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郴州市某高校学生夜间腓肠肌痉挛现况调查

黄晓;张小超;贺莉萍

关键词:学生, 年轻人, 肌, 骨骼/病理生理学, 痉挛/流行病学, 问卷
摘要:目的 了解高校学生夜间腓肠肌痉挛现况及可能的影响因素,为防治夜间腓肠肌痉挛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郴州市某高校840名在校学生进行现况调查. 结果 在校大学生近1个月夜间腓肠肌发生率为16.7%,其中男生腓肠肌发生率为12.5%,女生夜间腓肠肌发生率为20.3%.性别、体质量指数、睡眠时间是夜间腓肠肌痉挛的影响因素. 结论 该校在校大学生夜间腓肠肌痉挛的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建议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以减少在校大学生夜间腓肠肌痉挛的发生.
中国校医杂志相关文献
  • 学习不良儿童的家庭环境研究

    目的 探讨学习不良儿童的家庭环境特点,以了解影响儿童学习成绩可能的环境因素. 方法随 机抽取常熟市区3所小学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原则,以上学期期中期末考试的语文、数学、英语成绩作为分组依据,结合班主任的评价分成学习不良儿童组和优秀儿童组,对筛选出的儿童采用自编问卷由父母填写. 结果 学习不良儿童的父母普遍存在错误的观点:他们认为儿童学习成绩差是由于不用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所致;在教育上他们是斥责打骂、陪读加督促;在家庭生活中,因为孩子学习不好而影响到家庭和睦及亲子关系. 结论 父母的教育及其本身的情绪问题与儿童的学习成绩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王建忠;罗英;王莉丽;龚建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蒙古族预科班学生心理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蒙古族预科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以便为民族预科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内蒙古民族大学医学院70名蒙古族预科班学生进行调查. 结果 蒙古族预科学生SCL-90中的9个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青年组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以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及焦虑4个因子分相对较高.女生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男生,其中强迫、人际敏感、抑郁及焦虑因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针对民族预科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促进活动.

    作者:张静;崔桂玉;姚闯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某高校教职工体检心电图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某高校教职工心电图异常情况,为高校教职工保健和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对某高校2010年504例教职工健康状况普查心电图异常检出情况及分布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教职工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为27.38%.23~39岁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为9.20%,40~49岁组为26.37%,50~59岁组为30.95%,60~90岁组为52.21%,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电图异常率明显增加,40岁以上各组均高于23~39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电图异常类型中,以心律失常多见,其次为ST-T改变、左心室肥大 结论 高校教职工心电图异常检出率较高,应重视健康普查,早期防治心血管疾病,提高教职工的生活质量.

    作者:茹祥宏;杨秀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护理

    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流循环障碍性疾病,又称脑血管意外,它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出血和蛛网膜下隙出血等.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因各种诱发因素的发生,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血脂代谢紊乱、吸烟酗酒及全血黏度的增加等等,均可引起脑内动脉的狭窄、闭塞或破裂,终则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

    作者:钟秀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包头市蒙古族中小学生体质量超标与肥胖现状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包头市蒙古族中小学生体质量超标和肥胖的三间分布,对比研究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地区超重与肥胖危险因素,探寻蒙古族中小学生体质量超标与肥胖干预的方法,为制定防控体质量超标与肥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普查法对包头市蒙古族中小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数据采用Epidate 3.1录入并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检验,对比分析不同性别、年级、地区学生的肥胖状况及危险因素之间的差别. 结果 包头市蒙古族中小学生总体体质量超标与肥胖的检出率分别为26.30%和13.15%.其中男生31.64%和17.23%,女生21.27%和9 31%;市区22.19%和10.62%,牧区29.51%和15.12%;小学生为29.68%和15.75%,中学生为14.22%和9.25%.父母肥胖、学生偏食、家长对学生进食的种类和数量能否有效干涉、高热量食物的摄入频率是影响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而对比分析不同性别、年级、地区危险因素分布也有不同. 结论 包头市蒙古族中小学生体质量超标肥胖率较高,体质量超标、肥胖危险因素较复杂且分布不同.

    作者:王宁;韩柯;包艳;刘琦琦;袁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实验室信息系统在高校医院的建设与应用

    目的 建立大学校医院实验室信息系统. 方法 对医院检验科的各种全自动化仪器、半自动化仪器、手工实验操作和科室管理实施计算机控制,建立网络化信息管理系统. 结果 建立了实验室信息系统,并与医生工作站、体检信息系统进行了无缝联接,实现了网络化的实验室信息管理与共享. 结论 实验室信息系统是检验科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的必要工具,是大学校医院实验室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作者:赵冰;孙晶;杨立红;刘计荣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原位植皮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四肢撕脱伤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原位植皮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修复四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的疗效. 方法 治疗组选择该科2011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四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27名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急诊扩创术,剪除血运差的皮肤,剔除皮下脂肪组织,保留部分真皮下血管网,做成薄的中厚皮片,皮片渔网状切孔,回植于创面,外用VSD持续负压吸引,持续吸引7~9d.对照组,回顾2007年9月至2011年8月该科收治的34例四肢撕脱伤患者,使用纱布加压包扎的方法回植皮肤. 结果 治疗组有23名患者皮片完全成活,4名患者皮片存活91% ~ 95%,经游离植皮,负压吸引后痊愈,四肢活动良好,外观可.2组患者在平均住院天数、植皮愈合率、换药次数、抗生素使用费用、总费用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原位植皮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四肢撕脱伤较纱布加压包扎植皮,皮片成活率高,患者痛苦少,治疗周期短,抗生素使用费用和总费用低.

    作者:李光辉;高红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2014年深圳市某区学校教学环境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深圳市某区学校教学环境卫生状况,为制定相关卫生政策、改善学校卫生环境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抽取该区30所学校180个班(教室),并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分析. 结果 30所学校教室CO2浓度达标率为99.44%,各类别学校间教室CO2浓度达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课桌、课椅分配达标率较低,分别为16.10%、20.17%,课桌分配、课椅分配达标率中学高于小学(P<0.05),民办学校高于公立学校(P<0.05). 结论 深圳市某区学校教学环境卫生问题,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学生身体健康.

    作者:管新艳;柴保臣;管穗丽;朱中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珠海市斗门区青少年离家出走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珠海市斗门区青少年离家出走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对珠海市斗门区5所中学共87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在801份合格问卷中,过去12个月有离家出走意念的有289人,占36.1%.因学习问题出现心情不好、自杀倾向是产生离家出走意念的危险因素,课外学习时间长是产生离家出走意念的保护性因素.离家出走意念和自杀意念呈现正相关关系,Pearson相关系数为0.22(P< 0.05). 结论 应全面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从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着手杜绝青少年离家出走现象的产生.

    作者:焦亮;梁小冬;阮峰;周伴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郴州市某高校学生夜间腓肠肌痉挛现况调查

    目的 了解高校学生夜间腓肠肌痉挛现况及可能的影响因素,为防治夜间腓肠肌痉挛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郴州市某高校840名在校学生进行现况调查. 结果 在校大学生近1个月夜间腓肠肌发生率为16.7%,其中男生腓肠肌发生率为12.5%,女生夜间腓肠肌发生率为20.3%.性别、体质量指数、睡眠时间是夜间腓肠肌痉挛的影响因素. 结论 该校在校大学生夜间腓肠肌痉挛的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建议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以减少在校大学生夜间腓肠肌痉挛的发生.

    作者:黄晓;张小超;贺莉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某大学新生体检晕针原因及对策

    目的 研究大学新生体检抽血时晕针特点并提出相应对策. 方法 对近3年来新生体检过程中发生晕针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对策. 结果 2012-2014年晕针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女生晕针发生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针对新生积极开展健康教育,特别是加强女生的心理护理,避免晕针发生,保证体检过程的顺利进行.

    作者:王新英;褚韩生;申智奇;王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82例早期新生儿死亡回顾性分析

    目的 了解早期新生儿死亡情况,分析东海县人民医院早期新生儿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探讨降低死亡率的干预措施. 方法 对东海县人民医院2010-2014年分娩的新生儿中发生的82例早期新生儿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5年县医院分娩早期新生儿病死率为1.99‰.其死亡原因前3位为早产低出生体质量、窒息和先天畸形. 结论 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提高高危孕产妇的筛查和管理工作质量,预防出生缺陷,加强产时监护,及时处理胎儿宫内窘迫,是降低早期新生儿死亡的重要措施.

    作者:郁慧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13例ERCP联合体外震波碎石治疗胰管结石的护理

    随着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相关影像学诊疗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诊断胰管结石的病例逐渐增多,其通常的治疗方法为外科手术治疗.2014年本院采用ERCP联合体外震波碎石(ESWL)技术,收治了13例急慢性胰腺炎胰管结石患者,在内镜治疗基础上配以个性化的护理疗效满意,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潘辉;李想;李菁雅;滕旭;杨佳妮;郭文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徐州市中小学生饮水现状及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根据对徐州市中小学生为样本的青少年饮水现状调查,分析其环境影响因素,为实施针对性的饮水等行为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徐州市588名中小学生及其家长的饮水习惯、饮品种类等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徐州市中小学生每日实际饮用量多的是白开水或纯净水,每日饮水量不固定;饮用的饮品顺位是相同的,依次为奶类、豆浆或果汁、白开水或纯净水、碳酸饮料、茶类饮料;家长饮品为白开水或纯净水,24.7%家长的日饮水量符合健康标准;学生课间饮品种类与商店常售种类无相关关系(r=0.027,P>0.05);学生回家后的饮品种类与家长的饮品种类具有相关关系(r=0.108,P<0.05). 结论 当前青少年实际饮用多的是白开水,但饮水量尚未符合国家推荐的卫生要求量.家长的饮水行为对学生有直接影响.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密切配合,加强中小学生的健康饮水教育工作,实施恰当的饮水行为干预,促进他们的身体成长.

    作者:张峰;张训保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9 782例性病门诊患者梅毒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对2009-2012年9 782例梅毒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其流行病学趋势,评价检测方法以及宣教、预防意义. 方法 采用梅毒非特异性抗体检测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和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进行检测. 结果 2009-2012年梅毒检测人数分别为2045、2212、2452、3073.RPR阳性率分别1.52%、1.76%、1.96%、2.44%,TPPA阳性率分别为1.86%%、1.99%、2.53%、2.77%.在梅毒检测总人数中,TPPA阳性率高为41~60岁年龄组,RPR阳性率高为21~40岁年龄组. 结论 梅毒阳性率逐年增长,应引起重视,同时要大力进行宣教工作,控制传播途径,降低其危害程度.

    作者:周艳春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大学生家庭功能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目的 以自我效能和自尊为中介探讨大学生家庭功能和应对方式的关系. 方法 采用家庭功能自评量表、自我效能感问卷、自尊量表和应对方式问卷对300名大学生进行随机调查. 结果 家庭功能与自我效能、应对方式、自尊之间均显著相关;家庭功能维度和应对方式维度的回归分析大多显著相关. 结论 大学生家庭功能影响其应对方式,且自尊、自我效能是其中介变量.

    作者:张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高职学生健康教育中现场救护培训方法和效果

    目的 探索用有限的健康教育时间,提高非医学类高职学生健康教育中现场救护培训的效果. 方法 随机选定2届一年级学生,分别采用传统的教师直观培训考核方法和依据评分标准培训考核方法. 结果 2种方法考核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用直观培训考核组,不同教师评定的结果差异较大;而采用评分标准培训考核组,不同教师评定的结果趋于一致. 结论 依据评分标准培训考核组,培训效果不易受教师主观判定差异或其它外界因素干扰,结果更客观,效果更稳定;由于评分标准细化了考核环节,结果能反映出培训的薄弱点,重点予以改进,其效果优于直观培训考核组.

    作者:余春霞;董杰;王秀颖;王英海;吴晓霞;周幼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医学生价值取向及心理素质的双向探析

    通过以现代社会医学生为出发点,分别以横向和纵向为研究方向,从医学生自身角度、医学院校角度、社会及医疗环境角度3方面,双向探析当代医学生的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的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为各大医学类院校制定医学生价值取向培养计划提供依据以及为加强医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所需要注意的问题,树立医学生们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并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缓解当前社会紧张的医患关系,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作出贡献.

    作者:娄思佳;娄丽艳;蔡珍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某军校新学员口腔疾病现状调查

    为了解本院新学员患口腔疾病情况,我们对2014年度入校新学员加强了口腔疾病的检查,现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院2014年入校新学员2406名,均为男性,年龄18~42岁,平均24岁.干部学员206名,国防生学员1 204名,战士学员996名;18 ~ 20岁494名,21~30岁1 736名,31~42岁176名.1.2 方法 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标准》及《全国体质检查的标准》,设定本校新学员口腔疾病调查项目.包括龋病、牙周炎、牙龈炎、楔状缺损、牙齿缺失、口腔溃疡、唇炎.调查人员统一诊断标准,统一检查器械,由专科口腔医生进行检查.

    作者:常安民;孙德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MTA应用于成年人根尖孔封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MTA和Vitapex糊剂应用于成人慢性根尖周炎所致根尖孔开放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在本院牙体牙髓科就诊的慢性根尖周炎至根尖孔开放的3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18例施以MTA根尖孔封闭加热牙胶充填术,对照组12例利用Vitapex糊剂诱导根尖部出现钙化组织后进行根管充填.2组于6个月、12个月时进行随访,观察临床疗效及X线片情况. 结果 治疗6个月时,MTA组与Vitapex糊剂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4.44%和9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月后2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4.44%和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治疗后均无临床不适症状. 结论 MTA作为根尖封闭材料较Vitapex糊剂而言有着明显的临床优势.

    作者:邹强;袁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中国校医杂志

中国校医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预防医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