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光光度法测定桑椹中多糖含量

孙英;司黎

关键词:分光光度法测定, 桑椹, 血虚便秘, 心悸失眠, 生津润燥, 滋阴, 植物, 眩晕, 消渴, 桑科, 口渴, 果穗, 功效, 干燥, 耳鸣, 补血
摘要:桑椹为桑科植物桑Moras alba L.的干燥果穗,具有补血滋阴、生津润燥之功效,用于眩晕耳鸣,心悸失眠,须发早白,津伤口渴,内热消渴,血虚便秘之症[1].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相关文献
  • 餐具洗涤剂中乙醇不溶物的测定方法改进试验

    笔者在实践中,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9986-88)餐具洗涤剂试验方法中-乙醇不溶物测定方法进行了改进.实践证明:结果可靠,与国标法具可比性,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永香;宋秋娟;陈欣然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2001年度宁波地区柑橘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监测

    宁波是浙江省桔子罐头的主要产地之一,多数产品用于出口.近年来,国外屡次在桔子罐头中检出农残超标,主要集中于氧化乐果、马拉硫磷等有机磷农药方面.

    作者:康继韬;俞雪军;谢东华;李佐卿;石志权;杨琼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一宗工业酒精实际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鉴定

    作为有机溶剂中的一种,工业酒精在工业企业中被广泛地使用着.为保证企业能更安全地使用工业酒精,掌握其实际的组成成分.

    作者:陈华宜;吴惠刚;廖国荣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乳与乳制品中维生素B1快速测定方法探讨

    维生素B1的测定方法较多,如分光光度法、荧光比色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等.目前食品中测定维生素B1的方法应用较普遍的仍是荧光比色法.

    作者:张忠义;刘振林;陈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2001年韶关市含毒食品检出情况分析

    近一个时期,食品质量问题频频见诸于报导.从有毒的大米到假冒调味品,还有毒蜜枣,毒腐竹、毒狗肉等等这不禁使广大消费者心存疑虑,我们身边的食品还能吃吗?食品安全成了一个热门话题,为此,现将我市2001年含毒食品检出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苏少芳;卢径凤;杨端凤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化妆品微生物检测结果与分析

    近年来,一些生产企业在化妆品中增添了多种动植物原材料,从而增加了化妆品污染各种微生物的机会.为加强市场监督,保障化妆品使用的安全性,我们于2000年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采集化妆品142份,进行了微生物学检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靳会娟;张国晨;王成;卢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牙膏中铅

    用硝酸-高氯酸消化样品,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牙膏中铅,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88ng/nl,在0~0.06μg/m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为r=0.9999,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1.0%~99.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0%,用于牙膏中铅的测定,结果满意.

    作者:徐向荣;李晓菊;何海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水箱水及各种水箱材料中总铬

    元素铬是两性物质,能以几种不同状态存在于水中,三价铬可影响葡萄糖的代谢,六价铬是一种有毒物质,与人体的皮肤、心血管等方面疾病有关.

    作者:田佩瑶;陶晶;姜丽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革兰阴性杆菌β-内酰胺酶与耐药性联合检测

    目前临床耐药率日趋上升,其主要原因就是细菌产生了β-内酰胺酶(简称β-lase).我室对1360株革兰阴性杆菌分别进行了诱导酶(IB)、超广谱酶(ESBls)、青霉素酶、头孢菌素酶以及耐药性的检测,结果表明,对临床用药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报告如下.

    作者:史跃杰;李慧敏;杨玉林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几种消毒剂的毒性试验研究

    对戊二醛、二氧化氯和碘伏三种消毒剂进行了急性经口毒性、蓄积毒性、致突变性、皮肤刺激和眼刺激性试验.三种消毒剂均属实际无毒物质,弱蓄积性,无致突变作用,含0.1%戊二醛、0.5%二氧化氯的稀释液和碘伏原液对兔皮肤及眼均无刺激性.

    作者:黄晓波;郑立国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志贺菌和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的检测与注意点

    2001年7月,我们对腹泻患者便样进行分离鉴定志贺菌时,检出一株具有A群痢疾志贺菌3型抗原的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O124:K72血清型.现将检测过程和体会叙述如下.

    作者:张艳亭;郗可怡;杨慧芳;陆燕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保健营养甜味剂中的甜蜜素

    阿斯巴甜(APM)是一种口味好、安全性高的强力甜味剂,甜度是蔗糖的200倍,我国在1986年正式批准在食品中使用,并在1992年颁布于各类食品中正常使用.

    作者:封雷;蒲朝文;汪瑜;陈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脊髓灰质炎疫苗株病毒检测分析

    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AFP)是指任何15岁以下儿童出现的急性软瘫.我们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监测方法在全省开展AFP监测,以期进行无脊灰后的证实.

    作者:黄平;郑焕英;鄢心革;柯昌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对国标矿物油检测结果判定的一点异议

    食品油中非食用油(矿物油)的国家标准检测方法为皂化法[1],即利用食用植物油能被氢氧化钾皂化生成甘油和钾肥皂,两者均溶于水呈透明溶液,而矿物油不能被皂化也不溶于水,所以溶液浑浊或有油状物析出,以此判定是否含有矿物油.

    作者:王霞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医院内住院及门诊患者病原菌流行情况监测报告

    近年来对医院院内各种致病菌感染的报导越来越多,各种病原菌严重损害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危及到人的生命安全,为此,我科进行了病原菌的流行情况探讨,现将1997年1月至2001年12月我院住院及门诊患者送检的血液、尿液、痰、粪便、分泌物、咽试子、脓液等标本进行监测.

    作者:徐进;王域平;陈永红;晏燕;梁巍;陶鹏飞;潘丽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超短柱气相色谱与原子吸收联用技术的优化及其在甲基汞形态分析中的应用

    [目的]建立用于甲基汞形态分析的超短柱气相色谱与原子吸收两台仪器的联机技术.[方法]联机后,对GC-PA气相色谱仪的分离条件及AAS测定汞的参数进行优化.[结果]改进了气相色谱的分离及原子吸收的测定条件.同时分离和测定一甲基汞及二甲基汞时仅需4min即可完成,氯化甲基汞及二甲汞检出限分别为0.09ng和0.06ng(以汞计).[结论]将该技术用于人体血液中的一甲基汞及二甲基汞的分析,具有选择性强,而且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的优点.

    作者:梁淑轩;庞秀言;孙汉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茶叶中微量元素分析进展

    本文综述了九十年代以来茶叶中微量元素的分析状况,内容包括样品前处理、分子光谱法、原子光谱法、色谱法、电化学分析法及联用技术等.

    作者:文君;高舸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产气荚膜梭菌检验培养基--改良SPS的研究

    产气荚膜梭菌污染了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后,能引起食物中毒.有关文献报道,它所引起的食物中毒是继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之后,排列为第三位[5].

    作者:姚积源;居建华;顾伟忠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苯扎溴铵复方消毒剂与热力协同杀菌效果检测

    苯扎溴铵(新洁尔灭)复方消毒剂为0.2%苯扎溴铵溶液中加有碳酸钠(pH值为9),应用时再加0.5%亚硝酸钠防锈.对其加热不同温度的杀菌效果进行了试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丽华;李丽婕;宋红梅;张弘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一起由鲍氏志贺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2001年10月2日本市某饭店发生一起食物中毒,经流行病学和细菌学证实为鲍氏志贺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作者:魏红琴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