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金梅;杨晓龙;杨静
目的:探讨癌痛规范化护理流程对晚期肿瘤癌痛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入住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确诊的晚期肿瘤癌痛患者89例,按照住院号随机分为干预组47例和对照组42例,干预组由经过癌痛规范化培训的护士按癌痛规范化护理流程对癌痛患者进行质量管理,对照组由责任护士按护理常规对癌痛患者进行质量管理。采用简明疼痛调查表比较两组癌痛患者止痛治疗后疼痛评分、生活质量以及调查对止痛治疗的满意度。结果:癌痛治疗后第3天,干预组患者平均疼痛评分(1.58±0.80)分,对照组为(3.02±0.82)分,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日常生活、行走、正常工作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情绪、与他人关系、睡眠、生活乐趣方面,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组的满意率为95.7%,对照组为78.6%,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癌痛规范化护理流程,能够更有效的缓解患者疼痛,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满意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曾晓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农村孕产期鼻咽癌患者生活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WHO生活质量测量量表简表(WHOQOL‐BREF)、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II‐CV),对16例农村孕产期鼻咽癌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农村孕产期鼻咽癌患者的总体生活质量得分较低为(61±11.12)分,家庭亲密度、家庭收入、生育孩子的性别、年龄和性格等是其影响因素。结论:农村孕产期鼻咽癌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与患者家庭成员对疾病的误解和恐惧关系大,应做好患者家庭成员的宣教工作,消除其恐惧心理,提高家庭亲密度,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梁健珍;覃桂英;王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老年重症肺炎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选取108例老年重症肺炎合并V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有效率、住院天数、带机时间、病死率、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在治疗有效率上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病死率则低于对照组;在住院天数及带机时间上,对照组也明显长于观察组;同时虽然两种护理干预对患者均能有效改善肺功能指标,但观察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大。结论:对于老年重症肺炎合并 VAP的患者,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获得较好的预后,降低死亡率,增加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构成。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0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380例慢性咳嗽儿童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不同年龄组患儿确定的病因构成。结果:380例病例中占前3位慢性咳嗽的病因分别为呼吸道感染与感染后咳嗽(41.05%)、咳嗽变异性哮喘(25.79%)、上气道咳嗽综合征(20.00%)。结论:临床诊断儿童慢性咳嗽应充分考虑年龄因素,0~3岁的主要病因是呼吸道感染和感染后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是引起3~6岁儿童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6~14岁的慢性咳嗽中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占主导地位。
作者:杨金玲;李爱香;刘香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12月在我院治疗的7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先后划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采用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显效率也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血肿清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值得肯定,并发症少,可作为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首选术式。
作者:林建宇;侯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分析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急诊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62例急性剖宫产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80例,使用7.5 m g布比卡因,观察组82例,使用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方法,予以5.0mg布比卡因与25μg芬太尼,治疗后分别观察麻醉效果。结果:对照组麻醉见效时间、全麻起效时间均高于观察组,但知觉恢复时间低于观察组,且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麻醉总有效率是67.50%;观察组为95.12%,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急诊剖宫产术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许振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肝结节性再生性增生(Nodularregenerativehy‐perplasia , NRHL)是一种慢性硬化性肝脏疾病,该病在临床上并不多见,本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5岁,以“腹胀,纳差半年,呕血、黑便半月”就诊。查呕吐物潜血阳性,急诊腹部B超:肝硬化,肝动脉增宽,肝内外胆管轻度扩张,门脉内可见可疑低回声,栓塞?胆囊壁水肿,脾大,副脾,脾静脉增宽,腹水。既往因类风湿关节炎,服用环磷酰胺、甲氨蝶呤、强的松等药物10余年。2005年患急性乙型肝炎,服拉米呋定后复查 HBV‐DNA转阴。无服避孕药史。查体:贫血貌,巩膜无黄染,腹软,左下腹轻压痛,脾肋下3指触及。生化全检,TBIL 30.5μmol/L ;DBIL 7.3μmol/L ;ALB 32g/L ,余正常;乙肝六项:HBC‐Ab(+),余(-);自身抗体:抗核抗体:阳性。抗平滑肌抗体、抗胃壁细胞抗体、抗心肌细胞抗体、抗肝细胞膜抗体、抗线粒体 M 型抗体均阴性;免疫球蛋白 Ig A 6.6g/L ;(0.68~3.78),IgG、IgM ,补体C3、C4,铜蓝蛋白均正常;类风湿因子:172IU/ml(0~20);血常规:WBC 3.86×109/L ,RBC 2.43×1012/L ,PLT 65×109/L ,HGB 75g/L ;HCV‐Ab(-);肿瘤标记物:CA125243.9IU/L (<35),余正常;凝血全项:PT 20.3s(11~15),PTA 49%(80~120);便潜血:阳性;肝静脉彩超:双下肢深静脉彩超:双侧股静脉、腘静脉未见明显栓子;胸片:两上肺结核,肺门淋巴结钙化;超声心动图:心包积液(少量),三尖瓣反流;腹CT 增强扫描,诊断:肝硬化,脾大,门静脉主干,分支静脉广泛栓塞,胆囊增大,脾门钙化;门脉血流彩超:门脉较广泛的栓塞,其血流中止(伴行的肝动脉扩张);下腔静脉B超:下腔静脉未见明显梗阻。
作者:叶妮娜;窦玉勤;赵洪川;张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总结本地区首次开展登革热病诊治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总结2014年9月26日-11月30日我院收治的60例登革热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快速建立专项护理小组和开展护理培训,设立专用病区集中治疗,密切观察预警指标,及时发现和处理重症患者。结果:本组患者平均住院(4.13±1.75)d ,全部临床治愈出院,重症登革热病例比率8.33%,无护理并发症,无1例死亡,在病区内未发生院内感染和第二代登革热病传染。结论:快速有效的疾病诊治、专业的临床护理技术以及认真负责的护理精神对控制登革热病情恶化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邓月连;温静;莫穆隆;梁柱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重症感染是医院重症医学科监护救治的常见的危重症之一,病情危重、治疗困难、预后不良。目前临床治疗措施主要包括正确合理的抗生素使用、必要的外科手术清创以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 )可以有效清除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迅速清除中小代谢产物,对机体的免疫功能进行调节,保证机体血流动力学处于稳定主体,有效降低重症感染患者的死亡率,提高临床疗效。本文综述了CRRT在重症感染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实施模式、滤器膜和吸附材料的选择以及临床应用疗效方面的进展,以期为重症感染患者得到更加有效的临床治疗措施、提高临床疗效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作者:谭明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索诊断性教学评价法在提高基地医院教学质量的作用和效果。方法:将我院教师的临床理论课堂教学情况作为观察对象,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评价法,研究组应用诊断性教学评价法,分别进行评价后再次实施教学和评价。将两组问卷调查及成绩进行对比。结果:实施教学评价前,两组观察对象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以及教学素质等5方面评分不具有显著性差异,总分也较为接近(P>0.05),两组教学评价后的教学态度评分均与评价前接近(P>0.05),其余项目以及总分均显著高于评价前,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诊断性教学评价法评价基地医院课教质量,可以有效发现其存在的不足,便于针对性纠正。该方法对于提高基地医院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史成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银丹心脑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近期收治的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给予银丹心脑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81%,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丹心脑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药物安全性好。
作者:王乃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前臂皮瓣舌再造患者健康知识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12月在头颈外科住院治疗的游离前臂皮瓣舌再造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出院前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组患者出院前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游离前臂皮瓣行舌再造术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自身的健康知识,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作者:刘红;江锦芳;厥子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肾镜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肝内胆管术后残石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35例术后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分为实验组18例和对照组17例,实验组应用肾镜及超声碎石术联合纤维胆道镜,对照组仅利用纤维胆道镜,均在预留T管或胆总管造瘘管基础上完成肝内胆管结石碎石取石手术,对比分析取石时间、结石取净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术中、术后)。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实验组平均费时47.83min ,对照组62.76min ,实验组较对照组更为高效;结石总清除率实验组为77.78%,对照组为70.59%,无明显差别;术中、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肾镜超声碎石术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术后残石安全可靠,具有治疗效率高、手术时间短、结石取净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詹庆华;蔡旌槐;黄鹏;黄世旺;梁树雄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联合恩替卡韦(ETV)延长疗程至96周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随访24周的疗效。方法:165例HBeAg阳性CHB患者分为2组:A组67例,Peg‐IFNα‐2a联合ETV治疗;B组98例,ETV 治疗。疗程96周。在治疗的12、24、48、72、96周及随访24周时检查 ALT、HBV DNA、HBeAg、HBsAg。结果:两组患者HBeAg血清学转换率比较:在治疗的48、72、96周及随访24周时,P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sAg血清学转换率比较:在治疗的48周,P<0.05,在72、96及随诊24周,P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eg‐IFNα‐2a联合ETV并延长疗程可提高HBeAg阳性CHB患者HBeAg及HBsAg血清学转换率。
作者:任成俭;熊燕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抽选我院66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给予对照组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则应用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少,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 P<0.05);治疗结束时观察组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12%,两组差异显著( P<0.05)。结论: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临床效果良好,能减少出血、缩短住院时间,避免并发症。
作者:侯海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比较分析胶体液和晶体液对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低血压的预防效果。方法:依据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110例病例并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于麻醉前快速输入500ml羟乙基淀粉,对照组于麻醉前快速输入500ml平衡盐溶液;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后心率及血压变化情况、低血压发生及麻黄素使用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后5min、15min时心率、血压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低血压发生率为5.5%,麻黄素使用率为10.9%,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7.3%,2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胶体液较晶体液对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低血压的预防效果更佳,可有效维持产妇及胎儿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少低血压及麻黄素使用的发生。
作者:王珏;沈进;胡乃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治疗(FTS)对胃肠肿瘤患者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胃肠肿瘤患者100例,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患者围手术期按照加速康复外科治疗的要求进行管理,对照组围手术期采用传统方法进行管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和术后住院时间、肠道功能恢复以及并发症等方面的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住院时间缩短,停止静脉输液时间提前,术后体重下降减少,肠道排气时间提前,未发生术后严重并发症。结论:在临床治疗胃肠肿瘤时,围手术期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管理,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加快术后恢复,整个治疗过程安全有效,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欧阳映辉;肖步耘;周贤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急诊腹部闭合性损伤内脏破裂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诊腹部闭合性损伤内脏破裂出血患者60例临床超声影像学检查资料,并与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60例患者中超声检查结果与临床符合共51例,临床诊断符合率为85.00%;其中肝脏破裂13例,脾破裂17例,肾破裂13例,腹膜后血肿3例,空腔脏器损伤4例,复合性损伤10例,临床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2.31%,88.24%,84.62%,66.67%,75.00%,80.00%。结论:超声检查以其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及费用低廉等优势可作为急诊腹部闭合性损伤内脏破裂出血首选影像学诊断方式。
作者:何金梅;杨晓龙;杨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疏肝活血止痛法对紧张性头痛患者临床症状及经颅多普勒指标的影响。方法:将92例紧张性头痛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疏肝活血止痛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经颅多普勒指标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头痛程度、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血液流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活血止痛法可有效改善紧张性头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经颅多普勒指标,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薛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产科失血性休克危重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救治措施。方法:收集2012年8月-2014年8月我院产科收治的45例失血性休克危重症患者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治疗措施及疗效等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研究组平均动脉压、平均尿量等临床指标,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等实验室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脉搏、血红蛋白水平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45例患者经抢救,42例脱离危险,救治成功率93.3%;死亡3例,死亡率6.7%。42例患者救治后血气分析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 P<0.05)。结论:产科失血性休克危重症患者病情凶险,病死率高,临床应加强产科危重症患者监测,掌握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特征,制定针对性救治措施,大限度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预后。
作者:李玉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