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国兵
1病例资料孙×,男,30岁,既往体建,无其他病史。于2015年1月2日下午去朋友家喝酒,晚8点后回家入睡。午夜1点左右起床解小便,小便排完后,自觉眼前发黑,头晕,然后意识丧失晕倒在地。家人发现后,急忙把患者搬上床。上床后患者清醒(从患者晕倒到清醒总共不到1min)。家属怀疑患者是脑梗或者心梗,急送患者去×医院救治。
作者:王立堂;王梓薇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评价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急症的降压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急症患者135例随机分成3组,其中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缓释片组45例,舌下含服卡托普利片45例,同时含服硝苯地平缓释片、卡托普利片45例,观察三组用药前后血压、心率的变化。结果:硝苯地平组血压在用药后5min即开始下降,1h达到高峰并保持稳定,总有效率为77.8%;卡托普利组用药后4min开始下降,1~2h达到高峰,总有效率为84.4%;合用硝苯地平及卡托普利组用药后5min开始下降,30min~2h达到高峰,总有效率为93.3%;三组心率在用药前后无明显改变。合用硝苯地平及卡托普利组降压疗效明显好于硝苯地平组或卡托普利组(P<0.05)。结论: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卡托普利片对高血压急症患者安全、有效,可作为高血压急症患者的应急用药。
作者:王载芳;谢跃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临床上对手足口病患儿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患儿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2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102例手足口病患儿为观察对象,入院后均给予临床评估病情,同时由全科护士和辅导员组成品管圈小组并确定品管圈主题、圈名和圈徽,然后按照制定实施计划、现状调查、设定目标、分析原因、制定实施对策、检查效果、巩固措施以及后总结与检讨实施品管圈活动。比较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患儿家属满意度、护士综合考核成绩及护理差错情况。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后患儿家属满意度及护士综合考核成绩均有显著提高,卡片及病历书写错误等护理差错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有助于提高手足口病患儿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及患儿家长的满意度,提高护理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耿楠 刊期: 2016年第08期
探讨中医药院校的专业英语教学在医学专业课程双语教学中的作用。分析各中医药院校医学专业课程双语教学与医学英语教学的现状,结合本校专业英语(医学)教学、生理学双语教学实践,找出二者之间的联系。医学英语教学明显提高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效果,是双语教学的有效辅助手段。
作者:徐慧颖;王珺楠;王微;刘智;王冰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比较气管插管和非气管插管麻醉方法在改良M icco li甲状腺术式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的收集我院2013年7月-2015年6月期间行改良M icco li术式的甲状腺肿瘤患者66例,其中研究组32例行非气管插管麻醉,对照组34例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主要研究终点:(1)非气管插管麻醉中转为气管插管麻醉的比率;(2)研究组和对照组术中和术后6h VAS疼痛评分比较;(3)改良Miccoli术式中转为传统开放甲状腺手术的比率;(4)术后并发症比较:喉返神经功能和甲状旁腺功能;(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次要研究终点:(1)手术时间比较;(2)术中出血量和术后3d引流量比较。结果:非气管插管麻醉中转为气管插管麻醉的比率为0%;术中VAS疼痛评分研究组要高于对照组[(2.5±0.2)分VS (1.7±0.1)分,P<0.05],而术后6h VAS疼痛评分对照组要高于研究组[(3.7±0.4)分 VS (2.2±0.2)分,P<0.05];对照组由改良Miccoli术式中转为传统开放甲状腺手术的比率高于研究组(χ2=4.8529,P=0.0276);研究组术后发生短暂性喉返神经损伤1例,短暂性甲状旁腺功能降低1例,对照组分别为4例和1例,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d引流量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颈丛阻滞辅助局部浸润麻醉”是适应改良M icco li术式的非气管插管麻醉方式,具有安全有效、术后舒适度高、便于术中监测喉返神经以及更改为传统甲状腺手术方式比率低等优势。
作者:王松;钟焕晖;蒋忠军;包铮;王永东;罗平;曾娟;卢先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医院设备档案管理作为医院现代化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医院设备管理的好与坏,对医院的诊疗水平和医术质量造成直接影响。医院设备档案的科学管理是医院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必要保证。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医院设备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了解医院设备档案的范围及管理的意义,从而提出针对性的设备档案科学管理方法,以期为日常设备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参考的依据。
作者:宓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对不同抗菌药物组合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药物经济学问题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90例,依据其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三组,治疗A组(阿奇霉素+头孢呋辛钠)、治疗B组(阿奇霉素+头孢噻肟钠)、治疗C组(阿奇霉素+头孢他啶),对比分析各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A组、治疗B组、治疗C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病原菌清除率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通过开展成本-效果(C/E)分析,C组的C/E值、抗菌药物平均费用明显低于A、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开展治疗过程中,在保证其临床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的情况下,应用阿奇霉素联合头孢他啶的方案开展治疗,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作者:郑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统计偏瘫患者躯干姿势异常的模式。方法:对45名偏瘫患者在自然状态下进行摄影,并对头部、肩部、髋关节倾斜角度测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脑出血与脑梗死偏瘫患者均引起了头部、肩部、髋部的姿势异常,在冠状位以肩部姿势异常明显,且肩部的倾斜角度与患者肢体的功能康复呈负相关。结论:对卒中后偏瘫患者加强肩部姿势的纠正,以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作者:尹璇;王宝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切除术对急性胃穿孔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2例急性胃穿孔患者,随机分成A组和B组,各46例。A组采用单纯修补术治疗,B组采用胃大部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A组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较B组短(P<0.05);A组的出血量显著较B组少(P<0.05);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别(P>0.05);B组的复发情况显著优于A组(P<0.05)。结论: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切除术都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有效方式,单纯修补术恢复较快,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较少复发,故应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选择。
作者:朱跃全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与新生儿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50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5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两组孕妇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血流参数S/D值、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等进行测定,并对两组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孕妇PI、RI、S/D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胎儿窘迫、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等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因为胎盘循环功能异常,脐动脉血流阻力增加,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脐动脉血流情况,有利于预测胎儿宫内情况及新生儿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童宁 刊期: 2016年第08期
急性白血病多以贫血常为白血病的首发症状,但有个别病例临床表现变得非常不典型,给早期诊断带来了困难。本文就我院所遇1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误诊漏诊原因分析如下,供各位同仁参考。
作者:游向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其产生的脾脏肿大占位效应以及血细胞的过度消耗、骨髓抑制等诸多临床症状,严重影响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抗病毒的治疗。本文综述了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发病原因和机制、临床诊断标准以及治疗方案,为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覃祖云 刊期: 2016年第08期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照护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近年来,为了解决各种复杂的老年问题,国家颁布了许多社会福利政策,目的是不断地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和体系,使老年人群体老有所依、老有所养[1]。据文献报道,对706位老年人对自己未来养老方式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由子女(或亲属)抚养的居家养老227人,占32%;聘请保姆等进行居家养老35人,占5.0%;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医疗服务、经常问候等)182人,占25.8%,选择居家养老的老年人累计占62.9%。公立养老机构养老155人,占22.0%,私立养老机构养老49人,占6.9%,累计养老机构养老占28.9%,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总计91.8%。由此可见,老年人选择居家、社区养老的人数所占比例较大。无论是居家养老、社区养老、还是机构养老都希望护工队伍的蓬勃兴起[2]。护工市场已经呈现出巨大的需求和发展潜力。养老护理是指从事老年人生活照料、护理和精神慰藉的一种新型职业[3]。在养老机构中的护工,就像医院里的护士、学校里的老师一样有着重要地位。他们的强与弱,好与坏直接影响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安全,间接关系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4]。所以护工从业的依从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我院2015年1-8月对照护失能失智老年人的150名护工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护工来源大部分为进城务工人员,部分为下岗职工,年龄偏大,文化偏低,连续从业时间短,流动性大,从业依从性差,严重影响了养老护理工作标准的落实,阻碍着养老服务质量的提升。经过对护工进行深入沟通,了解到他们的工作、生活状况,经过汇总、整理、分析,现总结如下。
作者:赵军兰;崔凤云;刘瑞花;苏华;王志爽;王杰超;赵伟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对冠心病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治疗依从性。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焦虑评和抑郁评分明显低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治疗总依从率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4%,经对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 P<0.05。结论:优质护理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心理状态,还可提升治疗的依从性,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洪清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6月-2014年6月采用跟骨外侧“L”型切口手术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和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31例(35足)的严重跟骨骨折。结果:术后出现切口并发症3例,发生率为8.6%;术后跟骨高度、宽度、Bohler角、Gissane角较手术前明显改善(P<0.05)。随访采用M aryland足部评分,优11足、良18足、可5足、差1足,优良率82.9%。结论:跟骨外侧“L”型切口手术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和同种异体骨植骨是治疗Sanders Ⅲ、Ⅳ型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术中在复位跟骨后关节面的同时,注意跟骨整个解剖形态的恢复。
作者:赵快平;王朝晖;李春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流行性腮腺炎的疾病调查和预防控制措施剖析。方法:对于2012-2015年江西省上饶地区流行腮腺炎患者的数据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腮腺炎的流行情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结果:流行性腮腺炎呈现出逐年降低的趋势,且主要发生于冬季与春季;其中,男女所占比例分别为65.40%和34.60%,16岁及以下年龄的患者是流行性腮腺炎的高发人群,其所占比例高达70.28%。结论:依据流行性腮腺炎的疾病调查结果,应用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从而控制其传染源、阻断其传播途径,终有效控制该疾病的流行。
作者:聂荣荣;聂小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检查乳腺囊性病灶,探讨囊性浸润性导管癌的声像图特点,提高超声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乳腺囊性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资料,分析声像图特点。结果:误诊为乳腺囊性增生性疾病的9例病变中外形欠规则5例,4例纵横比(L/S )≥1,囊壁粗糙或部分增厚7例,囊内见厚薄不均分隔5例,囊内见细小光点沉积3例,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6例,且皮质局部增厚、淋巴门偏移或不清晰。结论:乳腺囊性病灶病理类型繁多,但恶性病变有一定的声像图特征,运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技术综合评判,有助于提高此类疾病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王君芳;杨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症对晚发型胎儿生长受限的影响。方法:选取112例诊断为晚发型胎儿生长受限病例为观察组,选取110例正常胎儿孕妇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的合并症发生率、红细胞叶酸值进行分析,再将观察组随机分成A、B两组,B组采取加强营养饮食干预及对症支持治疗,A组在B组的基础上采取宫内治疗,对比两组新生儿结局差异。结果: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贫血、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红细胞叶酸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组新生儿体重达标率显著高于B组(P<0.05),新生儿不良结局总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妊高征、贫血、叶酸缺乏、妊娠期甲减症是影响胎儿生长受限的重要因素,加强妊娠合并症的监测治疗,可有效降低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
作者:黄时敏;冯少涓;李慧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改良缝合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近几年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手术患者70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分别采用腹腔镜和开腹手术,观察两组的疗效,分析手术体会。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血流动力学异常、并发症率、VAS、SSD和住院时间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改良缝合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操作简便、安全可靠。
作者:丁国兵 刊期: 2016年第08期