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红群;马顺高;马稚强;杨国顺;何秋阳
目的: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GP 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6月-2015年5月于我院确诊NSCLCC的79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仅采用G P化疗方案,观察组39例则联合艾迪注射液,两组均行3个周期化疗.化疗结束后比较两组免疫功能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CD3+ T、CD4+ T、CD4+ /CD8+ T水平较前降低,但观察组降幅显著(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以骨髓抑制及肝肾功能损伤为主,发生率及总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畅05),但观察组总获益率更高(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GP方案治疗NSCLC效果显著,可提高临床疗效,预防免疫功能损伤,安全可靠,值得推广.方法:将201 年6 月- 2015 年5 月于我院确诊NSCLCC 的79 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0 例仅采用GP 化疗方案,观察组39 例则联合艾迪注射液,两组均行3 个周期化疗.化疗结束后比较两组免疫功能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CD3+ T 、CD4+ T 、CD4 + /CD8+ T 水平较前降低,但观察组降幅显著( P<0.0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以骨髓抑制及肝肾功能损伤为主,发生率及总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但观察组总获益率更高(P< 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GP 方案治疗NSCLC 效果显著,可提高临床疗效,预防摘要 目的: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 )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6月-2015年5月于我院确诊NSCLCC的79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仅采用G P化疗方案,观察组39例则联合艾迪注射液,两组均行3个周期化疗.化疗结束后比较两组免疫功能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CD3+ T、CD4+ T、CD4+ /CD8+ T水平较前降低,但观察组降幅显著(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以骨髓抑制及肝肾功能损伤为主,发生率及总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畅05),但观察组总获益率更高(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GP方案治疗NSCLC效果显著,可提高临床疗效,预防免疫功能损伤,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黄文金;郑俊琼;郭宝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了解某机关1 846名干部的身体健康状况,分析影响其健康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 846名机关干部进行健康体检,依次逐项进行,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机关干部前十名疾病分别是屈光不正、血脂异常、超重、慢性咽炎、脂肪肝、前列腺异常(除增生外)、痔疮、Hp阳性、血尿酸升高、窦性心动过缓.由于生理结构、生活习惯等不同,男性与女性前十名疾病存在不同,但血脂异常、超重均处于前十位.男性血脂异常患病率为56.46%,高于女性的3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超重率为48.57%,明显高于女性的24.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异常、超重是影响机关干部的主要危险因素,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机关干部中患病率不同.
作者:窦倩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大量的研究证实,心肌缺血是一种与代谢有关的疾病.曲美他嗪是通过调节心肌代谢底物,抑制脂肪酸的代谢途径,促进葡萄糖有氧氧化,从而改善心肌细胞代谢及心肌缺血,加强心脏功能,具有抗氧化、抗凋亡等多种细胞保护作用,且不影响血流动力学,无负性肌力作用,为目前缺血性心脏病治疗的又一新靶点,并于2016年纳入心衰指南用于心衰合并心绞痛的治疗.本文就曲美他嗪在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应用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周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皮下埋植缓释剂是将药物原粉装在高分子化合物制成棒状胶囊内,可使药物避免了经肝脏代谢产生的首过效应过程,直接通过皮下组织的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早广泛成功应用于临床的皮下埋植缓释剂是避孕药,近期研究表明,皮下埋植缓释剂的方法还被用于降压药、某些化疗剂、抗生素药物、麻醉剂、多肽和蛋白质制剂(如胰岛素、生长因子)等药物治疗相关疾病.
作者:白杨;万新红;罗玉梅;宿宁;李春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索微课应用于护理开放性实验的教学模式.方法:试验组采用基于微课的开放性实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操作考核成绩,采用调查问卷对实验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学生愿意接受并适应将微课应用于护理开放性实验教学.结论:将微课应用于护理开放性实验教学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
作者:石微;房德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表柔比星与多西他赛治疗晚期乳腺癌采用不同给药方法对临床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接受新辅助化疗的晚期乳腺癌患者资料,收集入选同时使用表柔比星与多西他赛患者(联合组)32例及先使用表柔比星后使用多西他赛患者(序贯组)45例.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结果:化疗结束后,联合组近期有效率为75.00%,序贯组为80.00%;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化疗导致死亡的毒副反应,联合组中白细胞减少、发热性粒细胞减少、脱发、胃肠道反应、心脏毒性、手足综合征的发生率分别为71.87%、65.62%、65.62%、68.75%、53.12%、68.75%.序贯组分别为53.33%、48.89%、46.67%、68.89%、51.11%、46.67%.结论:两种给药方法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异,但序贯给药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参考.
作者:吴柏平;唐青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出血性脑梗死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疑似出血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CT、MRI检查,以手术诊断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计算CT、MRI对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MRI对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明显高于CT(P<0.05).结论:在出血性脑梗死诊断中,采用MRI诊断的准确性高,具有显著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振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肝炎肝硬化(VHC)患者和健康人群肝功能检查结果的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VHC患者60例(观察组)和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60例(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对比两组静脉血液中白蛋白(Alb)、血清胆固醇(TC)、总胆汁酸(TBA)、胆碱酯酶(ChE)的含量.结果:观察组TC、Alb、Ch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BA含量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各生化指标的检测能够全面了解肝脏的受损情况,同时能够准确的判断治疗效果和病情进展.
作者:刘文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与骨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搜集2014年1月-2016年6月于本院住院的164例CKD患者住院期间检测的PTH、骨代谢指标等临床数据,分析PTH水平与骨代谢指标的关系.结果:无论在透析患者或非透析患者中,随着PTH水平的升高,总I型胶原氨基酸(tPINP)、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Laps)、骨钙素(Ost)、碱性磷酸酶(ALP)也随之升高,呈正相关,并且这种相关性较血钙、血磷与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更好,比较各个骨代谢指标的表达水平在不同PTH水平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CKD患者中PTH水平与骨代谢关系密切,随着CKD患者PTH分泌水平的升高,骨代谢水平也随之活跃.
作者:黄兰婷;陈友明;郑晓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经颅彩色多普勒(TCCD)监测评估瑞舒伐他汀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微栓子的干预作用.方法:收集2013年2月-2015年1月我院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经颅彩色多普勒(TCCD)检查,将颅内微栓子阳性者纳入本次观察,共计20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两组基础治疗方案为营养神经、降低颅内压、改善微循环、溶栓等,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加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颅内微栓子数量和阳性率及治疗后12个月再次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TCCD检查颅内微栓子数量和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12个月再次脑梗死发生率分别为2%和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效果明显,可以减少颅内微栓子数量,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作用.
作者:马晓萍;李文娟;李敏;樊佳桦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对剖宫产手术腰-硬联合麻醉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5月我院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66例,根据麻醉药物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3例.两组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对照组采用布比卡因,观察组采用罗哌卡因.对比麻醉前及麻醉10min时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水平变化情况及麻醉效果.结果:麻醉前两组SBP、MAP、HR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10min时均较麻醉前降低,但观察组SBP、MA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觉阻滞与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长于对照组,感觉阻滞与运动阻滞维持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剖宫产手术中应用罗哌卡因麻醉效果较好,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且感觉阻滞及运动阻滞维持时间较短,有助于术后恢复.
作者:张小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究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120例脓毒症患者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合理的抗脓毒症治疗方案,包括治疗原发病、规范抗生素使用方法、维持基础营养供给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血必净注射液,对照组患者则用生理盐水进行替换.记录并统计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治疗后3d的体温、呼吸频率、心率、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和降钙素原(PCT)等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体温、呼吸频率和心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各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在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和降钙素原水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各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基本体征的恢复,阻断炎症因子的释放,降低体内炎症因子的水平,从而更有利于脓毒症患者的康复.
作者:范淑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针药并用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抽签法将我站针灸科2014年2月-2015年2月109例偏头痛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54例给予盐酸氟桂利嗪口服治疗,观察组55例给予针灸联合血府逐瘀胶囊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治疗前后抑郁、焦虑情绪.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6%,高于对照组的79.63%(P<0.05);观察组降低SAS及SDS评分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疗法联合口服血府逐瘀胶囊能够通过镇痛及降低血小板聚集,消除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抑郁焦虑情绪,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孟彦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腔内激光闭合术(EVLT)联合高位结扎术治疗糖尿病患者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72例(91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按照手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36例(42肢)和对照组36例(49肢).观察组联合应用腔内激光闭合术及高位结扎术治疗,对照组予以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切口总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隐神经损伤发生率、术后3个月患肢溃疡愈合率及术后1年内静脉曲张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隐神经损伤发生率(2.4%)低于对照组(1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肢体溃疡愈合率及术后1年静脉曲张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腔内激光闭合术与高位结扎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疗效肯定,且手术创伤较少,术后并发症较少.
作者:李松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影响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并制定相应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2月经过复检以后出现较大误差的102例临床生化检验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整理,对比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主要因素和相应对策.结果:对比发现,检验前发生误差数为86例,占84.3%,在检验过程中发生误差数为12例,占11.8%,而在检验后发生误差数为4例,占3.9%,其中检验前主要影响因素为:送检时间延迟为23例,占26.7%,标本储存过程中行为不规范为22例,占25.6%,标本发生严重的溶血为20例,占23.3%,标本采集方式不恰当为19例,占22.1%.检验中实验室环境、检验仪器、加样是主要影响因素,而检验后的核对和反馈为主要因素.结论:在临床检验的各个环节和过程中,都存在着影响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其中影响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主要是在检验前,检验工作人员应按要求正确规范的采集标本,按规定储存标本并及时将标本送检,避免标本发生溶血现象,切实提高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李自顺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对比分析多层螺旋CT与普通CT在颅底骨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7月-2016年3月收治的颅脑外伤后疑为颅底骨折的患者70例为观察对象,均给予多层螺旋CT和普通CT扫描检查,对扫描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的颅底骨折诊断检出率显著高于普通CT(P<0.05).结论:与普通CT检查相比,在对颅底骨折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诊断检出率更高,具有更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赵志靖;曹维彬;赵学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早孕妇女的心理特点,并探讨其心理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于我院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且术后成功受孕的孕妇92例作为观察对象,自制调查量表以调查受试者的心理特征,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在心理护理干预前、后分别采用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SDS和SAS)评估受试者心理状态.结果:不同年龄、孕周的孕妇心理状态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护理前SAS评分为(55.6±4.9)分,SDS评分为(56.5±5.2)分;护理后分别为(36.3±4.5)分和(37.7±5.6)分;对比显示,受试者护理后心理状态评分均显著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孕妇多存在较为明显的心理问题,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或消除上述不良心理,促使其顺利度过围产期.
作者:陈巧巧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改良深部吸痰法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抽签法将我院神经外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5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吸痰法,观察组给予改良深部吸痰法,观察两组患者吸痰前、后的血气分析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降低二氧化碳分压、提高氧分压及氧合指数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肺部感染率为5.66%、气道黏膜损伤率为7.55%,低于对照组的26.92%及25.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深部吸痰法能够通过快速吸痰,解决气道阻塞、改善血气分析指标,降低脑缺氧的发生率,减少并发症,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张利蕊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比较分析小儿股骨骨折治疗中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与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0在我院治疗的56例股骨骨折患儿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7例,并对治疗后的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对比.结果:采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的观察组平均骨骼愈合时间为(1.2±0.8)个月,短于采用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的对照组的(2.3±1.2)个月,观察组的骨折愈合、关节活动度、肢体外形变化合格率分别为96.55%、100.00%、93.1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5.19%、88.89%、85.19%,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股骨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不但能缩短治愈时间,还能显著提高患儿的骨折恢复情况,具有较高的手术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学来;程兆佳;廖忠林;钱楠;李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叶酸治疗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63例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予以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予以低分子肝素联合叶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胎儿头围、腹围、股骨长度、双顶径增长情况及胎盘质量、出生体质量,并统计对比两组剖宫产率及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胎儿头围、腹围、股骨长度、双顶径增长及胎盘质量、出生体质量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剖宫产率及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患者行低分子肝素联合叶酸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胎儿生长发育,且安全性高.
作者:谢美霞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