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护理干预对前臂皮瓣舌再造患者健康知识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刘红;江锦芳;厥子文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 前臂皮瓣舌再造, 治疗依从性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前臂皮瓣舌再造患者健康知识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12月在头颈外科住院治疗的游离前臂皮瓣舌再造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出院前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组患者出院前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游离前臂皮瓣行舌再造术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自身的健康知识,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远缘链球菌mutL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初步分析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远缘链球菌mutL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方法: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远缘链球菌mutL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结果:经Genbank获得mutL序列信息后,采用不同在线软件及数据库分析并预测mutL蛋白的信号肽、疏水区、二级结构、三级结构等。结论:该研究为相关菌株的蛋白结构及功能研究提供了信息基础。

    作者:潘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目的:探讨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 U )内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关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4年12月292例于我院IC U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36例。通过对具体相关发生因素进行总结分析,提出相关应对措施。结果:患者年龄较大、呼吸机使用时间较长、鼻胃管喂养、应用广谱抗生素、抑酸剂以及意识障碍是造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而不同性别间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IC 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可有多种因素导致,医护人员应根据相关危险因素针对性实施预防性保护措施,消除和控制不良因素,减少其发生率。

    作者:况燕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阿替洛尔缓释微囊含量

    目的:探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阿替洛尔缓释微囊含量。方法:指定具有专业知识、丰富经验及相关证件(上岗证)的专业分析人员,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量不同批次阿替洛尔缓释微囊含量及回收率,记录测定结果,经专业分析(统计学)后获得结论。结果:不同批次阿替洛尔缓释微囊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可知,其含量测定结果及回收率测定结果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平均回收率98.93%,RSD=0.891%。结论: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可准确测定阿替洛尔缓释微囊含量,有利于顺利进行药品质量控制工作,保障患者用药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

    作者:秦黎明;李启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抽选我院66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给予对照组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则应用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少,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 P<0.05);治疗结束时观察组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12%,两组差异显著( P<0.05)。结论: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临床效果良好,能减少出血、缩短住院时间,避免并发症。

    作者:侯海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CT 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价值探究

    目的:对C T应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6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分别对其行C T检查与X线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价值。结果:60例患儿中,34例病灶位于右肺,15例位于左肺,11例位于双侧肺野。临床表现:X线主要以间质性浸润为主,C T以不均匀性高密度影为主;C T诊断准确率为85.00%,X线为68.33%。结论: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中,C T检查能够更清晰现实病灶图像,诊断率更高。

    作者:高爱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超声诊断急诊腹部闭合性损伤内脏破裂出血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急诊腹部闭合性损伤内脏破裂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诊腹部闭合性损伤内脏破裂出血患者60例临床超声影像学检查资料,并与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60例患者中超声检查结果与临床符合共51例,临床诊断符合率为85.00%;其中肝脏破裂13例,脾破裂17例,肾破裂13例,腹膜后血肿3例,空腔脏器损伤4例,复合性损伤10例,临床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2.31%,88.24%,84.62%,66.67%,75.00%,80.00%。结论:超声检查以其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及费用低廉等优势可作为急诊腹部闭合性损伤内脏破裂出血首选影像学诊断方式。

    作者:何金梅;杨晓龙;杨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推拿治疗进展

    推拿作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中医治疗手段之一,手法多变,常与针灸、中药等配合治疗,应用越来越广泛,收效明显,故本文对单纯推拿治疗本病的手法、与多种治疗方式配合时的效果显著的特色手法进行简要概述。

    作者:高超;崔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癌痛规范化护理流程对晚期肿瘤癌痛治疗的影响

    目的:探讨癌痛规范化护理流程对晚期肿瘤癌痛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入住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确诊的晚期肿瘤癌痛患者89例,按照住院号随机分为干预组47例和对照组42例,干预组由经过癌痛规范化培训的护士按癌痛规范化护理流程对癌痛患者进行质量管理,对照组由责任护士按护理常规对癌痛患者进行质量管理。采用简明疼痛调查表比较两组癌痛患者止痛治疗后疼痛评分、生活质量以及调查对止痛治疗的满意度。结果:癌痛治疗后第3天,干预组患者平均疼痛评分(1.58±0.80)分,对照组为(3.02±0.82)分,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日常生活、行走、正常工作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情绪、与他人关系、睡眠、生活乐趣方面,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组的满意率为95.7%,对照组为78.6%,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癌痛规范化护理流程,能够更有效的缓解患者疼痛,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满意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曾晓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肝结节性再生性增生1例报告

    肝结节性再生性增生(Nodularregenerativehy‐perplasia , NRHL)是一种慢性硬化性肝脏疾病,该病在临床上并不多见,本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5岁,以“腹胀,纳差半年,呕血、黑便半月”就诊。查呕吐物潜血阳性,急诊腹部B超:肝硬化,肝动脉增宽,肝内外胆管轻度扩张,门脉内可见可疑低回声,栓塞?胆囊壁水肿,脾大,副脾,脾静脉增宽,腹水。既往因类风湿关节炎,服用环磷酰胺、甲氨蝶呤、强的松等药物10余年。2005年患急性乙型肝炎,服拉米呋定后复查 HBV‐DNA转阴。无服避孕药史。查体:贫血貌,巩膜无黄染,腹软,左下腹轻压痛,脾肋下3指触及。生化全检,TBIL 30.5μmol/L ;DBIL 7.3μmol/L ;ALB 32g/L ,余正常;乙肝六项:HBC‐Ab(+),余(-);自身抗体:抗核抗体:阳性。抗平滑肌抗体、抗胃壁细胞抗体、抗心肌细胞抗体、抗肝细胞膜抗体、抗线粒体 M 型抗体均阴性;免疫球蛋白 Ig A 6.6g/L ;(0.68~3.78),IgG、IgM ,补体C3、C4,铜蓝蛋白均正常;类风湿因子:172IU/ml(0~20);血常规:WBC 3.86×109/L ,RBC 2.43×1012/L ,PLT 65×109/L ,HGB 75g/L ;HCV‐Ab(-);肿瘤标记物:CA125243.9IU/L (<35),余正常;凝血全项:PT 20.3s(11~15),PTA 49%(80~120);便潜血:阳性;肝静脉彩超:双下肢深静脉彩超:双侧股静脉、腘静脉未见明显栓子;胸片:两上肺结核,肺门淋巴结钙化;超声心动图:心包积液(少量),三尖瓣反流;腹CT 增强扫描,诊断:肝硬化,脾大,门静脉主干,分支静脉广泛栓塞,胆囊增大,脾门钙化;门脉血流彩超:门脉较广泛的栓塞,其血流中止(伴行的肝动脉扩张);下腔静脉B超:下腔静脉未见明显梗阻。

    作者:叶妮娜;窦玉勤;赵洪川;张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疏肝活血止痛法对紧张性头痛患者临床症状及经颅多普勒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疏肝活血止痛法对紧张性头痛患者临床症状及经颅多普勒指标的影响。方法:将92例紧张性头痛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疏肝活血止痛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经颅多普勒指标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头痛程度、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血液流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活血止痛法可有效改善紧张性头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经颅多普勒指标,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薛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柔性管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探析

    目的:探析柔性管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对我院急诊科护理人员2014年2月-2015年2月实施柔软性管理效果进行观察统计,对其实施前后进行比较评分。结果:实施柔性管理后在护理综合考核评分、护士压力评分、患者平均满意率都显著好于实施前(P<0.05)。结论:柔性管理能够极大地优化急诊护理管理效率,极大地提升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减轻护理人员不必要的压力,促进护理人员自发地进行业务水平的提升,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与患者的护理执行及交流中,提升护理服务质量,获得患者满意。

    作者:于舒;谭唯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葡萄糖酸钙凝胶治疗手足部氢氟酸烧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手足部氢氟酸烧伤采用葡萄糖酸钙凝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取手足部氢氟酸烧伤患者50例,均为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采用葡萄糖酸钙凝胶治疗。结果:相较治疗前,治疗后10min、4h、第2天疼痛程度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面愈合时间为(12.2±8.5)d,创面经换药愈合48例,后期行肉芽创面植皮2例。创面愈合后,有程度不等的疤痕遗留19例。结论:手足部氢氟酸烧伤采用葡萄糖酸钙凝胶治疗,可显著缓解疼痛,促进创口愈合,临床需依据患者病情,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选取其他途径用药,以大限度改善预后。

    作者:眭怀清;梁拥军;郭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两种方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结果的比较

    目的:分析离子交换层析(HPLC)法与糖化血红蛋白测试卡的结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本院体检标本50例,采取新鲜抗凝全血,使用HPLC法与测试卡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分析两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结果:两种检测方法精密度CV检测,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用 HPLC法测定 HbA1c结果均值为(5.10±0.53)%,用测试卡测定 HbA1c结果均值(5.05±0.60)%,两种结果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LC法与卡片检测 HbA1C ,精密度较高,检测结果差异性不显著,均能满足临床的需求。

    作者:钟志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CRRT 在重症感染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重症感染是医院重症医学科监护救治的常见的危重症之一,病情危重、治疗困难、预后不良。目前临床治疗措施主要包括正确合理的抗生素使用、必要的外科手术清创以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 )可以有效清除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迅速清除中小代谢产物,对机体的免疫功能进行调节,保证机体血流动力学处于稳定主体,有效降低重症感染患者的死亡率,提高临床疗效。本文综述了CRRT在重症感染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实施模式、滤器膜和吸附材料的选择以及临床应用疗效方面的进展,以期为重症感染患者得到更加有效的临床治疗措施、提高临床疗效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作者:谭明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肾镜超声碎石术联合纤维胆道镜在肝胆管结石术后残留结石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肾镜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肝内胆管术后残石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35例术后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分为实验组18例和对照组17例,实验组应用肾镜及超声碎石术联合纤维胆道镜,对照组仅利用纤维胆道镜,均在预留T管或胆总管造瘘管基础上完成肝内胆管结石碎石取石手术,对比分析取石时间、结石取净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术中、术后)。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实验组平均费时47.83min ,对照组62.76min ,实验组较对照组更为高效;结石总清除率实验组为77.78%,对照组为70.59%,无明显差别;术中、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肾镜超声碎石术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术后残石安全可靠,具有治疗效率高、手术时间短、结石取净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詹庆华;蔡旌槐;黄鹏;黄世旺;梁树雄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甲状腺占位性病变 CT 诊断和鉴别诊断探讨

    目的:探讨甲状腺占位性病变C T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5月收治的50例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患者,并对其临床C T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分析,此50例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患者中包括:10例甲状腺癌患者、13例甲状腺瘤患者、1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以及13例甲状腺囊肿患者。结论:通过CT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够有效定位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患者,能够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案,CT诊断和鉴别诊断在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变中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作者:刘琼惠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产科失血性休克危急重症患者临床特点及救治

    目的:探讨产科失血性休克危重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救治措施。方法:收集2012年8月-2014年8月我院产科收治的45例失血性休克危重症患者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治疗措施及疗效等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研究组平均动脉压、平均尿量等临床指标,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等实验室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脉搏、血红蛋白水平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45例患者经抢救,42例脱离危险,救治成功率93.3%;死亡3例,死亡率6.7%。42例患者救治后血气分析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 P<0.05)。结论:产科失血性休克危重症患者病情凶险,病死率高,临床应加强产科危重症患者监测,掌握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特征,制定针对性救治措施,大限度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预后。

    作者:李玉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慢性萎缩性胃炎内科规范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特征及内科规范治疗措施,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7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替普瑞酮+呋喃唑酮+左氧氟沙星治疗方案,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 Hp转阴率和复发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与对照组的89.5%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转阴率为92.5%,随访复发率为2.5%;对照组转阴率为71.1%,随访复发率为10.5%,2组数据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规范的替普瑞酮+呋喃唑酮+左氧氟沙星的用药方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确切,能有效清除Hp ,降低复发率,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旭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臂丛麻醉下肩关节手法松解配合个性化方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应用臂丛麻醉下肩关节手法松解联合个性化方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患有肩周炎疾病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采用常规手法松解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臂丛麻醉下肩关节手法松解联合个性化方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肩周炎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VAS疼痛程度评分在治疗计划实施前后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肩部疼痛症状消失时间和肩周炎疾病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臂丛麻醉下肩关节手法松解联合个性化方案对肩周炎患者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文瑞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英文缩略语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