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静;王洪武
目的:分析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COPD患者4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26例采用舒利迭治疗方式,实验组260例采用国产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血气分析在治疗前无差异,治疗后实验组明显得到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使用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治疗肺通气功能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使用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治疗COPD其临床效果优于单用舒利迭,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咳痰、气短等临床症状,有效改善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陆薇;梁新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肝功能异常患者血尿酸(SUA)水平,探讨SUA水平对T2DM 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住院T2DM患者89例,其中肝功能异常患者41例,肝功能正常患者48例,采用酶法检测SUA ,比较两组SUA水平及合并高尿酸血症(HUA)率。结果:T2DM 肝功能异常组SUA水平明显高于T2DM肝功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72,P<0.01);T2DM 肝功能异常组合并 HUA率明显高于T2DM肝功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81,P<0.01)。结论:SUA水平升高可能是导致 T2DM 患者肝功能异常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唐四海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提高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愈合率,加快穿孔愈合速度。方法:回顾2012年6月-2015年3月收治外伤性鼓膜穿孔86例,根据鼓膜穿孔的面积大小和伤后就诊时间,分别采取了急诊对合复位鼓膜贴补术、切除穿孔残缘鼓膜贴补术及单纯明胶海绵鼓膜贴补术治疗,总结治疗体会。结果:急诊对合复位鼓膜贴补术14d愈合率92.1%,气导平均听阀提高(24.00±5.00)dBHL ;切除残缘鼓膜贴补术14d愈合率80.7%,气导平均听阀提高(22.00±5.00) dBHL ;单纯明胶海绵鼓膜贴补术14d愈合率86.3%,气导平均听阀提高(20.00±5.00)dBHL。结论:三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均可明显提高鼓膜穿孔的愈合率,加快穿孔愈合速度,疗效满意。
作者:杨发颖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肢体偏瘫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以丰富临床护理经验。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接收并确诊重型颅脑损伤后肢体偏瘫的患者50例,根据入院治疗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功能锻炼,观察组则运用早期康复护理。统计两组患者的肌力改善情况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 )评分情况,并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在康复锻炼1和6周后,观察组患者肌力≥Ⅲ级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观察组患者的 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肢体偏瘫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肌力情况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李雅琼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对比。方法:本文选取高血压脑出血100例,均为我院神经外科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患者,随机分组,就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观察组,n=50)与开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n=5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后Ⅳ、Ⅴ级患者占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有统计学差异( P<0.05)。相较对照组,观察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均居较低水平,血肿清除率居较高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可显著缩短手术用时,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血肿清除效果,改善预后,对保障患者生存质量意义显著。
作者:范奋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明确诊断为高血压且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高血压基本药物治疗,其中观察组患者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组患者则加用辛伐他汀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血压、血脂的达标率、控制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血压、血脂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压水平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治疗后均较各自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具有良好的降压和降血脂作用,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米志宁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中C-反应蛋白(CRP)与降钙素原(PCT)的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4例AECOPD患者为AECOPD组,同时选取稳定期患者20例作为COPD稳定组,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CRP与PCT水平。结果:AECOPD组患者治疗前血清CRP及PCT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OPD稳定组,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ECOPD患者经积极治疗后血清CRP及PCT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CRP及PCT 表达水平有明显的相关性,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检测CRP及 PCT ,对治疗AECOPD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刘大锐;田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腹部扫描诊断中应用低剂量CT诊查的临床价值,旨在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46例肝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初次进行C T诊断时应用常规剂量,C T复查时应用70%、50%低剂量进行诊断检查,对低剂量C T的诊查价值进行观察。结果:三种剂量的诊断图像质量优良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的辐射剂量水平显著少于常规剂量(P<0.05)。结论:对肝癌患者腹部扫描诊断过程中应用低剂量CT诊查,不会给图像质量和患者身体带来损害,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郝宝堂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电击伤的急救护理措施与预防,提高电击伤的院前急救成功率,减少伤残率。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电击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对所有电击伤患者采取急救护理措施,52例患者中有16例因病情重或到达现场时间超过15min而抢救无效死亡,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普及居民及工人的用电知识,推广公众现场急救知识及心肺复苏术,从而预防和减少电击伤的发生率,提高电击伤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谢萍;颜丽婷;刘菁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同孕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EOSP)的临床特点及妊娠结局。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4例EOSP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28孕周之前(A组)和28~34周(B组)的EOSP临床指标及妊娠结局。结果:A组患者病情明显较B组严重,两组入院时血压、尿蛋白以及并发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孕产妇终止妊娠方式以引产和剖宫产为主,顺产率12.5%,B组剖宫产仍然是主要方式,但是顺产分娩比例明显上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平均期待治疗时间较B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发生新生儿窒息以及围产儿死亡情况低于A组,但是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型子痫前期孕妇病情较重,并发症多,孕周不足28周者期待治疗效果一般,妊娠结局不良,28周后的早发型子痫前期并发症、妊娠结局有所改善。
作者:胡容;梁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微课作为一种典型的泛在式网络学习资源形式,以其短而精的授课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和关注。而多年以来医学生物化学受其交叉学科知识点繁多、逻辑联系差、理论和临床实践操作脱节等学科特点所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成绩一直难以有效提高,而微课改变了传统医学生物化学的自主学习形式,为医学生物化学的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
作者:雷云龙;张莹;张春冬;朱慧芳;李轶;卜友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阿尔兹海默病(AD )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综合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A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美金刚联合多奈哌齐对症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针刺与康复训练等综合治疗方法。总结患者临床特征,并分析综合治疗方式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安静与认知负载刺激下的各频带脑电信号功率变化比值、MMSE评分、ADL评分、NPI评分及ADAS-cog评分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患者通常均存在发病隐匿、认知功能衰退与人格情感变化等特征,给予综合治疗方案不仅能够改善脑电表现,也可显著提高认知功能,强化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王升武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与普罗布考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56例ACI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78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A组加用依达拉奉与普罗布考治疗,B组加用依达拉奉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NSE及神经功能评分(NIHSS)变化。结果: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显著高于B组的80.77%(P<0.05);治疗后两组的NIHSS评分均显著改善,且A组改善幅度显著优于B组(P<0.05);治疗后7d及14d两组的血清NSE及hs-CRP均显著降低,且A组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与普罗布考联合治疗ACI能够显著降低hs-CRP及NSE水平,改善神经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宋玉龙;赵佩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比较小剂量奈达铂与顺铂周疗方案同步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抽取2013年9月-2015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共86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n=43)予以奈达铂周疗(40mg/m2)+放疗,共4~6周。对照组(n=43)予以顺铂周疗(40mg/m2)+放疗,共4~6周。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9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中血小板降低、恶心呕吐、肾脏毒性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白细胞减少、腹泻和肝功能损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奈达铂与顺铂周疗方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效果显著,两者疗效相似,但奈达铂周疗同步放化疗组胃肠道反应及肾脏毒性低,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作者:张兰胜;李彩红;陈方荟;周立建;朱园园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痰细菌的培养对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抗生素选择的作用价值。方法:将80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进行痰液细菌的培养,根据培养结果选择相应的抗生素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80例患者中痰培养为阳性18例,阳性率为22.5%,一共培养出3种菌62株病原菌。革兰阳性菌20株(30.8%);革兰阴性菌35株(56.5%) ,真菌7株(12.7%)。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低(14.3%) ,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菌敏感率超过90%。根据以上情况适当选用抗生素治疗后,临床疗效为85.7%。结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亚胺培南以及万古霉素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感染菌株比较敏感,在临床用药时应注意。
作者:房艳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人群的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方法:采取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且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288例患者为病例组,按年龄和性别1∶1匹配同期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根据年龄将脑卒中患者分为老年、中年和青年,根据性别分为男性和女性,将收集到的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后,进而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获得在不同人口学特征的群体中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结果:老年人群发生缺血性脑梗死与饮酒史、吸烟史、高血压病史、TC、FPG相关;中年人群发生缺血性脑梗死与收缩压升高、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相关;青年人群发生缺血性脑梗死与收缩升高、高血压病史相关;男性发生缺血性脑梗死与饮酒史、高血压病史、TC、LDL-C和SUA有关,女性发生缺血性脑梗死与饮酒史、高血压病史、TC、SCr和高舒张压有关。结论: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多,年轻的收缩压升高者罹患风险越大;空腹血糖高的男性较女性有较高的罹患风险,高舒张压的女性较男性有较高的罹患风险。
作者:朱玫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对心肺疾病患者护理安全性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5月-2014年7月收治的心肺疾病患者120例作为临床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情况以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根据统计分析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管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心肺疾病患者的护理安全性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媛媛;赵松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东兰县麻风病流行规律,更好指导麻风病防治工作,为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11-2020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1955-2014年12月东兰县麻风病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全县累计发现麻风病人共206例,其中多菌型99例,少菌型107例,累计临床治愈157例,愈前死亡41例,愈前失踪1例,外迁4例,复发11例,复发再愈11例,尚有现症病人3例。发病率由高年份1959年的15.27/10万,降到2014年的0.33/10万,下降幅度97.83%。发现率由高年份1958年的10.25/10万,降到2014年的0.67/10万,下降幅度93.46%。患病率由高年份1975年的36.84/10万,降到2014年的1/10万,下降幅度97.28%。结论:随着麻风病防治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通过多种形式的发现和有效治疗,东兰县麻风病流行呈持续下降趋势,控制成效显著,防治成果继续得到巩固。
作者:韦昌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脑外科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并探讨出有效的解决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了我院脑外科护理中的常见安全隐患,与此同时在我院进行脑外科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培训,受培训对象为我院脑外科护理人员23名。比较培训前与培训后的安全隐患情况。结果:我院经脑外科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培训后的医疗纠纷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培训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发现脑外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并及时进行防范可有效降低医疗纠纷情况的发生,进而促进医院的发展。
作者:王芬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L形腹直肌肌皮瓣对进行乳房再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应用L形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技术的37例乳房疾病患者手术情况进行总结,观察临床应用效果。结果:除2例部分皮瓣失活、2例不对称、1例腹部边缘出现坏死外,其余患者均可达到康复水准。结论:L形腹直肌肌皮瓣再造乳房技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裴蓓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