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鸟青;胡斐斐;杨彩丽
目的:预见性护理在有暴力行为的精神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与干预组分别来自我院预见性护理实施前(2015年10月—2016年9月)及预见性护理实施后(2016年10月—2017年9月)各自接收的45例精神疾病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暴力行为发生率及家属满意率.结果:预见性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的暴力行为发生率为11.1%,低于对照组的28.9%(P<0.05);干预组的家属满意率为97.8%,高于对照组的84.4%(P<0.05).结论:对有暴力行为的精神疾病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防患于未然,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荐.
作者:刘欣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入院治疗前通过双色球抽签的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患者实施常规急诊护理干预,实验组37例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SDS评分以及SAS评分.结果:实验组的抢救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7.30%)高于对照组(7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SDS评分、S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有助于减少患者的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江秀蓉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自发性气胸应用分级护理联合环节式健康教育的效果及对其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应用常规护理治疗,研究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分级护理联合环节式健康教育治疗.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FEV1、FEV1%、FEV1%/FVC以及6MWT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发性气胸的治疗过程当中,分级护理联合环节式健康教育的治疗效果理想,不仅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肺功能情况,还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叶君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观察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过程中行为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80例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辅以行为护理,比较两组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后Fugl-Meyer及SIS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行为护理有助于改善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障碍,并提升生活质量,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莫辉燕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imer,D-D)与胱抑素C(Cystatin C,Cys-C)联合检测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83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入选患者有无血栓栓塞并发症(经核磁共振、CT、血管造影等影像学诊断为准)可分为无血栓栓塞(A组,57例)及合并血栓栓塞(B组,26例),均检测D-D、Cys-C、24h尿蛋白、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水平,比较两组检测结果及B组阳性检出率.结果:两组24h尿蛋白、FIB、PT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D-二聚体、Cys-C水平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单一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D、Cys-C水平为检测肾病综合征患者合并血栓栓塞的相关预测因子,且联合检测阳性率更高.
作者:史玉峰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5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2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眼压、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眼压及SDS、SAS评分均较低,QOL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显著调节患者眼压水平,改善其心理状态,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作者:孔一帆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无创呼吸机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3月—2017年6月收治7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在进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再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再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干预前后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及肺功能指标检测,记录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护理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调查.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后PaO2、FEV1、FEV1/FVC明显升高(P<0.05),PaCO2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干预后PaO2、FEV1、FEV1/FV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显著提高(P<0.05).结论:COPD合并呼吸衰竭在进行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时再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动脉血气指标及肺功能指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吴鸟青;胡斐斐;杨彩丽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留学生由于他们的英语口语带有浓厚的方言,导致与中国老师沟通交流时有一定障碍.为了有效地用英语向留学生传递专业知识,我教研室以湖北医药学院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8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英语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通过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显示通过英语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与师生之间能够比较顺畅地沟通和交流,提高了医学微生物学理论教学效果,并且也提高了留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
作者:余春芳;刘龙;位秀丽;刘志新;汪静杰;杨靖;欧琴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检测对小儿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小儿心律失常患儿104例,所有患儿均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查及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对小儿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结果:动态心电图的室性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检出率略高于常规心电检查,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的室性期前收缩、室上性心动过速、传导阻滞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室性心律失常的rMSSD、SDNN、SDNNindex指标低于非室性心律失常,PNN50高于非室性心律失常,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测小儿心律失常可提升心律失常检出效果,且心律失常与变异性降低存在关联.
作者:王芳;赵俊;邓丽萍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分析依折麦布辅助治疗老年冠心病并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并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匹伐他汀钙治疗,观察组采用依折麦布联合匹伐他汀钙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6.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冠心病并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依折麦布辅助治疗,可以更加有效改善患者的血脂指标,提高治疗有效率,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董涛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促进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及提高认知功能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228例行腹部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14例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114例加以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进食时间、肠鸣音出现时间、排便时间、排气时间、MMSE简易智能量表、心理状态、疼痛情况、舒适情况以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进食时间、肠鸣音出现时间、排便时间、排气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MMSE评分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MMSE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舒适度评分以及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显著促进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提高认知功能及舒适度,改善负情绪,缓解疼痛,具有较高的满意度.
作者:路艳;袁黎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布拉酵母菌散治疗儿童肺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儿科诊治的肺炎AAD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布拉酵母菌散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腹泻停止时间、住院时间及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泻停止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3d、7d后,观察组血浆DAO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布拉酵母菌散治疗儿童肺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具有明显效果,可缩短止泻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血浆二胺氧化酶水平,促进恢复,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万群访;邱文娟;张芬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讨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下段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就诊并住院治疗的子宫下段瘢痕部位妊娠(CSP)患者20例,对其住院期间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选择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图像,针对(1)CSP孕囊或包块大小、形状,生长方向;(2)孕囊或包块与子宫下段前壁瘢痕部位肌层之间关系、薄处肌层厚度;(3)孕囊周边、包块内部及下段肌层显示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情况,对20例瘢痕妊娠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0例CSP患者,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并确诊共18例(确诊率90%,误诊率10%),上述病例均通过临床手术或病理得到证实,其中单纯孕囊型9例,部分宫腔型9例,混合回声包块型2例.误诊2例分别为部分宫腔型和混合回声包块型.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较准确诊断子宫下段剖宫产瘢痕妊娠,并对临床诊治具有重要价值,临床可作为首选检查.
作者:尹薇薇;江峰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硫糖铝联合替普瑞酮和单纯硫糖铝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患者86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硫糖铝治疗,观察组采用硫糖铝联合替普瑞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完成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总有效率为9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胃黏膜炎症的改善总有效率为9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4.0%,与对照组的16.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患者应用硫糖铝联合替普瑞酮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胃黏膜炎症,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中义;张春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观察首次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未经注射治疗的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进行首次肉毒毒素注射,跟踪随访6~12个月,观察起效时间、不良反应、症状大改善程度及疗效维持时间.结果:该组患者均于注射后1~7(3.5±0.7)d开始起效.总体有效率达100%,完全缓解率达58.3%,明显缓解率29.2%,部分缓解率12.5%.面部出现暂时轻微不良反应5例,均在2~6周内自然恢复,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本组48例患者佳疗效持续时间为3~6(5.2±0.8)个月.结论:首次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秦敬翠;邵丽;何清;姜娟;管章蒙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对比CTA(三维CT血管造影)和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6例脑动脉瘤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CTA、DSA影像学检查,对两种技术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脑动脉瘤数量上,CTA和DSA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形态上,CTA和DSA检出囊样动脉瘤、梭形动脉瘤、泡样动脉瘤的比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大小分级上,两种检查技术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发现颈内动脉床突上段、眼动脉、前后交通动脉、脉络丛前动脉等动脉瘤的位置描述上差异较大,CTA检查发现脑动脉主干上的动脉瘤敏感度高,分叉处或血管转弯处的泡样动脉瘤漏诊或位置准确性描述低于DSA检查,特别以多发动脉瘤多见.结论:在脑动脉瘤的临床诊断上,DSA是诊断金标准,而CTA具有无创性,在临床诊断上可综合多种三维重建技术,以提高脑动脉瘤的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刘淑亮;陈玉双;王荆夫 刊期: 2018年第21期
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剖宫产术后并发症尤其是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也随之上升,引起晚期产后大出血,可导致失血性休克,危及产妇生命,现就剖宫产术后难治性产后出血1例分析产后出血的病因,并对其治疗做出探讨.
作者:何静媛;邵勇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固本消癥汤对宫颈癌放化疗患者肿瘤转移的防治效果.方法:将本组84例宫颈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在根治术后采用放疗和TP化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固本消徵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缓解率、转移率、生存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治疗组免疫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固本消癥汤辅助放化疗对宫颈癌术后患者肿瘤转移具有较好防治效果.
作者:金秀盈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析大隐静脉腔内激光消融联合泡沫硬化治疗静脉曲张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采用配对比较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入的70例静脉曲张性溃疡患者分为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及接受大隐静脉腔内激光消融联合泡沫硬化治疗的观察组,各35例,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溃疡愈合时间、复发率小于对照组,治疗后静脉再充盈时间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隐静脉腔内激光消融联合泡沫硬化治疗静脉曲张性溃疡疗效理想且无复发,可作为优选治疗方案推广使用.
作者:蔡煌兴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败血症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相关因素,为新生儿败血症合并DIC的早期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新生儿败血症和新生儿败血症合并DIC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两组新生儿的临床表现及临床相关因素.结果:88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合并DIC者31例(35.23%);胎膜早破、出血、G-细菌感染及降钙素原升高是新生儿败血症合并DIC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临床有胎膜早破、出血、G-细菌感染及降钙素原升高的新生儿应积极采取干预措施,预防新生儿败血症发展为DIC.
作者:张福敏;苏秦;邓益斌 刊期: 2018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