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多站式考核在中西医结合内科专业研究生毕业考评中的应用体会

郭楠;张宇;刘丽杰;李雁;聂里红;王玫

关键词:多站式考核, 中西医结合内科, 研究生, 毕业考评
摘要:随着研究生培养工作要求的逐步提高,使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强化,成为培育高素质临床医学人才的关键所在.目前,我国中医系统对于临床研究生的综合临床技能考核大多采用的是传统的床边考核方法,但此种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和局限性.基于此种现状,我们对中西医结合内科专业研究生毕业考评中采用多站式考核方法,对考核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研究结果显示临床多站式考核存在可行性,并且相对传统方法存在明显优势.对今后中医院校学生步入实际临床工作、参加执业医师等相关考试大有益处,值得进一步推广与研究.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胃癌98例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胃癌98例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96例胃癌晚期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和患者意愿,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8例患者.对照组只采取化疗,实验组在化疗的基础上进行中药治疗.结果 实验组总缓解例数为70例,占71.43%.对照组总缓解例数为50例,占51.02%.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总缓解例数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存活时间、疾病进展时间和副作用方面,实验组情况要优于对照组,但是并不明显.结论 针对胃癌晚期患者,可以在化疗的基础上进行中药治疗,可以巩固化疗效果,但是在减轻副作用和延长患者生命的效果有限.

    作者:李中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的情绪障碍与中医体质研究323例

    目的 探讨不同血管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及与中医体质类型相关性.方法 使用汉密尔顿焦虑评定量表(HAMA)、抑郁评定量表(HAMD)、症状自评量表(SCL-90)以及中医体质量表对323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大血管并发症组的HAMA、HAMD评分及SCL-90量表各因子分与无大血管并发症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情绪障碍(焦虑、抑郁、共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存在大血管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的各类负性情绪均明显高于无大血管病变者.脑血管并发症组以痰湿体质为主,糖尿病足组以湿热、血瘀二种体质为主.情绪障碍的发生与体质并无明确的相关性.上述结论对早期干预糖尿病患者心理异常提供理论支持及循证依据.

    作者:陆逸莹;刘欣燕;陈卉;冯蓓蕾;王长德;陆侃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张素芳教授小儿推拿技法特点

    本文从七个方面剖析了张素芳教授小儿推拿的技法特点,认为其推拿技法既具有稳定、规范、持久、均匀、柔和、渗透的传统手法特点,又具有结合解剖、体质、病情、穴位灵活变化的特点,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

    作者:姚笑;张素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妇产科术后低热44例

    目的 分析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妇产科术后低热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88例妇产科术后低热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免疫力指标变化、不良反应等.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实验室检查各指标值、轻度肝损伤率、肝损伤发生时间及不良反应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显著改善妇产科术后低热症患者免疫功能,逐步减轻其临床症状,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小飞;罗小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骨髓炎48例

    目的 探讨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14年5月入住我院我科的慢性骨髓炎患者92例,随机分为A组48例,B组44例;A组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B组应用西医手术治疗.对比住院时间;骨骼愈合时间;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数值;骨髓炎复发率等4项指标.观察2组疗效.结果 A、B两组患者均得到系统随访,随访时间为10个月.A组:住院时间(31±11)天;骨骼愈合时间(156±22)天;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数值正常时间(53±18)天;骨髓炎复发1例,给以再次手术行骨搬移术治愈.B组:住院时间(39±10)天;骨骼愈合时间(158±21)天;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数值正常时间(65±15)天;骨髓炎复发3例,给以再次手术行骨搬移术治愈.两组在骨骼愈合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住院时间、4项检验指标恢复正常时间、骨髓炎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骨髓炎临床疗效满意,标本兼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葛占洲;陈秀民;常宗伟;伍永权;何龙;周瑾;李晓良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从“人卧血归于肝”理论探讨睡眠对慢性肝病治疗的意义

    彭胜权教授系岭南温病名家,从事慢性肝病研究40多年,在肝病的辨证论治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并且在患者的预后调摄中具有独到的认知.通过对“人卧血归于肝”经典理论的探讨,结合彭胜权教授在慢性肝病治疗中的临床经验,进一步阐明睡眠在肝病的治疗与调护中具有的重要地位,倡导“经典回归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金凤;皮立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基于舌象分析的中医体质辨识系统的研究思路

    舌象和体质都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体现,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机体阴阳气血津液的盛衰与脏腑功能的强弱,两者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文章对中医体质辨识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梳理挖掘舌象与体质判断的相互关系,提出在舌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少量关键问题,综合运用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进行智能化中医体质辨识.这将尽可能实现中医体质判断的客观化、准确化、简便化,为中医体质辨识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手段.

    作者:洪乐;叶双林;刘婷婷;张璐瑶;董昌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当代名老中医治疗疑难病经验概述(八)——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特色经验概述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结缔组织部,治疗比较困难,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比较大,中医治疗类风湿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尤其是当代的名老中医治疗类风湿有独到的特色临床经验,疗效比较好,本文对当代名老中医治疗类风湿的特色经验进行总结.

    作者:丁波;卓泽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留学生中医诊断学全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与体会

    通过中医诊断学全英语教学的实践,深入分析留学生的文化教育背景、学习特点,从教学方法的融合、授课形式的组织、教学技巧的应用以及课上课下的衔接等方面,总结全英语教学的体会,探索与课程特点及留学生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全英语教学模式.

    作者:付晶晶;燕海霞;龚其淼;丁杰;何建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郑州市社区糖尿病康复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郑州市居民糖尿病患者社区康复现状,为有针对性的开展社区糖尿病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郑州市辖的7个区的2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调查.结果 对糖尿病患者所使用的综合治疗方法中,运动治疗的使用率高,其次为饮食控制,内服中药和针灸,推拿、按摩等也有应用,但并不普遍;绝大多数患者愿意接受社区康复,对糖尿病相关知识了解迫切.结论 社区康复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选择.但由于健康宣教不充分,患者和家属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缺乏,影响了一些方法的运用,严重限制了糖尿病患者的康复.

    作者:尚立芝;梁润英;娄梦;乔帅;马小艳;季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参苓白术散合五苓散治疗耳胀耳闭30例

    目的 观察参苓白术散合五苓散加减治疗耳胀耳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6月-2014年6月耳胀耳闭患者60例69-耳-,其中治疗组30例(34耳)采用参苓白术散合五苓散加减治疗,每日1剂,15天1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对照组30例(35耳)鼓膜穿刺注射地塞米松针及糜蛋白酶针1ml,口服吉诺通胶囊,10天一个疗程,同时服用地塞米松片,连服5天.结果 治疗组治愈12例,好转14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8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用药不良反应,随访半年均未复发.结论 参苓白术散合五苓散加减治疗耳胀耳闲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少争;申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2710例城镇在职妇女乳腺普查影像结果及推拿手法的宣传普及

    目的 探讨分析2710例城镇在职妇女乳腺普查影像结果,并且对传统推拿保健予以介绍.方法 对本地区2010-2013年的2710例城镇在职妇女进行乳腺摄影普查,同时宣传传统推拿手法,防治乳腺疾病,经数字化处理后予以统计分析.结果 2710例妇女中,乳腺增生1561例,良性钙化92例,良性肿块39例,副乳腺30例,乳头异常溢液12例,乳腺癌7例,其他3例.经传统中医推拿之后,妇女乳腺疾病症状明显减轻.结论 钼靶检查作为乳腺检查的重要手段,对发现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妇女乳腺普查中,必须加强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推广传统推拿手法的宣传,确保妇女健康.

    作者:刘颖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舌体分区多针点刺配合言语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构音障碍30例

    目的 观察舌体分区多针点刺配合言语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构音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后运动性构音障碍的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舌体分区多针点刺配合言语训练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仅进行言语训练,疗程为4周,分别在治疗前后用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法评估.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对患者的言语功能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达76.6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舌体分区多针点刺配合言语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构音障碍疗效肯定,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言语功能.

    作者:贾力;白洁;刘东;常悦松;孙鹏;赵国栋;黄德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有效方法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有效方法.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血糖控制、维生素治疗,隔日对局部伤口进行一次换药,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红、黄芪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2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宇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医学专科毕业生基层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在列举医学专科生基层就业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社会、单位、学校和学生四个角度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然后从社会建立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利益驱动机制、用人单位制定激励人才发展的用人机制、学校深入推进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医学专科生积极转变就业择业观念等四个方面分别提出解决医学专科毕业生基层就业存在问题的对策.

    作者:余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针刺结合耳穴治疗小儿多动症18例

    目的 探讨针刺结合耳穴贴压治疗小儿多动症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针灸科2013年7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36例小儿多动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将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耳穴贴压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西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治疗组总有效率89.47%,对照组总有效率78.9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针刺结合耳穴治疗小儿多动症临床疗效显著,且无副作用.

    作者:李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药治疗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呼吸系统常见疾病,西医治疗多采用COPD全球策略(GOLD)分级治疗方法,不能逆转肺功能进行性下降,且带来一定的副作用.COPD属中医学的“喘证”“哮证”“肺胀”“咳嗽”范畴.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稳定期COPD认识的逐步加深,中医药在治疗COPD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COPD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左小亮;孟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柯干名老中医应用花类中药治疗脾胃疾患应用经验

    柯干医师于2002年获国家第三批名老中医称号,从医40余年,集临床、教、研经验于一体,传统中医理论基础知识功底雄厚,临证思路缜密,用药精简,临床经验丰富,医术精堪.本文所述柯干医师用花药治疗脾胃疾病的经验方,药味简单,药效显著,可体现柯干医师平素辨证思维及遣方用药的独特之处,值得我们深刻体会与学习,并以此融会贯通,习得柯干医师辨证论治方法医术之一二,以传承发扬中医.

    作者:魏凌雪;李军军;林晓辉;胡灵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高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体外衔接的思考

    面对如今中高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各自为战的现实,凸显出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无序性,要打破这种现状,做好中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体外衔接,首先要认识到中高职教育在能力培养上的定位.中职阶段要围绕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能力的培养,高职阶段围绕专业核心技术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既要分清中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不同,也要切合实际对中高职教育进行有机整合,既要让学生既能在中职学校学有所用,又要为学生进入高职打好基础.因此提出中高职课程体系体外衔接几点思考,让中高职护理专业课程体外衔接更加有序和合理.

    作者:李洋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从肾志论治多发性抽动症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是儿科常见神经精神行为性疾病,常伴有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强迫性动作等多种行为和情绪障碍.现代医学常选用抗精神失常药物口服治疗,副作用较大,中医对本病治疗有明显优势.长期临证发现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发生与肾密切相关,从“肾志不足”角度出发,以益肾强志为主要治法,拟强志组方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疗效较好.

    作者:李亚群;阎兆君;金枝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