素干扰,结果更客观,效果更稳定;由于评分标准细化了考核环节,结果能反映出培训的薄弱点,重点予以改进,其效果优于直观培训考核组.
作者:余春霞;董杰;王秀颖;王英海;吴晓霞;周幼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早期新生儿死亡情况,分析东海县人民医院早期新生儿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探讨降低死亡率的干预措施. 方法 对东海县人民医院2010-2014年分娩的新生儿中发生的82例早期新生儿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5年县医院分娩早期新生儿病死率为1.99‰.其死亡原因前3位为早产低出生体质量、窒息和先天畸形. 结论 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提高高危孕产妇的筛查和管理工作质量,预防出生缺陷,加强产时监护,及时处理胎儿宫内窘迫,是降低早期新生儿死亡的重要措施.
作者:郁慧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随着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相关影像学诊疗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诊断胰管结石的病例逐渐增多,其通常的治疗方法为外科手术治疗.2014年本院采用ERCP联合体外震波碎石(ESWL)技术,收治了13例急慢性胰腺炎胰管结石患者,在内镜治疗基础上配以个性化的护理疗效满意,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潘辉;李想;李菁雅;滕旭;杨佳妮;郭文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大学校医院实验室信息系统. 方法 对医院检验科的各种全自动化仪器、半自动化仪器、手工实验操作和科室管理实施计算机控制,建立网络化信息管理系统. 结果 建立了实验室信息系统,并与医生工作站、体检信息系统进行了无缝联接,实现了网络化的实验室信息管理与共享. 结论 实验室信息系统是检验科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的必要工具,是大学校医院实验室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作者:赵冰;孙晶;杨立红;刘计荣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为了解本院新学员患口腔疾病情况,我们对2014年度入校新学员加强了口腔疾病的检查,现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院2014年入校新学员2406名,均为男性,年龄18~42岁,平均24岁.干部学员206名,国防生学员1 204名,战士学员996名;18 ~ 20岁494名,21~30岁1 736名,31~42岁176名.1.2 方法 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标准》及《全国体质检查的标准》,设定本校新学员口腔疾病调查项目.包括龋病、牙周炎、牙龈炎、楔状缺损、牙齿缺失、口腔溃疡、唇炎.调查人员统一诊断标准,统一检查器械,由专科口腔医生进行检查.
作者:常安民;孙德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南京某高校2014年在职教职工高血压检出情况及其分布特征,为高血压的有效治疗与控制提供依据. 方法 依据2014年教职工体检报告,收集在职教职工体检的相关资料,比较不同年龄、性别、岗位教职工高血压检出情况. 结果 2014年该校在职教职工高血压检出率为17.8%,其中男性为26.63%,女性为6.79%,男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随着年龄增加,高血压检出率呈上升趋势(P<0.05);教师岗位高血压检出率高,管理岗位次之. 结论 高校教职工是高血压患病的高危人群,尤其是男性.应针对高校教职工的职业特点,开展有效的高血压防治措施.
作者:叶长青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大学生ABO血型与性别、就读专业和乙肝表面抗原(HBsAg)感染的关系. 方法 收集2013-2015年到校医院体检学生共6 851人,进行性别、专业分类和血型、HBsAg检查,分析其相关性. 结果 ABO血型男女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62,P> 0.05);ABO血型在各专业之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2.53,P>0.05);不同血型HBsAg携带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9.73,P< 0.05),HBsAg携带率情况是O型>A型>B型>AB型. 结论 血型分布跟性别,就读专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血型对HBsAg易感性存在差异,O型血和A型血人对乙肝病毒较为易感.
作者:郑晓青;徐勇锋;黄源春;杨晓笛;杨凤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低场MR诊断髌骨软骨软化症的价值及其相关磁共振成像的特点. 方法 收集2012年10月至2014年1月期间在本院骨科门诊或者病房住院治疗的90例髌骨软骨软化症患者MR及CT检查成像的特点和相应的阳性诊断参数,分设MR50例,CT或X线片40例,对比CT和磁共振在诊断髌骨软骨软化症方面的差异.结果 MR诊断髌骨软骨软化症的阳性率普遍高于CT或x线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05,P<0.05). 结论 MR能显著提高髌骨软骨软化症的阳性诊断率.
作者:王其涛;邵松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原位植皮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修复四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的疗效. 方法 治疗组选择该科2011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四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27名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急诊扩创术,剪除血运差的皮肤,剔除皮下脂肪组织,保留部分真皮下血管网,做成薄的中厚皮片,皮片渔网状切孔,回植于创面,外用VSD持续负压吸引,持续吸引7~9d.对照组,回顾2007年9月至2011年8月该科收治的34例四肢撕脱伤患者,使用纱布加压包扎的方法回植皮肤. 结果 治疗组有23名患者皮片完全成活,4名患者皮片存活91% ~ 95%,经游离植皮,负压吸引后痊愈,四肢活动良好,外观可.2组患者在平均住院天数、植皮愈合率、换药次数、抗生素使用费用、总费用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原位植皮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四肢撕脱伤较纱布加压包扎植皮,皮片成活率高,患者痛苦少,治疗周期短,抗生素使用费用和总费用低.
作者:李光辉;高红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珠海市斗门区青少年离家出走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对珠海市斗门区5所中学共87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在801份合格问卷中,过去12个月有离家出走意念的有289人,占36.1%.因学习问题出现心情不好、自杀倾向是产生离家出走意念的危险因素,课外学习时间长是产生离家出走意念的保护性因素.离家出走意念和自杀意念呈现正相关关系,Pearson相关系数为0.22(P< 0.05). 结论 应全面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从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着手杜绝青少年离家出走现象的产生.
作者:焦亮;梁小冬;阮峰;周伴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归因训练对提升自尊水平的作用. 方法 本研究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对低自尊初中生进行前后测,及同对照组进行比较自尊水平及归因特点. 结果 低自尊初中生相较于高自尊组,有消极的归因方式.经过归因训练,低自尊初中生的自尊水平显著提高,在对学业失败归因时向积极归因方式转变. 结论 归因训练可以引导低自尊水平的学生进行积极归因,减少自我责备和无能感,提升自尊心.
作者:王艳慧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高校学生夜间腓肠肌痉挛现况及可能的影响因素,为防治夜间腓肠肌痉挛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郴州市某高校840名在校学生进行现况调查. 结果 在校大学生近1个月夜间腓肠肌发生率为16.7%,其中男生腓肠肌发生率为12.5%,女生夜间腓肠肌发生率为20.3%.性别、体质量指数、睡眠时间是夜间腓肠肌痉挛的影响因素. 结论 该校在校大学生夜间腓肠肌痉挛的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建议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以减少在校大学生夜间腓肠肌痉挛的发生.
作者:黄晓;张小超;贺莉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以自我效能和自尊为中介探讨大学生家庭功能和应对方式的关系. 方法 采用家庭功能自评量表、自我效能感问卷、自尊量表和应对方式问卷对300名大学生进行随机调查. 结果 家庭功能与自我效能、应对方式、自尊之间均显著相关;家庭功能维度和应对方式维度的回归分析大多显著相关. 结论 大学生家庭功能影响其应对方式,且自尊、自我效能是其中介变量.
作者:张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本文从卫生检验人员、检验仪器设备、检验能力和实验室建设及管理等方面,分析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检验能力的现状,阐述卫生检验中存在的检验人员少、专业结构不合理和检验设备不完善等制约疾控中心发展的主要因素,从加大工作经费投入力度、注重检验人才的队伍建设、更新检验设备仪器和完善实验室的管理制度等方面,探讨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检验能力的发展措施,以期为提高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卫生检验能力提供参考价值.
作者:顾燕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徐州市云龙区死因监测工作的漏报情况,以进一步提高数据的完整性. 方法 选取云龙区子房街道的14个居委会作为调查地区,根据现场调查所得到的死亡资料,进行入户调查,与上报死因监测网络中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2009-2011年云龙区子房街道年平均死亡率为6.12‰,与同期云龙区全区平均报告死亡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体漏报率7.23%.14个调查的居委会中,子房居委会漏报率高,响山居委会漏报率低.数据完整性呈逐年升高的趋势,2011年数据完整性好. 结论 云龙区存在死亡漏报现象,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死亡报告数据的完整性.
作者:刘亚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某高校教职工心电图异常情况,为高校教职工保健和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对某高校2010年504例教职工健康状况普查心电图异常检出情况及分布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教职工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为27.38%.23~39岁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为9.20%,40~49岁组为26.37%,50~59岁组为30.95%,60~90岁组为52.21%,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电图异常率明显增加,40岁以上各组均高于23~39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电图异常类型中,以心律失常多见,其次为ST-T改变、左心室肥大 结论 高校教职工心电图异常检出率较高,应重视健康普查,早期防治心血管疾病,提高教职工的生活质量.
作者:茹祥宏;杨秀英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