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腹泻38例

林立南

关键词:儿科, 急性腹泻, 中西医结合疗法, 健脾止泻汤, 蒙脱石散
摘要:目的 分析小儿急性腹泻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儿科收治的急性腹泻患儿7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3%,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腹泻次数、腹泻停止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均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急性腹泻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王松龄应用逍遥汤辨治偏头痛经验

    介绍王松龄教授应用加减逍遥汤辨治偏头痛之临证经验.偏头痛乃临床常见的慢性顽固性疾病,以头部偏侧搏动性疼痛为其特征,给患者带来极大危害.王师认为肝郁血虚挟瘀为该病的常见证型,针对此种证型,确立疏肝养血,祛瘀行血,通经止痛的治疗方法.依中医辨证论治之原则,王师参名方逍遥散之组方规律,结合其临床实践,自拟经验方加减逍遥汤,随证遣药,不拘一格,疗效确切,治愈率高.

    作者:杨卫卫;王松龄;王爱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临床多站式考核在中西医结合内科专业研究生毕业考评中的应用体会

    随着研究生培养工作要求的逐步提高,使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强化,成为培育高素质临床医学人才的关键所在.目前,我国中医系统对于临床研究生的综合临床技能考核大多采用的是传统的床边考核方法,但此种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和局限性.基于此种现状,我们对中西医结合内科专业研究生毕业考评中采用多站式考核方法,对考核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研究结果显示临床多站式考核存在可行性,并且相对传统方法存在明显优势.对今后中医院校学生步入实际临床工作、参加执业医师等相关考试大有益处,值得进一步推广与研究.

    作者:郭楠;张宇;刘丽杰;李雁;聂里红;王玫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医内科学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是我院目前中医内科学教学过程中运用比较成熟,并且取得了较好临床效果的教学方法,经过多年的课堂教学、临床教学实践,笔者总结了我院多年来的案例教学的经验,内容涵盖了案例教学的开展时间、难易度选择、对象选择、案例教学形式、案例教学的具体运用过程,较为系统的阐述了中医内科学的案例教学法的运用.

    作者:彭锐;葛昕;吴伟;李荣;吴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纤维腺瘤合并乳腺囊性增生病34例

    目的 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纤维腺瘤合并乳腺囊性增生病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3午6月-2015年6月收治乳腺纤维腺瘤合并乳腺囊性增生病病患68例,并将这部分人员随机划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病患.对照组34例病患采用瘤体及其增生组织直接整块切除的治疗方法,实验组34例病患围手术期及中药择期瘤体局部病灶切除的联合治疗方法.对两组病患治疗前后疗效进行对比,以此作为评判中西医结合疗法对于乳腺纤维腺瘤合并乳腺囊性增生病患者疗效的评判依据.结果 两组不同治疗方法都达到治愈目的,但是实验组只做瘤体局部病灶切除手术,在技术难度,创伤和术后乳房的外形等方面实验组效果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其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比较多使用在乳腺纤维腺瘤合并乳腺囊性增生病治疗与诊断当中,对乳腺纤维腺瘤合并乳腺囊性增生病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收效良好,是乳腺纤维腺瘤合并乳腺囊性增生病的有效治疗手段,临床中应当得到大力推广与使用.

    作者:刘姝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对比中医康复护理和常规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康复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肢体功能的康复情况、Fugl-Meyer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2组患者护理前的上肢肌力、下肢肌力、Fugl-Meyer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后组内的各项指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中医康复护理可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秦璇;王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医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基地及学习平台建设研究

    中医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是新医改政策的需要,人才培养基地及学习平台建设至关重要.本文从改革课程体系、筛选实践基地、培训标准化病人、标准化家属、开展全科医生培训、建立实习管理系统等方面进行论述,创新了一套中医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模式.

    作者:常学辉;黎民;刘瑞娟;位磊;杨雅静;韩丽华;李沛;孟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PBL教学法在中医儿科学出疹性传染病中的应用

    为适应社会发展对学习型人才培养的需求,适应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学科积极开展PBL教学方法,通过在中医儿科学出疹性传染病中,以麻疹、风疹、幼儿急疹、猩红热为例进行PBL教学方法的应用探讨,积累了教学经验,同时也发现在中医药高等院校实行PBL教学尚需完善以下条件:1)学生观念需要转变;2)教师综合素质亟待提高;3)教学资源配套欠缺.

    作者:单海军;朱珊;任玉梅;侯江红;黄可丹;陈团营;李玮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提高中医基础理论学习兴趣教学方法之我见

    中医基础理论属于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在课堂讲授中教师用通俗的语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讲述各部分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内容.青年教师应结合多媒体教学等,尽量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创新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徐薇;贺松其;安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高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体外衔接的思考

    面对如今中高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各自为战的现实,凸显出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无序性,要打破这种现状,做好中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体外衔接,首先要认识到中高职教育在能力培养上的定位.中职阶段要围绕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能力的培养,高职阶段围绕专业核心技术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既要分清中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不同,也要切合实际对中高职教育进行有机整合,既要让学生既能在中职学校学有所用,又要为学生进入高职打好基础.因此提出中高职课程体系体外衔接几点思考,让中高职护理专业课程体外衔接更加有序和合理.

    作者:李洋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体系路径选择的探析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和医学社会化的加速,使人们的道德情感、价值取向面临严峻挑战.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现代医学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培养现代优秀的医学人才的需要.因此,更新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改革发展思路,重新调整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目标体系,努力深化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在教学实践中完善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医药卫生优秀人才关键.

    作者:张宏;张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保妇康凝胶联合乙烯雌酚片外用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效果分析及护理

    目的 观察保妇康凝胶联合乙烯雌酚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5月-2015年3月治疗的80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为妇宝康凝胶联合乙烯雌酚外用治疗;观察组40例为纯西药治疗,并给予科学规范的护理方法,观察2组近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妇康凝胶联合乙烯雌酚外用治疗老年性阴道炎能显著改善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主要症状及体征,疗效明显,缩短病程.

    作者:戴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TBL教学法在中医骨伤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索TBL教学法在中医骨伤科学教学中应用.方法 2013-2014学年对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2011级中医(骨伤方向)班级的中医骨伤科学进行TBL教学法教学,A班采用TBL教学法,B班采用传统LBL教学法.结果 A班与B班成绩经统计学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BL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手能力,使临床和实践紧密结合,弥补传统的LBL教学法的不足.

    作者:李华南;吴继超;张海明;彭伟雄;吴谋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当代名老中医治疗疑难病经验概述(八)——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特色经验概述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结缔组织部,治疗比较困难,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比较大,中医治疗类风湿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尤其是当代的名老中医治疗类风湿有独到的特色临床经验,疗效比较好,本文对当代名老中医治疗类风湿的特色经验进行总结.

    作者:丁波;卓泽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猪苓汤治疗癌性腹水30例

    目的 研究猪苓汤加味对临床癌性腹水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 我院药剂科与临床科室配合,将60例水热互结型癌性腹水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腹腔免疫治疗,治疗组采用腹腔免疫治疗联合猪苓汤加味内服治疗.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腹水消退情况对照组总有效率36.7%,治疗组66.7%,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猪苓汤加味治疗水热互结型癌性腹水的疗效较好.

    作者:梁秀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百年震元赞

    乾隆壬申,水澄挢边;杜氏景湘,始创震元.真不二价,松鹤为记;以诚立业,醴泉有源.挑头面货,同行首推;备零星药,力求品全.槟榔百片,附子飞天;称药必准,核方尤严.东浦天宁,陡门慈和;临浦义大,柯桥春元.方赞宝书,药信震元;丸散膏丹,誉满江南.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续骨活血汤治疗尧骨远端骨折30例

    目的 探究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续骨活血汤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某院2012年12月-2013年11月收治的6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通过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续骨活血汤进行治疗,对照组通过锁定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腕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以及影像学的恢复情况、优良率.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和影像学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续骨活血汤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对于患者骨折部位的愈合和功能恢复情况非常有利,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梁水平;朱小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带状疱疹的针灸诊治体会

    带状疱疹中医名为缠腰火丹、蛇串疮等,为临床常见病,若治疗不及时,特别是老年体弱患者,少数会遗留有后遗神经痛.查阅相关文献,其病因病机多认为与肝郁化火、过食辛辣厚味、感受火热时毒等“火”、“时毒”有关,但通过临床观察患者发病前后针下的感觉和患者的得气情况,笔者认为该病的发生是因为“火”、“时毒”太过,和(或)脉络空虚所致,故老年体虚者易患此病且治愈较难;治疗上,笔者用毫针刺、刺络拔罐、艾灸等中医综合治疗方法疗效显著,现把自己的浅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乔敏;吴毅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肺间质纤维化发病机制的中西医浅析

    肺间质纤维化是一种慢性的不可逆性的致死性的肺疾病,它不仅是大多数肺部疾病的病理结果,又是多种肺部疾病的发病原因.由于近年来其发病率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而且目前对其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故研究其发病机制也愈加紧迫.中西医对肺间质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各有优势,将中西医结合起来研究对防治肺间质纤维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崔鑫鑫;周庆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参苓白术散合五苓散治疗耳胀耳闭30例

    目的 观察参苓白术散合五苓散加减治疗耳胀耳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6月-2014年6月耳胀耳闭患者60例69-耳-,其中治疗组30例(34耳)采用参苓白术散合五苓散加减治疗,每日1剂,15天1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对照组30例(35耳)鼓膜穿刺注射地塞米松针及糜蛋白酶针1ml,口服吉诺通胶囊,10天一个疗程,同时服用地塞米松片,连服5天.结果 治疗组治愈12例,好转14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8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用药不良反应,随访半年均未复发.结论 参苓白术散合五苓散加减治疗耳胀耳闲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少争;申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郑州市社区糖尿病康复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郑州市居民糖尿病患者社区康复现状,为有针对性的开展社区糖尿病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郑州市辖的7个区的2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调查.结果 对糖尿病患者所使用的综合治疗方法中,运动治疗的使用率高,其次为饮食控制,内服中药和针灸,推拿、按摩等也有应用,但并不普遍;绝大多数患者愿意接受社区康复,对糖尿病相关知识了解迫切.结论 社区康复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选择.但由于健康宣教不充分,患者和家属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缺乏,影响了一些方法的运用,严重限制了糖尿病患者的康复.

    作者:尚立芝;梁润英;娄梦;乔帅;马小艳;季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