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孔一帆

关键词:护理干预,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眼压, 心理状态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5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2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眼压、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眼压及SDS、SAS评分均较低,QOL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显著调节患者眼压水平,改善其心理状态,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96例脑动脉瘤CTA和DSA检查 诊断结果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CTA(三维CT血管造影)和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6例脑动脉瘤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CTA、DSA影像学检查,对两种技术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脑动脉瘤数量上,CTA和DSA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形态上,CTA和DSA检出囊样动脉瘤、梭形动脉瘤、泡样动脉瘤的比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大小分级上,两种检查技术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发现颈内动脉床突上段、眼动脉、前后交通动脉、脉络丛前动脉等动脉瘤的位置描述上差异较大,CTA检查发现脑动脉主干上的动脉瘤敏感度高,分叉处或血管转弯处的泡样动脉瘤漏诊或位置准确性描述低于DSA检查,特别以多发动脉瘤多见.结论:在脑动脉瘤的临床诊断上,DSA是诊断金标准,而CTA具有无创性,在临床诊断上可综合多种三维重建技术,以提高脑动脉瘤的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刘淑亮;陈玉双;王荆夫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医护一体责任制对新生儿科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新生儿科采用医护一体责任制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新生儿72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医护一体责任制服务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责任制服务模式.比较两组护士护理能力与患儿家长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措施落实率、护理评估准确率、护理记录准确率以及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患儿家长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科采用医护一体责任制护理能有效提高护士护理能力,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

    作者:吴娜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动态心电图检测对小儿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检测对小儿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小儿心律失常患儿104例,所有患儿均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查及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对小儿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结果:动态心电图的室性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检出率略高于常规心电检查,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的室性期前收缩、室上性心动过速、传导阻滞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室性心律失常的rMSSD、SDNN、SDNNindex指标低于非室性心律失常,PNN50高于非室性心律失常,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测小儿心律失常可提升心律失常检出效果,且心律失常与变异性降低存在关联.

    作者:王芳;赵俊;邓丽萍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酮咯酸氨丁三醇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腹产术后 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酮咯酸氨丁三醇复合舒芬太尼与舒芬太尼、酮咯酸氨丁三醇单用于剖腹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12月行择期剖腹产手术的1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0例:舒芬太尼组(Ⅰ组)、酮咯酸氨丁三醇组(Ⅱ组)、酮咯酸氨丁三醇复合舒芬太尼组(Ⅲ组),比较三组3h、6h、12h、24h、48h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酮咯酸氨丁三醇复合舒芬太尼组(Ⅲ组)镇痛效果优于Ⅰ组、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如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头晕低于其他组.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腹产术术后镇痛可以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镇痛效果确切、安全.

    作者:彭燕玲;彭敏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 无创呼吸机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无创呼吸机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3月—2017年6月收治7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在进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再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再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干预前后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及肺功能指标检测,记录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护理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调查.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后PaO2、FEV1、FEV1/FVC明显升高(P<0.05),PaCO2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干预后PaO2、FEV1、FEV1/FV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显著提高(P<0.05).结论:COPD合并呼吸衰竭在进行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时再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动脉血气指标及肺功能指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吴鸟青;胡斐斐;杨彩丽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四孔法完全后腹腔镜肾盂癌根治术20例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四孔法完全后腹腔镜肾盂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8年1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完成的四孔法完全后腹腔镜肾盂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手术均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70~125min,平均手术时间(90.4±17)min,术中出血量30~200ml,平均出血量(110土34.2)ml,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1~2d,平均恢复时间(1.4±0.2)d,术后住院时间5~9d,平均住院时间(6.3±1.2)d.根引流管术后2~5d拔除.术后病理检查均为肾盂移行细胞癌,随访1~30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四孔法完全后腹腔镜肾盂癌根治术能够安全、有效的完整切除病灶,且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并不增加肿瘤种植的风险等优点.

    作者:张亿达;汤雨久;曹润福;钟柯兆;肖建军;蒋章颉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卒中患者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 检查指标的相关性

    目的:用NRS2002筛查卒中患者的营养风险,探讨其与营养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随机对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22例卒中患者进行NRS2002风险筛查,同时进行营养体格检查和生化检测,对比有营养风险患者和无风险组患者营养指标.结果:122例卒中患者中NRS2002≥3分共60例,营养风险发生率49.2%;不同年龄卒中患者营养风险有差异性(P<0.05).有营养风险组与无营养风险组的营养指标进行比较,其中体质指数、总蛋白和白蛋白值,有营养风险的卒中患者明显降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卒中患者营养风险发病率较高,尤其是老年患者,临床上应对卒中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选,并结合营养检查指标进行综合营养评估.

    作者:刘莉莉;王焱;夏艳丽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新生儿足底采血法的改进及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改进后新生儿足底采血法在新生儿疾病复查足底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0月—2017年1月我院产科出生的86例母婴同室新生儿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新生儿出生时间均超过72h,根据采血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传统组和改进组,每组43例,传统组采取传统采血法,改进组则采取改进后的足底采血法,对比两组新生儿的采血效果.结果:改进组的一针成功率及合格血斑率均明显高于传统组,且其足跟淤青红肿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足底采血法相比,改进后的新生儿足底采血法可以显著提升足底采血一针成功率和血斑合格率,有效减少新生儿足跟淤青红肿情况,其采血效果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祖彩侠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经阴道彩超对子宫下段剖宫产瘢痕妊娠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讨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下段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就诊并住院治疗的子宫下段瘢痕部位妊娠(CSP)患者20例,对其住院期间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选择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图像,针对(1)CSP孕囊或包块大小、形状,生长方向;(2)孕囊或包块与子宫下段前壁瘢痕部位肌层之间关系、薄处肌层厚度;(3)孕囊周边、包块内部及下段肌层显示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情况,对20例瘢痕妊娠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0例CSP患者,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并确诊共18例(确诊率90%,误诊率10%),上述病例均通过临床手术或病理得到证实,其中单纯孕囊型9例,部分宫腔型9例,混合回声包块型2例.误诊2例分别为部分宫腔型和混合回声包块型.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较准确诊断子宫下段剖宫产瘢痕妊娠,并对临床诊治具有重要价值,临床可作为首选检查.

    作者:尹薇薇;江峰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原因调查及安全防控要点分析

    目的:对新生儿病房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及原因进行总结分析,针对感染因素进行针对性预防及控制,有效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率.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新生儿患者220例作为观察对象,统计所有新生儿各项资料并分析医院感染状况,同时分析导致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针对主要致病菌作出防控对策.结果: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以呼吸道、胃肠道、脐部、皮肤等感染为主.结论:新生儿医院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孕周、窒息、抗生素的应用、侵入性操作及医源物品传播等.医护人员根据医院情况制定院感防控制度,严格遵照卫生、技术规范合理操作,强化监督监管,加强环境消毒及新生儿精细化管理,可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率.

    作者:裴娟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硫糖铝联合替普瑞酮和单纯硫糖铝治疗慢性 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的效果对比

    目的:探讨硫糖铝联合替普瑞酮和单纯硫糖铝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患者86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硫糖铝治疗,观察组采用硫糖铝联合替普瑞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完成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总有效率为9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胃黏膜炎症的改善总有效率为9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4.0%,与对照组的16.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患者应用硫糖铝联合替普瑞酮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胃黏膜炎症,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中义;张春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MRI和钼靶X线对乳腺肿块的定性诊断价值对比

    目的:观察对比MRI和钼靶X线在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以乳腺肿块于我院就诊的患者104例,均行乳房钼靶X线和MRI检查,以手术/针吸病理诊断结果为对照,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104例患者中经病理诊断结果证实恶性66例,良性38例;与钼靶X线比较,MRI对肿块良恶性鉴别的敏感度(90.91%VS 75.76%)、特异度(86.84%VS 71.05%)及准确率(89.42%VS 74.04%)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MRI结合形态学表现、动态增强和扩散加权成像,收集的诊断信息更丰富、更有价值,在乳腺肿块的定性诊断准确率上优于钼靶X线,可为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提供更为精确的影像学依据.

    作者:高艳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大隐静脉腔内激光消融联合泡沫硬化治疗静脉曲张性溃疡

    目的:探析大隐静脉腔内激光消融联合泡沫硬化治疗静脉曲张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采用配对比较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入的70例静脉曲张性溃疡患者分为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及接受大隐静脉腔内激光消融联合泡沫硬化治疗的观察组,各35例,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溃疡愈合时间、复发率小于对照组,治疗后静脉再充盈时间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隐静脉腔内激光消融联合泡沫硬化治疗静脉曲张性溃疡疗效理想且无复发,可作为优选治疗方案推广使用.

    作者:蔡煌兴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四肢长管状骨骨折采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中 系统化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系统化护理在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采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96例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进行观察,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系统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5.83%、8.33%;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9.17%、27.08%;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采用系统化护理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倩;唐雨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心理护理在泌尿外科手术 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心理护理在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并接受泌尿外科手术的8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取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心理护理的方法,并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时间以及术后舒适度评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时间以及术后舒适度评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在泌尿外科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起到了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因此值得推广.

    作者:黄梅;杨俊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英语微课的翻转课堂在留学生医学 微生物理论教学中应用

    留学生由于他们的英语口语带有浓厚的方言,导致与中国老师沟通交流时有一定障碍.为了有效地用英语向留学生传递专业知识,我教研室以湖北医药学院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8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英语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通过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显示通过英语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与师生之间能够比较顺畅地沟通和交流,提高了医学微生物学理论教学效果,并且也提高了留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

    作者:余春芳;刘龙;位秀丽;刘志新;汪静杰;杨靖;欧琴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条形码识别技术在外来植入型医疗器械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条形码识别技术在外来植入型医疗器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5—10月在我院进行外来植入型医疗器械的120例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传统外来植入型医疗器械管理方法,观察组使用条形码识别技术进行外来植入型医疗器械的管理.比较两组外来植入型医疗器械的漏报率、漏登记率和术后纠纷发生率.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所使用的医疗器械清洗、包装和消毒灭菌的合格率,从而探讨条形码识别技术在外来植入型医疗器械中的应用.结果:观察组的漏报、漏登记和术后纠纷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使用的贴有特定条形码信息的外来植入型医疗器械清洗、包装和消毒灭菌的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条形码识别技术可以显著改善外来植入型医疗器械术后的漏报率、漏登记率和术后纠纷事件的发生率,同时提高医疗器械的清洗包装合格率,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易少强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推量靶区两种计划方式的剂量学比较

    目的:探讨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推量靶区的计划方式,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9例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并且需要瘤床推量的患者,第一阶段设计正向调强计划,处方剂量2Gy/次,共25次;第二阶段对瘤床即推量靶区设计处方剂量2Gy/次,共5次计划,分两种计划方式设计,一种为正向调强,另一种为电子线单野.比较两种计划下的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结果:两种计划方式下推量靶区PTVtb的Dmin、Dmax、Dmean、V100%、H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向调强的CI显著低于电子线单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保乳的乳腺靶区PTV二阶段合成的平均剂量正向调强高于电子线单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第二阶段推量靶区PTVtb的剂量,两种计划方式下Dmax、Dmin、Dmea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计划方式下左肺的V20、Dmean;右肺的Dmean;心脏的V30、V40、Dmea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肺的V5、V10正向调强都显著低于电子线单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需要推量靶区治疗的患者,如果左肺的低剂量体积V5、V10不要求过低的话,即肺功能较好,计划方式应首选电子线单野技术;如果左肺的V5、V10要求足够低即肺功能较差,则应选择正向调强技术.

    作者:沈文同;陈毅;段隆焱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聚甲酚磺醛阴道栓联合LEEP刀对宫颈柱状上皮异位 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聚甲酚磺醛阴道栓联合高频电波(LEEP)刀对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4月我院108例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n=54)与对照组(n=54).对照组行LEEP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聚甲酚磺醛阴道栓.统计对比两组疗效、创面愈合时间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51/54),高于对照组的79.63%(43/54),观察组术后阴道排液时间、阴道出血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采用聚甲酚磺醛阴道栓与LEEP刀治疗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患者疗效显著,可加快创面愈合,改善术后情况及其生活质量.

    作者:姚燕丽;李冬冬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应用于进展性 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应用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氯吡格雷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N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所降低(P<0.05),但联合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应用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可改善临床指标与神经功能,提升临床效果,并且不会导致不良反应的明显增加.

    作者:李艳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