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光辉
目的 通过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对哮喘稳定期患者外周血白介素-4 (IL-4)和干扰素-γ(IFN-γ)含量的影响,探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哮喘患者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前后及健康人的IL-4、IFN-γ含量.结果 治疗前哮喘患者IL-4含量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IFN-γ含量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穴位贴敷治疗后哮喘患者IL-4含量低于治疗前(P<0.05),IFN-γ含量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 哮喘患者存在Th 1/Th2失衡,穴位贴敷可能通过调整哮喘患者Th 1/Th2失衡,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疗作用.
作者:李建红;马玉宝;周丽萍;金建宁;楚国庆;丁玉梅;马晓勇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内服肾炎4号方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选取6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内服肾炎4号方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对照组进行单纯基础治疗.比较2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肾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内服肾炎4号方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确切,可减轻临床症状,降低血尿素氮、血肌酐,从而推迟透析和肾移植时间.
作者:张时文;黄琳;卢伟;吴鹏;刘瑜;吴建欣 刊期: 2018年第17期
吴伟是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吴伟对心血管疾病的认识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心力衰竭就是其擅长治疗的病种之一.其师从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广东省名老中医黄衍寿教授,并结合自己多年临床经验,以阴阳为纲,将慢性心力衰竭简化为两类证候,其一为气阴虚血瘀水停,其二为气阳虚血瘀水停.心气(阳)虚是慢性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病理关键,常用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基本方剂为《伤寒论》中的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本文通过一个临床典型案例加以说明.
作者:王士超;刘芳;皮建彬;王嵩;褚庆民;张威;温俊茂;李荣;吴辉 刊期: 2018年第17期
医患交流和沟通能力是住院医师培训的重要内容,临床诊疗中应该加强医患交流与沟通能力的培养.本文通过阐述儿科住院医师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探讨目前新入职的住院医师医患沟通能力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改善儿科住院医师医患沟通能力的有效措施.
作者:岳冬梅;王佳贺;刘畅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真武汤合当归芍药散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中随机抽取90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内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真武汤合当归芍药散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24 h尿蛋白定量、血脂、血浆白蛋白、肾功能、血清IL-8、IL-13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7.78% (44/45),高于对照组82.22% (37/45);不良反应发生率13.33% (6/45),低于对照组33.33% (15/45);24 h尿蛋白定量、血脂、血浆白蛋白、肾功能、血清IL-8等临床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真武汤合当归芍药散能够有效改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症状,改善临床指标,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本文通过论述中医高等院校中医针灸专业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探索思政教育进入针灸专业课堂的具体举措,包括针灸医籍中中国传统医德思想的研究和中国针灸国际化进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将思政教育融入到中医专业教育中来,能够实现中医药专业教育、人文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多重效果,既是专业教育的需要,又是思政教育的趋势.
作者:李明月;徐一兰;陈波;尚秀葵;韩晓捷 刊期: 2018年第17期
总结归纳南京中医药大学在解决中医本科专业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强化临床实践教学环节,着力提升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方面的经验.从优化临床课程设计、建立高水平临床师资队伍、加强教学基础条件建设、完善教学管理机制等方面着手,系统构建了中医本科临床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为医教协同背景下深入推进中医本科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作者:高锦飚;徐俊良;黄桂成;韩旭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通过对近几年来中药半夏在我院门诊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为规范中药半夏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我院2015年-2017年门诊中药饮片处方及使用了半夏的中药饮片处方,并对其进行一般性描述和回顾性分析.结果 含半夏的中药饮片处方占门诊总中药饮片处方量的19.54%;患者年龄分布情况随年龄增长呈高度集中趋势,半夏单剂量在《药典》规定范围3~9 g的处方占比96.48%,单剂量超范围使用处方占比3.44%;我院门诊科室使用半夏的频次以中医内科门诊应用多.结论 中药半夏作为温化寒痰药,在我院门诊的临床应用情况基本合理.
作者:郑明井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应用“眠五针”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顽固性失眠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治疗组采用“眠五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口服唑吡坦治疗,首次剂量为5mg/d,大剂量为10mg/d.1个疗程后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26/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19/3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眠五针”埋线为主治疗顽固性失眠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口服唑吡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娟娟;杨才德 刊期: 2018年第17期
刘志龙的临证特色可归纳为:重视经方,善抓“证眼”;擅用经方,不避时方;阐明药势,直达病所;擅长守法,灵活变方.刘志龙认为抓住“证眼”乃经方临床活用的基本要素,可居经方活用的领导地位,可使经方深入浅出地运用于临床,使用者亦可达见微知著之境,抓住“证眼”,即掌握经方方证的证候特征,只要证候特征与经方方证相符,处方便可信手拈来,可不受后世创立的诸种辨证方法的限制.这是用好经方的一条捷径.
作者:黎崇裕;刘志龙 刊期: 2018年第17期
小柴胡汤配伍灵活,应用广泛.本文主要研究小柴胡汤对产后郁冒、便秘、呕吐的作用原理、治疗作用,与产后脉证的关系以及一些体会.中医认为产后郁冒是影响产妇身心健康的疾病之一.多因新产失血过多,气随血脱,营卫虚不能固护肌表,寒邪乘虚侵袭肌表,腠理闭塞,卫气郁不能上宣外达,故而郁冒发热.本文旨在从中医理论出发,运用小柴胡汤治疗产后郁冒,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龚红红;王文娜 刊期: 2018年第17期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本团队在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运用了翻转课堂教学的模式,深受学生喜爱并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为进一步分析翻转课堂教学效果,本团队在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维度进行了课堂观察,内容包括学生在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及对核心知识的掌握程度,并请学生对该教学模式做了主观评价.结果分析表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能达到预期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学习热情,并受到学生的喜爱.
作者:李华;王晓玲;胡旭东;闫晓风;叶(目亭)杰;孙祝美 刊期: 2018年第17期
与综合类大学相比,中医药院校的学生群体的学业压力相对更繁重,入学时的公共教育课程相对更少.在中医药大学生入学时对其进行立体前导式的入学教育,培养中医药大学生适当的文化素养及个人综合素质,对其未来的个人发展尤为重要.该课题以新媒体平台实践为例,结合中医药传统文化,对中医药院校入学教育进行了大胆探索,并提出了一些可以应用新媒体的实践方法,可为入学教育的创新实践提供一定参考.
作者:韩雅俊;戴冰星;崔亚超;王宗辉 刊期: 2018年第17期
自2016年开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展了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实证研究.针对第一阶段中对实践基本技能的要求,我校尝试重新构建中医诊断学实践课中舌诊、脉诊、病史采集三部分内容.本文详细介绍课程内容及实施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提高了考核成绩、强化了学生临床操作技能基本功,取得了相对满意的教学效果.
作者:于晓飞;王科军;董正平;叶蕾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笔者通过探析中医学传承的形式、内容及各自的特点,提出几点关于中医学传承工作的思考.名老中医是当前中医药临床与学术领域的杰出代表,是联系传统和实现中医发展的灵魂.要做好中医学的传承和发扬工作,当务之急是要积极充分地继承好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
作者:董峰;李晓 刊期: 2018年第17期
《黄帝内经》作为中医理论传统医学经典奠基之作,充分揭示了中医学的生命观、思维和认知方法,其构建的理论体系和医疗模式至今仍被传统医药学广泛运用和西方医学借鉴.中医翻译对于中医学术思想的外向国际传播有着重要影响.然而,译文中部分重要的中医专有名词术语的英译并不完全符合中医英语英译国际标准化.本文选取了近年学术期刊中具有代表性的九种《黄帝内经》书名英译版本“Yellow Emperor's Canon of Medicine”“YellowEmperor's Inner Canon”“The Canon of Medicine”“Orthodox classics of Huangdi”“Huangdi Neijing”“Veijing”“Huang Di Nei Jing”“Nei Jing”“Huangdi's internal classic”,拟通过比较分析和综合论证等研究方法对书名英译进行定向对比探究,以促进中医英语专业术语的英译国际标准化的发展.
作者:秦元刚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加减丹栀逍遥散治疗肝郁化火型广泛性焦虑症(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肝郁化火型广泛性焦虑症(障碍)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h=40).对照组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观察组给予丹栀逍遥散加减方治疗.采用汉密顿焦虑评分量表(HAMA)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症状改善情况,并根据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评估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的HAMA及S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HAMA及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减丹栀逍遥散治疗肝郁化火型广泛性焦虑症(障碍),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症状,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和使用.
作者:施丹 刊期: 2018年第17期
梦境的发生和变化与患者的健康有密切的联系,历代医家无不重视梦诊,通过对梦境的分析确定梦者的病变部位和病变性质等方面,从而采取合理有效的治法使患者痊愈.本文总结历代医家的经验,并结合《内经》中阴阳五行学说与藏象学说,通过对梦的形成,梦诊的基本原理以及具体应用三个方面的总结论述,将梦境用于中医的辨证即将梦象作为一种症状,通过分析归纳,进行解释,以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徐小梦;陈宏;张亚同;贾成祥 刊期: 2018年第17期
中国医学史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其采用形成性评价的考核方式,更加有利于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的提高.在对该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探索与实践中,河南中医药大学医学史教研室根据课程性质和形成性评价的考核原则,做好考核内容的设计,将考核和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结合起来,采用书面考核和口头考核的方法,增加学生互评、自评和小组评价等环节,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田艳霞 刊期: 2018年第17期
汗证,现代医学称之为多汗症,是由于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引起汗液过多分泌的一种疾病.其病理机制复杂,病情容易反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西医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汗证的研究日益加深,并显示出较好疗效,现就汗证命名历史沿革、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做一综述.
作者:陈旭;宁少华 刊期: 2018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