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胃癌98例

李中生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法, 晚期胃癌, 化疗
摘要: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胃癌98例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96例胃癌晚期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和患者意愿,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8例患者.对照组只采取化疗,实验组在化疗的基础上进行中药治疗.结果 实验组总缓解例数为70例,占71.43%.对照组总缓解例数为50例,占51.02%.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总缓解例数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存活时间、疾病进展时间和副作用方面,实验组情况要优于对照组,但是并不明显.结论 针对胃癌晚期患者,可以在化疗的基础上进行中药治疗,可以巩固化疗效果,但是在减轻副作用和延长患者生命的效果有限.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柯干名老中医应用花类中药治疗脾胃疾患应用经验

    柯干医师于2002年获国家第三批名老中医称号,从医40余年,集临床、教、研经验于一体,传统中医理论基础知识功底雄厚,临证思路缜密,用药精简,临床经验丰富,医术精堪.本文所述柯干医师用花药治疗脾胃疾病的经验方,药味简单,药效显著,可体现柯干医师平素辨证思维及遣方用药的独特之处,值得我们深刻体会与学习,并以此融会贯通,习得柯干医师辨证论治方法医术之一二,以传承发扬中医.

    作者:魏凌雪;李军军;林晓辉;胡灵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天麻素注射液联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眩晕症120例

    目的 观察天麻素联合葛根素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眩晕症的患者360例,随机分成3组各120例,A组给予天麻素联合葛根素治疗,B组给予天麻素治疗,C组给予葛根素治疗,观察比较各组对眩晕症的临床疗效.结果 天麻素联合丹参葛根素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0%;天麻素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0.83%;葛根素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6.67%.3组间的数据比较,联合组与单用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天麻素与葛根素联合治疗眩晕症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天麻素或葛根素.

    作者:王守成;李应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补气活血法治疗气虚血瘀型股骨头坏死23例

    目的 比较补气活血法与外用外贴膏药治疗气虚血瘀型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旨在探讨治疗气虚血瘀型股骨头坏死的佳治疗方法,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气虚血瘀型股骨头坏死者4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观察组予以补气活血法治疗,对照组予以外用外贴膏药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组间Harris积分、生存质量评价(SF-36)评分以及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①两组治疗后Harris积分情况较治疗更好,但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结果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SF-36量表评分与Harris积分情况一致;③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有效率为75%,较对照组46%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气活血法较外贴膏药治疗气虚血瘀型股骨头坏死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丹;宋振华;胡建庚;郭永昌;曹玉举;王培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放射性肠炎的中西医治疗现状

    放射性肠炎(radiation enteritis,RE)是腹腔、腹膜后及盆腔的恶性肿瘤接受放疗后引起的肠道并发症,可累及小肠,直肠和结肠.随着放疗技术的先进,放射性肠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对于放射性肠炎尚无明确的标准治疗方案,西医主要以营养支持,保护肠粘膜,高压氧及外科手术等治疗为主,中医予以扶正祛邪,急则治其标为主.该文主要对近几年来国内外治疗放射性肠炎的总结以便探讨更加有效的标准化治疗方案.

    作者:李霞林;李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腹泻38例

    目的 分析小儿急性腹泻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儿科收治的急性腹泻患儿7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3%,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腹泻次数、腹泻停止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均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急性腹泻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林立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体系路径选择的探析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和医学社会化的加速,使人们的道德情感、价值取向面临严峻挑战.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现代医学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培养现代优秀的医学人才的需要.因此,更新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改革发展思路,重新调整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目标体系,努力深化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在教学实践中完善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医药卫生优秀人才关键.

    作者:张宏;张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药治疗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呼吸系统常见疾病,西医治疗多采用COPD全球策略(GOLD)分级治疗方法,不能逆转肺功能进行性下降,且带来一定的副作用.COPD属中医学的“喘证”“哮证”“肺胀”“咳嗽”范畴.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稳定期COPD认识的逐步加深,中医药在治疗COPD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COPD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左小亮;孟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妇产科术后低热44例

    目的 分析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妇产科术后低热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88例妇产科术后低热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免疫力指标变化、不良反应等.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实验室检查各指标值、轻度肝损伤率、肝损伤发生时间及不良反应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显著改善妇产科术后低热症患者免疫功能,逐步减轻其临床症状,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小飞;罗小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PBL教学法在中医儿科学出疹性传染病中的应用

    为适应社会发展对学习型人才培养的需求,适应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学科积极开展PBL教学方法,通过在中医儿科学出疹性传染病中,以麻疹、风疹、幼儿急疹、猩红热为例进行PBL教学方法的应用探讨,积累了教学经验,同时也发现在中医药高等院校实行PBL教学尚需完善以下条件:1)学生观念需要转变;2)教师综合素质亟待提高;3)教学资源配套欠缺.

    作者:单海军;朱珊;任玉梅;侯江红;黄可丹;陈团营;李玮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补肾健骨汤联合西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28例

    目的 探究补肾健骨汤联合西药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1月收治的56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并随机的分为两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补肾健骨汤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57%(P<0.05);观察组经过治疗后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cobb角与椎管侵占率方面均比对照组小(P<0.05),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伤椎前高压缩比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补肾健骨汤与西药结合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显著,且明显优于单纯利用西药治疗的效果.

    作者:朱小荣;梁水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内经》“中气不足 溲便为之变”的应用体会

    目的 强调“补中益气”法在中气不足所致二便异常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病案举例,介绍“补中益气”法在中气不足所致二便异常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明确作者的观点.结果 应用“补中益气”法治疗中气不足所致二便异常疾病疗效较佳.结论 运用“补中益气”法,为治疗本病扩宽了思路.

    作者:付琳;陈志媛;王随亮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医护理改善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睡眠障碍50例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在改善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中的效果.方法 本次医学研究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睡眠障碍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接受中医护理,比较分析2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2组观察对象临床护理前SRSS和PSQI评分结果以及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对比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临床护理后SRSS和PSQI评分结果以及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睡眠障碍患者接受中医护理,有助于其睡眠质量和血压水平的改善.

    作者:闵元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冠心消渴安胶囊治疗糖尿病性冠心病60例

    目的 探讨冠心消渴安胶囊治疗糖尿病性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0例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随机分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冠心消渴安胶囊,疗程均为1个月.对比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空腹血糖、心电图、运动心电图变化.结果 治疗组指标优于对照组.结论 冠心消渴安胶囊能改善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主要症状及指标.

    作者:李楠楠;杜廷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三甲复脉汤结合胺碘酮片治疗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38例

    目的 探讨三甲复脉汤结合胺碘酮治疗老年人慢性心衰(CHF)合并室速的疗效.方法 将78例确诊的老年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两组均行CHF的常规治疗,对照组(B组)40人加胺碘酮治疗,观察组(A组)38人在B组基础上联合三甲复脉汤治疗.观察左室射血分数(LEVF)、心率及QT间期情况;比较两组心衰和心律失常疗效;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各项指标均改善,但A组更显著;A组疗效更优,P<0.05;无不良反应.结论 三甲复脉汤结合胺碘酮疗效显著,能改善心功能,优于单用胺碘酮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张昊;靳端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课堂教学设计思维的探讨——切磋琢磨精益求精

    课堂教学设计是综合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充分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设计解决方法、试行解决方法、评价试行结果,并在评价基础上改进设计的一个系统过程.教学设计对于教学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它需要教师综合分析课程的特点、学生的学情、内容的组织、媒体的运用等多方面的内容,作者通过在中医内科学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设计的一些体会进行了总结,希望对广大中医药院校教师的教学设计有所帮助.

    作者:葛昕;彭锐;吴伟;李荣;吴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舌体分区多针点刺配合言语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构音障碍30例

    目的 观察舌体分区多针点刺配合言语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构音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后运动性构音障碍的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舌体分区多针点刺配合言语训练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仅进行言语训练,疗程为4周,分别在治疗前后用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法评估.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对患者的言语功能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达76.6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舌体分区多针点刺配合言语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构音障碍疗效肯定,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言语功能.

    作者:贾力;白洁;刘东;常悦松;孙鹏;赵国栋;黄德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温肾通络胶囊的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 探讨温肾通络胶囊的佳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枳壳中柚皮苷为含量测定指标.结果 得出佳的水提工艺参数,同时考察了佳的浓缩和干燥方法.结论 佳提取工艺为药材加水煎煮3次,每次加水7倍量,煎煮1.5小时.浓缩后相对密度为1.25 ~ 1.28 (60℃)为适宜,干燥方法采用常压干燥法.

    作者:马琳;张红岩;李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王敏淑教授治疗夫妻双方不孕不育案

    夫妻双方均有相关疾患的不孕不育症,其中男方为精子数量、活动力均偏低,中医辨证属肾阴阳两虚夹血瘀,经双补肾之阴阳、活血化瘀治疗,精子数量、活力均增加;女方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辨证属肾虚血瘀夹痰湿,经补肾活血、祛湿化痰治疗,症状、化验指标显著改善,而终得有孕.

    作者:马建红;王久玉;李雅坤;王改仙;高颜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从“辨病论治”谈糖尿病前期胰岛素抵抗的核心病机

    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前期机体普遍存在的病理状态,减轻胰岛素抵抗是降低糖尿病发病率的关键.根据中医“治未病”思想,对糖尿病前期进行干预,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是预防糖尿病发生的有效方法.但目前治疗糖尿病前期的中药繁多,证型复杂,鲜少从“辨病论治”的角度进行探讨.文章结合目前糖尿病前期胰岛素抵抗的研究情况,总结其核心病机为脾气亏虚,痰浊内阻,治应以益气健脾化湿为主.

    作者:张丹;谢春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复元活血汤治疗胸部软组织挫伤39例及护理

    目的 探讨通过复元活血汤多途径治疗胸部软组织挫伤的临床效果以及对胸部软组织挫伤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期间治疗的胸部软组织挫伤患者78例,按照患者的就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39例,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胸部软组织挫伤的一般治疗方案,而对观察组的患者同时加用复元活血汤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胸部疼痛缓解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0d,患者经过有效治疗之后症状均得到了有效的缓解,治疗效果与观察组的患者对比无明显的差异,但是观察组当中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7d,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 对胸部软组织挫伤的患者在使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的同时加用复元活血汤进行治疗,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在保证治疗有效的同时,还可以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

    作者:刘桂娇;杨志勇;许辅端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