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阳;丛冬俊;于静涛;杨丽君;于秀芳;张洪林
[目的]明确并检出继发于艾滋病的马尔尼菲青霉病的病原体马尔尼菲青霉(Penicillium marneffei,PM).[方法]取患者骨髓、血液、皮损分泌物等接种于沙保弱培养基上,分别于25℃和37℃孵育,观察PM生长情况及菌落形态,并涂片、固定、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菌体特征.[结果]PM为双相性真菌,于25℃为青霉相,产生具有特征性的红色可溶性色素弥散于基质中,镜下可见典型的帚状枝;37℃为酵母相,无色素产生,镜下可见酵母样孢子,形似腊肠.本菌株与国际标准株ATCC24100扩增片段相同.[结论]马尔尼菲青霉病诊断的金标准是从患者体内分离出PM,关注艾滋病与马尔尼菲青霉病的相关性,对及时确诊艾滋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马经野;刘新民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食品的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尤其是食用方便的罐头类食品,其卫生质量更应引起卫生监督人员的重视.2001年1月我们从卫生监督时随机抽取的真空扒鸡中同时检出三种病原菌,报告如下:
作者:宋淑锦;杜毅鸣;杨海莲;孙芳;张俊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化妆品卫生规范>于1999年11月25日颁布并于1999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它的第四部分<微生物检验方法>(以下简称<规范方法>)较之以前的有明显的改进.
作者:胡巅;汪世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生活饮用水水质分析中,溶解性总固体的测定按GB5750-85<生活应用水标准检验法>,采用的是水浴蒸干重量法.但这一方法易受实验室空气中尘埃等外界环境污染影响;水浴锅孔有限,对大批量样品的测定有一定难度,我们改用烘箱直接烘干法测定,操作方便,影响测定结果的干扰因素少,并可同时做2-30个样品,将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进行对照比较,无差异显著性,故采用烘箱直接烘干测定饮用水中的溶解性总固体是可行的,是值得推广的检验方法.
作者:于桂兰;卢玉棋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砷残留量是食品一项非常重要的卫生指标之一.测定食品中总砷含量样品的前处理,按GB/T5009,11-1996,5[1]方法有湿消化法和干消化法,其中湿消化法虽然消化完全,砷损失少,但每次只能处理几个样品,而且消化过程易爆沸,时刻不能离人,特别是处理植物油不能用此法.
作者:洪祥奇;陈志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本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广东省潮汕地区常饮的工夫茶中氟含量,茶叶中氟的高含量为158.41mg/kg,低为24.75mg/kg,茶叶中氟的浸出率平均为50.95%.人均经茶摄入氟的量约为0.63mg.在潮汕地区饮茶是一种重要的氟摄入途径,可以作为防龋的辅助手段.过量饮用含氟高的茶,再加上其它食品因素可能使氟的摄入量超过WHO推荐的每日总氟摄入量的标准,导致慢性氟中毒.
作者:叶金梅;相大鹏;姚小武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过氧乙酸是一种具有强氧化能力的消毒剂,杀菌谱广、消毒效果好,得到广泛的推广使用,但过氧乙酸易受环境温度、温度、溶剂、保存条件、保存时间、使用频度等各种因素影响,易分解、失效.
作者:袁文平;裘丹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卫生检验是卫生行政许可的基础工作,而检验质量控制是保证检验结果性准确可靠、提高检验人员素质促进实验室规范化管理的有效措施.为提高全省化妆品微生物检验工作质量和整体水平,我们于2000年底对全省各市、地卫生防疫站进行了化妆品微生物检验室间质量控制,并对参控人员素质进行了考核,现将结果进行如下分析.
作者:汪世山;胡巅;韩良峰;鲍秉健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2001年1月25日,在我市第一鹿场发生一起由氟乙酰胺引起的梅花鹿食物中毒,造成该鹿场饲养的146头梅花鹿中有62头中毒死亡.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查,确认本次中毒为氟乙酰胺所致,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阿亮;于慧爽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菌落总数是样品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所得1ml(g)检样中所含菌落的总数.是判定检样被污染程度的一项基本指标.
作者:沈梅云;俞彩娥 刊期: 2002年第01期
2001年7月4日在重庆市大渡口区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中毒者在食用某超市制作的葱油饼、开口酥及豆沙酥后,出现恶心、腹痛和皮肤红疹.经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证实为B群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段刚;吴国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微生物检验为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及时准确地提供检验数据是卫生防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室间质评是提高微生物实验室总体水平的重要手段.重庆市卫生防疫站于1997年10月和2000年11月分别进行了全市各级卫生防疫机构微生物检验室间质量评价,现就1997-2000年的室间质评结果总结分析的如下:
作者:吴国辉;陈代鸿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本文提出了一种快速、高效提取净化油菜中残留丙溴磷的前处理方法和用火焰光度检测的气相色谱法,该法的低检出浓度为0.04mg@kg-1,在油菜中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6.2%~105.9%,变异系数为3.7%~4.9%;并用此法对丙溴磷在油菜中的残留量进行了动态研究,结果表明,丙溴磷在油菜中的降解非常迅速,半衰期为1.60d,降解模式符合动力学一级反应,施药后不同天数采摘油菜上的丙溴磷残留量为16.6mg@kg-1~0.03mg@kg-1,自来水冲洗可去除73.0%~96.7%的农药残留.
作者:陈雁君;卢英华;梁纪伟;于志军;韩艳萍;马明昌 刊期: 2002年第01期
2001年8月16日中午,中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本市东区医院一起类似食物中毒的报告,现将此例中毒的病原学分析和鉴定报告如下:
作者:陆幸儿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蔬菜、瓜果是人们每天生活的必需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蔬果中农药残留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导致农药残留过量、过滥,使得农药引起的食物中毒逐渐增多,目前已成为我国主要的中毒原因之一[1].
作者:骆和东;曾海珂;朱宝平;李永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本文运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结合使用基体改进剂技术,测定了黑果枸杞根、茎、叶、花、果实中13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并通过实验拟定了各待测元素的佳分析条件.各元素的回收率在94%~10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 8%,方法简单准确,具有实用意义.
作者:马玲;孔星芸;刘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对吉林市区1999年、2001年从业人员健康人群在体检前已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至少一年的人群进行调查,通过此类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sAg、HBeAg阳性率,来观察实行乙型肝炎疫苗计划免疫的效果.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对吉林市区从业人员进行HBsAg、HBeAg筛查.1999年健康人群体检为7854人,其中HBsAg阳性为239人,阳性率为3.04%.2001年健康人群体检为8305人,其中HBsAg阳性为209人,阳性率为2.52%.HBsAg阳性率低于全国的HBsAg阳性率,计划免疫实施取得一定的效果.其中HBsAg阳性的人中,HBeAg的阳性率在年轻人中占较大比重.
作者:匡荣梅;中国英;韩喜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食品中天然存在的叶酸一般是结合形式,与磷酸和蛋白等结合成复合化合物.此种结合型叶酸对光比较稳定.
作者:黄宏南;陈宏靖;黄健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桐油是一种工业用油.因其含有的桐子酸(9,11,13-十八碳三烯酸)甘油酯是一种有毒、有害物质,所以,桐油绝对不准食用,否则,就会引起严重中毒.但是,由于桐油易干燥、无异味、色泽好、价格低,且与食用植物油(豆油、花生油)的感官性状极其相似,就有一些个体商贩在食用植物油中掺加桐油,用来炸油条、炸鸡等.如果食用了此类食品,就会引起食物中毒.
作者:李慧;邵建新;邓树娥;翟筱;刘长江;崔群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