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颖
护士执业考试是护生能否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必备条件之一,同时也是评价医学院校教育教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对新的护士执业考试政策进行简要的解读,对护考变化进行全面解析,对高职高专学生在护士执业考试中所面临问题进行综合的分析研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提高高职高专学生护士执业考试的过关率.
作者:王锐瑞;刘淑霞;杨丹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在列举医学专科生基层就业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社会、单位、学校和学生四个角度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然后从社会建立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利益驱动机制、用人单位制定激励人才发展的用人机制、学校深入推进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医学专科生积极转变就业择业观念等四个方面分别提出解决医学专科毕业生基层就业存在问题的对策.
作者:余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补气活血法与外用外贴膏药治疗气虚血瘀型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旨在探讨治疗气虚血瘀型股骨头坏死的佳治疗方法,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气虚血瘀型股骨头坏死者4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观察组予以补气活血法治疗,对照组予以外用外贴膏药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组间Harris积分、生存质量评价(SF-36)评分以及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①两组治疗后Harris积分情况较治疗更好,但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结果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SF-36量表评分与Harris积分情况一致;③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有效率为75%,较对照组46%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气活血法较外贴膏药治疗气虚血瘀型股骨头坏死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丹;宋振华;胡建庚;郭永昌;曹玉举;王培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至灵胶囊结合玉屏风散治疗蛋白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82例慢性肾病蛋白尿患者,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1例,给予该组患者至灵胶囊联合玉屏风散进行治疗,对照组41例,给予该组患者单纯应用玉屏风散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UAER、CPR等指标以及治疗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至灵胶囊结合玉屏风散可有效地减少蛋白尿的排量,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盛晓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观察郭艳幸教授运用“平乐正骨平衡思想”治疗髌骨软化症,学习并总结其治疗经验;本文从郭教授对髌骨软化症的认识、治疗原则、治疗方法和临床病例举隅四个方面进行阐释.将郭教授临床治疗髌骨软化症的经验进行推广,为广大医者治疗髌骨软化症提供更多的建议.
作者:张锟;陈哲;郭艳幸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舌象和体质都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体现,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机体阴阳气血津液的盛衰与脏腑功能的强弱,两者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文章对中医体质辨识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梳理挖掘舌象与体质判断的相互关系,提出在舌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少量关键问题,综合运用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进行智能化中医体质辨识.这将尽可能实现中医体质判断的客观化、准确化、简便化,为中医体质辨识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手段.
作者:洪乐;叶双林;刘婷婷;张璐瑶;董昌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小儿急性腹泻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儿科收治的急性腹泻患儿7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3%,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腹泻次数、腹泻停止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均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急性腹泻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林立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通过中医诊断学全英语教学的实践,深入分析留学生的文化教育背景、学习特点,从教学方法的融合、授课形式的组织、教学技巧的应用以及课上课下的衔接等方面,总结全英语教学的体会,探索与课程特点及留学生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全英语教学模式.
作者:付晶晶;燕海霞;龚其淼;丁杰;何建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结缔组织部,治疗比较困难,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比较大,中医治疗类风湿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尤其是当代的名老中医治疗类风湿有独到的特色临床经验,疗效比较好,本文对当代名老中医治疗类风湿的特色经验进行总结.
作者:丁波;卓泽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胆石症已经成为普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并且发病率正逐年上升.临床上对于结石数量少,直径小,临床症状轻的胆石症仍主要以保守治疗为主,王绍明教授治疗临床上常见两种中医分型“痰湿型”和“湿热型”,以藿朴夏苓汤为基础方加减化裁,收效甚好,现将老师经验分享一、二.
作者:张林;张闯;雷星星;李涛;王绍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在改善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中的效果.方法 本次医学研究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睡眠障碍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接受中医护理,比较分析2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2组观察对象临床护理前SRSS和PSQI评分结果以及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对比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临床护理后SRSS和PSQI评分结果以及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睡眠障碍患者接受中医护理,有助于其睡眠质量和血压水平的改善.
作者:闵元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化痰理气口服液的止咳平喘作用以及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影响.方法 采用小鼠氨水引咳实验、磷酸组胺豚鼠引喘方法实验进行化痰理气口服液止咳及平喘作用的研究.采用伊文思蓝实验进行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研究.结果 止咳实验显示,本品高剂量能显著延长小鼠引咳潜伏期和减少2 min内的咳嗽次数;平喘实验显示,本品高剂量能明显延长豚鼠引喘潜伏期,本品大剂量及氨茶碱组可减少抽搐跌倒动物数量;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显示,本品大剂量具有抑制乙酸提高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结论 化痰理气口服液具有明显的止咳平喘的功效,并且抑制乙酸提高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
作者:刘素香;陈曦;徐敏妮;吴文平;杨利生;王显著;白丽君;窦建卫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乾隆壬申,水澄挢边;杜氏景湘,始创震元.真不二价,松鹤为记;以诚立业,醴泉有源.挑头面货,同行首推;备零星药,力求品全.槟榔百片,附子飞天;称药必准,核方尤严.东浦天宁,陡门慈和;临浦义大,柯桥春元.方赞宝书,药信震元;丸散膏丹,誉满江南.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介绍王松龄教授应用加减逍遥汤辨治偏头痛之临证经验.偏头痛乃临床常见的慢性顽固性疾病,以头部偏侧搏动性疼痛为其特征,给患者带来极大危害.王师认为肝郁血虚挟瘀为该病的常见证型,针对此种证型,确立疏肝养血,祛瘀行血,通经止痛的治疗方法.依中医辨证论治之原则,王师参名方逍遥散之组方规律,结合其临床实践,自拟经验方加减逍遥汤,随证遣药,不拘一格,疗效确切,治愈率高.
作者:杨卫卫;王松龄;王爱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本文从七个方面剖析了张素芳教授小儿推拿的技法特点,认为其推拿技法既具有稳定、规范、持久、均匀、柔和、渗透的传统手法特点,又具有结合解剖、体质、病情、穴位灵活变化的特点,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
作者:姚笑;张素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参苓白术散合五苓散加减治疗耳胀耳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6月-2014年6月耳胀耳闭患者60例69-耳-,其中治疗组30例(34耳)采用参苓白术散合五苓散加减治疗,每日1剂,15天1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对照组30例(35耳)鼓膜穿刺注射地塞米松针及糜蛋白酶针1ml,口服吉诺通胶囊,10天一个疗程,同时服用地塞米松片,连服5天.结果 治疗组治愈12例,好转14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8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用药不良反应,随访半年均未复发.结论 参苓白术散合五苓散加减治疗耳胀耳闲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少争;申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医基础理论属于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在课堂讲授中教师用通俗的语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讲述各部分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内容.青年教师应结合多媒体教学等,尽量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创新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徐薇;贺松其;安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为适应社会发展对学习型人才培养的需求,适应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学科积极开展PBL教学方法,通过在中医儿科学出疹性传染病中,以麻疹、风疹、幼儿急疹、猩红热为例进行PBL教学方法的应用探讨,积累了教学经验,同时也发现在中医药高等院校实行PBL教学尚需完善以下条件:1)学生观念需要转变;2)教师综合素质亟待提高;3)教学资源配套欠缺.
作者:单海军;朱珊;任玉梅;侯江红;黄可丹;陈团营;李玮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面对如今中高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各自为战的现实,凸显出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无序性,要打破这种现状,做好中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体外衔接,首先要认识到中高职教育在能力培养上的定位.中职阶段要围绕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能力的培养,高职阶段围绕专业核心技术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既要分清中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不同,也要切合实际对中高职教育进行有机整合,既要让学生既能在中职学校学有所用,又要为学生进入高职打好基础.因此提出中高职课程体系体外衔接几点思考,让中高职护理专业课程体外衔接更加有序和合理.
作者:李洋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天麻素联合葛根素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眩晕症的患者360例,随机分成3组各120例,A组给予天麻素联合葛根素治疗,B组给予天麻素治疗,C组给予葛根素治疗,观察比较各组对眩晕症的临床疗效.结果 天麻素联合丹参葛根素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0%;天麻素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0.83%;葛根素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6.67%.3组间的数据比较,联合组与单用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天麻素与葛根素联合治疗眩晕症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天麻素或葛根素.
作者:王守成;李应宏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