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霜
医院提高科研水平的紧迫性已迫在眉睫,加强科研管理工作是医院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专利管理作为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其重要性显而易见.本文旨在讨论专利管理工作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促进专利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为医院科研管理工作奠定基础,为医院的创新发展和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保障.
作者:赵翠翠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伴骶髂关节错位应用调整骶髂关节手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12月收取的腰椎间盘突出伴骶髂关节错位患者36例,按照入院治疗的时间分为常规组和调整组,每组18例.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手法治疗,调整组患者给予调整手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手法治疗后的差异.结果:调整组治愈率、好转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无效率远远低于常规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调整骶髂关节手法治疗,对调整骶髂关节错位、纠正骨盆失衡、椎间纤维环张力不均等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国庆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分析泌尿外科老年患者手术护理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干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泌尿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安全防范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安全风险发生情况,评价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控制率为85.7%,高于对照组的62.5%(P<0.05).2组经护理干预后,护理质量评分均出现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t=4.137,P<0.05).结论:泌尿外科老年患者手术护理安全事件时有发生,针对安全隐患实施干预有助于规避护理风险隐患,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王改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质吸收增多、骨显微结构退化、骨骼老化为特点的全身代谢性骨病.其中以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为常见.中医对其开展一系列理论和基础研究,为更好地发挥中医药治疗特色优势,本文对本病病名、病因病机、实验研究、辨证论治、内外治疗及遣方用药等方面进行归纳,探索其作用机制,并总结相关问题展望未来,为进一步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韩向莉;娄志杰;邵岩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究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老年肺部感染的疗效及药代动力学变化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9月收治的老年肺部感染患者96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研究组予以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统计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药代动力学变化情况及两组患者病原菌清除率、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7.9%)明显高于对照组(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血药峰值浓度为(28.5±0.8)mg/L,半衰期约为1.0h,治疗8h后,其血药浓度为(2.1±0.7)mg/L;研究组病原菌清除率(95.8%)明显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血药浓度维持时间较长,用于治疗老年肺部感染,可大限度提高病原菌清除率,效果较为显著.
作者:宋锦 刊期: 2017年第13期
医学微生物学不仅是微生物学中重要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是连接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的一门重要桥梁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学生接受为主,难以激发学生对医学微生物的学习兴趣,通过案例法教学可以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郭亚春;苏萌;周晓慧;杜娈英;方艳辉;刘金霞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活动性菌阴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100例活动性菌阴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100例非结核患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者均行多层螺旋CT诊断,并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诊断结果中,树芽征、腺泡结节与磨玻璃影等CT表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中的空洞CT表现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在活动性菌阴肺结核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根据诊断特点对患者病情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对于疾病治疗具有更重要的指导作用.但笔者仍建议结合其他诊断标准,如临床表现等,为患者疾病治疗提供合理的参考.
作者:邱石;裴宇;唐晓军;金亮;黄劲柏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比较全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90例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全腔镜手术治疗,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患者经过不同手术方法的治疗,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24h疼痛评分以及术后住院时间都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且在术后住院期间,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89%,所有数据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腔镜手术疗效显著,手术创口小,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并减少其他术后并发症,预后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并使用.
作者:雷大钊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究氨溴索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对重症肺炎患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70例重症肺炎患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抗病毒、抗生素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氨溴索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肺功能各项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FEV1、FVC、PEF、PEmax、PImax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溴索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肺炎患儿能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安全性较高,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王慧琴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分析极低出生体重儿于早期进行微量喂养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14年9月-2016年9月本院极低出生体重儿80例,针对临床喂养时所选不同方案分成两组,将于早期进行微量喂养标准配方奶的40例患儿设为对照组,将于早期进行微量喂养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的40例患儿设为观察组,对两组各项时间指标和并发症情况加以对比.结果:观察组达全肠道的喂养日龄、恢复出生体重用时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且总并发症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于早期进行微量喂养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能够缩短各项时间指标,且减少并发症发生,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作者:闫静;祖婷;刘倩;于洋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观察胸腔内灌注自体血联合粗管负压吸引治疗难治性气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62例难治性气胸的患者,研究组30例胸腔内灌注自体血联合粗管持续负压吸引患者;对照组32例为单纯粗管持续负压吸引的患者.结果:研究组平均漏气时间为4.6d,对照组为11.2d;研究组胸管拔除时间平均为6.2d,对照组为13.3d;研究组治疗后住院时间平均为8.4d,对照组为16.8d;治疗后观察1个月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对照组为7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后研究组胸痛2例(6.7%),对照组为1例(3.1%);研究组发热1例(3.3%),对照组为1例(3.1%);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研究组复发2例,总复发率6.7%;对照组复发10例,总复发率31.3%;两组复发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内灌注自体血联合粗管负压吸引治疗难治性气胸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
作者:熊伟;吴艺根;钟宏源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多元化的延续性护理对促进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1-11月于我院接受乳腺癌根治术的12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60例仅接受常规出院指导及院外随访,观察组60例在常规出院指导的基础上开展多元化的延续性护理,随访对比2组出院3个月时恢复效果.结果:出院3个月时,观察组皮瓣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量表(SF-36)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能力(ADL)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元化的延续性护理能够显著提升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改善其生活质量.提升其生活能力,值得应用.
作者:许雪玲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整理我院老年重症肠内营养患者胃肠道并发症的护理资料,探讨耳穴压豆对老年重症肠内营养患者胃肠道并发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20例老年重症患者并实施肠内营养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耳穴压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肠内营养实施前、后呕吐、腹泻、便秘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并比较肠内营养达标情况;观察副作用,从而分析耳穴压豆对老年重症肠内营养患者胃肠道并发症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的营养达标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能改善老年重症肠内营养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郑燕云;林淑萍;陈玲玲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究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1LN)行冰冻切片(FS)联合快速免疫组织化学(RIHC)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64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分成对照组(32例)与研究组(32例),对照组利用FS法行SLN活检,研究组应用RIHC与FS联合法进行SLN活检,比较两组诊断情况.结果:研究组阳性率较对照组显著高(P<0.05),两组特异度与阳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敏感度与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LN活检采取FS、RIHC联合检测可有效提升诊断敏感性,从而予以临床治疗指导,具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谢军花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本院诊治的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1 1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咪唑斯汀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搭配咪唑斯汀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作者:黄亮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集束化护理干预ICU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效果评价.方法:采取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对PICC置管过程和导管维护、管理全过程进行管控,比较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导管留置天数、患者拔管时体温、WBC计数和血清hs-CRP、患者转归和死亡率.结果:经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ICU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导管留置天数、体温≥38℃、WBC计数>10×109/L、血清hs-CRP> 10mg/L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有助于缩短PICC导管留置时间,减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的概率,提高ICU患者的临床诊疗质量.
作者:柯丽莉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精神障碍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117例,对其术后的精神状况进行分析,分析精神障碍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组117例患者,术后精神障碍23例,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率为19.66%.经过总结分析,年龄大、基础疾病为糖尿病及高血压、电解质失衡均是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基础疾病、手术应激以及电解质失衡等,可进行有针对性预防和治疗.
作者:黄雪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观察人免疫球蛋白针在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9月收治的79倒重症肺炎儿,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应用常规基础药物及对症治疗,治疗组3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人免疫球蛋白针输注.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临床症状消失的快,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免疫球蛋白针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特别是病毒性肺炎时可减轻患儿住院时间,缩短病程,能明显改善患儿全身中毒症状,增强抵抗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志国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比较高龄(年龄≥75岁)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静脉溶栓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高龄AMI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静脉溶栓组和介入治疗组,溶栓组在AMI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静脉溶栓治疗,介入治疗组进行急诊PCI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冠脉血管再通率和住院4周死亡率).结果:溶栓组冠脉血管再通率为63.89%,住院期间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为27.78%,住院4周死亡率为8.33%;介入治疗组冠脉血管再通率为87.5%,住院期间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为34.38%,住院4周死亡率为15.6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介入治疗较静脉溶栓冠脉血管再通率较高,静脉溶栓治疗较急诊介入治疗高龄AMI心力衰竭发生率较低,病死率较低.
作者:李同平;陈亚奇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胃癌肝转移的手术治疗效果及不同病理因素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0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普通外科收治的26例胃癌肝转移且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对预后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胃癌肝转移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为11.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浆膜侵犯(P=0.046)、淋巴转移(P=0.046)、转移灶数目(P=0.046)、转移灶大小(P=0.019)、手术根治度(P=0.046)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浆膜侵犯、转移灶大小、转移灶数目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性危险因素.结论:准确地掌握适应证,对于单发的直径<4cm的无浆膜侵犯胃癌肝转移患者,应积极手术切除,为患者争取更好的预后.
作者:孙新增;张霆;白建平;肖宝强 刊期: 2017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