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stathmin和p27kipl在口腔鳞癌组织 中的表达及意义

张先国;李善昌;贾丹丹;宁尚波;张宏宇

关键词: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癌, stathmin p27kipl, 免疫组化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stathmin和p27kipl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stathmin和p27kipl与口腔鳞癌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 、50例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癌组织中stath-min蛋白和p27kipl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stathmin蛋白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表达水平较低,表达率为20%,而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高,比例为7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p27kipl蛋白在正常组织中表达水平高,对应的表达率为90%;而在口腔鳞癌组织中呈低表达,表达率为3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stathmin蛋白的表达与p27kipl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5371,P<0.01).结论:stathmin蛋白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高,而p27kipl蛋白的表达则相反,二者的表达水平存在负相关关系,且表达程度和肿瘤的病理分级关系显著;据此可判断这两种蛋白的异常表达会直接影响到肿瘤细胞的发展水平;stathmin蛋白可作为判断口腔鳞癌恶性程度的指标,同时也为肿瘤的治疗提供靶点.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脓毒性休克 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7年10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满足纳入标准的151例脓毒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28d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77例)和死亡组(74例),比较组间NLR(ICU初始)、APACHEⅡ(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SOFA(序贯器官衰竭评分)等变量差异;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影响疾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生存曲线,评价危险因素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1)死亡组NLR、APACHEⅡ 、SOFA、年龄均显著高于存活组,淋巴细胞计数(LYM)显著小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NLR是脓毒性休克患者28d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10,95%CI=1.040~1.185,P=0.002).(3)ROC曲线提示NLR曲线下面积(AUC)为0.830,以NLR>17.01作为预测28d死亡风险的临界值,敏感度为75.7%,特异度为81.8%.(4)生存曲线分析显示NLR>17.01组与NLR≤17.01组相比,28d生存率明显下降(P<0.01).结论:ICU初始的NLR可以作为评估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指标.

    作者:崔久庆;刘秀娟;滑立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宫颈癌病理组织内HPV16L 1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了解宫颈癌组织内人乳头瘤病毒16 L1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疾病的发生 、发展关系.方法:收集38例宫颈癌病理组织(宫颈癌组)、35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组织(CIN组)及35例慢性宫颈炎组织(慢性宫颈炎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三组样本内HPV16 L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宫颈癌组HPV16 L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15.8%(6/38),显著低于CIN组的82.9%(29/35)和慢性宫颈炎组的100%(P均<0.05);CIN组内,HPV16 L1蛋白在CINⅢ级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CINⅠ/Ⅱ级(P<0.05).结论:宫颈癌组织 、CIN组织和慢性宫颈炎组织内HPV16 L1蛋白表达水平各异,宫颈癌组织内表达减少,提示HPV16 L1蛋白表达下降与宫颈癌发病关系密切.

    作者:邓青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无痛护理技术的应用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无痛护理技术的应用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3月接诊的择期手术患者112例,并随机划分为护理组与常规组,每组56例.常规组采取常规围术期护理,护理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无痛护理技术.比较2组患者的收缩压 、舒张压 、心率 、疼痛变化情况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出苏醒室时与穿刺时比较,收缩压 、舒张压及心率有所降低(P<0.05),VAS评分均有所升高(P<0.05);护理组出苏醒室时的收缩压 、舒张压 、心率及VAS评分较常规组低(P<0.05);护理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常规组低(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无痛护理技术可有效缓解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及疼痛症状,显著减少不良事件.

    作者:冯秀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针刺人中穴对高龄患者全麻苏醒期的影响

    目的:探讨针刺人中穴对高龄骨科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骨科手术的高龄全麻患者80例,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针刺人中穴,对照组未予处理.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时间 、拔管时间 、离室时间;分别于气管导管拔除前(T1),气管导管拔除时(T2)的测量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结果:观察组苏醒时间 、拔管时间及离室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T1时,两组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观察组MAP、H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人中穴可缩短骨科手术高龄患者全麻苏醒时间 、拔管时间 、离室时间,减少血流动力学紊乱.

    作者:蔡元春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COPD患者血清维生素D与细胞因子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细胞因子(IL-37、IL-18、IFN-γ)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91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A组)和90例COPD稳定期患者(B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90例(C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三组血清25(OH)D和IL-37、IL-18、IFN-γ 水平.结果:A组治疗前血清中IL-37、IL-18水平均显著高于B组与C组(P<0.01),IFN-γ 、25(OH)D水平均显著低于B组与C组(P<0.01);虽然B组IL-37、IL-18水平比A组低(P<0.01),IFN-γ 、25(OH)D水平比A组高(P<0.01);但仍然异常于C组(P<0.01).显示A组与B组的IFN-γ 、25(OH)D与IL-37,IL-18水平呈负相关.结论:由血清25(OH)D缺乏导致的细胞因子紊乱可能是COPD发生与发展的危险因素之一,补充维生素D及检测IL-37、IL-18、IFN-γ 和25(OH)D浓度有望成为治疗COPD的疗效评估指标.

    作者:张锦刚;吴晓虞;姜文佳;胡娇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产褥期产妇应对方式 及健康技能的影响

    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干预对产褥期产妇应对方式及健康技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孕产妇144例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72例.两组均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在产妇出院后第3天进行电话随访及来电咨询,观察组在产妇出院后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褥期应对方式及健康技能.结果:对照组护理后产妇积极应对评分比观察组低,消极护理评分比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新生儿喂养知识 、新生儿常见疾病及护理 、乳房护理知识 、产褥期注意事项 、腹部切口及会阴处护理评分均比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产褥期产妇的消极应对方式,提高健康护理技能.

    作者:徐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联合颞肌切除术治疗 特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联合颞肌切除术治疗特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0例作为观察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手术的基础上联合颞肌切除术,对比两组临床恢复优良率 、颅内压力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恢复优良率较观察组更低(55.56%VS 84.44%),术后24h、72h及7d,对照组患者颅内压力明显高于观察组,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观察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而言,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联合颞肌切除术治疗临床效果更加显著.

    作者:张丙辰;袁杰;周俊;吕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体会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32例行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腹股沟斜疝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行传统开放式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的3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术中出血量 、手术时间 、术后住院时间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6~12个月,观察并统计两组患儿疝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手术时间 、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10.0%)(P<0.05);随访6~12个月,观察组患儿无疝复发情况,对照组患儿发生2例(1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简单可行,易于操作,相对传统开放式疝囊高位结扎术而言,其具有手术时间短 、创口小且美观 、患者康复快 、并发症少 、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鑫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集束化护理对气管切开患者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对气管切开患者实行集束化护理对预防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气管切开患者76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切口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切口感染率为5.3%,并发症发生率为15.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8% 、2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时间 、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气管切开患者实行集束化护理可有效预防切口感染,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菲;邢丽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螺旋CT检查在肺磨玻璃结节定性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对螺旋CT检查在肺磨玻璃结节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7年4月间经病理学诊断为肺磨玻璃结节者236例螺旋CT影像学诊断资料加以回顾分析,统计螺旋CT诊断的符合率,并对病理类型不同的检查征象加以对比.结果:236例患者当中,有226例经螺旋CT诊断的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一致,其准确率高达95.76%,其中良性确诊率为97.92%,恶性确诊率为94.29%.炎症 、AAH、IAC、MIA及AIS等病理类型不同的肺磨玻璃结节CT征象对比中存在明显差异,且各病理类型的实质成分与病灶大小均有所不同(P<0.01).结论:在肺磨玻璃结节定性诊断中螺旋CT具有较高诊断率,且对不同病理类型有较大鉴别价值,对术前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重大.

    作者:盛伟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单胎初产孕妇孕中期血清HDL-C、UA、TG水平变化 与子痫前期风险的关联性分析

    目的:分析单胎初产孕妇孕中期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尿酸(UA)、甘油三酯(TG)水平变化与子痫前期(PE)风险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28例子痫前期单胎初产孕妇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28例健康单胎初产孕妇作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两组血清HDL-C、UA、TG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UA、TG水平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孕中期血清UA、TG水平与PE病情程度呈正相关,HDL-C水平与PE病情程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单胎初产孕妇孕中期血清HDL-C、UA、TG水平变化与PE有关.

    作者:琚晓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观察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 步行速度和平衡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行强制性运动疗法(CIM T)治疗对改善步行速度及平衡功能的作用.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76例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8例,分别行传统运动疗法 、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步行速度及平衡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后MWS评分及BB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运动疗法,强制性运动疗法对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速度 、平衡能力效果更佳,值得借鉴.

    作者:陈庆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78例,且均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按抽签顺序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分析比较两组术后膝关节疼痛评分(VAS)、膝关节功能及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术后12h、第1、2天及1周患者屈伸活动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及生存质量优良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冯晓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胆管癌手术治疗后复发 、生存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影响手术切除后的胆管癌患者预后特征及复发 、生存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整理本院2011年1月-2018年1月行外科手术切除且获得随访的75例胆管癌病例的临床及病理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无复发生存率及总生存率,Log-Rank法进行生存曲线比较,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75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9个月,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8.75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4.83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 、肿瘤大小 、肿瘤分化程度 、血管侵犯 、AJCC分期可影响患者复发情况,而年龄 、肿瘤大小 、淋巴结转移 、血管侵犯 、AJCC分期可影响患者生存时间.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 、血管侵犯是手术切除后胆管癌的无复发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的显著性不良预后因素.结论:肿瘤大小 、血管侵犯是手术切除后胆管癌的无复发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的显著性不良预后因素.

    作者:阮萍;彭忠异;姚平;何婷婷;利华;刘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功能性 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4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观察对象,电脑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观察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观察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与对照组的12.5% 相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王政;彭玲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6Sigma管理法用于输血流程重组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6Sigma管理法用于输血流程重组的效果.方法:以我院输血科主任 、护理部主任 、片区护士长 、信息科工程师及医教科负责人组成输血质量管理小组,按照定位 、测量 、分析 、改进及控制5个步骤对输血流程重组进行质量控制,比较实施前 、后合格血标本率和取血情况.结果:实施后合格血标本率为98.9%,明显高于实施前的82.7%(P<0.05);实施后取血等待时间和核对时间明显少于实施前(P<0.05).结论:将6Sigma管理法用于输血流程重组有助于减少输血缺陷,同时提高输血工作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徐静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上腹部手术中单纯全麻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 对肌松药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上腹部手术中单纯全麻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肌松药用量的影响.方法:筛选出我院收治的640例上腹部手术患者,按照不同麻醉方法将其分成全麻组与复合组,各320例,全麻组应用单纯全麻,复合组应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比两种麻醉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复合组的肌松药用量比全麻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复合组的心率 、收缩压与舒张压都比全麻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苏醒情况,复合组的苏醒时间 、拔管时间以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都比全麻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上腹部手术患者应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的临床效果优于应用单纯全麻,可明显减少肌松药用量,是一种有效 、安全的麻醉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张艳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SSPI联合VP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评价

    目的:分析短节段内固定(SSPI)联合椎体成形术(VP)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7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胸腰椎骨折患者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内固定治疗组(SSPI)和联合治疗组(SSPI+VP),每组7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 、术中出血量 、手术时间 、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 、治疗前后椎管侵占率 、Cobb角以及伤椎前缘高度比值变化和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切口长度 、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单纯内固定治疗组(P<0.05),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单纯内固定治疗组(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椎管侵占率 、Cobb角较单纯内固定治疗组更低(P<0.05),伤椎前缘高度比值较单纯内固定治疗组更高(P<0.05).联合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内固定治疗组(P<0.05).结论:SSPI联合VP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确切,其可重建脊柱的生物力学,维持伤椎高度,稳定脊柱结构.

    作者:张治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stathmin和p27kipl在口腔鳞癌组织 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通过观察stathmin和p27kipl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stathmin和p27kipl与口腔鳞癌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 、50例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癌组织中stath-min蛋白和p27kipl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stathmin蛋白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表达水平较低,表达率为20%,而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高,比例为7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p27kipl蛋白在正常组织中表达水平高,对应的表达率为90%;而在口腔鳞癌组织中呈低表达,表达率为3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stathmin蛋白的表达与p27kipl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5371,P<0.01).结论:stathmin蛋白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高,而p27kipl蛋白的表达则相反,二者的表达水平存在负相关关系,且表达程度和肿瘤的病理分级关系显著;据此可判断这两种蛋白的异常表达会直接影响到肿瘤细胞的发展水平;stathmin蛋白可作为判断口腔鳞癌恶性程度的指标,同时也为肿瘤的治疗提供靶点.

    作者:张先国;李善昌;贾丹丹;宁尚波;张宏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LncRNA:新型的心血管疾病诊断生物标记物

    新的研究表明,人类的大部分基因组都是通过转录得到的,只有约2% 的转录片段含有编码蛋白的外显子序列.大量非编码RNA的发现扩展了我们对哺乳动物转录组和基因组的视界,关于RNA的研究不断地证明RNA分子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非编码RNA对组织稳态以及病理状态下都发挥了巨大的调控作用.长度>200核苷酸序列的线性非编码RNA分子被定义为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并以多种方式影响基因表达以及信号通路.对心血管系统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已经证明了LncRNA分子在生理以及疾病中的表达,一些研究表明LncRNA在急性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中发挥调控作用,另外也有研究证明LncRNA调控心肌肥大 、线粒体功能以及心肌细胞凋亡.在本中,笔者总结了关于LncRNA功能研究的新进展以及作为生物标记物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作者:宋晓波;曹殿青;张良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