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继辉;韩自力;陶炯;吕殊阳;张晋碚;吴庭娟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颈椎椎间盘、颈椎骨关节、软骨及韧带、肌肉筋膜等发生的退行性改变,致使脊髓、神经、血管等组织受损害,如压迫、刺激、失稳等所产生的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教师,尤其是中老年教师,因长期站立、伏案工作学习,容易造成颈部软组织慢性积累性劳损,逐渐发展为颈椎病,因此,颈椎病已成了教师的职业病,大大危害了教师的健康状况,亟待加强预防与治疗.
作者:张冰乾 刊期: 2010年第05期
利尿药是一类直接作用于肾,影响尿生成过程,促进电解质和水的排出,增加尿量,消除水肿的药物[1].与降压药物合用能增强降压药物的疗效.现就10余年来收集的10例高血压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服用利尿药或含有利尿药的降压药致血糖升高作一讨论.
作者:周玉梁 刊期: 2010年第05期
本文通过1例中学生双相情感障碍抑郁期的心理咨询与心理干预,其心理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现将这1例学生的心理治疗过程作一叙述,供大家同仁参考.
作者:何苗苗;王晓萍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学龄期儿童偏头痛的影响因素,为采取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36例儿童偏头痛病例均详细询问病史和进行一系列理化检查,排除了上呼吸道感、中枢神经系统等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头痛,并排除了眼、耳鼻喉科疾病.收集了全部偏头痛儿童的病史、生活饮食习惯、心理因素、家庭环境因素等,并进行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按α=0.05水平入选logistic回归模型的因素有过度疲劳、睡眠不足、心理因素、使用电脑或看电视过久、头痛家族史、环境因素,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影响儿童偏头痛的主要因素,临床采取心理治疗、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等措施,有助于缓解儿童偏头痛的症状.
作者:尹力扬;王红兵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制定辽宁地区中小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常模并探究其影响因素,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整群抽样从辽宁省抽取5504名中小学生施测主观幸福感量表.结果 小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中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好、父母共同生活、家庭和睦的中小学生主观幸福感更高,父母婚姻状况与家庭和睦程度存在交互作用;沈阳地区学生及经常参加心理健康课的学生主现幸福感显著高于其他学生,且这两维度有交互作用;家庭和睦程度、年级、家庭经济状况、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地区四因素进入主观幸福感的回归方程.结论 中小学生主观幸福感在年级、家庭、地区及参加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存在差异,家庭和睦程度、年级、家庭经济状况、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地区对中小学生主观幸福感有预测作用.
作者:孙婷婷;张涵;郭淑英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沂水县外来人口流动儿童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接种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06年对城区及4个乡镇外来人口聚集地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调查227名适龄儿童乙肝疫苗接种情况.结果 外来流动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93.83%,首针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87.22%,乙肝疫苗全程及时接种率85.90%.结论 外来人口流动儿童乙肝疫苗全程及时接种率不理想,原因是预防接种人员不能及时掌握外来人口流动儿童在家出生情况并为其接种乙肝疫苗.因此,提倡住院分娩由经过培训的接生人员接种首针乙肝疫苗,以提高首针及时接种率和全程合格接种率,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陈兰军 刊期: 2010年第05期
典型的心肌梗死根据其胸痛的特点、心电图的特征性演变及心肌酶学的检查,诊断并不困难.但是临床上也经常遇到不典型的病例,他们或者有急腹症的表现,或者表现为心力衰竭、休克等,或者没有任何症状,或者心电图表现不典型等等,极易造成误诊或者漏诊.本人总结了14年的工作经验及教训,将几种特殊类型心肌梗死的诊断简述如下.
作者:董桂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音乐疗法在冠状动脉造影术中时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择期冠状动脉造影患者按照完全随机法分为心理护理组(对照组)和心理护理加音乐疗法组(实验组).观察2组患者术中心率、血压的变化,术前、手术结束Zung焦虑评分以及术中发生不适的例数.结果 实验组术中心率、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术前zung焦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手术结束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疼痛不适9例,占15%;对照组术中疼痛不适25例,占41%.结论 音乐疗法可消除患者术中的焦虑,减轻疼痛不适,减少术中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蔡立慧;方毅贞;魏少君;李庐;方军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儿童肥胖发生率有明显升高趋势[1].肥胖是导致慢性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为探讨胡民小学学生单纯性肥胖情况及影响因素,提出早期预防措施,对本校6~11岁小学生进行调查,现分析如下.
作者:郭淑君;薛庆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消痔灵联合中药坐浴治疗嵌顿性内痔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观察病人196例,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A组)102例采取消痔灵内痔注射、中药坐浴.对照组(B组)94例仅中药坐浴(抗炎、对症药以及中药方剂2组相同).结果 A组痊愈率、内痔脱出、疗程等方面均优于B组.结论 消痔灵联合中药坐治治疗嵌顿性内痔,在紧急解除嵌顿及抗复发、消炎消肿、内痔萎缩等方面效果迅速、经济安全.
作者:李杏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以应对方式为指标,验证3种性别角色模型在我国青少年群体中的适用性.方法 以贝姆性男角色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为工具,对324名中学生进行测试,研究性别角色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结果 男性化特质、女性化特质主效应及2者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其他效应都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双性化乘法模型更适合解释我国青少年的性别角色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
作者:朱国康;崔立中;范金刚 刊期: 2010年第05期
近年来,中小学生的近视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近视已经成为儿童青少年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严重地影响了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此,近视防治已经成为目前学校以至于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为了解苏家屯区中小学生的视力状况,进一步做好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防治工作,笔者2004-2008年对苏家屯区部分中小学生进行视力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葆春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实证探讨影响网络心理咨询效果的因素.方法 以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自编态度调查问卷为工具,研究网络咨询的干预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 网络咨询对人际关系、学习、恋爱问题的咨询效果相对明显;在中等介入和深度介入上的咨询效果比浅度介入明显;被试对网络咨询的效果、伦理问题以及与传统咨询比较的倾向均持相对消极的态度.结论 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网络咨询更适合适应性问题;线上与线下咨询的结合是目前网络咨询的有效方式;咨询内容、介入程度和被试对网络咨询的态度均是影响网络咨询效果的因素.
作者:陈晓铖 刊期: 2010年第05期
近年来,各级政府对学校师生的身体健康越来越重视,这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具体体现.与之相对应的却是发生在各地学校的食物中毒不断见于报端[1].怎样搞好学校食品卫生,预防学校食物中毒的发生已成为当前学校食品安全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本人于2003年开始负责沈阳市和平区的学校食品卫生工作直至2008年,期间所辖单位未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现结合这几年的工作经验对学校食物中毒预防与控制对策进行探讨.
作者:于海涛;刘汉伟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沈阳市幼儿园儿童尿碘水平.方法 采取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抽取我市12所幼儿园中2 517名儿童,留取检测对象晨尿进行尿碘检测,同时测查12所幼儿园食用盐碘及膳食中碘的摄入量.结果 沈阳市幼儿园儿童尿碘中位数为182.37 μg/L,没有<20μg/L以下的样本,<50μg/L有108份(4.29%),<100 μg/L有463份(18.39%),100~300μg/L有1 946份(77.31%);12所幼儿园儿童食堂精制碘盐食用率达100%,食盐碘含量中位数30 mg/kg;幼儿园儿童膳食中人均碘摄入量133.8 μg/d.结论 沈阳市幼儿园儿童尿碘指标达到了国家碘缺乏病消除标准,该年龄群体儿童碘营养状况良好.
作者:李继;文红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找出本社区人群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确定目标干预人群.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和社会学方法对现有的资料及人文环境等进行分析.结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社区35岁以上人群中有42.5%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胆结石、冠心病、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21.7%、13.9%、7.1%、2.1%、3.1%;吸烟、酗酒、膳食结构不合理、体育锻炼缺乏、不规范用药是本社区居民健康的主要危害因素.此外,教师及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值得关注.结论 应在高校社区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增强居民的健康意识,倡导科学的生活方式;实施慢性病干预工作.
作者:张正理;屈宁宁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高三年级学生考试焦虑与个性特征的关系,为预防高三学生考试焦虑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考试焦虑量表(TAS)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中原油田某中学864名高三学生进行调查,分析考试焦虑与个性特征的关系.结果 考试焦虑的检出虑为70.3%.内向、情绪不稳定和精神质倾向明显的学生考试焦虑率显著高于外向、情绪稳定和精神质倾向不明显者(P<0.01);有无考试焦虑在精神质、内外向、情绪稳定性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TAS总分与精神质、情绪稳定性呈显著正相关,与内外向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高三学生的考试焦虑与个性特征密切有关,内向、情绪不稳定、精神质倾向明显的学生考试焦虑检出高.
作者:王莹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周围事物,包括外环境(自然、社会环境)和内环境(人的生理和心理变化)[1].人的一切活动均离不开环境,但这两种环境无论哪一方遭到破坏或两者之间关系发生改变,均导致人体功能或结构的异常,从而引发疾病.一些女生人校后,由于环境的变化约50%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月经失调或(和)痛经,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较大的影响[2].现将我校2006级护理专业247名在校女生月经情况调查报告如下.
作者:王雅然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体育锻炼对高校教学科研工作者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 采用美国X线指骨BMD检测仪对高校教学科研工作者2 356人非常用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的中排指骨BMD进行X线曝光测值.结果 无论男性、女性各年龄段BMD正常(normal)人数锻炼组高于未锻炼组.骨量减少(osteopenia)、骨质疏松(osteoporosis)人数未锻炼组高于锻炼组;抽样分析显示无论男女,各年龄组BMD值锻炼组均高于未锻炼组;BMD峰值出现年龄,锻炼组比未锻炼组均推迟(除男20岁年龄组).结论 高校教学科研工作者长期坚持合理的体育锻炼可以使BMD值增加,BMD峰值出现推迟,尤其对孕龄期、哺乳期和绝经期女性BMD影响显著;各年龄段BMD均与合理的体育锻炼呈正相关.
作者:严军虎;胡柏平;黄利军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首发和复发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血浆非酶类抗氧化荆的差异.方法 对30例首发双相情感障碍患者、49例复发患者、42例正常对照者进行血浆非酶类抗氧化剂(清蛋白、尿酸、总胆红素)的检测.结果 首发和复发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血浆非酶类抗氧化剂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首发双相情感障碍组胆红素比对照组低,复发双相情感障碍组清蛋白、胆红素比对照级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复发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血浆中3种非酶类抗氧化剂和病程及情感障碍发作次数没有相关性.结论 首发和复发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均存在抗氧化系统的失调并进一步导致氧化应激,这种氧化应激可能在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初期就存在,和药物治疗、病程及情感障碍发作次数无关.
作者:王继辉;韩自力;陶炯;吕殊阳;张晋碚;吴庭娟 刊期: 2010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